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银联推出“云闪付” 再次进军移动支付市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银联推出“云闪付” 再次进军移动支付市场

银联此次联合各大银行转战二维码支付,能否成功杀入已被微信和支付宝牢牢占据的市场,还要拭目以待。

作者:晓峰

目前我国的移动支付市场,支付宝和微信合计市场份额高达93.21%,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但是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银联正试图将这个格局变为“三国演义”。

5月27日,中国银联联合40余家商业银行共同宣布,正式推出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持卡人通过银行APP可实现银联云闪付扫码支付。

据悉,首批支持云闪付二维码的商业银行目前包括中农工建交等,另有近60家商业银行正在加紧测试并即将开通,年内其他主要银行也将基本实现“全覆盖”。按照银联的战略,未来将实现银联二维码的跨行联网通用,即“一码通”,打开任何一家银行的二维码,都可对接商户的银联版二维码,一键完成扫码支付。

在受理方面,全国近60万商户已经支持云闪付二维码支付,各省份同步打造了40个知名商圈方便持卡人使用云闪付二维码。另外,近60家收单机构如银联商务、快钱、通联、拉卡拉、随行付等均已完成受理端改造,后续将有更多商户陆续加入。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银联第一次试图进军移动支付市场了。

去年年底,中国银联就曾发布过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用户可以在“银联钱包” app里,使用其中付款码功能进行线下支付。但由于各家银行的二维码支付产品步调不一,从用户角度来讲,需要在银行的app以外,再安装一个“银联钱包”,支付体验并不好。

中国银联也针对这个问题做了调整,此次,持卡人可以通过银行APP实现银联云闪付扫码支付。

银联钱包的二维码扫码支付页面

银联有关人士指出,相较于市场上其他二维码支付方式,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具备三个主要特色:一是安全性更高,采用支付标记化(Token)技术,安全级别较高,保障消费者资金安全;二是服务更完备,配备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保障使用无忧;三是境内境外通用,银联国际正积极推动香港、新加坡、泰国、印尼、韩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境内持卡人经常出行地区的二维码业务,计划率先在香港、新加坡支持云闪付二维码业务受理。

根据艾瑞的数据,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总交易额达到38.6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了200%,不可否认的是,移动支付代表了未来趋势。

不过支付宝和微信两大巨头已经培养了用户的使用习惯,而且在持续投入 、产品创新、对监管的态度等方面也基本上没有大的弱点。银联此次联合各大银行转战二维码支付,能否成功杀入已被微信和支付宝牢牢占据的市场,还要拭目以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国银联

3.6k
  • 端午假期第二天,湖南全域客流858.88万人次
  • 端午假期首日,湖南全域客流657.56万人次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银联推出“云闪付” 再次进军移动支付市场

银联此次联合各大银行转战二维码支付,能否成功杀入已被微信和支付宝牢牢占据的市场,还要拭目以待。

作者:晓峰

目前我国的移动支付市场,支付宝和微信合计市场份额高达93.21%,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但是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银联正试图将这个格局变为“三国演义”。

5月27日,中国银联联合40余家商业银行共同宣布,正式推出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持卡人通过银行APP可实现银联云闪付扫码支付。

据悉,首批支持云闪付二维码的商业银行目前包括中农工建交等,另有近60家商业银行正在加紧测试并即将开通,年内其他主要银行也将基本实现“全覆盖”。按照银联的战略,未来将实现银联二维码的跨行联网通用,即“一码通”,打开任何一家银行的二维码,都可对接商户的银联版二维码,一键完成扫码支付。

在受理方面,全国近60万商户已经支持云闪付二维码支付,各省份同步打造了40个知名商圈方便持卡人使用云闪付二维码。另外,近60家收单机构如银联商务、快钱、通联、拉卡拉、随行付等均已完成受理端改造,后续将有更多商户陆续加入。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银联第一次试图进军移动支付市场了。

去年年底,中国银联就曾发布过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用户可以在“银联钱包” app里,使用其中付款码功能进行线下支付。但由于各家银行的二维码支付产品步调不一,从用户角度来讲,需要在银行的app以外,再安装一个“银联钱包”,支付体验并不好。

中国银联也针对这个问题做了调整,此次,持卡人可以通过银行APP实现银联云闪付扫码支付。

银联钱包的二维码扫码支付页面

银联有关人士指出,相较于市场上其他二维码支付方式,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具备三个主要特色:一是安全性更高,采用支付标记化(Token)技术,安全级别较高,保障消费者资金安全;二是服务更完备,配备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保障使用无忧;三是境内境外通用,银联国际正积极推动香港、新加坡、泰国、印尼、韩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境内持卡人经常出行地区的二维码业务,计划率先在香港、新加坡支持云闪付二维码业务受理。

根据艾瑞的数据,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总交易额达到38.6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了200%,不可否认的是,移动支付代表了未来趋势。

不过支付宝和微信两大巨头已经培养了用户的使用习惯,而且在持续投入 、产品创新、对监管的态度等方面也基本上没有大的弱点。银联此次联合各大银行转战二维码支付,能否成功杀入已被微信和支付宝牢牢占据的市场,还要拭目以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