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央妈对第三方支付“不手软”有什么苦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央妈对第三方支付“不手软”有什么苦衷

央行贯彻互金整治行动的方针、厘清市场的决心非常坚决。

作者:芳华

6月29日晚,传化智联发布公告称,公司下属公司传化支付有限公司近日接到中国人民银行通知,传化支付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有效期至2020年12月7日,牌照信息已在央行官网更新。

看到这条新闻,小金一时有点没反应过来。

前几天不是刚有新闻说,近期有12家支付机构牌照被注销了吗?难道传化支付获得支付牌照之事,是央行重启批设新机构?

事实并非如此。

央行的信息显示,传化支付牌照发牌时间为2015年12月8日。因而,该牌照并非新批牌照。同时,央行也明确表态,2016年8月第一批支付牌照到期续展时,原则上不再核发新牌照。

这也意味着,市场上支付牌照只减不增,未来肯定不会高过目前的存量基数。

事实上,如果嗅觉敏锐的话,你会发现,央行的表态早已有之。

早在2016年,小金就关注到一个细节,在一次论坛上,当有人问“267张非银支付牌照,多不多?”时,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回答:多!

这一“多”的回答,就表明了央行对非银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表态。

其中的内涵,你懂的!

市场份额生变,谁能笑到最后?

数据显示,央行从2011年开始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前后已发布270张。不过,截至到6月初,仅剩下258张了,因为其中有12家支付机构牌照被注销了。

而到了6月26日,第四批非银支付机构牌照续展结果出炉,央行再次注销9家支付机构,2家被缩减业务范围。由此,市场支付牌照从最多的270张,减少到246张。

此外,市场份额也在发生变化。今年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8.8万亿,支付宝和财付通两家占据移动支付市场约93%。这意味着,剩余的所有第三方支付公司都在7%市场份额中。

这其中有拉卡拉、易宝支付、联动优势、连连支付、平安壹钱包、百度钱包、京东支付和快钱这些在市场上有些知名度的公司——他们也被称为第三方支付公司中的第二梯队。还有那些业务少甚至无业务,却拥有支付牌照的公司。

《2016中国第三方支付产业链图谱》显示,第三方移动支付模式主要分为电商型、互联网型、手机厂商型、运营商型四大类。

互联网型包括支付宝、财付通、百度钱包、京东支付、新浪支付等主要ToC渠道;

金融型有快钱、汇付天下、易宝支付、拉卡拉等ToB模式;

随着苹果支付入华,智能手机终端纷纷入局,小米、华为、三星都向金融业务延伸。

在移动支付交易市场,支付宝占居首位,财付通、拉卡拉分别占居第二、第三。此外联动优势、连连支付、平安付、快钱、易宝、京东钱包、翼支付也占据一定份额。

支付宝、财付通凭借多维度生活应用场景占据绝对优势,这意味着第三方互联网支付的蛋糕大部分已被这二者瓜分,其他第三方支付平台则要在夹缝中求生。

支付宝和财付通无可撼动,7%的空间内拥挤不堪,谁能活下去?谁又能活得好?

在外界看来,现存240余家支付机构业务单一和同质化,支付行业需要挤出“泡沫”和“无效供给”。

第三方支付公司有着互联网公司的特征,那就是强者通吃、弱者淘汰。也因此,一些实力和资源均不够的第二、三梯队公司选择出让牌照。

其中,2012年10月31日,京东获得网银在线100%股权,成为首例牌照收购交易。2016年1月,海立美达以30亿价格收购联动优势,成为迄今金额最高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收购交易。

除此之外,2016年11月,键桥通讯以溢价9倍共9.45亿元,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点佰趣45%股权;唯品会收购浙江贝付(后改名为唯品会支付);2014年,快钱在被万达收购之后,成为万达金融版图中重要的支付入口,进行支付数据、消费金融领域的整合,也是业内著名的收购案例。

电子商务公司,以及开展类似O2O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公司,成为支付牌照最大的买方。美团点评、京东、唯品会等已经在过去两年内纷纷把第三方支付牌照收入囊中。

而现在,央行为了加强对支付市场的整顿,提出重点做好对现有机构的规范引导和风险化解工作,以防范出现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为底线,健全监管制度,强化监管手段,加大专项治理和执法力度,进一步提升监管有效性。对于长期未实质开展支付业务的支付机构,将依法采取取消相关业务种类、注销《支付业务许可证》等监管措施。

从文件和条例上来看,央行贯彻互金整治行动的方针、厘清市场的决心非常坚决。

其中,缩减业务范围、不予续展等关键词也让我们读出了其中的严厉。

目前一方面是存量牌照越来越少,一方面是无牌擦边球打不下去,市场对牌照的刚需不言而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央妈对第三方支付“不手软”有什么苦衷

央行贯彻互金整治行动的方针、厘清市场的决心非常坚决。

作者:芳华

6月29日晚,传化智联发布公告称,公司下属公司传化支付有限公司近日接到中国人民银行通知,传化支付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有效期至2020年12月7日,牌照信息已在央行官网更新。

看到这条新闻,小金一时有点没反应过来。

前几天不是刚有新闻说,近期有12家支付机构牌照被注销了吗?难道传化支付获得支付牌照之事,是央行重启批设新机构?

事实并非如此。

央行的信息显示,传化支付牌照发牌时间为2015年12月8日。因而,该牌照并非新批牌照。同时,央行也明确表态,2016年8月第一批支付牌照到期续展时,原则上不再核发新牌照。

这也意味着,市场上支付牌照只减不增,未来肯定不会高过目前的存量基数。

事实上,如果嗅觉敏锐的话,你会发现,央行的表态早已有之。

早在2016年,小金就关注到一个细节,在一次论坛上,当有人问“267张非银支付牌照,多不多?”时,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回答:多!

这一“多”的回答,就表明了央行对非银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表态。

其中的内涵,你懂的!

市场份额生变,谁能笑到最后?

数据显示,央行从2011年开始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前后已发布270张。不过,截至到6月初,仅剩下258张了,因为其中有12家支付机构牌照被注销了。

而到了6月26日,第四批非银支付机构牌照续展结果出炉,央行再次注销9家支付机构,2家被缩减业务范围。由此,市场支付牌照从最多的270张,减少到246张。

此外,市场份额也在发生变化。今年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8.8万亿,支付宝和财付通两家占据移动支付市场约93%。这意味着,剩余的所有第三方支付公司都在7%市场份额中。

这其中有拉卡拉、易宝支付、联动优势、连连支付、平安壹钱包、百度钱包、京东支付和快钱这些在市场上有些知名度的公司——他们也被称为第三方支付公司中的第二梯队。还有那些业务少甚至无业务,却拥有支付牌照的公司。

《2016中国第三方支付产业链图谱》显示,第三方移动支付模式主要分为电商型、互联网型、手机厂商型、运营商型四大类。

互联网型包括支付宝、财付通、百度钱包、京东支付、新浪支付等主要ToC渠道;

金融型有快钱、汇付天下、易宝支付、拉卡拉等ToB模式;

随着苹果支付入华,智能手机终端纷纷入局,小米、华为、三星都向金融业务延伸。

在移动支付交易市场,支付宝占居首位,财付通、拉卡拉分别占居第二、第三。此外联动优势、连连支付、平安付、快钱、易宝、京东钱包、翼支付也占据一定份额。

支付宝、财付通凭借多维度生活应用场景占据绝对优势,这意味着第三方互联网支付的蛋糕大部分已被这二者瓜分,其他第三方支付平台则要在夹缝中求生。

支付宝和财付通无可撼动,7%的空间内拥挤不堪,谁能活下去?谁又能活得好?

在外界看来,现存240余家支付机构业务单一和同质化,支付行业需要挤出“泡沫”和“无效供给”。

第三方支付公司有着互联网公司的特征,那就是强者通吃、弱者淘汰。也因此,一些实力和资源均不够的第二、三梯队公司选择出让牌照。

其中,2012年10月31日,京东获得网银在线100%股权,成为首例牌照收购交易。2016年1月,海立美达以30亿价格收购联动优势,成为迄今金额最高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收购交易。

除此之外,2016年11月,键桥通讯以溢价9倍共9.45亿元,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点佰趣45%股权;唯品会收购浙江贝付(后改名为唯品会支付);2014年,快钱在被万达收购之后,成为万达金融版图中重要的支付入口,进行支付数据、消费金融领域的整合,也是业内著名的收购案例。

电子商务公司,以及开展类似O2O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公司,成为支付牌照最大的买方。美团点评、京东、唯品会等已经在过去两年内纷纷把第三方支付牌照收入囊中。

而现在,央行为了加强对支付市场的整顿,提出重点做好对现有机构的规范引导和风险化解工作,以防范出现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为底线,健全监管制度,强化监管手段,加大专项治理和执法力度,进一步提升监管有效性。对于长期未实质开展支付业务的支付机构,将依法采取取消相关业务种类、注销《支付业务许可证》等监管措施。

从文件和条例上来看,央行贯彻互金整治行动的方针、厘清市场的决心非常坚决。

其中,缩减业务范围、不予续展等关键词也让我们读出了其中的严厉。

目前一方面是存量牌照越来越少,一方面是无牌擦边球打不下去,市场对牌照的刚需不言而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