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黄永玉:这个何海霞!可把我坑够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黄永玉:这个何海霞!可把我坑够了

何海霞随张大千习画期间,饱览了中国古代名画并大量临摹了宋、元、明、清时期的绘画真迹;1936年,他与齐白石、张大千、于非闇在长春、大连等地举办作品联展。

何海霞(1908—1998) ,长安画派创始人之一;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家、书法家,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的前身)的专业画家;满族,初名何福海,字瀛,又字登瀛;1908年9月生于北京,其父母酷爱文艺,对少年时代的何海霞影响颇深。何海霞幼时即喜爱书画,青年时期曾参加中国画学研究会,1924年拜韩公典为师,1934年拜张大千为师,随其游历山东、四川。

何海霞随张大千习画期间,饱览了中国古代名画并大量临摹了宋、元、明、清时期的绘画真迹;1936年,他与齐白石、张大千、于非闇在长春、大连等地举办作品联展。

1951年春,由重庆迁居西安。1956年在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任专业画家。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与石鲁、赵望云等一起切磋山水画创新,受到美术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长安画派的重要画家。

1961年,他曾应中央美术学院之邀,在该院授课两年,培养了一批中国画人才。

1976年后,他应邀为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重要场所创作许多巨幅山水画,为社会瞩目。

1983年,他任陕西国画院副院长。不久后调到北京,在中国画研究院任专业画家,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他此间兼任中国国际友好联络委员会顾问,以艺术为纽带,为中外文化交流贡献了力量。

何海霞 春游湖 40×85cm

作为长安画派的一员大将,何海霞不仅能深刻理解传统的多面性,而且能融会现代文化精神。既能放笔作鸿篇巨制,笔墨酣畅,游刃有余,也可以作寸缣尺楮,而得千里之势。何海霞的作品中,小青绿、大青绿、金碧、泼彩和水墨浅绛,早已高度娴熟地融为一体,水乳交融,天衣无缝,而且相得益彰,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和谐的统一。所绘此幅金碧华山,多以石绿、草绿、浅绿为基调,再揉以钛青、石青、墨绿、金色,使千山万壑金光闪闪,清雅富贵,具有风姿摇曳的魅力。这种苍润粲然的写意青绿山水画面貌的产生是与他四登华山,在“外师造化”的过程中,陶冶灵性,领悟画道,消化传统,有心造像,寻求新法,逐渐解决了传统绘画技巧描绘的难题,突破了传统的笔墨程序与写生写实结合的难关,把自己的学养、情思外化于一木一石,逐渐表现出独特的个性和审美取向。正如古人所说:“非尽百家之美,不能成一人之奇;非取法至高之境,不能开独造之欲。”何海霞这类气吞万象的胸怀,孕育着何氏雄浑大气、坚实凝重的写意重彩青绿山水画风,赋予了金碧青绿以开放的形式,是以往所未有的大视野、大气象、大格局。不仅在形式结构上前所未有,而且在艺术技巧上也是千锤百炼,无懈可击的。

与石鲁等合影

和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在一起

何海霞读报

黄永玉:这个何海霞!可把我坑够了

文丨黄永玉

俗语说:“条条道路通罗马”。我不幸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不幸地从旧社会就开始了画画,我那条道路虽然或可能通向“罗马”,其坎坷的程度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就更理解,更珍惜,更尊重这位忘年朋友何海霞同行的艺术和他迈过艰辛历程的脚力。

何海霞 岸边清品 68×45cm

认识何的作品比见到何本人要早得多。有趣的是,三十年前,我曾经喜欢收藏一些古人和今人的作品,钱不多,总是数点着口袋里的家底,忐忑着心眼去小心物色。我有个朋友在铺子里管卖画,他样子不起眼,龙钟不堪。别人看不起他,而他看得起我。当我兴奋得了不得,找到一两幅宋、元、明、清,和文、沈、唐、仇的作品去找他参谋时,他如临大敌,连颈脖上的鬣毛都竖起来似的告诉我:“小心,看样子又是他妈的何海霞!瞧这题款,上过他多少当,我可数不清。”

何海霞 革命圣地延安

我曾经用五十元买过一幅张大千写某人亭园的大画,还拿到西观音寺黄苗子家里看过,江丰、张正宇诸公都在,大家都说好,值得。张大千画那时不值钱,我又拿去找我那老朋友。面对这幅作品,他迟疑起来:“太大了……危险……我拿不准。这个款,这个图章……太危险……我看那,你还给他们吧!别要了……可惜张大千不在,不好打听”。

何海霞 华岳清秋 70×139cm

我退还了那幅画,后来知道画有实在的出处,是真的。这个何海霞!可把我坑够了。

我那位老朋友有时连他在职的画店里的画也劝我别买。他简直是“里通外国!”耽误我不少事!可也教会我不少见识。尤其重要的是使我认识到世界上有位何海霞。唉!那时,何海霞不过才四十多岁吧!

何海霞 黄河之水天上来 69×139cm

看样子,我那位朋友摸不透何海霞,但却很熟悉他的经历。给我讲了何的许多故事。当我许多年后与何海霞见面时,不免使何惊讶万分,以为我曾搞过人事工作。

何海霞限于幼时家境未念过什么书,凭芥子园起家,十六岁拜画家韩公典当徒弟。临过元曲、陶氏丛书、古建筑……图,从院体宫廷画开了个头。二十挂零起在琉璃厂搞假画过日子,小心谨慎地做假,既解决了生活,也踏实地进入传统的庙堂。

何海霞 柳阴清夏 65×32cm

张大千在京画展,是他生活中一个大转折,他给张大千画了张胡子像,使张胡子赏识了这个小子,收在门下磨墨,然后去哪跟哪,走青城,登峨嵋,水村茶店,朝临夕摹古代名作,领悟张胡子的精神气慨,学识观点,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这就是何海霞。师傅是张大千,作品中见出血缘关系,但又有自己的崭新面目。一个有本事的师傅,教出的徒弟不象自己才算厉害。这怎么教呢?基本是一套,心胸见解又是一套。何海霞从张大千门下撒泼开来,又颇得这两手真传。

何海霞 青山红树

此幅《青山红树图》为何氏八十年代时期的代表作品,笔墨和章法不失传统规范,构图严谨、骨体坚凝、笔墨雄健浑厚,但又不失清雅。正如其题款中所写:“张僧繇以没骨法开后世色彩先声,王洽泼墨亦称绝于世。先师大千居士色与墨融合一体,奇绝之作,亦开拓艺事后世也。”此作是他对张大千泼彩的重新解构,如果说张氏泼彩重在一个“泼”字,而何氏泼彩则更倾向“写”字,何海霞对于流动的驾驭能力,达到了一个极为惊人的高度。张氏之美在其灵动,而何氏之美在其雄壮。

画面通过墨色将远山近景分成了两个部分,墨线勾勒的近景与泼墨泼彩混合的云雾远山构成了厚重与灵动的矛盾统一体。磅礴大气的远山在墨色浑然一体的呈现下,显得浑厚滋润,宛如烟雨朦胧中的沉睡的巨兽。远处清晰的山石之上是那一棵棵挺拔遒劲的描金红树,在画眼中心,那一抹红金色是那不可言喻的妙笔,虚实之间更能彰显出作者绘制时的匠心独运。流动的云水与厚重的山石自然的交织于一体,构成了美妙的画面。

何海霞背得出一两百种树林岩石……诸般形样,张大千如何教呢?不见得真教。可能谈话中偶而提到积累形象的重要,何听进去了并且兢兢业业地做起来;说不定原先就有过这种实践,经过张大千的点醒,便更系统化了。总之,这是何的财富。他挥洒自如,举重若轻,他驾山水于股掌之中,指挥若定,顺手拈来。他是山水的主宰,掌中有雷霆,有煦阳和风,有微波浅渚,有茂林修竹,有良田万顷……他见识过,思考过,千百次地描绘过。

何海霞 青山着意化为桥

70岁的人了,几丈长的大画,哼也不哼一声,不过几天就完成了。他不如母鸡,生了蛋连叫也不叫一声。也不听他说这病那痛的。一个干干瘦瘦的硬朗的老头,其干劲远超过不少年轻的哥儿们!

他见惯了生活,拍遍了栏杆。他宠辱不惊,从容处事,他什么都来得,端得起,放得下。画过“预防大脑炎”,“无痛分娩”,陶瓷装饰;也画过长十丈的“收租院”大画。《大地长春》是他最近的一幅巨作,成为北京饭店的珍贵藏品。

何海霞 唐骊山避暑图

谁能否认他是位杰出的国画家呢?论国画的“血统”,他的“血”是很“纯”的。不过我可以悄悄地告诉你,在国画创作上他常常使用丙烯颜料,有时候还看一点现代抽象绘画。我不知道会不会影响他国画血统的纯洁性。就他看来,好象不怎么在乎,你道怪也不怪?

听说他又到北京来了,我不明白为什么他总是居无定处云游四方?有人告诉我他本是满族人;说实话,我倒真有点怀疑他是不是多才多艺的波西米亚人?

何海霞 琼鸟仙侣图 111×49cm

此图跋称仿袁文涛,乃以清初袁江之法入画,何海霞早年工于界画,似此幅笔墨挺秀,勾金填彩,碧嶂清流,有富丽华贵之气。大千其时山水须点缀楼阁者,多何氏捉刀。

袁江字文涛,号岫泉。雍正时,召入宫廷为祗侯。袁江是我国绘画史上有影响画家,宫廷画家,转工山水楼阁界画。在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楼阁工整山水当以袁江最有名。他擅画山水、楼台、师法宋人,他的绘画素材多为古代宫苑,尤长于界画。

潘洁兹曾说何海霞是中国画界的“全能冠军”。并赞道:“他可以放笔作寻丈巨幢长卷,游刃有余;也可以收笔作寸缣尺楮,而得千里之势。他可以泼墨大写,气势磅礴;也可以重彩工笔,金碧辉煌。他可以冶南北于一炉;也可以融东西洋于一体……”

何海霞的作品中,小青绿、大青绿、金碧、泼彩、泼墨和水墨浅绛,早已高度娴熟地融为一体,水乳交融,天衣无缝,而且相得益彰,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和谐的统一。

这是何海霞用60余年的时间,对传统潜心研究,对自然和生活深入体察,通过千锤百炼的艺术实践,最后达到前无古人的突破和贡献。

上世纪90年代,何海霞作品进入其个人绘画生涯的高度成熟时期,尤其是金碧青绿山水画达到了当时无人企及的境界,至今尚无来者可追,可谓“‘金碧’辉煌”。何海霞作品在艺术市场上也备受各家青睐和追捧。

何海霞 花卉 70×35cm×4

何海霞 行书《赠望云诗》 139×70cm

释文:画法无中西,法由心所造,慧者师自然,着手自成妙。国画叹陵夷,儿戏殊可笑。江山万古新,人物恒释道。独我望云子,别开生面貌。我手写我心,时代维妙肖。从兹画史中,长留束鹿赵。

何海霞 书法中堂 对联

何海霞 万绿丛中 75×40cm

--- END ---

私享出品

主 编:王成业

微信合作邮箱:sixiangart@126.com

艺术家推广丨艺术品收藏丨艺术品拍卖丨视频拍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黄永玉:这个何海霞!可把我坑够了

何海霞随张大千习画期间,饱览了中国古代名画并大量临摹了宋、元、明、清时期的绘画真迹;1936年,他与齐白石、张大千、于非闇在长春、大连等地举办作品联展。

何海霞(1908—1998) ,长安画派创始人之一;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家、书法家,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的前身)的专业画家;满族,初名何福海,字瀛,又字登瀛;1908年9月生于北京,其父母酷爱文艺,对少年时代的何海霞影响颇深。何海霞幼时即喜爱书画,青年时期曾参加中国画学研究会,1924年拜韩公典为师,1934年拜张大千为师,随其游历山东、四川。

何海霞随张大千习画期间,饱览了中国古代名画并大量临摹了宋、元、明、清时期的绘画真迹;1936年,他与齐白石、张大千、于非闇在长春、大连等地举办作品联展。

1951年春,由重庆迁居西安。1956年在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任专业画家。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与石鲁、赵望云等一起切磋山水画创新,受到美术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长安画派的重要画家。

1961年,他曾应中央美术学院之邀,在该院授课两年,培养了一批中国画人才。

1976年后,他应邀为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重要场所创作许多巨幅山水画,为社会瞩目。

1983年,他任陕西国画院副院长。不久后调到北京,在中国画研究院任专业画家,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他此间兼任中国国际友好联络委员会顾问,以艺术为纽带,为中外文化交流贡献了力量。

何海霞 春游湖 40×85cm

作为长安画派的一员大将,何海霞不仅能深刻理解传统的多面性,而且能融会现代文化精神。既能放笔作鸿篇巨制,笔墨酣畅,游刃有余,也可以作寸缣尺楮,而得千里之势。何海霞的作品中,小青绿、大青绿、金碧、泼彩和水墨浅绛,早已高度娴熟地融为一体,水乳交融,天衣无缝,而且相得益彰,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和谐的统一。所绘此幅金碧华山,多以石绿、草绿、浅绿为基调,再揉以钛青、石青、墨绿、金色,使千山万壑金光闪闪,清雅富贵,具有风姿摇曳的魅力。这种苍润粲然的写意青绿山水画面貌的产生是与他四登华山,在“外师造化”的过程中,陶冶灵性,领悟画道,消化传统,有心造像,寻求新法,逐渐解决了传统绘画技巧描绘的难题,突破了传统的笔墨程序与写生写实结合的难关,把自己的学养、情思外化于一木一石,逐渐表现出独特的个性和审美取向。正如古人所说:“非尽百家之美,不能成一人之奇;非取法至高之境,不能开独造之欲。”何海霞这类气吞万象的胸怀,孕育着何氏雄浑大气、坚实凝重的写意重彩青绿山水画风,赋予了金碧青绿以开放的形式,是以往所未有的大视野、大气象、大格局。不仅在形式结构上前所未有,而且在艺术技巧上也是千锤百炼,无懈可击的。

与石鲁等合影

和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在一起

何海霞读报

黄永玉:这个何海霞!可把我坑够了

文丨黄永玉

俗语说:“条条道路通罗马”。我不幸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不幸地从旧社会就开始了画画,我那条道路虽然或可能通向“罗马”,其坎坷的程度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就更理解,更珍惜,更尊重这位忘年朋友何海霞同行的艺术和他迈过艰辛历程的脚力。

何海霞 岸边清品 68×45cm

认识何的作品比见到何本人要早得多。有趣的是,三十年前,我曾经喜欢收藏一些古人和今人的作品,钱不多,总是数点着口袋里的家底,忐忑着心眼去小心物色。我有个朋友在铺子里管卖画,他样子不起眼,龙钟不堪。别人看不起他,而他看得起我。当我兴奋得了不得,找到一两幅宋、元、明、清,和文、沈、唐、仇的作品去找他参谋时,他如临大敌,连颈脖上的鬣毛都竖起来似的告诉我:“小心,看样子又是他妈的何海霞!瞧这题款,上过他多少当,我可数不清。”

何海霞 革命圣地延安

我曾经用五十元买过一幅张大千写某人亭园的大画,还拿到西观音寺黄苗子家里看过,江丰、张正宇诸公都在,大家都说好,值得。张大千画那时不值钱,我又拿去找我那老朋友。面对这幅作品,他迟疑起来:“太大了……危险……我拿不准。这个款,这个图章……太危险……我看那,你还给他们吧!别要了……可惜张大千不在,不好打听”。

何海霞 华岳清秋 70×139cm

我退还了那幅画,后来知道画有实在的出处,是真的。这个何海霞!可把我坑够了。

我那位老朋友有时连他在职的画店里的画也劝我别买。他简直是“里通外国!”耽误我不少事!可也教会我不少见识。尤其重要的是使我认识到世界上有位何海霞。唉!那时,何海霞不过才四十多岁吧!

何海霞 黄河之水天上来 69×139cm

看样子,我那位朋友摸不透何海霞,但却很熟悉他的经历。给我讲了何的许多故事。当我许多年后与何海霞见面时,不免使何惊讶万分,以为我曾搞过人事工作。

何海霞限于幼时家境未念过什么书,凭芥子园起家,十六岁拜画家韩公典当徒弟。临过元曲、陶氏丛书、古建筑……图,从院体宫廷画开了个头。二十挂零起在琉璃厂搞假画过日子,小心谨慎地做假,既解决了生活,也踏实地进入传统的庙堂。

何海霞 柳阴清夏 65×32cm

张大千在京画展,是他生活中一个大转折,他给张大千画了张胡子像,使张胡子赏识了这个小子,收在门下磨墨,然后去哪跟哪,走青城,登峨嵋,水村茶店,朝临夕摹古代名作,领悟张胡子的精神气慨,学识观点,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这就是何海霞。师傅是张大千,作品中见出血缘关系,但又有自己的崭新面目。一个有本事的师傅,教出的徒弟不象自己才算厉害。这怎么教呢?基本是一套,心胸见解又是一套。何海霞从张大千门下撒泼开来,又颇得这两手真传。

何海霞 青山红树

此幅《青山红树图》为何氏八十年代时期的代表作品,笔墨和章法不失传统规范,构图严谨、骨体坚凝、笔墨雄健浑厚,但又不失清雅。正如其题款中所写:“张僧繇以没骨法开后世色彩先声,王洽泼墨亦称绝于世。先师大千居士色与墨融合一体,奇绝之作,亦开拓艺事后世也。”此作是他对张大千泼彩的重新解构,如果说张氏泼彩重在一个“泼”字,而何氏泼彩则更倾向“写”字,何海霞对于流动的驾驭能力,达到了一个极为惊人的高度。张氏之美在其灵动,而何氏之美在其雄壮。

画面通过墨色将远山近景分成了两个部分,墨线勾勒的近景与泼墨泼彩混合的云雾远山构成了厚重与灵动的矛盾统一体。磅礴大气的远山在墨色浑然一体的呈现下,显得浑厚滋润,宛如烟雨朦胧中的沉睡的巨兽。远处清晰的山石之上是那一棵棵挺拔遒劲的描金红树,在画眼中心,那一抹红金色是那不可言喻的妙笔,虚实之间更能彰显出作者绘制时的匠心独运。流动的云水与厚重的山石自然的交织于一体,构成了美妙的画面。

何海霞背得出一两百种树林岩石……诸般形样,张大千如何教呢?不见得真教。可能谈话中偶而提到积累形象的重要,何听进去了并且兢兢业业地做起来;说不定原先就有过这种实践,经过张大千的点醒,便更系统化了。总之,这是何的财富。他挥洒自如,举重若轻,他驾山水于股掌之中,指挥若定,顺手拈来。他是山水的主宰,掌中有雷霆,有煦阳和风,有微波浅渚,有茂林修竹,有良田万顷……他见识过,思考过,千百次地描绘过。

何海霞 青山着意化为桥

70岁的人了,几丈长的大画,哼也不哼一声,不过几天就完成了。他不如母鸡,生了蛋连叫也不叫一声。也不听他说这病那痛的。一个干干瘦瘦的硬朗的老头,其干劲远超过不少年轻的哥儿们!

他见惯了生活,拍遍了栏杆。他宠辱不惊,从容处事,他什么都来得,端得起,放得下。画过“预防大脑炎”,“无痛分娩”,陶瓷装饰;也画过长十丈的“收租院”大画。《大地长春》是他最近的一幅巨作,成为北京饭店的珍贵藏品。

何海霞 唐骊山避暑图

谁能否认他是位杰出的国画家呢?论国画的“血统”,他的“血”是很“纯”的。不过我可以悄悄地告诉你,在国画创作上他常常使用丙烯颜料,有时候还看一点现代抽象绘画。我不知道会不会影响他国画血统的纯洁性。就他看来,好象不怎么在乎,你道怪也不怪?

听说他又到北京来了,我不明白为什么他总是居无定处云游四方?有人告诉我他本是满族人;说实话,我倒真有点怀疑他是不是多才多艺的波西米亚人?

何海霞 琼鸟仙侣图 111×49cm

此图跋称仿袁文涛,乃以清初袁江之法入画,何海霞早年工于界画,似此幅笔墨挺秀,勾金填彩,碧嶂清流,有富丽华贵之气。大千其时山水须点缀楼阁者,多何氏捉刀。

袁江字文涛,号岫泉。雍正时,召入宫廷为祗侯。袁江是我国绘画史上有影响画家,宫廷画家,转工山水楼阁界画。在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楼阁工整山水当以袁江最有名。他擅画山水、楼台、师法宋人,他的绘画素材多为古代宫苑,尤长于界画。

潘洁兹曾说何海霞是中国画界的“全能冠军”。并赞道:“他可以放笔作寻丈巨幢长卷,游刃有余;也可以收笔作寸缣尺楮,而得千里之势。他可以泼墨大写,气势磅礴;也可以重彩工笔,金碧辉煌。他可以冶南北于一炉;也可以融东西洋于一体……”

何海霞的作品中,小青绿、大青绿、金碧、泼彩、泼墨和水墨浅绛,早已高度娴熟地融为一体,水乳交融,天衣无缝,而且相得益彰,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和谐的统一。

这是何海霞用60余年的时间,对传统潜心研究,对自然和生活深入体察,通过千锤百炼的艺术实践,最后达到前无古人的突破和贡献。

上世纪90年代,何海霞作品进入其个人绘画生涯的高度成熟时期,尤其是金碧青绿山水画达到了当时无人企及的境界,至今尚无来者可追,可谓“‘金碧’辉煌”。何海霞作品在艺术市场上也备受各家青睐和追捧。

何海霞 花卉 70×35cm×4

何海霞 行书《赠望云诗》 139×70cm

释文:画法无中西,法由心所造,慧者师自然,着手自成妙。国画叹陵夷,儿戏殊可笑。江山万古新,人物恒释道。独我望云子,别开生面貌。我手写我心,时代维妙肖。从兹画史中,长留束鹿赵。

何海霞 书法中堂 对联

何海霞 万绿丛中 75×40cm

--- END ---

私享出品

主 编:王成业

微信合作邮箱:sixiangart@126.com

艺术家推广丨艺术品收藏丨艺术品拍卖丨视频拍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