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同茶不同味,不同年份的白茶能陈化出同样的味道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同茶不同味,不同年份的白茶能陈化出同样的味道吗?

那2016年的白露散茶,存放经年后,会不会转化出如同2014年白露散茶一般的经典香型——“花香缤纷,药香浮沉,枣香隐约,陈香醉人”呢?

《1》

2014年白露散茶,已经成为永恒的经典。

制茶师坦言,这是这些年陈化出的最好的一款老白茶。

那2016年的白露散茶,存放经年后,会不会转化出如同2014年白露散茶一般的经典香型——“花香缤纷,药香浮沉,枣香隐约,陈香醉人”呢?

答案是否定的。

提问的人问:为什么?它们都是白露季节采摘的茶,是同一个师傅,同一个山场的茶,为什么最终会不同?

村姑陈回了一个诗意的答案:世间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

提问的人当然不满意,你一定要给我说清楚!!

好吧,我最怕女生撒娇,就给你说清楚吧。

《2》

同样季节的两款不同年份白茶,虽然采摘季节相同,工艺相同,出自同一片茶园,外观很接近,但它的口感只会相似,或者相似度较高,却不会完全相同。

上述观点出自【小陈茶事白茶理论之二】——“同茶不同味”。

为什么呢?

双胞胎相貌相似吧,但性格迥异。

一款新白茶,陈化成为老白茶后是什么口味,其决定因素,是外因。比如天气,比如环境。

也许,在初初制成的那个阶段,也就是新白茶期,2014和2016白露茶的口感与香气是很接近的。

但三年后,五年后,它们在不同的仓库里成长,在不同的地方陈化,它们转化出的物质,口感,香气,是肯定有较大差异的。

白茶的陈化,受外因的影响非常大,这也是村姑陈为什么不停写文章,告诉大家正确存茶方法的原因。

因为,不正确的存茶方式,会伤害一箱好白茶。

《3》

村姑陈提出“同茶不同味”这个论据(同样季节的茶,不同年份采摘,存放在不同地方,会转化出不同的香气与口感),绝不是信口胡说,是经过实践检验的。

去年,2016年,一个河北的大叔,买了村姑陈分享的两箱2016白毫银针。

这位大叔是个细致人,他收到货后,耐心地询问了白茶的储存方式,环境和空气要求,并且认真地照做了。

今年,2016的白毫银针断货了,某天,村姑陈在想念2016白毫银针,被这位大叔看到了,他主动说,我寄一包给你回忆一下。

没几天,村姑陈就收到了大叔寄来的,他去年在小陈茶事购买的2016白毫银针散茶。

约了李麻花和大表妹一起来喝这失传的江湖宝物。

茶用一个密封铝袋装着。打开,由于运输的原因,白毫大多数都粘到铝袋内壁上去了,好心痛。

倒出来放小盘子里,细心的表妹立刻发现,这白毫银针,颜色跟去年没太大变化,仍是竹青色和水色为主,有新茶的鲜艳感,不像在福建陈化了一年的白毫银针那样,颜色会绿中偏鹅黄。

《4》

称5克,烧水冲泡。

茶汤的颜色只比2016年新茶时深了一丝丝,却不如村姑陈自己存放一年的2016白毫银针王。

在香气和口感上,也与新茶比较接近,只较新茶成熟了些许,却与福建存放的2016白毫银针王,有较大区别。

喝过之后,李麻花总结,河北的天气较干,而福建较湿润。

同一款白茶,存在南北两个地区,口感居然产生了如此大的差异,这说明天气和环境因素,对白茶的陈化产生了极重要的作用。

这件真实发生的事,让村姑陈明白了,天气和环境,比如温度湿度,存放地区地理条件,都会影响白茶的陈化。

天燥地区,白茶陈化出的香气较高扬,湿润地区,白茶陈化出的汤水更柔和。

同一款茶,北方存放后,香气更清芬,枣香和药香会延迟形成。而南方存放后,香气更内敛,茶汤的稠厚度和醇滑度更加。

那么,回到本文最初的命题,2016白露散茶和2014白露散茶,自然也会陈化出不同的香气和口感来。

(已封存停售,仅供欣赏)

《5》

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宋家三姐妹,同父同母所生,一起长大,进了同一所贵族女校。

然而,不同的信仰,仍然让她们成年后分道扬镳,走上了不同的人生之路。

大姐,做了最会敛财的财政大臣夫人。

小妹,做了获准进入美国议会演讲的第一位东方女性。

而二姐,妻凭夫贵地成为了大总统夫人,最后却凭自己的实力,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女性国家副主席。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转化。

让我们期待,期待2016白露散茶,陈化经年后,能成为一颗老白茶界新兴的明珠!

以上图片、文字均归小陈茶事所有,未经允许媒体不许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同茶不同味,不同年份的白茶能陈化出同样的味道吗?

那2016年的白露散茶,存放经年后,会不会转化出如同2014年白露散茶一般的经典香型——“花香缤纷,药香浮沉,枣香隐约,陈香醉人”呢?

《1》

2014年白露散茶,已经成为永恒的经典。

制茶师坦言,这是这些年陈化出的最好的一款老白茶。

那2016年的白露散茶,存放经年后,会不会转化出如同2014年白露散茶一般的经典香型——“花香缤纷,药香浮沉,枣香隐约,陈香醉人”呢?

答案是否定的。

提问的人问:为什么?它们都是白露季节采摘的茶,是同一个师傅,同一个山场的茶,为什么最终会不同?

村姑陈回了一个诗意的答案:世间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

提问的人当然不满意,你一定要给我说清楚!!

好吧,我最怕女生撒娇,就给你说清楚吧。

《2》

同样季节的两款不同年份白茶,虽然采摘季节相同,工艺相同,出自同一片茶园,外观很接近,但它的口感只会相似,或者相似度较高,却不会完全相同。

上述观点出自【小陈茶事白茶理论之二】——“同茶不同味”。

为什么呢?

双胞胎相貌相似吧,但性格迥异。

一款新白茶,陈化成为老白茶后是什么口味,其决定因素,是外因。比如天气,比如环境。

也许,在初初制成的那个阶段,也就是新白茶期,2014和2016白露茶的口感与香气是很接近的。

但三年后,五年后,它们在不同的仓库里成长,在不同的地方陈化,它们转化出的物质,口感,香气,是肯定有较大差异的。

白茶的陈化,受外因的影响非常大,这也是村姑陈为什么不停写文章,告诉大家正确存茶方法的原因。

因为,不正确的存茶方式,会伤害一箱好白茶。

《3》

村姑陈提出“同茶不同味”这个论据(同样季节的茶,不同年份采摘,存放在不同地方,会转化出不同的香气与口感),绝不是信口胡说,是经过实践检验的。

去年,2016年,一个河北的大叔,买了村姑陈分享的两箱2016白毫银针。

这位大叔是个细致人,他收到货后,耐心地询问了白茶的储存方式,环境和空气要求,并且认真地照做了。

今年,2016的白毫银针断货了,某天,村姑陈在想念2016白毫银针,被这位大叔看到了,他主动说,我寄一包给你回忆一下。

没几天,村姑陈就收到了大叔寄来的,他去年在小陈茶事购买的2016白毫银针散茶。

约了李麻花和大表妹一起来喝这失传的江湖宝物。

茶用一个密封铝袋装着。打开,由于运输的原因,白毫大多数都粘到铝袋内壁上去了,好心痛。

倒出来放小盘子里,细心的表妹立刻发现,这白毫银针,颜色跟去年没太大变化,仍是竹青色和水色为主,有新茶的鲜艳感,不像在福建陈化了一年的白毫银针那样,颜色会绿中偏鹅黄。

《4》

称5克,烧水冲泡。

茶汤的颜色只比2016年新茶时深了一丝丝,却不如村姑陈自己存放一年的2016白毫银针王。

在香气和口感上,也与新茶比较接近,只较新茶成熟了些许,却与福建存放的2016白毫银针王,有较大区别。

喝过之后,李麻花总结,河北的天气较干,而福建较湿润。

同一款白茶,存在南北两个地区,口感居然产生了如此大的差异,这说明天气和环境因素,对白茶的陈化产生了极重要的作用。

这件真实发生的事,让村姑陈明白了,天气和环境,比如温度湿度,存放地区地理条件,都会影响白茶的陈化。

天燥地区,白茶陈化出的香气较高扬,湿润地区,白茶陈化出的汤水更柔和。

同一款茶,北方存放后,香气更清芬,枣香和药香会延迟形成。而南方存放后,香气更内敛,茶汤的稠厚度和醇滑度更加。

那么,回到本文最初的命题,2016白露散茶和2014白露散茶,自然也会陈化出不同的香气和口感来。

(已封存停售,仅供欣赏)

《5》

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宋家三姐妹,同父同母所生,一起长大,进了同一所贵族女校。

然而,不同的信仰,仍然让她们成年后分道扬镳,走上了不同的人生之路。

大姐,做了最会敛财的财政大臣夫人。

小妹,做了获准进入美国议会演讲的第一位东方女性。

而二姐,妻凭夫贵地成为了大总统夫人,最后却凭自己的实力,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女性国家副主席。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转化。

让我们期待,期待2016白露散茶,陈化经年后,能成为一颗老白茶界新兴的明珠!

以上图片、文字均归小陈茶事所有,未经允许媒体不许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