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10年首发声,金徽周志刚:先拿下甘肃50%份额,要做西北最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10年首发声,金徽周志刚:先拿下甘肃50%份额,要做西北最强

“甘肃的(消费)空间,白酒的消费量是55个亿到60个亿之间。按理说你要真正做成一个省的老大,至少要占到50%。我的定位就是25到30个亿(在甘肃市场)。”

2006年,金徽酒年销售收入8000多万,

到2016年,金徽酒营收达到12.77亿元,

10年间,金徽酒从默默无闻的甘肃地方酒厂,一跃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并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化身上市公司。

没有人知道,

金徽酒这10年间是如何实现翻天覆地变化的。

作为金徽酒的掌门人,

周志刚从2006年9月16日接手金徽,

作为外行开始做酒11载,从未对外吐露心声。

从过去被别人看不起,不看好,

到后来被人刮目相看,

金徽酒10年的华丽成绩说明一切。

云酒头条长途奔袭数千公里,

只为和周志刚董事长对话,

听听他和金徽酒的故事。

*特别提示,本期为对话周志刚上集,明日云酒头条推送下集(金徽酒:海底捞,学得会!),敬请期待。

以下是对话实录:

金徽要在甘肃做到25-30亿盘子

老秦:现在我们的市场主要还是在甘肃。

周志刚:主要市场还是在甘肃,以甘肃市场为基础,向周边逐步发展。由甘肃辐射周边,先做成西北的强势品牌。原先一个方案就是我要做全国市场

老秦:迅速做全国化。

周志刚:通过2010年到2013年之间,4年时间我们探讨摸索,认为原先提的那个(方案)不现实。那个就是一夜成名,一下把这个销售起多高,在全国铺开,秦池的那个时代过了。所以一定要把这个战略调整的切合实际,以甘肃为基础,向周边五省逐步发展。

老秦:甘肃现在能占到销售(额)的多少 ?

周志刚:像我们这甘肃白酒市场的容量是55个亿左右,按照我们的销售(额)现在才占到25%,这个(发展)空间还非常大。

老秦:那甘肃省占你目前整个销售(额)的比重,占整个金徽的销售(额)是多少。

周志刚:现在甘肃市场的销售(额)占金徽的92%,8%是省外市场。

老秦:2%的在甘肃,但是同时你看到甘肃还有空间。

周志刚:甘肃的(消费)空间,白酒的消费量是55个亿到60个亿之间。按理说你要真正做成一个省的老大,至少要占到50%。我的定位就是25到30个亿(在甘肃市场)。

谁能做西北王?

老秦:在西北,就你们这几个企业,比较强势。一个是金徽、青稞、伊力特、西凤,如果算上包头的话,还有河套,五家企业。五家企业肯定大家一方面你们的战略几乎是一样的,先来做本地市场,然后伺机向外扩展。谁能做西北王,金徽吗?

周志刚:通过我反复分析,我认为我们金徽的优势要大一些。

老秦:优势是什么?

周志刚:优势的话首先第一个最大的是我们甘肃的地域优势,从北到南,基本我们都接壤的这几个省,陕西、宁夏、青海、内蒙、新疆(甘肃)都接壤,这就是地域优势,我向它主动发展好发展。你向青海向宁夏(得跳)要主动发展要跳过我们甘肃的,向陕西发展那更要经过甘肃的,那我们这个地域优势就刚好把这几个省都连着,都有不同的文化交流,有这个文化交流,这个酒就有交流(酒就可能有交流),这是相互的渗透。

老秦:这是第一条,地缘优势。

周志刚:我认为就是地缘优势,地缘优势还包括,我们在西北唯一的长江流域。你看有个特点,只要是浓香型的酒都是在长江流域生产的,有这个地缘优势。这里是嘉陵江的上游,也是属于长江流域。

老秦:你是浓香这一派的。

周志刚:浓香这一块在西北来说,要说品质我们这独特的环境最有利于生产好酒,保证它的质量。

老秦:产品优势。

周志刚:一个就是市场上我们接壤的优势(地缘),在质量上我们有地缘优势(产品优势),这两个优势我认为别人代替不了。

老秦:刚才说一个是甘肃市场要继续做大,董事长你觉得要做西北王的话体量应该是多大?

周志刚:这个好多人都跟我说要做西北王(如果做西北王),我认为不应该说王,说王就有点自大了。我认为我们必须做成西北最强势的品牌。

老秦:比如你刚才说五年做十个亿,你成了,现在呢?

周志刚:我规划是远交近攻,对外,我们通过合作的方式拓展市场;对内,要形成挤压式的增长。2010年,我就提出未来白酒行业在一个省,仅剩一两个品牌,乱品牌的现象不会长久,为啥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理念的改变,对品牌的认知和忠诚度会越来越高。

做全国化,人才走在市场前面

老秦:现在酒行业整体的态势就是这样,市场容量基本不会有更大的增长,无非就是你退我进,你进我退。我还发现我们公司人才的结构,虽然还没有做全国化,但是人是全国化的。

周志刚:高管里面,70%不是本地人。

老秦:怎么来的呢?

周志刚:基本上都是引进来的,我认为一个企业的发展,你要解决人的问题。有能力有水平的人,我们就去请,你像销售上,我们是大胆的。不论是不是徽县人,只要有能力。比如管着省内市场的王栋,我接手这个酒厂的时候,他还是部门的副经理。2007年的时候他才27岁,我就把他提到了总经理。他有这个能力,就给他平台。你像省外市场的廖洁兵,当时他在盛初,我和盛初有品牌营销服务服务一年,我和廖总成了朋友关系。交流交流,最后我就把他挖了过来,给他平台,把省外市场交给他,叫他来运作。所以不同的人,给不同的平台。把他们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到极致,事实上人的发展,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老秦:在人才上,你已经做到了全国化。

周志刚:高管里面,已经有两个80后。现在柔和事业部的总经理,是85年的宁夏人,大学毕业以后通过招聘到了金徽酒。经过几年的培养,我们柔和这款单品,今年的销售一个多亿。基本上一百万的产品销售在甘肃市场,通过三年的培养达到了一个多亿,基本上就成功了。

老秦:你原来是做金属,做酒之后有什么不一样的?

周志刚:完全是两个概念。最大的区别就是有色金属链条短,是卖方市场;酒链条长,是买方市场。做有色金属不需要推销,客户上门来拉货,不用推销。

老秦:你是占主导地位的卖方市场。

周志刚:酒是买方市场,这是最大的区别。做酒,是朝阳产业,能做长能做大,真正能打造百年品牌。做有色金属是有寿命的,根据人的能力有多大,企业就能做多大。有色金属(业务)现在基本上不参与了,(我自己)的精力都投入到酒厂了。

老秦:这个产业一定会做的非常大。

周志刚:做酒好多人认为我们没做过酒,在管理营销上理是不通的。原先我做有色金属的时候,从17岁就开始做销售。

老秦:的确是最近两年业外资本进入酒行业的非常多,但是真正做很成功的,真的不多,包括实力更大的,甚至联想。也有些做相关产业的,比如维维,都不是很成功。所以周董事长你和你的团队还是创造了奇迹。

周志刚:其实我认为,到任何时候靠团队,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你把每个人的优势调动好,发挥到极。不要用他的短板,就行。靠团队、靠人。我觉得一个机制问题 一个人的问题 就推动一个企业的发展。

金徽酒要在甘肃拿下25-30亿份额,你怎么看?文末留言等你分享!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10年首发声,金徽周志刚:先拿下甘肃50%份额,要做西北最强

“甘肃的(消费)空间,白酒的消费量是55个亿到60个亿之间。按理说你要真正做成一个省的老大,至少要占到50%。我的定位就是25到30个亿(在甘肃市场)。”

2006年,金徽酒年销售收入8000多万,

到2016年,金徽酒营收达到12.77亿元,

10年间,金徽酒从默默无闻的甘肃地方酒厂,一跃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并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化身上市公司。

没有人知道,

金徽酒这10年间是如何实现翻天覆地变化的。

作为金徽酒的掌门人,

周志刚从2006年9月16日接手金徽,

作为外行开始做酒11载,从未对外吐露心声。

从过去被别人看不起,不看好,

到后来被人刮目相看,

金徽酒10年的华丽成绩说明一切。

云酒头条长途奔袭数千公里,

只为和周志刚董事长对话,

听听他和金徽酒的故事。

*特别提示,本期为对话周志刚上集,明日云酒头条推送下集(金徽酒:海底捞,学得会!),敬请期待。

以下是对话实录:

金徽要在甘肃做到25-30亿盘子

老秦:现在我们的市场主要还是在甘肃。

周志刚:主要市场还是在甘肃,以甘肃市场为基础,向周边逐步发展。由甘肃辐射周边,先做成西北的强势品牌。原先一个方案就是我要做全国市场

老秦:迅速做全国化。

周志刚:通过2010年到2013年之间,4年时间我们探讨摸索,认为原先提的那个(方案)不现实。那个就是一夜成名,一下把这个销售起多高,在全国铺开,秦池的那个时代过了。所以一定要把这个战略调整的切合实际,以甘肃为基础,向周边五省逐步发展。

老秦:甘肃现在能占到销售(额)的多少 ?

周志刚:像我们这甘肃白酒市场的容量是55个亿左右,按照我们的销售(额)现在才占到25%,这个(发展)空间还非常大。

老秦:那甘肃省占你目前整个销售(额)的比重,占整个金徽的销售(额)是多少。

周志刚:现在甘肃市场的销售(额)占金徽的92%,8%是省外市场。

老秦:2%的在甘肃,但是同时你看到甘肃还有空间。

周志刚:甘肃的(消费)空间,白酒的消费量是55个亿到60个亿之间。按理说你要真正做成一个省的老大,至少要占到50%。我的定位就是25到30个亿(在甘肃市场)。

谁能做西北王?

老秦:在西北,就你们这几个企业,比较强势。一个是金徽、青稞、伊力特、西凤,如果算上包头的话,还有河套,五家企业。五家企业肯定大家一方面你们的战略几乎是一样的,先来做本地市场,然后伺机向外扩展。谁能做西北王,金徽吗?

周志刚:通过我反复分析,我认为我们金徽的优势要大一些。

老秦:优势是什么?

周志刚:优势的话首先第一个最大的是我们甘肃的地域优势,从北到南,基本我们都接壤的这几个省,陕西、宁夏、青海、内蒙、新疆(甘肃)都接壤,这就是地域优势,我向它主动发展好发展。你向青海向宁夏(得跳)要主动发展要跳过我们甘肃的,向陕西发展那更要经过甘肃的,那我们这个地域优势就刚好把这几个省都连着,都有不同的文化交流,有这个文化交流,这个酒就有交流(酒就可能有交流),这是相互的渗透。

老秦:这是第一条,地缘优势。

周志刚:我认为就是地缘优势,地缘优势还包括,我们在西北唯一的长江流域。你看有个特点,只要是浓香型的酒都是在长江流域生产的,有这个地缘优势。这里是嘉陵江的上游,也是属于长江流域。

老秦:你是浓香这一派的。

周志刚:浓香这一块在西北来说,要说品质我们这独特的环境最有利于生产好酒,保证它的质量。

老秦:产品优势。

周志刚:一个就是市场上我们接壤的优势(地缘),在质量上我们有地缘优势(产品优势),这两个优势我认为别人代替不了。

老秦:刚才说一个是甘肃市场要继续做大,董事长你觉得要做西北王的话体量应该是多大?

周志刚:这个好多人都跟我说要做西北王(如果做西北王),我认为不应该说王,说王就有点自大了。我认为我们必须做成西北最强势的品牌。

老秦:比如你刚才说五年做十个亿,你成了,现在呢?

周志刚:我规划是远交近攻,对外,我们通过合作的方式拓展市场;对内,要形成挤压式的增长。2010年,我就提出未来白酒行业在一个省,仅剩一两个品牌,乱品牌的现象不会长久,为啥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理念的改变,对品牌的认知和忠诚度会越来越高。

做全国化,人才走在市场前面

老秦:现在酒行业整体的态势就是这样,市场容量基本不会有更大的增长,无非就是你退我进,你进我退。我还发现我们公司人才的结构,虽然还没有做全国化,但是人是全国化的。

周志刚:高管里面,70%不是本地人。

老秦:怎么来的呢?

周志刚:基本上都是引进来的,我认为一个企业的发展,你要解决人的问题。有能力有水平的人,我们就去请,你像销售上,我们是大胆的。不论是不是徽县人,只要有能力。比如管着省内市场的王栋,我接手这个酒厂的时候,他还是部门的副经理。2007年的时候他才27岁,我就把他提到了总经理。他有这个能力,就给他平台。你像省外市场的廖洁兵,当时他在盛初,我和盛初有品牌营销服务服务一年,我和廖总成了朋友关系。交流交流,最后我就把他挖了过来,给他平台,把省外市场交给他,叫他来运作。所以不同的人,给不同的平台。把他们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到极致,事实上人的发展,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老秦:在人才上,你已经做到了全国化。

周志刚:高管里面,已经有两个80后。现在柔和事业部的总经理,是85年的宁夏人,大学毕业以后通过招聘到了金徽酒。经过几年的培养,我们柔和这款单品,今年的销售一个多亿。基本上一百万的产品销售在甘肃市场,通过三年的培养达到了一个多亿,基本上就成功了。

老秦:你原来是做金属,做酒之后有什么不一样的?

周志刚:完全是两个概念。最大的区别就是有色金属链条短,是卖方市场;酒链条长,是买方市场。做有色金属不需要推销,客户上门来拉货,不用推销。

老秦:你是占主导地位的卖方市场。

周志刚:酒是买方市场,这是最大的区别。做酒,是朝阳产业,能做长能做大,真正能打造百年品牌。做有色金属是有寿命的,根据人的能力有多大,企业就能做多大。有色金属(业务)现在基本上不参与了,(我自己)的精力都投入到酒厂了。

老秦:这个产业一定会做的非常大。

周志刚:做酒好多人认为我们没做过酒,在管理营销上理是不通的。原先我做有色金属的时候,从17岁就开始做销售。

老秦:的确是最近两年业外资本进入酒行业的非常多,但是真正做很成功的,真的不多,包括实力更大的,甚至联想。也有些做相关产业的,比如维维,都不是很成功。所以周董事长你和你的团队还是创造了奇迹。

周志刚:其实我认为,到任何时候靠团队,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你把每个人的优势调动好,发挥到极。不要用他的短板,就行。靠团队、靠人。我觉得一个机制问题 一个人的问题 就推动一个企业的发展。

金徽酒要在甘肃拿下25-30亿份额,你怎么看?文末留言等你分享!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