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建
贾跃亭终于变了!
卸下乐视系的所有职务,只坐回了乐视汽车董事长的位置——扛起这个被认为拖累乐视全盘的生态。
外界对贾跃亭的评价两极分化。喜欢他的人,认为他坚韧、颠覆、有企业家精神……讨厌他的人,认为他就是个十足的骗子。
正当所有人都在猜测乐视和贾跃亭的前程时,他突然在网上发声了,称自己会承担全部责任,并会还清全部欠款。
回溯去年以来乐视的所有风波,形形色色的人,或明或暗一步步把千疮百孔的乐视推向悬崖边。可乐视和贾跃亭却像一个打不死的小强,在红衣骑士、中国好同学和中国好老乡的帮助之下,挺过了几大难关。
乐视如何度过此次危机?已不再是贾跃亭一个人的事,只是,对他个人来说,付出的代价可能会更大一些。
在这个被称为颠覆者的创业者身上,他遇到了比一般创业者更多的质疑,当然,他自己得负全部责任。
贾跃亭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恐怕,只有他自己能证明。
招商银行:致命的临门一脚
招商银行这一脚,将已站在悬崖边上的乐视,狠狠地踹到了谷底。
在乐视系相关公司拖欠贷款利息时,招商银行通过法院实施资产冻结和财产保全,如有法可依本无可厚非。
可从最近几天的舆论风向来看,招商银行在公众中似乎并未占到太大便宜。
招行的此举,再次激发了公众、特别是企业界人士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固有看法——只锦上添花、不雪中送炭。
事件发生后,有乐视内部人士在朋友圈感叹:招行当年可是托各种关系拿到了对乐视的授信,没想到这次做得如此极端。
其实,对招行来说,处理乐视的欠息问题,或许还会有更多温和的选择。
乐视缺钱是不争的事实,但它远没有到资不抵债的程度。招行冻结乐视资产,在金融机构中发生连锁反应,对一家企业来说,这一打击可能是最致命的。
金融机构的恐慌已显现出来,连与乐视没有任何业务往来的银行也出来撇清关系。
贾跃亭说他后悔了,当初拿到孙宏斌的钱,不该第一时间拿出来还金融机构的贷款,以至于出现了银行集体索债。
周航:撕开一道血口子
企业创始人与投资人最终分道扬镳者多,但像周航与乐视一般怒目相向者少。
当初在滴滴、快的等的战火硝烟中,放眼中国,估计也没有几个人有胆识与易到用车站到一起。
BAT之外,还有谁?彼时,正是乐视如日中天之时,也许只有贾跃亭可以自认为是BAT之外的自成一系。
如果不是乐视的投资,很难想象易到用车能否一直磕磕盼盼走到今天。
周航对乐视的公开信又无可指责。
易到是周航一手养大的孩子,本以为给孩子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后爸,但没想到后爸自己也过得一团糟,把个孩子养得瘦骨嶙峋。
周航的指责以及乐视方面的回应,均是站在各自的立场,追究孰是孰非已没有意义。但在当时的情况下,确实让易到和乐视雪上加霜,在乐视原本已溃烂的伤口上,再撕开了一道血口子。
舆论对周航唯一的质疑是,公开信发出不久前,澎湃新闻等媒体披露他加盟了小米系的顺为资本。而小米和乐视是一对你死我活的死敌。
供应商:不那么体面
在乐视的资金危机中,供应商的是一直存在的,只是,相对其他的债务问题,供应商欠款只是九牛一毛。
也许正如贾跃亭所后悔的,拿到新的投资之后,他或许应该拿出部分钱来先处理供应商的欠款问题。
一个个不大的供应商集合起来,借助媒体的力量,会形成一股巨大的舆论洪流。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更何况乐视欠钱是真实存在的。对这些小供应商来说,几百万的欠款也许就是企业的命。所以,他们不讲什么斯文,可以拿着大喇叭、扯着横幅去乐视门口去喊话,甚至带着铺盖卷去乐视的大楼里睡着讨债……
这一幕,更多出现在建筑工地以及欠薪的包工头家里。
对乐视这个曾经的互联网巨头来说,频繁出现的堵门讨债,让企业颜面和信用尽失。再想修复,可能比重建更难。
贾跃亭:野子
没有人能打败你,除了你自己。
与中国的大多数科技界、互联网界的创始人都不同,山西省财税专科学校毕业的贾跃亭没有亮眼的学历背景。
从体制内离开之后,他一开始就是个商人。关于他的创业经历,无论是倒腾煤炭也好,做电信服务也罢,或是传言他的惊人背景,他之后建立起的乐视商业帝国都与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
他不是一个像雷军、李彦宏等一样的技术控,很显然,他的学术背景无法支撑他的技术体系,如果有,也是他经后期学习而来。
或许正是因为某些方面的缺失,在公开场合出现的贾跃亭,一直是黑色T恤或黑色连帽卫衣,这是乔布斯的经典装扮。
一个商人,自然有其商人的逻辑。而且他还是个有野心的商人,他想试试自己究竟能做多大。
他的野心和极强的掌控欲,也造成了他如今的被动。
也有人喜欢他的性格,比如鑫根资本的曾强。他俩应该是心心相惜过的,曾强也应是最懂贾跃亭的人之一。他对贾跃亭和乐视体系的种种提醒,后来也一一得到了应验。
后来的贾跃亭,应该有所反思了。当他已然按照曾强和孙宏斌的建议去收缩战线时,已经晚了,局势已不在他的掌控之中。
最近几天,贾跃亭的《野子》频繁在各种资讯端推送。
贾跃亭执拗,放下曾经的所有,到美国潜心造车去了——那个拖累乐视体系的产业。
只是,不知道他还能否驾着那辆酷炫的FF91归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