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人才政策多,大学生够不够用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人才政策多,大学生够不够用啦

继续守候在华丽的一线城市,还是寻找下一个机遇之城?这真是一道极具时代感的选择题。

作者:孙不熟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编者按:

我们先来看看最近一些新闻标题:

人才争夺战,郑州怎么办

人才争夺战再打响 河南一高校被挖走近十名拔尖人才

各地人才争夺大战升级 深圳新增安排5万套保障房

长沙召开落实“人才新政22条” 责任分解部署会议

长沙人才红包最迟9月份将全部兑现

成都为紧缺人才提供公寓 租满5年可低价购买

广州招才引智大手笔 海外人才创业最高资助200万

房子加票子 南京人才安居办法本月起正式施行

人才“争夺战”,深圳将建40万套人才房"抢人" !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京沪相关的:

上海试水“柔性政策” 不拘一格纳人才

高校毕业生落户北京有多难?官方:落户指标总量封顶

两个趋势对比特别明显,一方面,京沪落户指标连年收紧,比如北京引进外地生源毕业生一直以“总量控制”为原则。2014年、2015年、2016年这三年间,每年的引进名额都控制在1万名以内。而今年提出的“总量封顶”更加严格,这一举措意味着,在1万名以内的引进名额基础上继续缩减。而上海自2015年起,流入人口就持续转负。2017年外地流入、无户籍的常住人口则减少了1.3万人。

另一方面,各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大力推出各项针对毕业生的优惠政策“吸引”,求贤若渴。这个竞争态势是相当硝烟弥漫,显然大家都知道,“人才”作为区域发展驱动力,该拿出魄力的时候,绝不能手软啊。

正文来自友号城市战争(sunbushu123),作者孙不熟。识局获得授权转载。

今年,将有795万大学生进入社会,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这接近瑞士整个国家的人口啊。面对黑压压的求职大军,你的压力大不大?

不过,与往年媒体上充斥着“大学生就业难”、“毕业即失业”的严峻氛围不同,今年的媒体上则充斥着“人才新政”、“人才大战”的喜庆味——没错,就是人才大战,过去被认为是愣头青的应届毕业生现在却成了各地热烈争夺的人才!

目力所及,全国除了北京上海,几乎所有热点大城市,都对大学毕业生敞开了大门,不仅给户口,还给补贴,有的甚至还给人才公寓!

我们先简单摘选一下几个主要城市的人才新政(非完整版,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相关细则还请各位读者以相关部门网站、权威媒体的发布为准):

1、深圳:给户口、给钱、给房子

2016年,深圳出台了史上最宽松的户籍新政,大专学历35岁以下、本科学历45岁以下、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持有者50岁以下,都有机会落户深圳。

不仅如此,深圳还率先向把人才的标准降低为本科生,并领全国风气之先向新引进的本科生发补贴——本科生1.5万元、研究生2.5万元、博士3万元。

除了市里面发补贴,区里面还有奖励,比如宝安区向新落户的本科生奖励3万元,研究生5万元,博士生6万元。

还有更重磅的,深圳计划在十三五期间新筹建不少于30万套的人才住房,相当于同期保障性住房的3倍,约可覆盖90万人,其力度之大,堪称一线城市之最。据悉,深圳人才住房将以较低的价格出售,但在较长时间内不得转变为商品房上市流转。

2、不买房也能落户读公校,月入过万能申请公租房

按照2016年的政策,本科学历35岁以下且连续缴纳一年社保,大专学历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35岁以下且连续缴纳一年社保,研究生学历40岁以下且缴纳一年社保,均可申请广州户籍。

而最新的消息显示,从本月起,广州公共集体户相关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简单来说,通过人才入户、积分入户的“新广州人”,就算在广州没房,一样可以在广州的145个公共集体户落户。父母一方属集体户的,随迁子女可以随之落户,还能由区政府统筹安排,有望上公办学校。同时,公租房的申请条件也大幅放宽。

另外,广州还有两个区向本科生发生补贴,其中黄埔区在全市范围内首次将应届本科毕业生纳入住房补贴范围,一次性发放2万元,硕士研究生补贴3万元,博士及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补贴5万元。南沙区的标准则是,本科生补贴2万元,硕士研究生补贴4万元,博士研究生补贴6万元,在这个纬度的补贴力度目前是全国第一。

3、武汉:给户口、给租赁住房

2017年4月,武汉大力放宽大学生落户条件:毕业3年内的普通高校大学生,凭毕业证即可申请登记为武汉常住户口;毕业超过3年的大学生,只要在武汉有合法稳定住所,与就业单位签订了就业合同、缴纳了社会保险,就可申请落户武汉。

另外,武汉近日还推出首批大学生人才公寓(3605套),月租最低200元即可拎包入住。

4、长沙:给户口、给钱

6月29日,长沙推出人才新政22条,实行高校毕业生“零门槛”落户,推行“先落户后就业”,全日制本科及以上高校毕业生凭户口本、身份证、毕业证即可办理落户手续。

不仅如此,长沙也向本科生发生活补贴:对新落户并在长工作的博士、硕士、本科等全日制高校毕业生(不含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两年内分别发放每年1.5万元、1万元、0.6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博士、硕士毕业生在长工作并首次购房的,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购房补贴。新进我市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博士后科研人员,给予10万元生活补贴。

另外,长沙还减少人才购房的限制条件,专科以上学历在长沙购买首套房不受户籍与社保限制,对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高层次人才不受缴存时间限制。

5、成都:给户口、给租赁住房

7月2日,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大会发布:将推行“先落户后就业”政策,凡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凭毕业证来成都即可落户,外地应届生可提供7天免费住宿。

对急需紧缺人才提供人才公寓租赁服务,租住满5年可按不高于入住时市场价格购买该公寓。

在产业新城建设配套租赁住房,按市场租金的50%提供给产业高技能人才租住。对国际顶尖人才团队莱绒创新创业给予最高1亿元综合资助,对毕业5年内在蓉创业的大学生,给予最高50万元、最长3年贷款期限和全额贴息支持。

6、西安:给户口

5月8日,西安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正式发布由西安市委、市政府日前出台的《西安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一带一路”人才高地若干政策措施》,实施“5531”计划,五年预计投入38亿元,引才育才100万名左右。其中对于顶尖人才,给予一次性500万元项目配套奖补。

6月12日,西安进一步放宽人才落户限制,本科学历人员落户西安的年龄限制上调至45岁,研究生学历以上人员不设年龄限制。

7、南京:降低人才购房限制

从今年7月1日开始,《人才安居办法》正式实施,对当地无房且5年内无住房登记信息和房屋交易记录的六类人才,南京给予每月最少600元的租房补贴,最大可提供150平方米的共有产权房,以解决创新创业人才的住房问题。

另外,对于非南京市户籍居民家庭,凡是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在南京工作,则在江宁、浦口等五区购房不需要提供社保证明。

除了南京,国内还有东莞、中山、珠海、合肥等城市在人才购房方面,也相应地降低了社保年限的限制。

简单比较一下:

在京沪严控人口规模的大背景下,广深以及二线城市参与“抢人大战”的筹码主要分为给户口、给补贴、给住房,其中给户口基本上是标配,给大学毕业生补贴目前只有广州、深圳、长沙三个城市做到了,其中广州南沙的补贴力度最大。给住房的话,细则目前都还不够明确,有待下一步的披露。

综合来看,力度最大、诚意最足的当属深圳,这首先体现在深圳敢于创新,在一线城市中率先放开大学生落户限制,率先把“人才”的定义降低到本科生,率先向本科生发生活补贴。不仅如此,深圳人才新政含金量最高的是计划中30万套的人才住房,这个力度在一线城市中堪称最大,可以有效地降低人才进驻深圳的房痛指数。

深圳的人才新政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016年户籍人口大增14%,增量超过50万。今天还看到一则新闻,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公布,2017年毕业生留深率将近4成,与前几年相比大幅增加。

作为一个80后,我要感叹世界变得真快,我们那会毕业时,哪有这种“人才争夺战”的待遇?那个时候,大部分城市仍然把外地人当洪水猛兽,BAT也还是小公司,“就业难”、“毕业即失业”是普遍现象,考公务员、进国企才是主旋律。

这才过去几年,社会潮流几乎翻了篇,外企与国企的光环大打折扣,BAT已经长成参天大树,90后大学生不再热衷考公务员和进国企,他们以进民营的互联网公司为荣,一言不合就创业当老板。对城市的选择也多得多,除了可以去一线城市,还有十来个气势如虹的二线城市可以选择。

你看,现在二线城市的人才新政太多,大学生都不够用了吧?

相比80后,90后的确是赶上了好时候。当然,我知道你们会说,开什么玩笑?你们80后,当年去到北上广深的,可是靠努力工作就能买得起房子啊!

好吧,我想说,其实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时代机遇,就看你有没有那双抓住机遇的慧眼?如果说去年这一波房价的暴涨,还有一个正面价值的话,那就是给予了二线城市挖一线城市墙角的机遇!

继续守候在华丽的一线城市,还是寻找下一个机遇之城?这真是一道极具时代感的选择题。

申请转载请联系 zhangxy@ishiju.co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人才政策多,大学生够不够用啦

继续守候在华丽的一线城市,还是寻找下一个机遇之城?这真是一道极具时代感的选择题。

作者:孙不熟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编者按:

我们先来看看最近一些新闻标题:

人才争夺战,郑州怎么办

人才争夺战再打响 河南一高校被挖走近十名拔尖人才

各地人才争夺大战升级 深圳新增安排5万套保障房

长沙召开落实“人才新政22条” 责任分解部署会议

长沙人才红包最迟9月份将全部兑现

成都为紧缺人才提供公寓 租满5年可低价购买

广州招才引智大手笔 海外人才创业最高资助200万

房子加票子 南京人才安居办法本月起正式施行

人才“争夺战”,深圳将建40万套人才房"抢人" !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京沪相关的:

上海试水“柔性政策” 不拘一格纳人才

高校毕业生落户北京有多难?官方:落户指标总量封顶

两个趋势对比特别明显,一方面,京沪落户指标连年收紧,比如北京引进外地生源毕业生一直以“总量控制”为原则。2014年、2015年、2016年这三年间,每年的引进名额都控制在1万名以内。而今年提出的“总量封顶”更加严格,这一举措意味着,在1万名以内的引进名额基础上继续缩减。而上海自2015年起,流入人口就持续转负。2017年外地流入、无户籍的常住人口则减少了1.3万人。

另一方面,各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大力推出各项针对毕业生的优惠政策“吸引”,求贤若渴。这个竞争态势是相当硝烟弥漫,显然大家都知道,“人才”作为区域发展驱动力,该拿出魄力的时候,绝不能手软啊。

正文来自友号城市战争(sunbushu123),作者孙不熟。识局获得授权转载。

今年,将有795万大学生进入社会,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这接近瑞士整个国家的人口啊。面对黑压压的求职大军,你的压力大不大?

不过,与往年媒体上充斥着“大学生就业难”、“毕业即失业”的严峻氛围不同,今年的媒体上则充斥着“人才新政”、“人才大战”的喜庆味——没错,就是人才大战,过去被认为是愣头青的应届毕业生现在却成了各地热烈争夺的人才!

目力所及,全国除了北京上海,几乎所有热点大城市,都对大学毕业生敞开了大门,不仅给户口,还给补贴,有的甚至还给人才公寓!

我们先简单摘选一下几个主要城市的人才新政(非完整版,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相关细则还请各位读者以相关部门网站、权威媒体的发布为准):

1、深圳:给户口、给钱、给房子

2016年,深圳出台了史上最宽松的户籍新政,大专学历35岁以下、本科学历45岁以下、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持有者50岁以下,都有机会落户深圳。

不仅如此,深圳还率先向把人才的标准降低为本科生,并领全国风气之先向新引进的本科生发补贴——本科生1.5万元、研究生2.5万元、博士3万元。

除了市里面发补贴,区里面还有奖励,比如宝安区向新落户的本科生奖励3万元,研究生5万元,博士生6万元。

还有更重磅的,深圳计划在十三五期间新筹建不少于30万套的人才住房,相当于同期保障性住房的3倍,约可覆盖90万人,其力度之大,堪称一线城市之最。据悉,深圳人才住房将以较低的价格出售,但在较长时间内不得转变为商品房上市流转。

2、不买房也能落户读公校,月入过万能申请公租房

按照2016年的政策,本科学历35岁以下且连续缴纳一年社保,大专学历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35岁以下且连续缴纳一年社保,研究生学历40岁以下且缴纳一年社保,均可申请广州户籍。

而最新的消息显示,从本月起,广州公共集体户相关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简单来说,通过人才入户、积分入户的“新广州人”,就算在广州没房,一样可以在广州的145个公共集体户落户。父母一方属集体户的,随迁子女可以随之落户,还能由区政府统筹安排,有望上公办学校。同时,公租房的申请条件也大幅放宽。

另外,广州还有两个区向本科生发生补贴,其中黄埔区在全市范围内首次将应届本科毕业生纳入住房补贴范围,一次性发放2万元,硕士研究生补贴3万元,博士及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补贴5万元。南沙区的标准则是,本科生补贴2万元,硕士研究生补贴4万元,博士研究生补贴6万元,在这个纬度的补贴力度目前是全国第一。

3、武汉:给户口、给租赁住房

2017年4月,武汉大力放宽大学生落户条件:毕业3年内的普通高校大学生,凭毕业证即可申请登记为武汉常住户口;毕业超过3年的大学生,只要在武汉有合法稳定住所,与就业单位签订了就业合同、缴纳了社会保险,就可申请落户武汉。

另外,武汉近日还推出首批大学生人才公寓(3605套),月租最低200元即可拎包入住。

4、长沙:给户口、给钱

6月29日,长沙推出人才新政22条,实行高校毕业生“零门槛”落户,推行“先落户后就业”,全日制本科及以上高校毕业生凭户口本、身份证、毕业证即可办理落户手续。

不仅如此,长沙也向本科生发生活补贴:对新落户并在长工作的博士、硕士、本科等全日制高校毕业生(不含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两年内分别发放每年1.5万元、1万元、0.6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博士、硕士毕业生在长工作并首次购房的,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购房补贴。新进我市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博士后科研人员,给予10万元生活补贴。

另外,长沙还减少人才购房的限制条件,专科以上学历在长沙购买首套房不受户籍与社保限制,对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高层次人才不受缴存时间限制。

5、成都:给户口、给租赁住房

7月2日,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大会发布:将推行“先落户后就业”政策,凡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凭毕业证来成都即可落户,外地应届生可提供7天免费住宿。

对急需紧缺人才提供人才公寓租赁服务,租住满5年可按不高于入住时市场价格购买该公寓。

在产业新城建设配套租赁住房,按市场租金的50%提供给产业高技能人才租住。对国际顶尖人才团队莱绒创新创业给予最高1亿元综合资助,对毕业5年内在蓉创业的大学生,给予最高50万元、最长3年贷款期限和全额贴息支持。

6、西安:给户口

5月8日,西安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正式发布由西安市委、市政府日前出台的《西安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一带一路”人才高地若干政策措施》,实施“5531”计划,五年预计投入38亿元,引才育才100万名左右。其中对于顶尖人才,给予一次性500万元项目配套奖补。

6月12日,西安进一步放宽人才落户限制,本科学历人员落户西安的年龄限制上调至45岁,研究生学历以上人员不设年龄限制。

7、南京:降低人才购房限制

从今年7月1日开始,《人才安居办法》正式实施,对当地无房且5年内无住房登记信息和房屋交易记录的六类人才,南京给予每月最少600元的租房补贴,最大可提供150平方米的共有产权房,以解决创新创业人才的住房问题。

另外,对于非南京市户籍居民家庭,凡是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在南京工作,则在江宁、浦口等五区购房不需要提供社保证明。

除了南京,国内还有东莞、中山、珠海、合肥等城市在人才购房方面,也相应地降低了社保年限的限制。

简单比较一下:

在京沪严控人口规模的大背景下,广深以及二线城市参与“抢人大战”的筹码主要分为给户口、给补贴、给住房,其中给户口基本上是标配,给大学毕业生补贴目前只有广州、深圳、长沙三个城市做到了,其中广州南沙的补贴力度最大。给住房的话,细则目前都还不够明确,有待下一步的披露。

综合来看,力度最大、诚意最足的当属深圳,这首先体现在深圳敢于创新,在一线城市中率先放开大学生落户限制,率先把“人才”的定义降低到本科生,率先向本科生发生活补贴。不仅如此,深圳人才新政含金量最高的是计划中30万套的人才住房,这个力度在一线城市中堪称最大,可以有效地降低人才进驻深圳的房痛指数。

深圳的人才新政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016年户籍人口大增14%,增量超过50万。今天还看到一则新闻,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公布,2017年毕业生留深率将近4成,与前几年相比大幅增加。

作为一个80后,我要感叹世界变得真快,我们那会毕业时,哪有这种“人才争夺战”的待遇?那个时候,大部分城市仍然把外地人当洪水猛兽,BAT也还是小公司,“就业难”、“毕业即失业”是普遍现象,考公务员、进国企才是主旋律。

这才过去几年,社会潮流几乎翻了篇,外企与国企的光环大打折扣,BAT已经长成参天大树,90后大学生不再热衷考公务员和进国企,他们以进民营的互联网公司为荣,一言不合就创业当老板。对城市的选择也多得多,除了可以去一线城市,还有十来个气势如虹的二线城市可以选择。

你看,现在二线城市的人才新政太多,大学生都不够用了吧?

相比80后,90后的确是赶上了好时候。当然,我知道你们会说,开什么玩笑?你们80后,当年去到北上广深的,可是靠努力工作就能买得起房子啊!

好吧,我想说,其实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时代机遇,就看你有没有那双抓住机遇的慧眼?如果说去年这一波房价的暴涨,还有一个正面价值的话,那就是给予了二线城市挖一线城市墙角的机遇!

继续守候在华丽的一线城市,还是寻找下一个机遇之城?这真是一道极具时代感的选择题。

申请转载请联系 zhangxy@ishiju.co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