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刚刚结束,等待结果的许多考生和家长感觉应试教育压力很大,因而羡慕美国学生的轻松惬意。其实,美国学生也要高考,只不过分数不是美国大学录取的唯一标准。美国高考有何特点,美国学校培养人才、美国大学选拔人才有哪些可资借鉴的做法?记者近日采访了一些美国大学教授,倾听他们的思考。
富有独立精神和主动性:美国学生的优势
“美国SAT相当于中国高中毕业统考,难度不高,考满分的大有人在,被名校拒绝者也不乏其人。”康奈尔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中国经济研究所主任李善军介绍,“美国大学在整体评估录取中,除了分数,还要看整体素质,包括智商和情商,后者体现在领导力、热心社区服务和社区参与等方面。”
“考得好只表明能做好题目。考试能力不代表思考能力。”李善军说,科学的重大进展往往需要独辟蹊径。独立见解和创新思维至关重要。
“与美国同伴相比,我们学校中国来的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独立精神弱”,李善军说,“比如,把工作交给中国学生,他们通常按照布置、按部就班完成。美国学生则会主动延伸出其他想法,甚至质疑老师交代的做法的合理性。”李善军认为,这与美国学校更多地采用研究、探讨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放式思维和逆向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个性和创造性不无关系。
头脑风暴式讨论:美式课堂的重要环节
“美国课堂注重讨论,鼓励学生自由提问、深入分析、批判性地思考和吸收他人观点。”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国际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指出,提问或者质疑能带来深入思考。学生在课堂中说出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意见,通过头脑风暴,可以极大地开阔每个人的视野。美国学生从小到大都在培养发问及与老师、同学沟通交流的能力。美国班级人数少、老师水平高,许多质量好的高中数学老师都是博士毕业,有教大学的能力,能更多地兼顾每个学生。
美国这种讨论式教学的背后是教育理念的支撑:一是学生与老师一样拥有同等的提问与质疑的权利;二是教授不是学生汲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学生应尽可能多地与同学交流并互相学习。
“许多媒体称,‘中国学生数学比美国学生好’,这是一种误读。”丘成桐表示,“一些中国学生数学好,其实大都是考试好,从早到晚训练考试,考试技巧好,但对学问本身的兴趣并没有那么浓厚,而探索未知的动力最终还是靠兴趣。做学问就要凭兴趣做,要为学问而做学问。”
李善军对此也有同感:“美国学校的质量差距大,有些两极分化,数学平均水平低。中国学生的基础教育扎实,数学平均水平较高,但“尖子生”的水平比不上美国“尖子生”的。美国有专门培养尖子生的一套制度,让天才有地方学习和发挥。我同事的孩子今年9岁,已经在上高中课程。”
基础教育:注重既“兜底”又“拔尖”
“美国的基础教育体系表面上看是‘兜底’,不是‘拔尖’,但对天才学生,公立学校也设置了‘杰出高中’,其实是‘兜底’与‘拔尖’并存的双轨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与健康系副教授、公共卫生学院中国项目总监唐德良介绍。
美国的“杰出高中”设在郡县,每年每个镇有一二名尖子生考上。比如,同一门数学课分5个等级,第一级也就二三个学生,学会了就往上走;第二级五六个学生,第三级10个学生……奥林匹克竞赛选手就从这里选出来。这些公立高中得到的捐助多,有些生物实验室的仪器比哥大的还好。
唐德良说,私立高中也是既“拔尖”又“兜底”,学校认为有责任将天才生选拔上来。美国大学也有“星探”,盯上“杰出高中”等学校的一流毕业生,招生时会单独面试,奖学金上也会给予格外优待。
对于美国学校选拔顶尖人才的诸多方法,唐德良举了一个例子。哥大夏季每周六举办暑期班,有一次一位化学诺奖得主讲课吸引了二三百人来听。他出于好奇就进去听听。教授讲的是量子化学,这对数学水平要求很高。他听得一头雾水,课后问教授,学生能听得懂吗,教授直言,应该听不懂。“那为什么还讲?”“只要这二三百人中有10人交作业,有1人能弄懂就行了。”教授解释,“如果每年能找到二三名这样的高中生,盯着、吸引他们到哥大读书,将来就可能培养成该领域的领军人物。”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原标题:美国如何选拔“尖子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