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地方监管层或拟定条例,网贷平台将迎来重大利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地方监管层或拟定条例,网贷平台将迎来重大利好?

业内人士称,如果真的突破限额的限制,对当地的平台来说的确是利好消息。

作者:晨曦

“某些省份正在制定地方性条例,拟对限额进行突破。”一位正在参加某省地方金融监管条例制定的人士透露。近日,据华夏时报报道,某些地方监管层或意欲“突破”去年银监会制定的网贷平台限额政策,不过多家平台表示暂未收到相关消息。

对此,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认为:“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制定的地方性条例,进行探索和适当突破,对于行业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前提条件是合规合法,风险可控。”

团贷网集团新闻中心总监李先全也称,在某些省份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和防范系统都完备和成熟的条件下,如果真的突破限额的限制,对当地的平台来说的确是利好消息。但是,地方突破限额限制的时间是在行业整改完成前,还是行业整改完成后,以及突破现有的限额后是否划定“新红线”,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工信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其中规定: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在不同网络网贷信息中介机构借款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同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同一网贷平台借款不超过100万元,不同网贷平台的借款余额不超过500万元。

限额的规定对于存有大额标的平台无疑是当头棒喝,为了应对高压政策,平台们被迫寻找的新的出路,一时间,拆分P2P业务、基金销售牌照+金交所模式等绝绝招纷纷上演,但经过一年的整改之后,仍旧有部分平台尚未完全消化大额标的问题。

“限额” 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会遏制更多风险,有利于践行普惠金融,但同时也影响了一些存有大额标但合规平台的生存,这样“一刀切”的监管方式一直被大多数认为不太友善,而这也不排除是当下各省想要突破“限额”的原因之一。

那么,地方监管层将如何突破既定的限额标准?业内人士表示,或可能采取单个平台个人20万提高到100万、企业100万提高到500万的措施,但最终还要看地方政府的讨论和意见来决定。

对此,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表示:“各地的实际情况不一样,东西部经济发展和对资金需求差异较大,限额应该因地制宜,方能有效。一开始的限额政策很可能是试探性的,目的是为了试探市场需求、业态创新和风险控制是否匹配。随着各项监管政策到位,行业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根据市场的需求,监管层有可能尊重市场并作出政策调整。可行的做法是,允许一些地方进行限额调整的试点,积累经验后逐步推广。”但对于地方当下此次做出的“反抗”是否有效,他认为地方政府不要强行“反抗”,与监管层形成不同的声音,既有损政府的威信,也有可能误导平台企业,建议地方应该与银监会和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加强沟通,争取监管层采用试点的方式调整政策。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地方监管层或拟定条例,网贷平台将迎来重大利好?

业内人士称,如果真的突破限额的限制,对当地的平台来说的确是利好消息。

作者:晨曦

“某些省份正在制定地方性条例,拟对限额进行突破。”一位正在参加某省地方金融监管条例制定的人士透露。近日,据华夏时报报道,某些地方监管层或意欲“突破”去年银监会制定的网贷平台限额政策,不过多家平台表示暂未收到相关消息。

对此,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认为:“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制定的地方性条例,进行探索和适当突破,对于行业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前提条件是合规合法,风险可控。”

团贷网集团新闻中心总监李先全也称,在某些省份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和防范系统都完备和成熟的条件下,如果真的突破限额的限制,对当地的平台来说的确是利好消息。但是,地方突破限额限制的时间是在行业整改完成前,还是行业整改完成后,以及突破现有的限额后是否划定“新红线”,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工信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其中规定: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在不同网络网贷信息中介机构借款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同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同一网贷平台借款不超过100万元,不同网贷平台的借款余额不超过500万元。

限额的规定对于存有大额标的平台无疑是当头棒喝,为了应对高压政策,平台们被迫寻找的新的出路,一时间,拆分P2P业务、基金销售牌照+金交所模式等绝绝招纷纷上演,但经过一年的整改之后,仍旧有部分平台尚未完全消化大额标的问题。

“限额” 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会遏制更多风险,有利于践行普惠金融,但同时也影响了一些存有大额标但合规平台的生存,这样“一刀切”的监管方式一直被大多数认为不太友善,而这也不排除是当下各省想要突破“限额”的原因之一。

那么,地方监管层将如何突破既定的限额标准?业内人士表示,或可能采取单个平台个人20万提高到100万、企业100万提高到500万的措施,但最终还要看地方政府的讨论和意见来决定。

对此,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表示:“各地的实际情况不一样,东西部经济发展和对资金需求差异较大,限额应该因地制宜,方能有效。一开始的限额政策很可能是试探性的,目的是为了试探市场需求、业态创新和风险控制是否匹配。随着各项监管政策到位,行业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根据市场的需求,监管层有可能尊重市场并作出政策调整。可行的做法是,允许一些地方进行限额调整的试点,积累经验后逐步推广。”但对于地方当下此次做出的“反抗”是否有效,他认为地方政府不要强行“反抗”,与监管层形成不同的声音,既有损政府的威信,也有可能误导平台企业,建议地方应该与银监会和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加强沟通,争取监管层采用试点的方式调整政策。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