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齐佳慧
纵观历史,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社交,而如今更离不开各种社交平台——微信、微博、贴吧、豆瓣、直播...五花八门的社交软件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每个角落,而我们的时间也被这些社交工具高度碎片化。
近日,凯度在北京发布了《2017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报告把社交媒体分为九个分类(微信,微博,交友类社交媒体等),通过行为数据和问卷调查的相结合,来探索中国社交媒体的最新趋势,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划重点:
1 社交媒体无处不在
以前提起社交媒体,中国人通常会想起微信、微博、QQ等,但报告指出,在移动时代,中国网民的社交行为大大泛化,很多产品都具备了社交属性。
报告显示,虽然微信依然是社交媒体领域的统治者,但其用户增长已经大幅放缓。同时,其他互联网巨头也在不断改进各自产品的社交功能。论坛、视频、新闻,甚至电商类型的媒体中采用的评论、弹幕等形式,让社交媒体更加多样化。
调查发现,“80后”对视频/直播平台的社交功能的评价得分高达78.2,一线城市用户对新闻的社交功能评价得分最高,为82.3。
2 多数受访者认为社交媒体让生活变得更好
中国人满意社交媒体对他们生活的影响吗?报告显示,受访者对社交媒体总体上持正面态度,认为社交媒体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了。
调查显示,人们对社交媒体对自己生活的影响打的总分为79.8分。按年龄段来看,90后对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有更强烈的感受。调查显示,被提及最多的社交媒体正面影响是熟人社交和知识获取,例如“随时了解朋友的动态”(70%)和“让我与家人/朋友的沟通更便捷”(70%),以及“方便我更快地了解社会热点”(69%)和“增长了我的知识面”(61%)。
报告同时显示,社交媒体在帮助女性缓解压力、提升社交自信以及进行购物决策方面有很强的作用。
受访者对社交媒体的负面评价也不少。有48%的受访者认为,社交媒体“减少了阅读纸质书籍的时间”。社交媒体对使用者造成了健康方面的明显困扰,48%的受访者指出它“让我视力变差”,42%的受访者认为它“减少了我的睡眠时间”。另外,43%的受访者提到“我的个人信息安全,隐私缺乏保障”。
3 中国年青一代更担心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
报告显示,年轻用户对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感知更为深刻。虚拟社交所带来的浮躁感、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网络负面价值观的影响,年轻人都有更深的体会。比如,“90后”受访者提及“社交媒体让我空虚浮躁”(31%)、“不能集中注意力”(34%)和“受到负面价值观的影响”(29%)的比例,都是各人群中最高的。他们也更愿意采取果断措施抑制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有39%的“90后”受访者表示已关闭了社交媒体的推送提醒。
4 社交媒体向大龄群体渗透
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玩”起了微信,他们的生活因社交媒体而改变。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新增的社交媒体用户以40岁以上人群为主,与年轻人更依赖借助社交媒体缓解压力不同,他们更看重社交媒体在与家人和朋友沟通中的作用。
数据显示,社交媒体向大龄群体渗透,中老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的比率大大提升。20-29岁社交媒体用户数量增长仅为1.9%,50-59岁用户数量增长28.3%,而60岁以上用户数增长高达38.2%。中国社交媒体用户的平均年龄由2015年的31.2岁上升至33.1岁。
5 另外还有重要发现:
☉微信的满意度得分最高,并且在各细分人群中都得到了高分。微博在年轻人群中满意度较高;
☉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年轻人的警惕性尤其高;
☉Papi酱是2017年第一季度排名最高的社交媒体意见领袖;
☉交友类社交媒体使用率和满意度最低。
一起来看看原文
文化产业新闻:
终于盼来你了,文化产业新闻专注文创行业动态,爆款原创文广受好评,你还观望不加入?让我们一起见证由“小白”到“老司机”的蜕变,不做内容搬运工,只做内容生产者!微信关注 “文化产业新闻”投稿,让你的文章上头条!
文化产业新闻界面JMedia联盟成员
创建于2013年4月,微信内创建最早、最有价值的文化产业资讯平台。发送最新行业动态和分析报道,链接政府、企业、学界的信息中转站,文化产业相关从业者学习、交流、宣传的必备工具,政府信息“文化创意产业动态”每期独家放送。另建有微信交流群,各路精英,等你加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