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什么黑白灰,经典色,那都是我们1000年前玩剩下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什么黑白灰,经典色,那都是我们1000年前玩剩下的

宋代丰富多彩的白釉黑彩装饰题材,灵感来源于社会不同阶层的认知,深受当时主流审美的影响。首先借鉴的风格当属文人士大夫阶层的“文人画”。

又到舍爷“陶瓷讲堂”时间,开始之前,我们先来聊聊色彩这档子事儿。

色彩其实特别重要,每天的穿衣搭配,家装风格,甚至于你工作时写的PPT,都离不开这个重要的元素。

这年头谁还没做过几个PPT?

稍加留意你就会知道,在时尚潮流圈,黑白灰总是长久的主流——号称永不过时,据说能把黑白灰色穿好就已经可以步入时尚的大门了。黑白灰,经典色,看似简单却又蕴含了无限的可能性,纯净、简约而又优雅大方。

好了,这是要说我们要向西方时尚界学习吗?

No~其实什么黑白灰,经典色,高级色,都是我们在1000年前就玩儿剩下的——

我们的老祖宗,曾是世界上最懂审美的一群人,在千百年,古人已经把色彩研究了无数遍了,而于黑白之色,他们也有自己的解读。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说的——宋代白釉黑彩装饰

上一期舍爷在陶瓷讲堂向大家介绍了金代黑釉铁锈花的独特魅力。求本溯源,任何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总有她的源头,具有草原民族特色的金代铁锈花图案,正是由宋代磁州窑白釉黑彩(褐彩)装饰风格演化而来。

白釉黑彩(褐彩)是宋代磁州窑(系)产品中非常流行的装饰品种之一。制作方法是,先在修好的器物坯体上施一层白色“化妆土”,再用蘸有颜料的毛笔绘以各种图案、文字等装饰,然后再施一层透明釉,入窑高温烧制而成。所用颜料仍然采用含有氧化铁的斑花石研磨而成,在透明釉的覆盖下,可起到经久耐用,永不褪色的效果。

由于北方磁州窑系所处地域的瓷土质量不高,胎体基本呈灰、土黄、灰褐等颜色,这就需要一种白色化妆土掩盖原本粗陋的胎体,达到“美白”的效果。

黑与白,作为色彩明度的两种极端,犹如白昼和黑夜的交替出现,被人类祖先最早认知。她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宇宙的崇拜,以及天高地远的哲学理念。

宋代,一个充满浪漫而又含蓄的时代,诞生了很多富有诗情画意的作品,或抒发情感或贴近生活,既有文人豪迈的气质,也不乏乡村市井的世俗。

毕竟是一个又有柳永晏殊,又有梁山泊的年代……

就这样,在宋代这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磁州窑工匠汲众所长,将不同风格的作品加以利用,结合黑与白的视觉反差,创作出磁州窑白釉黑彩装饰。她的出现,打破了以往陶瓷器以刻、划、堆塑等装饰手段为主导的局面,并在此后的历朝历代乃至今日都得以沿用。

北宋 磁州窑白釉黑彩剔花牡丹纹梅瓶

“逸笔草草”——文人写意风格的运用

宋代丰富多彩的白釉黑彩装饰题材,灵感来源于社会不同阶层的认知,深受当时主流审美的影响。首先借鉴的风格当属文人士大夫阶层的“文人画”。

所谓文人士大夫,就是当时社会上地位较高、品味独特的文人雅士。在宋代“崇文抑武”政策的推动下,士大夫阶层得到前所未有的推崇,他们的思想和审美影响到整个宋代社会。

“文人画”一改唐代绘画的精谨风格,画风不求形似,而重意境,追求自然,反对雕琢。文人画以抒发作者情感为目的,着重表达人的思想和内在本质。

磁州窑白釉黑彩装饰就是借鉴了文人画的写意风格,在创作时着重表达意境,“逸笔草草”在似与不似之间。金代的黑釉铁锈花就是由此演化而来。

了如三舍藏 磁州窑系白釉褐彩牡丹纹梅瓶

此件梅瓶属典型的写意风格,寥寥数笔勾画出奔放洒脱的牡丹形象。花瓣不相连,但片片归心;叶方向多变,却叶叶归梗。繁而不乱,疏密有秩。

了如三舍藏 磁州窑白釉黑彩花卉纹盘

墨线勾图——宫廷“院体画”的借鉴

在借鉴文人画写意风格的同时,磁州窑工匠也吸纳了宋代宫廷画的特点。早在北宋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便设立画院,北宋晚期,宋徽宗赵佶又设置“宣和画院”。宋代画院起初继承了唐代传统的工笔画技艺,后逐渐形成以黄筌父子、李公麟、崔白等人为代表的“院体画”风格,但作品仍讲求高贵精谨、富丽堂皇的格调。

院体画作品

由于瓷器有着特有的质地属性,不像在纸卷上绘画那样可以任意挥洒笔墨,况且磁州窑以商品生产为目的,工匠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绘画,以适应高产量的需求。这些因素促使磁州窑工匠巧妙的将院体画的精致写实风格与产品实际特点结合,创作出墨线勾图技法。

宋 磁州窑白釉黑彩童子钓鱼枕

枕面以写实手法绘画,用线条勾画出孩童和周边景物,整体物像达到形似的同时,细节处用笔简易自然。看似简单的几笔,却形象的描绘出孩童天真质朴的韵味,加之水中鱼儿争食,溪水潺潺而动,妙趣横生。

构图——自由与程式化的统一

在构图上,磁州窑白釉黑彩装饰讲究图案的程式化和自由写意的统一。例如在瓷枕枕面或侧壁,通常以绘画或剔划的手法装饰边缘,常见椭圆、八角、长方、如意等形状,称作“开光”,在开光内再绘以各种图案。

了如三舍藏 磁州窑白釉黑彩花卉纹枕

枕面一周以双重线条刻划云头形开光,内部绘以写意风格的花卉纹,构图简单却相得益彰,给人以自然洒脱的感觉。

宋 磁州窑白釉褐彩鱼藻纹枕

瓷枕中常见这种侧壁带有卷草图案的装饰,卷草为典型的写意画法。相同样式的图案却时常出现在器物的某一处固定位置,这也是程式化装饰风格的一种体现。

分层绘画是另外一种常见构图风格,通常出现在梅瓶上,根据器物线条的变化,用大小不等的几条装饰带组合成一幅整体的画面。

宋 磁州窑白釉黑彩草叶纹梅瓶

这件梅瓶从顶部置底共分为五层装饰带,以线条分割,中部作为主题,突出写意风格的草叶花,上下两层分别以对开和单项排列的小草叶为辅助,顶部装饰带和底部写意莲瓣纹做衬托。整体图案讲究对称,构图饱满,又突出主题,给人以灵动协调的美感。

磁州窑白釉黑彩装饰的丰富性,不仅仅在于绘画技法和构图的多样性,丰富的表现题材更是其流传千古的奥妙所在,在下一期的舍爷讲堂中,我们将展现磁州窑白釉黑彩装饰的众多表现题材,来一次穿越之旅,领略古人的生活及智慧。

文字为茶边求原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什么黑白灰,经典色,那都是我们1000年前玩剩下的

宋代丰富多彩的白釉黑彩装饰题材,灵感来源于社会不同阶层的认知,深受当时主流审美的影响。首先借鉴的风格当属文人士大夫阶层的“文人画”。

又到舍爷“陶瓷讲堂”时间,开始之前,我们先来聊聊色彩这档子事儿。

色彩其实特别重要,每天的穿衣搭配,家装风格,甚至于你工作时写的PPT,都离不开这个重要的元素。

这年头谁还没做过几个PPT?

稍加留意你就会知道,在时尚潮流圈,黑白灰总是长久的主流——号称永不过时,据说能把黑白灰色穿好就已经可以步入时尚的大门了。黑白灰,经典色,看似简单却又蕴含了无限的可能性,纯净、简约而又优雅大方。

好了,这是要说我们要向西方时尚界学习吗?

No~其实什么黑白灰,经典色,高级色,都是我们在1000年前就玩儿剩下的——

我们的老祖宗,曾是世界上最懂审美的一群人,在千百年,古人已经把色彩研究了无数遍了,而于黑白之色,他们也有自己的解读。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说的——宋代白釉黑彩装饰

上一期舍爷在陶瓷讲堂向大家介绍了金代黑釉铁锈花的独特魅力。求本溯源,任何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总有她的源头,具有草原民族特色的金代铁锈花图案,正是由宋代磁州窑白釉黑彩(褐彩)装饰风格演化而来。

白釉黑彩(褐彩)是宋代磁州窑(系)产品中非常流行的装饰品种之一。制作方法是,先在修好的器物坯体上施一层白色“化妆土”,再用蘸有颜料的毛笔绘以各种图案、文字等装饰,然后再施一层透明釉,入窑高温烧制而成。所用颜料仍然采用含有氧化铁的斑花石研磨而成,在透明釉的覆盖下,可起到经久耐用,永不褪色的效果。

由于北方磁州窑系所处地域的瓷土质量不高,胎体基本呈灰、土黄、灰褐等颜色,这就需要一种白色化妆土掩盖原本粗陋的胎体,达到“美白”的效果。

黑与白,作为色彩明度的两种极端,犹如白昼和黑夜的交替出现,被人类祖先最早认知。她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宇宙的崇拜,以及天高地远的哲学理念。

宋代,一个充满浪漫而又含蓄的时代,诞生了很多富有诗情画意的作品,或抒发情感或贴近生活,既有文人豪迈的气质,也不乏乡村市井的世俗。

毕竟是一个又有柳永晏殊,又有梁山泊的年代……

就这样,在宋代这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磁州窑工匠汲众所长,将不同风格的作品加以利用,结合黑与白的视觉反差,创作出磁州窑白釉黑彩装饰。她的出现,打破了以往陶瓷器以刻、划、堆塑等装饰手段为主导的局面,并在此后的历朝历代乃至今日都得以沿用。

北宋 磁州窑白釉黑彩剔花牡丹纹梅瓶

“逸笔草草”——文人写意风格的运用

宋代丰富多彩的白釉黑彩装饰题材,灵感来源于社会不同阶层的认知,深受当时主流审美的影响。首先借鉴的风格当属文人士大夫阶层的“文人画”。

所谓文人士大夫,就是当时社会上地位较高、品味独特的文人雅士。在宋代“崇文抑武”政策的推动下,士大夫阶层得到前所未有的推崇,他们的思想和审美影响到整个宋代社会。

“文人画”一改唐代绘画的精谨风格,画风不求形似,而重意境,追求自然,反对雕琢。文人画以抒发作者情感为目的,着重表达人的思想和内在本质。

磁州窑白釉黑彩装饰就是借鉴了文人画的写意风格,在创作时着重表达意境,“逸笔草草”在似与不似之间。金代的黑釉铁锈花就是由此演化而来。

了如三舍藏 磁州窑系白釉褐彩牡丹纹梅瓶

此件梅瓶属典型的写意风格,寥寥数笔勾画出奔放洒脱的牡丹形象。花瓣不相连,但片片归心;叶方向多变,却叶叶归梗。繁而不乱,疏密有秩。

了如三舍藏 磁州窑白釉黑彩花卉纹盘

墨线勾图——宫廷“院体画”的借鉴

在借鉴文人画写意风格的同时,磁州窑工匠也吸纳了宋代宫廷画的特点。早在北宋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便设立画院,北宋晚期,宋徽宗赵佶又设置“宣和画院”。宋代画院起初继承了唐代传统的工笔画技艺,后逐渐形成以黄筌父子、李公麟、崔白等人为代表的“院体画”风格,但作品仍讲求高贵精谨、富丽堂皇的格调。

院体画作品

由于瓷器有着特有的质地属性,不像在纸卷上绘画那样可以任意挥洒笔墨,况且磁州窑以商品生产为目的,工匠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绘画,以适应高产量的需求。这些因素促使磁州窑工匠巧妙的将院体画的精致写实风格与产品实际特点结合,创作出墨线勾图技法。

宋 磁州窑白釉黑彩童子钓鱼枕

枕面以写实手法绘画,用线条勾画出孩童和周边景物,整体物像达到形似的同时,细节处用笔简易自然。看似简单的几笔,却形象的描绘出孩童天真质朴的韵味,加之水中鱼儿争食,溪水潺潺而动,妙趣横生。

构图——自由与程式化的统一

在构图上,磁州窑白釉黑彩装饰讲究图案的程式化和自由写意的统一。例如在瓷枕枕面或侧壁,通常以绘画或剔划的手法装饰边缘,常见椭圆、八角、长方、如意等形状,称作“开光”,在开光内再绘以各种图案。

了如三舍藏 磁州窑白釉黑彩花卉纹枕

枕面一周以双重线条刻划云头形开光,内部绘以写意风格的花卉纹,构图简单却相得益彰,给人以自然洒脱的感觉。

宋 磁州窑白釉褐彩鱼藻纹枕

瓷枕中常见这种侧壁带有卷草图案的装饰,卷草为典型的写意画法。相同样式的图案却时常出现在器物的某一处固定位置,这也是程式化装饰风格的一种体现。

分层绘画是另外一种常见构图风格,通常出现在梅瓶上,根据器物线条的变化,用大小不等的几条装饰带组合成一幅整体的画面。

宋 磁州窑白釉黑彩草叶纹梅瓶

这件梅瓶从顶部置底共分为五层装饰带,以线条分割,中部作为主题,突出写意风格的草叶花,上下两层分别以对开和单项排列的小草叶为辅助,顶部装饰带和底部写意莲瓣纹做衬托。整体图案讲究对称,构图饱满,又突出主题,给人以灵动协调的美感。

磁州窑白釉黑彩装饰的丰富性,不仅仅在于绘画技法和构图的多样性,丰富的表现题材更是其流传千古的奥妙所在,在下一期的舍爷讲堂中,我们将展现磁州窑白釉黑彩装饰的众多表现题材,来一次穿越之旅,领略古人的生活及智慧。

文字为茶边求原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