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农村金融,一片蓝海还是一个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农村金融,一片蓝海还是一个坑?

此外,从农村现状来看,农村的智能手机的普及已经远远超出预期,但支撑金融爆发的基础设施仍不完善。

文|芳华

最近,金融之家小金关注到两条新闻。

一条是今年2月份,有关于中央一号文件的,新闻是这样说的:

与去年相比,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并没有明确的提出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更多的是引导传统金融机构开拓农村金融市场。文件中提到“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小额存贷款、支付结算和保险等金融服务”,说明中央支持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发展农村金融中。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中央与地方双层金融监管机制,切实防范农村金融风险。强化农村金融消费者风险教育和保护”。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重点强调“严厉打击农村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积极推动农村金融立法。”。我国农民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淡薄,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将成为农村金融工作的重点,未来农村金融的监管将趋严。

这条新闻至少说明了,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与市场现状下,农村金融市场一直是P2P网贷平台拓展的重点。

事实上,早在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开始鼓励农村开展融资租赁服务,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提出“发展农村金融租赁业务”。

而在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直接将农村电商作为一个条目单独陈列出来“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发展”。

因此,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到2016年12月底,含农村金融业务的P2P网贷平台数量有335家,其中专注于农村金融业务领域的P2P网贷平台有29家。P2P网贷农村金融业务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9.8%左右,平均借款期限为9个月,平均借款金额为18.2万元。2016年网贷行业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0.45%,平均借款期限为7.89个月。由此可见,P2P网贷农村金融业务产品的综合收益率要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平均借款期限长于行业平均。

而另一条,就是,半数涉农P2P平台倒闭。

上文刚刚提到,一号文件已发出支持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发展农村金融中的信号。

并且,当前的农村领域也已开始涌现出越来越多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身影。虽然这些机构的市场目标都锁定在"三农"领域,但是业务模式却各不相同。

根据日前发布的《中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7》(下称“报告”)显示,当下农村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有3类。

首先,是基于电商平台的链式金融模式。以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为例,它们先是依托自身电商平台优势,建立线下实体体验店或电子商务服务站,并发力完善自有农村物流体系。在此基础上,电商平台积累了农户消费者购买数据及销售者和供应商的信用数据,并根据数据优势建立一套信用风控模型从而推进农村金融服务。

其次,是基于农业产业链的链式金融模式。以“三农”服务商大北农和新希望集团为例,它们在农业产业领域深耕多年,通过累积多年的线下资源优势、客户信用数据累积优势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以打通自有供应链关系,从而建立特有的农村互联网金融生态圈。以“三农”服务商为核心的农业互联网金融平台,为全产业链上下游提供投融资、技术相结合,以打通自有供应链关系,从而建立特有的农村互联网金融生态圈。以“三农”服务商为核心的农业互联网金融平台,为全产业链上下游提供投融资、支付等综合服务,并贯穿农业产业化的全过程。

最后,是涉农互联网金融平台模式,主要是P2P网贷平台和众筹平台。其中,P2P网贷平台由于受2016年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以及网贷监管政策密集下发的影响,其存量平台正持续减少。报告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末,以农村金融为重要业务或撮合涉农贷款金额在千万人民币以上的P2P网贷平台,至少有114家,其中64家仍在正常运营,50家已倒闭停业或转型。

相比之下,众筹平台在农村金融领域发展不温不火,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末,通过国内互联网众筹平台成功完成筹资的农业众筹项目共计4562个,行业累计筹资只有6.2亿元。

对于农业众筹平台发展较为缓慢的原因,报告指出,一方面是因为农产品相较其他产品具有滞后性,且受基础设施和天灾虫害影响较大,管理仓储、物流及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率难以保障,这也是大部分农产品众筹一般都选择即将到达成熟期的农产品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因为一些普通品类的农产品选择众筹往往多此一举,加之电商渠道越来越发达,投资者基本不买账。

在提倡科技产业的当下,农村和农业越来越成为边缘产业,农村的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发展缓慢,人才和资源大规模流向城市,并形成长期的非良性循环。因此,深层次来看,包括农村金融在内的农村问题,本质上是制度问题,一个市场的爆发必然需要大量人才和资源的支撑。

从农村现状来看,农村的智能手机的普及已经远远超出预期,但支撑金融爆发的基础设施仍不完善。

据统计,当前在农村市场的业务覆盖移动支付、互联网保险、理财、借贷、消费金融等多元业务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仅有阿里、京东、村村乐等为数不多的几家行业巨头。

因此,农村金融业务形式的单一,正如蓝皮书数据,2015年,全国“三农”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总体业务规模为120-130亿元,中位数为125亿元,其中包括P2P网络借贷124亿元,众筹1亿元。整体上,农村互联网金融行业仍处于单一业务布局阶段,换言之,农村市场仍处于早期基础设施的搭建和用户培育阶段。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农村金融,一片蓝海还是一个坑?

此外,从农村现状来看,农村的智能手机的普及已经远远超出预期,但支撑金融爆发的基础设施仍不完善。

文|芳华

最近,金融之家小金关注到两条新闻。

一条是今年2月份,有关于中央一号文件的,新闻是这样说的:

与去年相比,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并没有明确的提出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更多的是引导传统金融机构开拓农村金融市场。文件中提到“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小额存贷款、支付结算和保险等金融服务”,说明中央支持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发展农村金融中。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中央与地方双层金融监管机制,切实防范农村金融风险。强化农村金融消费者风险教育和保护”。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重点强调“严厉打击农村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积极推动农村金融立法。”。我国农民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淡薄,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将成为农村金融工作的重点,未来农村金融的监管将趋严。

这条新闻至少说明了,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与市场现状下,农村金融市场一直是P2P网贷平台拓展的重点。

事实上,早在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开始鼓励农村开展融资租赁服务,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提出“发展农村金融租赁业务”。

而在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直接将农村电商作为一个条目单独陈列出来“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发展”。

因此,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到2016年12月底,含农村金融业务的P2P网贷平台数量有335家,其中专注于农村金融业务领域的P2P网贷平台有29家。P2P网贷农村金融业务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9.8%左右,平均借款期限为9个月,平均借款金额为18.2万元。2016年网贷行业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0.45%,平均借款期限为7.89个月。由此可见,P2P网贷农村金融业务产品的综合收益率要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平均借款期限长于行业平均。

而另一条,就是,半数涉农P2P平台倒闭。

上文刚刚提到,一号文件已发出支持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发展农村金融中的信号。

并且,当前的农村领域也已开始涌现出越来越多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身影。虽然这些机构的市场目标都锁定在"三农"领域,但是业务模式却各不相同。

根据日前发布的《中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7》(下称“报告”)显示,当下农村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有3类。

首先,是基于电商平台的链式金融模式。以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为例,它们先是依托自身电商平台优势,建立线下实体体验店或电子商务服务站,并发力完善自有农村物流体系。在此基础上,电商平台积累了农户消费者购买数据及销售者和供应商的信用数据,并根据数据优势建立一套信用风控模型从而推进农村金融服务。

其次,是基于农业产业链的链式金融模式。以“三农”服务商大北农和新希望集团为例,它们在农业产业领域深耕多年,通过累积多年的线下资源优势、客户信用数据累积优势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以打通自有供应链关系,从而建立特有的农村互联网金融生态圈。以“三农”服务商为核心的农业互联网金融平台,为全产业链上下游提供投融资、技术相结合,以打通自有供应链关系,从而建立特有的农村互联网金融生态圈。以“三农”服务商为核心的农业互联网金融平台,为全产业链上下游提供投融资、支付等综合服务,并贯穿农业产业化的全过程。

最后,是涉农互联网金融平台模式,主要是P2P网贷平台和众筹平台。其中,P2P网贷平台由于受2016年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以及网贷监管政策密集下发的影响,其存量平台正持续减少。报告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末,以农村金融为重要业务或撮合涉农贷款金额在千万人民币以上的P2P网贷平台,至少有114家,其中64家仍在正常运营,50家已倒闭停业或转型。

相比之下,众筹平台在农村金融领域发展不温不火,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末,通过国内互联网众筹平台成功完成筹资的农业众筹项目共计4562个,行业累计筹资只有6.2亿元。

对于农业众筹平台发展较为缓慢的原因,报告指出,一方面是因为农产品相较其他产品具有滞后性,且受基础设施和天灾虫害影响较大,管理仓储、物流及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率难以保障,这也是大部分农产品众筹一般都选择即将到达成熟期的农产品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因为一些普通品类的农产品选择众筹往往多此一举,加之电商渠道越来越发达,投资者基本不买账。

在提倡科技产业的当下,农村和农业越来越成为边缘产业,农村的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发展缓慢,人才和资源大规模流向城市,并形成长期的非良性循环。因此,深层次来看,包括农村金融在内的农村问题,本质上是制度问题,一个市场的爆发必然需要大量人才和资源的支撑。

从农村现状来看,农村的智能手机的普及已经远远超出预期,但支撑金融爆发的基础设施仍不完善。

据统计,当前在农村市场的业务覆盖移动支付、互联网保险、理财、借贷、消费金融等多元业务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仅有阿里、京东、村村乐等为数不多的几家行业巨头。

因此,农村金融业务形式的单一,正如蓝皮书数据,2015年,全国“三农”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总体业务规模为120-130亿元,中位数为125亿元,其中包括P2P网络借贷124亿元,众筹1亿元。整体上,农村互联网金融行业仍处于单一业务布局阶段,换言之,农村市场仍处于早期基础设施的搭建和用户培育阶段。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