正在阅读:

追思杨绛先生: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追思杨绛先生: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杨绛,本名杨季康,著名作家、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员。1911年生于北京,江苏无锡人。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9年后历任苏州振华女中(沪校)校长,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文系教授,国立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昨日是杨绛先生逝世一周年。

先生从来不喜热闹,

最好的追思方式大概是翻开一本书,

读一篇文章,

以此回顾她的这一生。

斯人已逝,聊表追思。

/1/

最才的女

杨绛,本名杨季康,著名作家、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员。1911年生于北京,江苏无锡人。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9年后历任苏州振华女中(沪校)校长,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文系教授,国立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在中国作家榜上,她的名字赫然在册,青年性嗜读书,晚年更是笔耕不辍,写下经典。

1978年四月底,出版为期20年的翻译作品《堂吉诃德》。

1981年,出版的散文集《干校六记》,畅销于整个80年代。

1988年,出版小说代表作《洗澡》,作品被翻译为多种外国文字。

2003年,92岁高龄的杨绛出版作品《我们仨》。

2014年,103岁高龄的杨绛出版了《洗澡之后》,为这个故事写了一个称心如意的结局。

·

可若论起来才女,只讲她出书几何,那未免也太单调了。

陶渊明读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把读书看作天大的事,如吃饭喝水一天不能断,杨绛看书便是如此。

妈妈抱着胖乎乎的阿季(杨绛)摄于上海,她那时一岁半。

父亲问过杨绛这个问题。

“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

“不好过。”

“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

“一星期都白活了。”

出国留学时,杨绛随钱锺书一起到英国牛津大学求学,因为资金问题,杨绛安于做个旁听生,听几门课,去图书馆自习。

钱杨夫妇与盛澄华(右)

在牛津大学图书馆里,满架满架都是文学经典,环境清静,杨绛热切而从容地细细读书。她说:能这样读书,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就算是到了耄耋之年,杨绛最大的爱好还是读书。白天在客厅看书,晚上在书房写字。她不仅写小说,还给《堂吉诃德》第四版校订译文,并且陆陆续续整理钱老留下来的书稿。

这么忙碌的生活,她是怎么捋顺的呢?

这就是杨绛的窍门:一心两用。

比如织一件简单花样的毛衣,眼前先放上一本书,拿镇纸压住,人坐在椅子上,眼睛盯着书看,手在挑针织线。过了一会儿,书看了大半,毛衣也织出来大段。在相同的时间里做不同的事情。

我们常讲做事一心一意,免得分心。可对杨绛这样高度自制的人来说,一心两用不过是高效率的体现。

/2/

最贤的妻

钱锺书称杨绛是“最才的女,最贤的妻”。

杨绛的“才”当得起大家的一声赞,可“贤”要钱锺书自己讲出来才够分量。

有段时间在牛津,杨绛身在产房,家里只留钱锺书一个人过日子。

钱锺书常苦着脸说:我又做坏事了。

他继续说:我把墨水瓶打翻了,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

杨绛说:不要紧,我会洗。

钱锺书诧异:那可是墨水呀!

杨绛说:墨水也能洗。

过了几天,又说:我把台灯砸了。

杨绛说:不要紧,我会修。

再过了几天,钱锺书说:我把门轴弄坏了,门不能关了。

杨绛还说:不要紧,我会修。

每次杨绛说“不要紧”,钱锺书就真的放心回去,他对杨绛是全身心的信任。至于那些家里的小毛病,事后,杨绛果然全修好了。

在生活上,一向都是杨绛来照顾钱锺书,“穿衣吃饭都要把他当孩子一样照顾”。

钱锺书的堂弟钱钟鲁说过,大嫂“像一个帐篷,把身边的人都罩在里面,外面的风雨由她来抵挡”。

不只是生活上,在人情世故上,在与文化界等各方面打交道时,杨绛先生都比钱锺书先生要周到。钱先生往往凭自己的性情、喜好说一些话,但杨先生很温和,善于应对各种场合,各种情况。

钱锺书写给杨绛的情诗,“卷袖围裙为口忙,朝朝洗手作羹汤。”

后来的日子里,钱锺书也为杨绛学着做早餐,一向“拙手笨脚”的钱锺书煮了蛋,烤了面包,端上热牛奶,还做了香浓的红茶,直接端到杨绛的床前。

回国后两人感情甚笃,钱锺书每次不免出国,夫妻分离,一定要写下每日琐事来表达思念之情,这些琐事夫妻两人把它们叫做“石子”。日子如浪潮拍岸,写下的值得纪念的东西,不就是潮水退却的石子吗?

《我们仨》附录三“石子”图

/3/

最慈的母

杨绛的女儿钱瑗像父亲,儿时带点“呆气”。

钱瑗小名是圆圆,杨绛对她很疼爱,老是把孩子搀着抱着,护的孩子失去了机灵。圆圆小时候,杨绛带圆圆常坐电车,可是圆圆总说自己从没坐过电车。

有次,在车上,圆圆坐在杨绛怀里,勾着杨绛的肩头说:妈妈,我想屁股坐。

原来只有贴身坐在车座上,在圆圆眼中,这才叫坐电车。

圆圆上小学,经常因为生病休学。上一个月,休学几个月,小学的课,她从没上足过。每每圆圆生病,杨绛的睡梦里都像心口压着一块大石头,夜夜睡不安。后来圆圆病愈,杨绛心情才好起来。

钱瑗大学毕业后分配工作,正好是留校任教。杨绛心中十分满意:我的女儿可以永远在父母身边了。

女儿是父母的贴身小棉袄,爱女之心,拳拳可见。

/4/

“ 我们仨”就这样走散了

一份令人动容的亲情,一个朴素平淡的家,大概是杨绛自认最好的归宿。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1997年,爱女钱瑗因癌症去世。1998年末,卧病在床的钱锺书也相继离去。

这个家就只剩下杨绛一个人。“我们仨”就这样走散了……

2003年,杨绛回忆钱锺书与钱瑗的书籍《我们仨》出版。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

那些周遭所赋予的痛苦她从来不埋怨,正如那年分娩时她不曾痛哭叫喊。

杨绛说:“悲痛是不能对抗的,只能逃避。”

杨绛的逃避就是埋头翻译柏拉图的《斐多》,书中苏格拉底就义前从容不惧与门徒讨论生死问题的情景,也许正是她对生死的态度。

杨绛先生一向对人情看得透彻。有人说杨绛夫妇刻薄而琐碎。

杨绛自解:我们和不相投的人保持距离,又好像是骄傲了。我们年轻不谙世故,但是最谙世故,最会做人的同样也遭非议。

细细想来,我这也忍,那也忍,无非为了保持内心的自由、内心的宁静。你骂我,我一笑置之。你打我,我绝不还手。若你拿了刀子要杀我,我会说:“你我有什么深仇大恨,要为我当杀人犯呢?我哪里碍了你的道儿呢?”所以,含忍是保自己的盔甲,抵御侵犯的盾牌。

对是非的忍舍,对名利的淡泊。近百年来历经战争和动荡,杨绛先生自身就有一种淡然与平和,仅此就令人敬仰。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在年轻时认真经历生命的历练,方能在岁月中优雅地老去。

先生离开我们已有一年,我相信这世上定有另一处地方。

在那里,她还是他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她是她最慈的母。

而“我们仨”终在一起。

杨绛先生的淡然化作铅字

伴着草木纸的香

印在她的著作上

在漫漫长途中

伴随我们度过每一个夜

迎接无畏的黎明

关于杨绛先生,

希望您能在留言区与我们分享您的心得与感悟。

我们将根据留言精选 5 位读者,

为您送上杨绛先生的《我们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追思杨绛先生: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杨绛,本名杨季康,著名作家、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员。1911年生于北京,江苏无锡人。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9年后历任苏州振华女中(沪校)校长,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文系教授,国立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昨日是杨绛先生逝世一周年。

先生从来不喜热闹,

最好的追思方式大概是翻开一本书,

读一篇文章,

以此回顾她的这一生。

斯人已逝,聊表追思。

/1/

最才的女

杨绛,本名杨季康,著名作家、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员。1911年生于北京,江苏无锡人。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9年后历任苏州振华女中(沪校)校长,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文系教授,国立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在中国作家榜上,她的名字赫然在册,青年性嗜读书,晚年更是笔耕不辍,写下经典。

1978年四月底,出版为期20年的翻译作品《堂吉诃德》。

1981年,出版的散文集《干校六记》,畅销于整个80年代。

1988年,出版小说代表作《洗澡》,作品被翻译为多种外国文字。

2003年,92岁高龄的杨绛出版作品《我们仨》。

2014年,103岁高龄的杨绛出版了《洗澡之后》,为这个故事写了一个称心如意的结局。

·

可若论起来才女,只讲她出书几何,那未免也太单调了。

陶渊明读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把读书看作天大的事,如吃饭喝水一天不能断,杨绛看书便是如此。

妈妈抱着胖乎乎的阿季(杨绛)摄于上海,她那时一岁半。

父亲问过杨绛这个问题。

“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

“不好过。”

“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

“一星期都白活了。”

出国留学时,杨绛随钱锺书一起到英国牛津大学求学,因为资金问题,杨绛安于做个旁听生,听几门课,去图书馆自习。

钱杨夫妇与盛澄华(右)

在牛津大学图书馆里,满架满架都是文学经典,环境清静,杨绛热切而从容地细细读书。她说:能这样读书,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就算是到了耄耋之年,杨绛最大的爱好还是读书。白天在客厅看书,晚上在书房写字。她不仅写小说,还给《堂吉诃德》第四版校订译文,并且陆陆续续整理钱老留下来的书稿。

这么忙碌的生活,她是怎么捋顺的呢?

这就是杨绛的窍门:一心两用。

比如织一件简单花样的毛衣,眼前先放上一本书,拿镇纸压住,人坐在椅子上,眼睛盯着书看,手在挑针织线。过了一会儿,书看了大半,毛衣也织出来大段。在相同的时间里做不同的事情。

我们常讲做事一心一意,免得分心。可对杨绛这样高度自制的人来说,一心两用不过是高效率的体现。

/2/

最贤的妻

钱锺书称杨绛是“最才的女,最贤的妻”。

杨绛的“才”当得起大家的一声赞,可“贤”要钱锺书自己讲出来才够分量。

有段时间在牛津,杨绛身在产房,家里只留钱锺书一个人过日子。

钱锺书常苦着脸说:我又做坏事了。

他继续说:我把墨水瓶打翻了,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

杨绛说:不要紧,我会洗。

钱锺书诧异:那可是墨水呀!

杨绛说:墨水也能洗。

过了几天,又说:我把台灯砸了。

杨绛说:不要紧,我会修。

再过了几天,钱锺书说:我把门轴弄坏了,门不能关了。

杨绛还说:不要紧,我会修。

每次杨绛说“不要紧”,钱锺书就真的放心回去,他对杨绛是全身心的信任。至于那些家里的小毛病,事后,杨绛果然全修好了。

在生活上,一向都是杨绛来照顾钱锺书,“穿衣吃饭都要把他当孩子一样照顾”。

钱锺书的堂弟钱钟鲁说过,大嫂“像一个帐篷,把身边的人都罩在里面,外面的风雨由她来抵挡”。

不只是生活上,在人情世故上,在与文化界等各方面打交道时,杨绛先生都比钱锺书先生要周到。钱先生往往凭自己的性情、喜好说一些话,但杨先生很温和,善于应对各种场合,各种情况。

钱锺书写给杨绛的情诗,“卷袖围裙为口忙,朝朝洗手作羹汤。”

后来的日子里,钱锺书也为杨绛学着做早餐,一向“拙手笨脚”的钱锺书煮了蛋,烤了面包,端上热牛奶,还做了香浓的红茶,直接端到杨绛的床前。

回国后两人感情甚笃,钱锺书每次不免出国,夫妻分离,一定要写下每日琐事来表达思念之情,这些琐事夫妻两人把它们叫做“石子”。日子如浪潮拍岸,写下的值得纪念的东西,不就是潮水退却的石子吗?

《我们仨》附录三“石子”图

/3/

最慈的母

杨绛的女儿钱瑗像父亲,儿时带点“呆气”。

钱瑗小名是圆圆,杨绛对她很疼爱,老是把孩子搀着抱着,护的孩子失去了机灵。圆圆小时候,杨绛带圆圆常坐电车,可是圆圆总说自己从没坐过电车。

有次,在车上,圆圆坐在杨绛怀里,勾着杨绛的肩头说:妈妈,我想屁股坐。

原来只有贴身坐在车座上,在圆圆眼中,这才叫坐电车。

圆圆上小学,经常因为生病休学。上一个月,休学几个月,小学的课,她从没上足过。每每圆圆生病,杨绛的睡梦里都像心口压着一块大石头,夜夜睡不安。后来圆圆病愈,杨绛心情才好起来。

钱瑗大学毕业后分配工作,正好是留校任教。杨绛心中十分满意:我的女儿可以永远在父母身边了。

女儿是父母的贴身小棉袄,爱女之心,拳拳可见。

/4/

“ 我们仨”就这样走散了

一份令人动容的亲情,一个朴素平淡的家,大概是杨绛自认最好的归宿。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1997年,爱女钱瑗因癌症去世。1998年末,卧病在床的钱锺书也相继离去。

这个家就只剩下杨绛一个人。“我们仨”就这样走散了……

2003年,杨绛回忆钱锺书与钱瑗的书籍《我们仨》出版。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

那些周遭所赋予的痛苦她从来不埋怨,正如那年分娩时她不曾痛哭叫喊。

杨绛说:“悲痛是不能对抗的,只能逃避。”

杨绛的逃避就是埋头翻译柏拉图的《斐多》,书中苏格拉底就义前从容不惧与门徒讨论生死问题的情景,也许正是她对生死的态度。

杨绛先生一向对人情看得透彻。有人说杨绛夫妇刻薄而琐碎。

杨绛自解:我们和不相投的人保持距离,又好像是骄傲了。我们年轻不谙世故,但是最谙世故,最会做人的同样也遭非议。

细细想来,我这也忍,那也忍,无非为了保持内心的自由、内心的宁静。你骂我,我一笑置之。你打我,我绝不还手。若你拿了刀子要杀我,我会说:“你我有什么深仇大恨,要为我当杀人犯呢?我哪里碍了你的道儿呢?”所以,含忍是保自己的盔甲,抵御侵犯的盾牌。

对是非的忍舍,对名利的淡泊。近百年来历经战争和动荡,杨绛先生自身就有一种淡然与平和,仅此就令人敬仰。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在年轻时认真经历生命的历练,方能在岁月中优雅地老去。

先生离开我们已有一年,我相信这世上定有另一处地方。

在那里,她还是他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她是她最慈的母。

而“我们仨”终在一起。

杨绛先生的淡然化作铅字

伴着草木纸的香

印在她的著作上

在漫漫长途中

伴随我们度过每一个夜

迎接无畏的黎明

关于杨绛先生,

希望您能在留言区与我们分享您的心得与感悟。

我们将根据留言精选 5 位读者,

为您送上杨绛先生的《我们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