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车叔小时候,每次上路看到的最多的颜色就是黄色,那是黄“面的”的颜色,之后眼睛开始变成了红色,那是红夏利的颜色,那时的世界只有红色。到现在颜色和形态各异的车在路上游走穿梭,花了双眼,但是车叔依稀记得,那些单纯的颜色是如何让车叔热泪盈眶的。
出租车见证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每天无数辆出租车在大街小巷纵横交错,没有预测的旅程,没有计划的相遇,每天都在北京这个苍老的手心里不停流浪。
上世纪90年代初北京的出租车使用的是一种小型面包车,全身的黄色涂装也被人们戏称为“蝗虫”,这些“蝗虫”便宜,保有量大,使用功能强大,可以同时拉很多人,甚至连各种大件包括自行车摩托车都可以放下。虽然不雅观,但是却方便了人民,留下了生活的印记。那时的车叔还很小,现在回想起来,只记得街上路上都是移动的金灿灿的麦子在飘荡。
1994年夏利、富康和捷达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直到1998年,在北京市政府大力的行动下,“蝗虫”们被清扫一空。后辈们全身都是红色的,当时的歌曲也是红色的……也是这时开始,出租车的价格分为1.2元每公里和1.6元每公里。
1.2元一公里的夏利,夏利没有空调,冬天还好,多穿点就能解决寒冷的问题,但是夏天,乘客简直是到了“炼狱”,而出租车司机师傅们却早已习惯把“炼狱”当作自己的家……
1.6元每公里的富康,比夏利更舒适,还有了空调,所以很多人更愿意多等一会多花几毛钱也想坐辆富康,于是开夏利的出租车师傅们感到了新的压力。同是1.6元每公里的捷达,大众车在当时颜值还是很高的,方方正正,大气有面儿。
和原来不同,从那个一招手停五辆面的的时代过渡到了多样选择的时代。时间永远不会停下来等任何人,到了2005年,北京市的出租车又来了一次大换血,橙黄色为主色,白蓝红作为辅助色的出租车奠定了基本格局。并且车型也越来越多,桑坦纳3000、伊兰特、索纳塔、爱丽舍开始了它们的旅程。
伊兰特和索纳塔,直至今日也是路上很常见的出租车。
在路上驰骋的红色逐渐逝去,越来越规范的条条框框把曾经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也磨灭掉,在空调已经成为了所有车型的标配后,人们再也不会谈论“今天打了个夏利,差点被热死。”昨天没看清打了个富康,给我心疼坏了。”这种话题。
2008年北京奥运会,又出现了无障碍出租车。 首当其冲的就是英伦帝华TX4。这种充满欧洲风情的出租车备受好评。
随着时代发展,新能源汽车以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旗帜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租车也开始进入了新的时代,曾经司机师傅们考虑的油耗问题也得以解决。
除了车型上不停的改变,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里,出租车的概念不再停留于出租公司和特定的司机师傅,他很可能只是个下班要回家或者临时出来透透风的私家车主。这些发展确实是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节省了时间,但是与此同时也失去了原有的情怀。
在这个人人都习惯低头看手机的年代,再也不会有几个素不相识的人聚在一辆车上彼此问候;再也不会有人去认真地盯着一辆远方的出租车,想要分辨是夏利还是富康;再也不会有人去看疾驰而来的出租车是空车还是载客。
我们不再挥手拦下每一个去往目的地的希望,只是看着手机屏幕,看着自己叫来的车到了哪里,看着司机师傅有没有给自己打电话……我们低头上车,低头下车,少了往日里和师傅们的闲聊,也不再观赏路上的风景……而师傅们也很少再去观察路边焦急等待的乘客,因为要赶到指定的地点去接送指定的客人。
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每个人都在赶时间,我们都在不停地追求结果,而忘记了享受过程的喜悦。有时车叔就站在路边,深情地望着车流,满是自己年轻时的影子,一眼看尽,一切都是红色的……现在的出租车再也不会流浪了,也不会期待与谁相逢,大家简单相识,短暂相知,匆忙相忘,没有未知的旅途,一切仿佛都安排好,就连道别都没有分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