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在游戏的相关产业链中,衍生出一个新兴的环节——陪玩。
顾名思义,陪玩就是陪人玩游戏。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都很疑惑,陪人玩游戏也能发展出产业链?2015发布于百度贴吧的一个帖子里,一位女性陪玩者写道:“半年时间,本姑娘陪玩次数大概15次,赚了2万大洋。”在这篇名为《我就要做游婊,你们有意见吗?》的文章中,作者坦承自己从一开始的纯陪玩游戏,逐渐发展成了后来的也“挑人”提供其它服务引发了大量网民和媒体的热议。
如今,随着市场数据和资方涌入,让这个行业逐渐成为焦点。今年3月,王思聪掌舵的上海普思投资有限公司也对某主打游戏陪玩的平台进行直接控股,也足够说明陪玩业务从“上不得台面”逐渐走向资本化的正规方向。
陪玩究竟会为玩家带来什么体验?从事陪玩业务的人又是什么样?带着这些好奇,我选择了一款知名度较高的游戏陪玩APP进行体验。
| 15元一局,我选了个妹子陪玩
简单的注册,明确分类的主页,各式各样的陪玩。这是我对这个APP的第一印象。点开游戏陪玩分类,里面主要包含了《英雄联盟》、《王者荣耀》、《守望先锋》、《DOTA2》等热门游戏。各个游戏收费方式不同,《英雄联盟》、《DOTA2》按小时计费,《王者荣耀》则是按每一场对局计费。
选择进入了《王者荣耀》的游戏陪玩,里面接单陪玩的人还挺多,男男女女都有。平台上列出的陪玩人员至少有100多个,普遍年纪在19-26岁之间,而且不少陪玩生意都挺好——这比我想象中的更火爆。大概浏览了一遍陪玩资料,我选择了一个评价多,成交单数多的妹子陪玩,叫绯红。资料中显示绯红可以开麦,偶尔可以视频,价格是15元一局。整个陪玩的过程大致是“交谈详情-下单-陪玩-完成订单-评价”。
下单后绯红发来消息:
“老板需要语音视频么?”
“视频不用了,语音就好。”(两个妹子语音聊天有啥乐趣?)
“好吧,那老板你加下我QQ吧。”
加上QQ后开游戏,绯红连了QQ语音,手机另一端传来一个声音:“老板你能听到我说话么?听得到的话,我就拉你排游戏了。”绯红声音挺甜挺有活力,说话语速有点小快,语气软软的听着年龄不大。
拉进组开始游戏,绯红选了露娜。第一局打得很顺利,绯红技术挺好,带节奏打点指挥,拿了MVP。在游戏过程中也一直有事无事找我说着话,活跃着气氛,聊聊天,而我就负责躺赢就好。一局下来的感觉挺轻松愉快的,当然也可能是因为自己段位低对局好打的缘故。
| 铂金段位的我,全程划水躺赢
后面的几句在绯红的发挥下也都赢了,而这位妹子都是作为团队核心主力,我则是负责跟着混团战,基本算是出工不出力。
在连赢的几局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小插曲,比如第二局有路人和绯红抢打野的位置,两者在顿时起了冲突。最后绯红直接说自己是代打,让她打野吧。路人不说话了,但是也没有让位置,开局依旧和绯红抢打野位置。游戏前期,绯红战绩不怎么好,准确说应该是我们这边开局就挺差的,开场5分钟,战绩4:10。
路人打野骂骂咧咧了几声,点名说绯红技术不行,然后退出了游戏。本来局势就逆风了,又变成了4打5,我当时心想这把可能要翻车了。看了看绯红的反应,她也没在游戏打字,依旧打点指挥着,游戏中一直传来“稳住,我们能赢!”的游戏语音。另一头绯红在QQ语音和我说:“老板你别点投降,信我,我能1打四。你自己先发育,看看兵线,我去带节奏,等会儿团你记得上就好。”于是我就按照绯红指挥,简单地清清兵,和其它两位同样一脸茫然的队友参加了几次团战——最后居然赢了。
当时觉得绯红真是厉害极了,还顺便鄙视了下自己,只会躺赢,啥用没有。
| 说出来你也许不信,男陪玩生意更火
最后约定的陪玩局数打完,我没忍住好奇问了绯红:“你为什么想来做陪玩?听你声音应该还是学生吧?”
绯红顿了顿,也没恼我问这种问题,淡淡回答道:“是啊,还在上大学,无聊了就来做做呗,赚点零花钱还可以玩游戏,挺好的。”
“会不会有人认为陪玩不正经,来骚扰之类的事情发生?”
“哈哈哈,老板我发现你们刚开始找陪玩的都喜欢问这些问题。还好吧,大部分都是纯粹找个陪着玩游戏的,男的女的都有,有些老板输了会埋怨下。骚扰的也有,不过不多,具体看你怎么处理,不喜欢可以拒绝啊,这边条例也有写骚扰辱骂人身攻击都可以取消订单的。”
之后随便聊了几句,绯红又有了新的单子,我们也就没再进行交谈了。我给绯红打了好评,第一次找陪玩的经历到此结束。总体感觉这次陪玩经历还是挺愉快的,陪玩妹子够犀利,性格也是很好交流的那种,在躺赢的路上也让我对自己的游戏意识有了一定提升(至少我知道了在水平不高的路人局如何把握机会翻盘)。
回到陪玩APP本身,体验结束后我又逛了挺久的陪玩APP,发现陪玩这一块,并不是想象中的萌妹陪玩居多——确切地说,男女陪玩的比例相当。
而且在找陪玩的玩家中也存在一些现象:在妹子陪玩的留言评论中,大部分以男性玩家居多;而在男性陪玩的评论下方则是可以发现,男女顾客人数是比较平均的,尤其段位越高,陪玩下面评论的男性玩家越多。
从这点可以看出,大部分玩家不论男女都还是奔着“有高手带我飞”的目的而来,至于特殊服务我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过,至少极少数的陪玩在接单简介下有疑似暗示性的语句。如果理性的看,这种特殊服务的灰色地带在互联网上到处都有,反而让我感到有趣的是玩家五花八门的评论。其中不乏输了骂人的,或给高人气陪玩表白比心的,当然占比例最多的评论还是双击666、拜大神的赞美。
| 陪玩越专业,收入越高
根据目前这款陪玩APP的线上数据,我粗略估算了下陪玩人员的收入,马上意识到这是个令人吃惊的数字——甚至比代练还高。
目前在周榜上成绩最好的《王者荣耀》陪玩,从周一晚上到周四白天,一共是接单了1000余次,按照15元一局的单价来算,三天收入超过了一万五千元。哪怕去掉APP平台10%的抽成,那这些陪玩高手的收入也超过一万元。
为了获取更多的数据,我又去体验另外几个目前比较热门的陪玩平台,其中不乏电竞战队、直播平台、连锁网咖注资搭建的,这些平台也为玩家提供比较“官方”的专业教练进行陪玩指导——比如陪玩教练有VG的徐林森和Easyhoon,也有战旗TV的Lilith。这些大腕的陪玩价格则是从30元一小时到2500一小时不等,原因自然是相比普通的陪玩,他们的人气和粉丝要多了许多。
另外关于规范化经营,这些有战队或知名资方作背书的平台无疑要严格许多。比如平台招募的DOTA2教练,就对申请做陪玩的人有着以下最低要求(女性教练要求可略微降低):
1. 5000单排天梯分 ;
2. 有至少5年的电竞游戏经验 ‘’
3. 有高水平队长模式比赛的经验,熟悉阵容banpick ;
4. 个别招牌英雄胜率超过60%;
5. 有一个清晰稳定的麦克风;
6. 对电竞教育有积极和专业的态度。
与那些主打高手玩家和普通玩家互动娱乐的配外APP相比,这些要求确实要严肃正规许多,而且从受访的好友和个人体验来看,下单的顾客们也普遍比较认可。我们打了10年DOTA的老编表示:“找过的教练陪玩都挺好的,耐心不甩锅,有时也能学到不少东西,不过也有那种就纯粹带你赢个几把,不怎么说话的。总体还行,要学技术比普通的陪玩好点。”
从目前的市场分布不难看出,陪玩业务已经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大神陪玩,主要负责带玩家赢得游戏胜利,部分也可以教玩家游戏技巧,提高玩家技术。还有一类则是纯粹的萌妹/小哥哥陪玩,主要是能与玩家一起进行游戏,通过语音交流给玩家带来更愉快的游戏体验,这类陪玩则对技术没有那么高的要求。
| 陪玩并不糟糕,也不冷清
陪玩除了以上的各种平台陪玩,其实还有一种存在更久的细分领域——YY公会陪玩。这种业务可能要追溯到当年《传奇》、《征途》的大规模PK活动,当时一些高手玩家往往以雇佣军的形式,被大R玩家邀请来指挥某场重要的团战。这些“全职高手”不仅PK操作一流,更重要的是擅长团战指挥和调动士气,在YY频道里经常能听到他们声嘶力竭的吼叫和播放着的激昂音乐。
此外,现在的线下游戏陪玩一般和网咖有着合作,存在时间比线上陪玩更久,价格相比线上陪玩也翻了好几番,通常都是至少120一小时起。不过线下陪玩在许多玩家的印象中,多数停留在美女陪玩甚至带有情色交易的阶段。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今越来越火的游戏陪玩业务,并没有部分人想的那么乱,很多陪玩都是单纯无聊赚点零花钱的学生或者说年轻人。从一开始的私人组织,YY公会组织,到现在的普通APP平台、专业陪玩教练平台,陪玩业务正在不断的规范和发展中。未来它会不会在游戏产业链中占有一席之地尚未可知,但至少从目前来看,它并不糟糕,也并不冷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