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南宋宫廷旧藏兮甲盘卖了2.1亿 宋人还留了啥好东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南宋宫廷旧藏兮甲盘卖了2.1亿 宋人还留了啥好东西?

山水题材是白釉黑彩图案中的主流品种之一,她的出现源于人们对故乡的深爱之情。北宋中期后,宫廷院体画开始重视山水题材的画作,北宋晚期,宋徽宗赵佶实行开放包容的艺术政策,院体画中形成了独具时代风格的水墨山水画。

成交价2.1275亿!史上最贵“平底锅”诞生!在开始这周一的“陶瓷讲堂”之前,舍爷先和大家掰扯下上个周末古玩收藏圈的大新闻——

7月15日晚的杭州西泠春季拍卖会上,“南宋宫廷旧藏西周重器国宝兮甲盘”以1.2亿人民币起拍,1.85亿人民币落槌,2.1275亿人民币成交!

卖了2.1亿的“平底锅”,南宋宫廷旧藏西周青铜兮甲盘

据称西泠此次拍出的兮甲盘(兮甲,即西周大臣尹吉甫,《诗经》主要就是他老人家采集的),上有一百三十三字,记载了西周时周宣王的历史,出土于宋,为南宋宫廷收藏。后宋末战乱流落民间,一度还曾被当做炊饼的炊具使用……(似乎摊煎饼更适合,这煎饼得卖多贵……)

闲话两句,书归正传。要说有宋一代,还真是一个巅峰式的朝代,不单审美水平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准,就连兮甲盘这在宋代出土收藏的物件儿,也能在千年后出个大新闻!这宋人还给我们留了啥好东西?这期我们接着聊。

磁州窑白釉黑(褐)彩的绘画技法和构图方式,在上一期的舍爷陶瓷讲堂中已经介绍过,但较之更为复杂和有趣的是磁州窑的装饰题材。宋代的白釉黑(褐)彩装饰可谓包罗万象,有山水、花鸟、诗句、人物、动物等等。磁州窑工匠将他们观察到的景物和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以或写实或写意的手法装饰于一件件陶瓷作品上。

这些题材的运用当然少不了当时“尚文抑武”政策的影响。宋代时,文人士大夫阶层占据优势地位,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引领了一个新时代的潮流,并以词赋、绘画等形式表现出来。磁州窑产品作为百姓民间的实用器,在装饰题材上必然要借鉴文人画和当时流行的诗句内容,已迎合消费者需求。

以山水景致抒发情感

山水题材是白釉黑彩图案中的主流品种之一,她的出现源于人们对故乡的深爱之情。北宋中期后,宫廷院体画开始重视山水题材的画作,北宋晚期,宋徽宗赵佶实行开放包容的艺术政策,院体画中形成了独具时代风格的水墨山水画。

磁州窑匠师们借鉴文人水墨画的写意风格,创作出了许多山水风景题材的作品。有一种说法是,比较明显的借鉴了北宋画家燕文贵的画风,细节在于用重笔墨顿挫,勾画山峦的轮廓线,整体画面又呈现浓厚的世俗气息。

北宋 燕文贵《溪山楼观》

宋 磁州窑白釉黑彩山水人物纹枕(上图为舍爷制作的动图,是不是感觉山水都活了起来?)

磁州窑山水题材中,除了单纯的描写风景外,更多的是于景物中融入游乐、山居、农耕、渔猎等社会活动场景。这种题材也正反映了文人“避世隐逸”的心态,所谓“好国土之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家国情怀。

元 磁州窑白釉黑彩山水人物纹枕

诗句题材独领风骚

在宋代这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时代,不仅文人墨客经常借助诗词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情感,就连市井百姓也能随口赋上几句,甚至有感而发自创打油诗。

磁州窑匠师也深受感染,将当时流行的各种诗句抄录在陶瓷产品上。笔迹多为模仿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等书法名家的字迹,采用行书、楷书、草书、隶书等形式书写于器物胎体上。

黄庭坚行书书法《多宝塔》(节选)

黄庭坚小楷书法《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节选)

米芾行草书手卷《杂诗帖》

米芾晚年书法作品《行书三札卷》(节选)

不同的是,在陶瓷胎体上书写文字不像宣纸上那样游刃有余,需要受材质和物体立体感的局限,加上制作产品的效率要求,磁州窑上的书法作品用笔更为大胆,更加豪放洒脱。这种风格将苏轼提倡的“我书意造本无法”的书法境界发挥的淋漓尽致,并形成了独特的陶瓷书法形式。

诗句内容包含当时脍炙人口的文人诗词、格言、警句、谚语等等,这些内容反映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有些内容直到现在看来还是那么情真意切、字字珠玑。

下图瓷枕上的这句话很常见吧,在宋朝也是口口相传呢,你完全理解她的意思吗?

宋 磁州窑白釉黑彩文字枕

枕面墨书:“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语出孔子,本意为自己都不希望被人如此对待,换角度思考,自己也不要这样对待别人。引申为人际关系的相处,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还要关注他人的存在,平等待人,尊重他人。

论贤妻和孝子的重要性。现如今某些名人大腕的孩子吸毒、闯祸,怎叫一个“坑爹”了得;因妻子招灾惹祸,备受牵连的人也不在少数,戴个绿帽子也算是“赶潮流”了。别说祖先没提醒你哦!

宋 磁州窑白釉黑彩“父母无忧”枕

墨书内容:“父母无忧因子孝 夫无横祸为妻贤”。

对此,大郎同学应该最有感触:

“大郎,来 吃药”

描写对闲适自得之田园生活的向往,下图这方瓷枕将苏轼的《如梦令》抄录其上:

宋 磁州窑白釉黑彩“如梦令”瓷枕

墨书文字释读:“为向东坡传语 人在玉堂深处 别后(有)谁来 雪压小桥无路 归去 归去 江(上)一犁春雨”

我们今天的生活节奏之快,压力之大是古人无可企及的,宁静的田园生活早已是古人的诉求,何况我们呢?

错别字成另类营销法则

有趣的是,在磁州窑诗词装饰作品中也有许多错别字出现,也许是窑工文化水平有限,诗句乃道听途说,难免理解错误,或许有意为之,为调动消费者的眼球,这就是古人的另类营销法则吧!

例如一件金代长治窑(属磁州窑系)卧女枕,在抄录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时,就出现了三个别字。将“月落乌啼霜满天”写成“叶落猿啼霜满天”,将“江枫渔火对愁眠”写成“江边渔火对愁眠”。磁州窑匠师在不经意间的失误,却使作品别有一番风趣。

金 长治窑诗句纹卧女枕

“婴戏纹”响应国家号召

仅次于诗句和山水内容的,就属婴戏题材广受欢迎了。古代婴戏题材象征着生命的延续,是封建社会传宗接代理念的具象表达。宋朝人均GDP世界领先,百姓生活富足,或许还有很多社会福利,多子多福也就具备了现实条件。

描写婴戏纹的种类包括乡间生活、体育活动、儿童游戏等,多以白描手法绘于瓷枕面上。例如下面的这件作品描写了天真质朴的儿童乡间生活。

宋 磁州窑白釉黑彩童子赶鸭枕

大都会博物馆藏 金磁州窑白釉黑彩”张家造“竹马戏枕

宋代时的“竹马”戏,已经出现以竹篾制扎并以纸糊成的“马头”,但没有马身,后面接上一根长有绿叶的长竹象征“马身”。南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里提到,当年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元夕舞队中,已出现“男女竹马”。

金代仍然流行婴戏纹,不同之处在于描写儿童体育活动的题材增多,我们知道金代是北方游牧民族女真人建立的政权,天生的民族性格造就女真统治者施行宽松的教育政策,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鼓励孩子们多参与户外活动。这在我们今天看来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

金 磁州窑白釉黑彩蹴鞠枕(右为舍爷制作的动图,那时的少年足球队……)

画面中呈现一位活泼可爱的儿童形象,他上着长款花衫,下穿肥版长裤,双臂弯曲,右腿上提,正在全神贯注的蹴脚下的鞠。

到元代时,磁州窑婴戏纹数量有所减少,装饰载体中枕的数量也大幅缩减,时常在罐、瓶等器物的腹部出现。构图风格上,由宋金时期主题人物之外留白的做法,改为以花卉、卷草、水波等为地的“满花”装饰。所绘婴儿体态丰满,但笔法趋向程式化,面目表情单一。

了如三舍藏 磁州窑白釉褐彩荷塘婴戏纹罐

主体纹饰绘于罐腹部,在如意头形开光内,体态丰盈的孩童安卧于荷叶上,周围以荷塘纹样为地,罐肩部饰以葵花纹条形带,整体构图饱满,严谨不失韵味。

明代的磁州窑婴戏纹较元代又有增多,已不见于瓷枕中,通常出现于碗侧壁、罐瓶类器物腹部。绘画笔法更为简练,线条韵律、跳动感很强。到明代后期,演变为完全写意化的风格,匠师们只需寥寥几笔,便迅速勾勒出类似象形符号一般的婴戏图。

了如三舍藏 磁州窑白釉褐彩婴戏纹杯

生于宫廷长于民间的花鸟画

同山水风景题材一样,磁州窑的花鸟画也充分借鉴了宋代宫廷院体画的风格。宋早期的宫廷花鸟画沿袭了唐、五代时期的精谨风格,所绘内容均为宫廷中的珍禽瑞兽。直到北宋中期崔白出现后,宫廷花鸟画逐渐改为民间喜闻乐见的动植物形象,并形成了宋代独有的花鸟画风格。

崔白《寒雀图》(局部)

磁州窑匠师根据自己的生产特点,在借鉴宫廷花鸟画的同时创作出了具磁州窑独特风格的花鸟图案。他们的作品同样遵循写实风格,但笔法精炼,虽不及宫廷画那样精致华丽,却也生动传神。金代的磁州窑花鸟装饰基本沿袭宋代特征。

宋 磁州窑白釉黑彩喜鹊登枝纹枕(右为舍爷制作的动图,喜鹊枝头闹)

枕作腰圆形,主体视觉区绘一喜鹊登枝,它回头张望,貌似寻找伙伴,与周围干练的枝叶搭配,构成一幅协调生动的画面。

金 长治窑喜鹊登枝纹虎形枕

取材于市井文化的题材

宋代商品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城市中出现了很多从事商业和手工业的人群,他们和平民阶层一起构成了市井文化的基础。在宋代,城市中经常出现瓦舍、勾栏场所,用于表演杂技、歌舞、相扑等各种节目,这些场所也成为人们休闲聚集的好去处,这便是市井文化的组成部分。瓷枕中就有一种描绘当时演出节目的写实作品。

宋 磁州窑白釉黑彩马戏图枕(右为舍爷制作的动图,动起来的才叫马戏嘛)

枕面所绘一人在飞奔的马上倒立,两脚悬空,呈现一幅惊心动魄的场景,这种图案题材就来源于当时勾栏瓦舍中的表演。

震慑作用的动物题材

狮子、老虎、麒麟、龙凤等瑞兽,或凶猛刚毅、或温和而具灵性,古人赋予她们驱邪消灾,送子带福等寓意。因而也常以其形象为题材制成各种艺术品,随身携带或装饰于居所,磁州窑白釉黑彩题材中也不乏出现这些动物形象。

宋 磁州窑白釉黑彩狮纹“镇宅”枕

金 磁州窑白釉黑彩虎纹枕

磁州窑白釉黑(褐)彩装饰在汲取宫廷院体画、文人画、文人书法等艺术表现形式的同时,充分展现了民间喜闻乐见、广泛流传的各种内容题材。也正因此,才使得磁州窑白釉黑(褐)彩成为单独的一类陶瓷装饰品种而名扬千古,并为后世的青花等釉下彩装饰开创了先河。我们至今都为她那质朴、率真、洒脱的艺术美感所深深折服!

文字为茶边求原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南宋宫廷旧藏兮甲盘卖了2.1亿 宋人还留了啥好东西?

山水题材是白釉黑彩图案中的主流品种之一,她的出现源于人们对故乡的深爱之情。北宋中期后,宫廷院体画开始重视山水题材的画作,北宋晚期,宋徽宗赵佶实行开放包容的艺术政策,院体画中形成了独具时代风格的水墨山水画。

成交价2.1275亿!史上最贵“平底锅”诞生!在开始这周一的“陶瓷讲堂”之前,舍爷先和大家掰扯下上个周末古玩收藏圈的大新闻——

7月15日晚的杭州西泠春季拍卖会上,“南宋宫廷旧藏西周重器国宝兮甲盘”以1.2亿人民币起拍,1.85亿人民币落槌,2.1275亿人民币成交!

卖了2.1亿的“平底锅”,南宋宫廷旧藏西周青铜兮甲盘

据称西泠此次拍出的兮甲盘(兮甲,即西周大臣尹吉甫,《诗经》主要就是他老人家采集的),上有一百三十三字,记载了西周时周宣王的历史,出土于宋,为南宋宫廷收藏。后宋末战乱流落民间,一度还曾被当做炊饼的炊具使用……(似乎摊煎饼更适合,这煎饼得卖多贵……)

闲话两句,书归正传。要说有宋一代,还真是一个巅峰式的朝代,不单审美水平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准,就连兮甲盘这在宋代出土收藏的物件儿,也能在千年后出个大新闻!这宋人还给我们留了啥好东西?这期我们接着聊。

磁州窑白釉黑(褐)彩的绘画技法和构图方式,在上一期的舍爷陶瓷讲堂中已经介绍过,但较之更为复杂和有趣的是磁州窑的装饰题材。宋代的白釉黑(褐)彩装饰可谓包罗万象,有山水、花鸟、诗句、人物、动物等等。磁州窑工匠将他们观察到的景物和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以或写实或写意的手法装饰于一件件陶瓷作品上。

这些题材的运用当然少不了当时“尚文抑武”政策的影响。宋代时,文人士大夫阶层占据优势地位,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引领了一个新时代的潮流,并以词赋、绘画等形式表现出来。磁州窑产品作为百姓民间的实用器,在装饰题材上必然要借鉴文人画和当时流行的诗句内容,已迎合消费者需求。

以山水景致抒发情感

山水题材是白釉黑彩图案中的主流品种之一,她的出现源于人们对故乡的深爱之情。北宋中期后,宫廷院体画开始重视山水题材的画作,北宋晚期,宋徽宗赵佶实行开放包容的艺术政策,院体画中形成了独具时代风格的水墨山水画。

磁州窑匠师们借鉴文人水墨画的写意风格,创作出了许多山水风景题材的作品。有一种说法是,比较明显的借鉴了北宋画家燕文贵的画风,细节在于用重笔墨顿挫,勾画山峦的轮廓线,整体画面又呈现浓厚的世俗气息。

北宋 燕文贵《溪山楼观》

宋 磁州窑白釉黑彩山水人物纹枕(上图为舍爷制作的动图,是不是感觉山水都活了起来?)

磁州窑山水题材中,除了单纯的描写风景外,更多的是于景物中融入游乐、山居、农耕、渔猎等社会活动场景。这种题材也正反映了文人“避世隐逸”的心态,所谓“好国土之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家国情怀。

元 磁州窑白釉黑彩山水人物纹枕

诗句题材独领风骚

在宋代这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时代,不仅文人墨客经常借助诗词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情感,就连市井百姓也能随口赋上几句,甚至有感而发自创打油诗。

磁州窑匠师也深受感染,将当时流行的各种诗句抄录在陶瓷产品上。笔迹多为模仿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等书法名家的字迹,采用行书、楷书、草书、隶书等形式书写于器物胎体上。

黄庭坚行书书法《多宝塔》(节选)

黄庭坚小楷书法《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节选)

米芾行草书手卷《杂诗帖》

米芾晚年书法作品《行书三札卷》(节选)

不同的是,在陶瓷胎体上书写文字不像宣纸上那样游刃有余,需要受材质和物体立体感的局限,加上制作产品的效率要求,磁州窑上的书法作品用笔更为大胆,更加豪放洒脱。这种风格将苏轼提倡的“我书意造本无法”的书法境界发挥的淋漓尽致,并形成了独特的陶瓷书法形式。

诗句内容包含当时脍炙人口的文人诗词、格言、警句、谚语等等,这些内容反映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有些内容直到现在看来还是那么情真意切、字字珠玑。

下图瓷枕上的这句话很常见吧,在宋朝也是口口相传呢,你完全理解她的意思吗?

宋 磁州窑白釉黑彩文字枕

枕面墨书:“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语出孔子,本意为自己都不希望被人如此对待,换角度思考,自己也不要这样对待别人。引申为人际关系的相处,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还要关注他人的存在,平等待人,尊重他人。

论贤妻和孝子的重要性。现如今某些名人大腕的孩子吸毒、闯祸,怎叫一个“坑爹”了得;因妻子招灾惹祸,备受牵连的人也不在少数,戴个绿帽子也算是“赶潮流”了。别说祖先没提醒你哦!

宋 磁州窑白釉黑彩“父母无忧”枕

墨书内容:“父母无忧因子孝 夫无横祸为妻贤”。

对此,大郎同学应该最有感触:

“大郎,来 吃药”

描写对闲适自得之田园生活的向往,下图这方瓷枕将苏轼的《如梦令》抄录其上:

宋 磁州窑白釉黑彩“如梦令”瓷枕

墨书文字释读:“为向东坡传语 人在玉堂深处 别后(有)谁来 雪压小桥无路 归去 归去 江(上)一犁春雨”

我们今天的生活节奏之快,压力之大是古人无可企及的,宁静的田园生活早已是古人的诉求,何况我们呢?

错别字成另类营销法则

有趣的是,在磁州窑诗词装饰作品中也有许多错别字出现,也许是窑工文化水平有限,诗句乃道听途说,难免理解错误,或许有意为之,为调动消费者的眼球,这就是古人的另类营销法则吧!

例如一件金代长治窑(属磁州窑系)卧女枕,在抄录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时,就出现了三个别字。将“月落乌啼霜满天”写成“叶落猿啼霜满天”,将“江枫渔火对愁眠”写成“江边渔火对愁眠”。磁州窑匠师在不经意间的失误,却使作品别有一番风趣。

金 长治窑诗句纹卧女枕

“婴戏纹”响应国家号召

仅次于诗句和山水内容的,就属婴戏题材广受欢迎了。古代婴戏题材象征着生命的延续,是封建社会传宗接代理念的具象表达。宋朝人均GDP世界领先,百姓生活富足,或许还有很多社会福利,多子多福也就具备了现实条件。

描写婴戏纹的种类包括乡间生活、体育活动、儿童游戏等,多以白描手法绘于瓷枕面上。例如下面的这件作品描写了天真质朴的儿童乡间生活。

宋 磁州窑白釉黑彩童子赶鸭枕

大都会博物馆藏 金磁州窑白釉黑彩”张家造“竹马戏枕

宋代时的“竹马”戏,已经出现以竹篾制扎并以纸糊成的“马头”,但没有马身,后面接上一根长有绿叶的长竹象征“马身”。南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里提到,当年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元夕舞队中,已出现“男女竹马”。

金代仍然流行婴戏纹,不同之处在于描写儿童体育活动的题材增多,我们知道金代是北方游牧民族女真人建立的政权,天生的民族性格造就女真统治者施行宽松的教育政策,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鼓励孩子们多参与户外活动。这在我们今天看来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

金 磁州窑白釉黑彩蹴鞠枕(右为舍爷制作的动图,那时的少年足球队……)

画面中呈现一位活泼可爱的儿童形象,他上着长款花衫,下穿肥版长裤,双臂弯曲,右腿上提,正在全神贯注的蹴脚下的鞠。

到元代时,磁州窑婴戏纹数量有所减少,装饰载体中枕的数量也大幅缩减,时常在罐、瓶等器物的腹部出现。构图风格上,由宋金时期主题人物之外留白的做法,改为以花卉、卷草、水波等为地的“满花”装饰。所绘婴儿体态丰满,但笔法趋向程式化,面目表情单一。

了如三舍藏 磁州窑白釉褐彩荷塘婴戏纹罐

主体纹饰绘于罐腹部,在如意头形开光内,体态丰盈的孩童安卧于荷叶上,周围以荷塘纹样为地,罐肩部饰以葵花纹条形带,整体构图饱满,严谨不失韵味。

明代的磁州窑婴戏纹较元代又有增多,已不见于瓷枕中,通常出现于碗侧壁、罐瓶类器物腹部。绘画笔法更为简练,线条韵律、跳动感很强。到明代后期,演变为完全写意化的风格,匠师们只需寥寥几笔,便迅速勾勒出类似象形符号一般的婴戏图。

了如三舍藏 磁州窑白釉褐彩婴戏纹杯

生于宫廷长于民间的花鸟画

同山水风景题材一样,磁州窑的花鸟画也充分借鉴了宋代宫廷院体画的风格。宋早期的宫廷花鸟画沿袭了唐、五代时期的精谨风格,所绘内容均为宫廷中的珍禽瑞兽。直到北宋中期崔白出现后,宫廷花鸟画逐渐改为民间喜闻乐见的动植物形象,并形成了宋代独有的花鸟画风格。

崔白《寒雀图》(局部)

磁州窑匠师根据自己的生产特点,在借鉴宫廷花鸟画的同时创作出了具磁州窑独特风格的花鸟图案。他们的作品同样遵循写实风格,但笔法精炼,虽不及宫廷画那样精致华丽,却也生动传神。金代的磁州窑花鸟装饰基本沿袭宋代特征。

宋 磁州窑白釉黑彩喜鹊登枝纹枕(右为舍爷制作的动图,喜鹊枝头闹)

枕作腰圆形,主体视觉区绘一喜鹊登枝,它回头张望,貌似寻找伙伴,与周围干练的枝叶搭配,构成一幅协调生动的画面。

金 长治窑喜鹊登枝纹虎形枕

取材于市井文化的题材

宋代商品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城市中出现了很多从事商业和手工业的人群,他们和平民阶层一起构成了市井文化的基础。在宋代,城市中经常出现瓦舍、勾栏场所,用于表演杂技、歌舞、相扑等各种节目,这些场所也成为人们休闲聚集的好去处,这便是市井文化的组成部分。瓷枕中就有一种描绘当时演出节目的写实作品。

宋 磁州窑白釉黑彩马戏图枕(右为舍爷制作的动图,动起来的才叫马戏嘛)

枕面所绘一人在飞奔的马上倒立,两脚悬空,呈现一幅惊心动魄的场景,这种图案题材就来源于当时勾栏瓦舍中的表演。

震慑作用的动物题材

狮子、老虎、麒麟、龙凤等瑞兽,或凶猛刚毅、或温和而具灵性,古人赋予她们驱邪消灾,送子带福等寓意。因而也常以其形象为题材制成各种艺术品,随身携带或装饰于居所,磁州窑白釉黑彩题材中也不乏出现这些动物形象。

宋 磁州窑白釉黑彩狮纹“镇宅”枕

金 磁州窑白釉黑彩虎纹枕

磁州窑白釉黑(褐)彩装饰在汲取宫廷院体画、文人画、文人书法等艺术表现形式的同时,充分展现了民间喜闻乐见、广泛流传的各种内容题材。也正因此,才使得磁州窑白釉黑(褐)彩成为单独的一类陶瓷装饰品种而名扬千古,并为后世的青花等釉下彩装饰开创了先河。我们至今都为她那质朴、率真、洒脱的艺术美感所深深折服!

文字为茶边求原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