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是你的肉体被撕裂,还是你的灵魂被重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是你的肉体被撕裂,还是你的灵魂被重组?

此次展览旨在呈现艺术家李枪最新的创作及艺术思考。

2017年7月1日下午,由范迪安策划的李枪个展“ 肉身启示录”在798艺术区悦美术馆开幕。

此次展览旨在呈现艺术家最新的创作及艺术思考。

肉身启示录

REVELATION OF HUMAN BODY

李枪

LEE QIANG

策展人:范迪安

CURATOR:FAN DIAN

展期:2017.7.1-7.12

EXHIBITION PERIOD:2017.7.1-7.12

地点:悦美术馆

VENUE: ENJOY MUSEUM OF ART

李枪

“撕书的故事”

剥开书页,媒体杂志上每天都在讲述正在发生的事,记者、时评人、意见领袖和营销人员各自发出不同的声音,图像和文字不再是这个世界的真实,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夸张,谎言和欺骗。

撕书这个过程对于我来说就是剥皮的过程,每次撕去书中的文字和图像,我看到的都是文化的暴力,文明是一层皮,是我能够触摸到的这个世界的依据,真相需要寻找和建设,用图像破坏图像,用记忆建设意义,把荒原变成大海,把一本书变成肉身。

每一根线条都是因为周围颜色的去除而得以呈现,每一个字母都是因为撕去很多文字而变成一个字母。在这个过程中原来的图像和文字都会变成纸的碎片和残屑。

剥开书页,图像和文字不再是这个世界的真实,我的知识和经验到此为止,文明是一层皮,是我能够触摸到的这个世界的依据。真相需要寻找和建设,用图像破坏图像,用记忆建设意义,把一本书变成一个字母,把荒原变成一棵树,图像与碎片面面相觑。记忆的暗礁无数次的把海水推向岸边,我把世界撕成碎片。

我的工作就像光的行走,现在我们看到的那些风景、那些面庞、那些人物、那些文字的历史图像的真实被遮蔽在概念知识的黑暗中,这光从外面残酷地将他们照亮,成了一些奇异的东西,诡异事件正随着光而渐渐逼近。

我希望我的作品从最普通的事物物性出发,但是同时能够超越事物的材料性,在内容方面表达了对普遍性问题的观察和探讨,我只能从个人经验出发,通过寻找和发现生活中现成物及其在世界历史中的本质意义和其中特有精神性。

我的作品不是新闻事件简单复制,我作品表现的是经历过时间过后这些事物留下的痕迹和记忆,一个不再有温度的,已经成为普通事物的,甚至不再完整的事物的图像和记忆,但是,这些图像---是从层层的混乱的黑暗的,知识的,信息的夹缝中射出的光。

就像当初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白天和黑夜,我们就看见世界和万物。

艺厘米独家对话李枪

艺厘米:李老师从什么时候开始与绘画结缘?什么契机让您逐步形成目前的风格?

李枪:每个人的使命不同,艺术对于我来说就是我的生命之缘,是我生命内部的血液,生活中的每个瞬间每个经历,都是我成为什么样子的人做什么样子的作品。

艺厘米:您是如何解读展览的主题“肉身启示录”的?

李枪:我撕书已经有撕了八九年了,刚开始的时候我主要还是对撕的这种语言感兴趣,说白了就是比较暴力,实际上是一种破坏过程,我在撕的过程很享受这种感觉,当然,我可以去用它表达不同的内容,但是,我还是愿意回到(圣经)的启示录中先知约翰最初的启示,在今天信息大爆炸时代,回到这里,就是回到我们的自身。

艺厘米:此次展览展出了您的哪些系列作品?

李枪:主要是图书馆计划系列、肉身启示录还有荒原系列。

艺厘米:有哪些新作么?可以详细和我们介绍下。

李枪:图书馆系列已经做了几年了,肉身启示录是今年刚做的,就是撕一些动物的皮,比如羊皮等,还有就是荒原系列,就是撕出带有文字信息的树,如果把杂志比如成文化荒原,那么我就是在荒原中去找树。

艺厘米:您认为艺术如何反应到现实中,对社会造成一些影响?

李枪:当你与艺术相遇时,就是与你另一个新的自我相遇,你只有认识到作为个体生命的人,你才能够发现艺术,艺术只影响个体的人,只有影响了人才能影响到社会。

李枪,江苏人。目前居住、工作于北京。

主要个展

2016年 图书馆计划系列 美国·纽约 凯尚画廊

2014年 上帝的残屑 北京798 悦美术馆

2007年 100个中学生的手机日记 上海证大美术馆

2002年 玩偶之家 上海顶层

1999年 李枪现代版画展 北京国际艺苑

1993年 李枪版画展 南京艺术学院

主要群展

2016年 图书馆计划 CAFA MUSEUM双年展 中央美院美术馆

2016年 中国油画双年展 中国美术馆

2015年 民间的力量 北京民生美术馆

2009年 寻道 Frederieke Taylor画廊 美国

2007年 底层人文展 北京

2002年 当代版画学术邀请展 四川美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是你的肉体被撕裂,还是你的灵魂被重组?

此次展览旨在呈现艺术家李枪最新的创作及艺术思考。

2017年7月1日下午,由范迪安策划的李枪个展“ 肉身启示录”在798艺术区悦美术馆开幕。

此次展览旨在呈现艺术家最新的创作及艺术思考。

肉身启示录

REVELATION OF HUMAN BODY

李枪

LEE QIANG

策展人:范迪安

CURATOR:FAN DIAN

展期:2017.7.1-7.12

EXHIBITION PERIOD:2017.7.1-7.12

地点:悦美术馆

VENUE: ENJOY MUSEUM OF ART

李枪

“撕书的故事”

剥开书页,媒体杂志上每天都在讲述正在发生的事,记者、时评人、意见领袖和营销人员各自发出不同的声音,图像和文字不再是这个世界的真实,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夸张,谎言和欺骗。

撕书这个过程对于我来说就是剥皮的过程,每次撕去书中的文字和图像,我看到的都是文化的暴力,文明是一层皮,是我能够触摸到的这个世界的依据,真相需要寻找和建设,用图像破坏图像,用记忆建设意义,把荒原变成大海,把一本书变成肉身。

每一根线条都是因为周围颜色的去除而得以呈现,每一个字母都是因为撕去很多文字而变成一个字母。在这个过程中原来的图像和文字都会变成纸的碎片和残屑。

剥开书页,图像和文字不再是这个世界的真实,我的知识和经验到此为止,文明是一层皮,是我能够触摸到的这个世界的依据。真相需要寻找和建设,用图像破坏图像,用记忆建设意义,把一本书变成一个字母,把荒原变成一棵树,图像与碎片面面相觑。记忆的暗礁无数次的把海水推向岸边,我把世界撕成碎片。

我的工作就像光的行走,现在我们看到的那些风景、那些面庞、那些人物、那些文字的历史图像的真实被遮蔽在概念知识的黑暗中,这光从外面残酷地将他们照亮,成了一些奇异的东西,诡异事件正随着光而渐渐逼近。

我希望我的作品从最普通的事物物性出发,但是同时能够超越事物的材料性,在内容方面表达了对普遍性问题的观察和探讨,我只能从个人经验出发,通过寻找和发现生活中现成物及其在世界历史中的本质意义和其中特有精神性。

我的作品不是新闻事件简单复制,我作品表现的是经历过时间过后这些事物留下的痕迹和记忆,一个不再有温度的,已经成为普通事物的,甚至不再完整的事物的图像和记忆,但是,这些图像---是从层层的混乱的黑暗的,知识的,信息的夹缝中射出的光。

就像当初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白天和黑夜,我们就看见世界和万物。

艺厘米独家对话李枪

艺厘米:李老师从什么时候开始与绘画结缘?什么契机让您逐步形成目前的风格?

李枪:每个人的使命不同,艺术对于我来说就是我的生命之缘,是我生命内部的血液,生活中的每个瞬间每个经历,都是我成为什么样子的人做什么样子的作品。

艺厘米:您是如何解读展览的主题“肉身启示录”的?

李枪:我撕书已经有撕了八九年了,刚开始的时候我主要还是对撕的这种语言感兴趣,说白了就是比较暴力,实际上是一种破坏过程,我在撕的过程很享受这种感觉,当然,我可以去用它表达不同的内容,但是,我还是愿意回到(圣经)的启示录中先知约翰最初的启示,在今天信息大爆炸时代,回到这里,就是回到我们的自身。

艺厘米:此次展览展出了您的哪些系列作品?

李枪:主要是图书馆计划系列、肉身启示录还有荒原系列。

艺厘米:有哪些新作么?可以详细和我们介绍下。

李枪:图书馆系列已经做了几年了,肉身启示录是今年刚做的,就是撕一些动物的皮,比如羊皮等,还有就是荒原系列,就是撕出带有文字信息的树,如果把杂志比如成文化荒原,那么我就是在荒原中去找树。

艺厘米:您认为艺术如何反应到现实中,对社会造成一些影响?

李枪:当你与艺术相遇时,就是与你另一个新的自我相遇,你只有认识到作为个体生命的人,你才能够发现艺术,艺术只影响个体的人,只有影响了人才能影响到社会。

李枪,江苏人。目前居住、工作于北京。

主要个展

2016年 图书馆计划系列 美国·纽约 凯尚画廊

2014年 上帝的残屑 北京798 悦美术馆

2007年 100个中学生的手机日记 上海证大美术馆

2002年 玩偶之家 上海顶层

1999年 李枪现代版画展 北京国际艺苑

1993年 李枪版画展 南京艺术学院

主要群展

2016年 图书馆计划 CAFA MUSEUM双年展 中央美院美术馆

2016年 中国油画双年展 中国美术馆

2015年 民间的力量 北京民生美术馆

2009年 寻道 Frederieke Taylor画廊 美国

2007年 底层人文展 北京

2002年 当代版画学术邀请展 四川美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