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探访补丁茶舍 寻找茶席的真正奥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探访补丁茶舍 寻找茶席的真正奥义

听授业十年的安若老师讲解茶席的奥义。

对爱茶之人来说,泡一壶茶,过程很重要。所以他们在选择茶空间、茶席、茶叶和冲泡方式的细节上,都蕴含着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只要用心去发现和营造,每个人都可以给自己的家里布置这样一个走心的角落。

这一次,我们走进了安若悉心布置的茶角落。

APEC蓝、补丁茶舍和授业十年的安若老师

补丁茶舍,坐落在北京顺义的田间,附近没有别致的景色,只有一片被外地人戏称为“APEC蓝”的天空和一个拍照片教摄影的人和一个写作教茶道的人。

他俩把自己工作的老旧农舍慢慢修建起来,什么都采取最原始的材料,让它尽可能流畅,然后等待有心人的进门。这间屋子很像一个画家工作室,运用了大量原木的色调和风格,一眼望去,心里说不出的熨帖。

在我们舒展筋骨的时候,安若静静地在一旁开始摆放茶席。我们很好奇她会布置怎样的茶席,在这方面她是在业内享有盛名的。大概十年前,安若就来到大陆教授茶道,这么多年的时间,钱没赚多少,朋友倒是交了无数。不管男女老幼,都称她一声“安若老师”。

她布置的茶席巧妙无比却又不露痕迹

在安若看来,茶人最高妙的技艺在于不露痕迹。凡有茶客到访,她总是事先留意布席的时间、空间、时令、天气,并揣摩客人的性格,体质甚至情绪。她一直希望给到大家的是这样一种感觉:茶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安若认为,在这个茶舍只有一个游戏规则,那便是尽兴。“冬天靠着烧炕与锅炉渡过三九天,夏天用水风扇合理地热过三伏天,而美丽的春秋,就感恩老天赐给休息的机会,好好创作。”安若说她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北京的郊外,不紧不慢地活着,尽兴地做自己开心的事。

“喝茶没有那么严肃,日本茶道严格遵循传统,中国茶道更讲究和谐。” 安若说,来补丁茶舍,其实就是一群朋友一起玩游戏,只不过这个游戏叫做茶道仪式,在这里你不必担心自己表现如何,游戏的最高原则是“尽兴”。

不食人间烟火,那是世俗臆想

很多人初始接触茶道,总喜欢把自己弄得一身“茶风格”,严格地遵循一套规则,把动作细节讲究到极致: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配饰,用多复杂的茶席,哪块茶巾搭配哪个茶席……规矩是遵循得一丝不苟,但却总少了那么一丝灵性。

简约,其实是茶道修行到一定层次才能领悟到的,每一个学习茶席的初学者都希望摆出美美的茶席,但只有经过岁月的沉淀,返璞归真,才能看懂简约的茶席上流动的气息和内涵。

安若曾经在自己的博客上晒出这么一套行头:一个普通的竹篾茶盒,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茶器,一块普通的白毛巾,几个白瓷杯子。这套行头不仅看上去不华丽,甚至拍出来都不够精美。但就是这一套最简单平常的茶席,却带给她和身边的很多人简单的快乐和感动。

其实,每个人对于茶的理解都不一样,有些人喜欢大杯泡茶大口咽;有些人喜欢精致讲究地喝茶;有些人更是把茶道当做了一种修行、一种悟道。但安若觉得,不管是哪一种对茶的理解,最终都会回到最根本和具象的东西:茶叶、水、空间、环境。这些都是随着时间、空间和人而改变的,是流动并具有创造性的。今天她可能用这块茶巾布置茶席,明天用另一块完全不一样的,这都是根据当时的氛围、天气和来的人所决定。

茶席不应该是高冷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它应该是能够与喝茶人交流的,传递茶的滋味。一席茶的内容不是固定的,而是活在了每一个当下。因为一切茶之席,皆是人之席,心之席。茶人,不过是期望在这苍凉人世,能给人刹那的快乐和简单的满足。

每个人家里都该有个固定席

现在的社会很浮躁,成为一个失衡的状态,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里要做到的就是先让自己安定下来。因此现在有的人开始练太极拳、学茶道、插花、古琴等。茶席其实也是一样,从追求细节极致回到怎么喝一泡茶,泡一泡茶,回归到本心。

每一个人,每一个家里,茶席的位置应该是最能符合你的角色的,安若把这个位置称为——固定席。这是作为家庭生活里的一部分,是一个能照顾到全部家人的一个地方。首先不是考虑空间和美观,而是作为家庭成员,跟茶搭配的最方便的地方。设置于家中的固定席,是一个家居环境与人的最佳切合点,固定在这个点上修习茶事,可以获得最佳的心性的提升、身心的和畅,进而可以带动整好居家环境的舒适和谐。

在选择这个固定摆席的位置时,我们可以低着头,安静地在家中缓慢走一遍,用身体去感觉。一定要考虑到它不会对生活的动线造成干扰。其次,是地点清幽干净,泡茶时舒适方便等等。这样选出来的固定席位置一定最恰当,是你自己用心感觉过才找出来的。

“我家的茶席,原来都摆在厨房的一角,茶席本身没什么特別之处,甚至说有些简陋。但因为是摆放在以心寻觅出来的固定席所在位置,就自然透着神圣庄严。”安若讲,这样便是好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席,所谓“大托小,自然好”。

在家中一处设立固定茶席,其实是茶人对家里一切人事物的关心爱护之心。

茶道,就是一个静心的过程

泡茶的时候,有很多道工序,都需要你很温柔地去做,当你把握住这个节奏时,心就会融入进去,注意力也会融入进去。

“这样倒的时候,就是倒一杯白开水,也会比一次直接倒满的好,口感会比较柔软比较甜,因为你的心在里面。”安若说,茶道也讲究天人合一,比如一个公道杯,给客人让他自己倒。鼓励他参与进来,也鼓励他去感觉一下出水,去感觉一个做的好的器皿它拿起来的握感是怎么样的,怎么看釉色,怎么看这个土等。我们在泡茶的时候讲了这一堆理论,都不如让别人亲自体会,才能够更好地去体味整个茶的文化。

所以不管泡茶还是喝茶,茶道都是在借着这些手法强迫我们去沉静,想要浮躁也浮躁不起来,因为你得去做这些规矩,得去慢慢做这些东西,这就是一个静心的过程。如果你能安定下来,一杯温水,一壶茶,简单的能量,才能维持最复杂的平衡。我们中国的茶文化,就是去体会怎样在失衡的状态中平衡回来。

“不要执着太多,活在当下。”双手在茶席间流动,安若边泡着茶,边说着她在茶里体会到的生活。活在当下真的是一件很高深的事情,因为过去的就过去了,未来还没有方式,当下最合适才是最重要的。

而茶席的奥义是摆放和使用,不是为了拍照出来好看,而是根据当下的环境、节气和来的人,做出最适合的反应,这也是茶席之中蕴含的一丝禅意。

本文来源于茶语网(www.chayu.com),茶语频道商务合作电话:400-799-3998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探访补丁茶舍 寻找茶席的真正奥义

听授业十年的安若老师讲解茶席的奥义。

对爱茶之人来说,泡一壶茶,过程很重要。所以他们在选择茶空间、茶席、茶叶和冲泡方式的细节上,都蕴含着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只要用心去发现和营造,每个人都可以给自己的家里布置这样一个走心的角落。

这一次,我们走进了安若悉心布置的茶角落。

APEC蓝、补丁茶舍和授业十年的安若老师

补丁茶舍,坐落在北京顺义的田间,附近没有别致的景色,只有一片被外地人戏称为“APEC蓝”的天空和一个拍照片教摄影的人和一个写作教茶道的人。

他俩把自己工作的老旧农舍慢慢修建起来,什么都采取最原始的材料,让它尽可能流畅,然后等待有心人的进门。这间屋子很像一个画家工作室,运用了大量原木的色调和风格,一眼望去,心里说不出的熨帖。

在我们舒展筋骨的时候,安若静静地在一旁开始摆放茶席。我们很好奇她会布置怎样的茶席,在这方面她是在业内享有盛名的。大概十年前,安若就来到大陆教授茶道,这么多年的时间,钱没赚多少,朋友倒是交了无数。不管男女老幼,都称她一声“安若老师”。

她布置的茶席巧妙无比却又不露痕迹

在安若看来,茶人最高妙的技艺在于不露痕迹。凡有茶客到访,她总是事先留意布席的时间、空间、时令、天气,并揣摩客人的性格,体质甚至情绪。她一直希望给到大家的是这样一种感觉:茶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安若认为,在这个茶舍只有一个游戏规则,那便是尽兴。“冬天靠着烧炕与锅炉渡过三九天,夏天用水风扇合理地热过三伏天,而美丽的春秋,就感恩老天赐给休息的机会,好好创作。”安若说她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北京的郊外,不紧不慢地活着,尽兴地做自己开心的事。

“喝茶没有那么严肃,日本茶道严格遵循传统,中国茶道更讲究和谐。” 安若说,来补丁茶舍,其实就是一群朋友一起玩游戏,只不过这个游戏叫做茶道仪式,在这里你不必担心自己表现如何,游戏的最高原则是“尽兴”。

不食人间烟火,那是世俗臆想

很多人初始接触茶道,总喜欢把自己弄得一身“茶风格”,严格地遵循一套规则,把动作细节讲究到极致: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配饰,用多复杂的茶席,哪块茶巾搭配哪个茶席……规矩是遵循得一丝不苟,但却总少了那么一丝灵性。

简约,其实是茶道修行到一定层次才能领悟到的,每一个学习茶席的初学者都希望摆出美美的茶席,但只有经过岁月的沉淀,返璞归真,才能看懂简约的茶席上流动的气息和内涵。

安若曾经在自己的博客上晒出这么一套行头:一个普通的竹篾茶盒,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茶器,一块普通的白毛巾,几个白瓷杯子。这套行头不仅看上去不华丽,甚至拍出来都不够精美。但就是这一套最简单平常的茶席,却带给她和身边的很多人简单的快乐和感动。

其实,每个人对于茶的理解都不一样,有些人喜欢大杯泡茶大口咽;有些人喜欢精致讲究地喝茶;有些人更是把茶道当做了一种修行、一种悟道。但安若觉得,不管是哪一种对茶的理解,最终都会回到最根本和具象的东西:茶叶、水、空间、环境。这些都是随着时间、空间和人而改变的,是流动并具有创造性的。今天她可能用这块茶巾布置茶席,明天用另一块完全不一样的,这都是根据当时的氛围、天气和来的人所决定。

茶席不应该是高冷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它应该是能够与喝茶人交流的,传递茶的滋味。一席茶的内容不是固定的,而是活在了每一个当下。因为一切茶之席,皆是人之席,心之席。茶人,不过是期望在这苍凉人世,能给人刹那的快乐和简单的满足。

每个人家里都该有个固定席

现在的社会很浮躁,成为一个失衡的状态,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里要做到的就是先让自己安定下来。因此现在有的人开始练太极拳、学茶道、插花、古琴等。茶席其实也是一样,从追求细节极致回到怎么喝一泡茶,泡一泡茶,回归到本心。

每一个人,每一个家里,茶席的位置应该是最能符合你的角色的,安若把这个位置称为——固定席。这是作为家庭生活里的一部分,是一个能照顾到全部家人的一个地方。首先不是考虑空间和美观,而是作为家庭成员,跟茶搭配的最方便的地方。设置于家中的固定席,是一个家居环境与人的最佳切合点,固定在这个点上修习茶事,可以获得最佳的心性的提升、身心的和畅,进而可以带动整好居家环境的舒适和谐。

在选择这个固定摆席的位置时,我们可以低着头,安静地在家中缓慢走一遍,用身体去感觉。一定要考虑到它不会对生活的动线造成干扰。其次,是地点清幽干净,泡茶时舒适方便等等。这样选出来的固定席位置一定最恰当,是你自己用心感觉过才找出来的。

“我家的茶席,原来都摆在厨房的一角,茶席本身没什么特別之处,甚至说有些简陋。但因为是摆放在以心寻觅出来的固定席所在位置,就自然透着神圣庄严。”安若讲,这样便是好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席,所谓“大托小,自然好”。

在家中一处设立固定茶席,其实是茶人对家里一切人事物的关心爱护之心。

茶道,就是一个静心的过程

泡茶的时候,有很多道工序,都需要你很温柔地去做,当你把握住这个节奏时,心就会融入进去,注意力也会融入进去。

“这样倒的时候,就是倒一杯白开水,也会比一次直接倒满的好,口感会比较柔软比较甜,因为你的心在里面。”安若说,茶道也讲究天人合一,比如一个公道杯,给客人让他自己倒。鼓励他参与进来,也鼓励他去感觉一下出水,去感觉一个做的好的器皿它拿起来的握感是怎么样的,怎么看釉色,怎么看这个土等。我们在泡茶的时候讲了这一堆理论,都不如让别人亲自体会,才能够更好地去体味整个茶的文化。

所以不管泡茶还是喝茶,茶道都是在借着这些手法强迫我们去沉静,想要浮躁也浮躁不起来,因为你得去做这些规矩,得去慢慢做这些东西,这就是一个静心的过程。如果你能安定下来,一杯温水,一壶茶,简单的能量,才能维持最复杂的平衡。我们中国的茶文化,就是去体会怎样在失衡的状态中平衡回来。

“不要执着太多,活在当下。”双手在茶席间流动,安若边泡着茶,边说着她在茶里体会到的生活。活在当下真的是一件很高深的事情,因为过去的就过去了,未来还没有方式,当下最合适才是最重要的。

而茶席的奥义是摆放和使用,不是为了拍照出来好看,而是根据当下的环境、节气和来的人,做出最适合的反应,这也是茶席之中蕴含的一丝禅意。

本文来源于茶语网(www.chayu.com),茶语频道商务合作电话:400-799-3998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