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源氏物语》与日本香道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源氏物语》与日本香道

熏香对于贵族宫廷可谓不可或缺。源氏物语中就详细记载了六种熏香的配方以及调配之法。

木公子有话说

《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是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女作者紫式部是贵族出身,很有才情。后夫死家道中落,被招进到宫中做了皇后的侍读女官。

本书写于具体年代没有确切资料,但很多学者认为应该在一千年前的日本平安时代,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写实小说,有日本《红楼梦》之称。

木小香的香

涉及三个朝代历时70多年,400多人物以源氏皇子为主线,错综复杂的相互交错着。此时的日本,完全学大唐文化为皇族、贵族、上流社会的必修课。

熏香对于《源氏物语》中浓丽纤巧,精致华美的贵族宫廷可谓一刻不可或缺,高贵的人出现必先有雅致的熏香传来。

李慢慢的香事

《梅枝》卷中那场赛香会精辟地诠释了什么叫“闻香识女人”,源氏大臣的独生女儿明石小女公子要进宫了,大臣的妻妾纷纷送来自己调配的熏香。

源氏随性地请了弟弟萤兵部卿亲王品评这些熏香,萤兵部卿亲王乐得透过这些香物细细测度那些垂帘内的美丽女性,猜测兄长的妻妾容貌如何,品性如何。

香薰虽然已有既定的配方,但各人趣味不同,定分略有异同,或有精于此道者基于原有配方,加入新品,推陈出新,致使香剂与众不同。

源氏和紫姬两人藏在自己的居室里秘密调制的香薰,一个是皇室秘传下来的方法,一个是香剂大师留下的秘方,再加上两人出挑的品味,即使配的同一种香,也各有优劣。

木公子有话说

紫姬是源氏的正夫人,即将入宫的明石女公子的养母。身份重要,尊贵无比,因此她制的熏香品种最多,有“梅花”“黑方”“侍从”三种。萤兵部卿亲王最推崇紫夫人的“梅花”,这是适合春季的熏香,自然受到居住在“春之町”热爱春季的紫夫人的钟爱。

源氏物语中对六种薰物的记录:

源氏独自闭居在离开正屋的一间别室中,悉心调制仁明天皇承和年间秘传下来的两种香剂:“黑方”与“侍从”。

木公子有话说

紫夫人则在正屋与东厢之间的别室深处设一座位,在那里依照八条式部卿亲王的秘方调制香剂。(此为“梅花”)气味爽朗而新鲜,配方分量稍强,故有一种珍奇的香气。

前斋院槿姬送来的“黑方”,毕竟幽雅沉静,与众不同。

住在夏殿里的花散里,闻知各位夫人大家制香,互相竞赛,觉得自己何必挤在里头,与人争长。可见她在制香等事情上也是谦虚退让的。因此她所制的只有一种夏季用的“荷叶”,香气特别幽静,异常芬芳可爱。

住在冬殿里的明石姬,本想调制一种冬季用的“落叶”,但念此香比不上别人,亦甚乏味。因此想起:从前宇多天皇有一种优越的熏衣香调制法,公忠朝臣得其秘传,再加研究精选,制成名香“百步”。她便依照此方调制,香气馥郁,异乎寻常。

一条兼良所著的《尺素往来》之中,记录了这六大熏香的配方以及调配之法:

“沉香,丁子,贝香,薰陆,白檀,麝香等六种,每方捣移而和之。加詹唐,命名梅花;加郁金,命名落叶;加甘松,命名荷叶;加藿香,命名菊花;加零陵,命名侍从;加乳香,命名黑方。此皆发梅檀、沉水之气,吐麝脐、龙涎之熏者也。”

李慢慢的香事

由此可见,六大熏香是在沉香,丁子,贝香,熏陆,白檀和麝香的基础上,添加不同的香料,变化而成具有季节代表性的六种熏香。

随着四季更迭,贵族们所用的熏香也会依次更换。光看这些名字和相应香气的描述,就觉得奇思妙想、幽雅非凡。

黑方、侍从、梅花、荷叶、落叶(未配制)、百步——这些熏香都属于“炼香”,即将磨制成粉末的香材,配以蜂蜜、梅肉、甘葛等“保香”之物,混合、捣制、调配、揉制成大粒的香丸。

保香的材料添加得愈多,留香时间就愈长,如作为熏衣香,便能达到“盈香满袖,隔帘亦可闻”的效果。

其中,“百步”是明石姬在前代源公忠的秘方之上改良而成的一种熏衣香,并不在六大熏香之列。它的胜出,主要在于明石姬出色的自由发挥,使得这种熏香别处心裁,馥郁非常。

而其他人调制的熏香,包括明石姬没有调制的“落叶”和文中没有出现的“菊花”,才是真正的“平安王朝六大熏香”——梅花、荷叶、侍从、菊花、落叶、黑方。

明石姬虽为明石女公子生母,但出身低微却心性高傲,怕与众夫人同列相形见绌,自讨没趣,因而不调制六大名香。她精研了前宇多天皇留下的一种熏衣香,制成名香“百步”。熏衣香最注重制香者个人发挥,萤部卿亲王对明石姬评价是,制此香之人心工最为巧妙。

“侍从”——主要由沉香、丁香、甲香、甘松等香料调配而成,有时也会加入占唐、麝香等香料。侍从的配方可以说是六大熏香中最具变化性的。

传说为乙侍从所制,别名“拾遗补阙”,也被称为“拾遗”。该熏香随调香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是秋季的代表熏香。

“侍从”制法最为复杂,最终确定源氏大臣调制的最为优良,这种香剂制法向来只授予女子,让身为男子的源氏得到这法,笔者认为是一种极其暧昧的暗示。

《源氏物语》中的关于焚香、熏香、调香的描写场景很多。可见,一千多年前的日本皇族、贵族及一些上流社会用香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 END -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源氏物语》与日本香道

熏香对于贵族宫廷可谓不可或缺。源氏物语中就详细记载了六种熏香的配方以及调配之法。

木公子有话说

《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是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女作者紫式部是贵族出身,很有才情。后夫死家道中落,被招进到宫中做了皇后的侍读女官。

本书写于具体年代没有确切资料,但很多学者认为应该在一千年前的日本平安时代,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写实小说,有日本《红楼梦》之称。

木小香的香

涉及三个朝代历时70多年,400多人物以源氏皇子为主线,错综复杂的相互交错着。此时的日本,完全学大唐文化为皇族、贵族、上流社会的必修课。

熏香对于《源氏物语》中浓丽纤巧,精致华美的贵族宫廷可谓一刻不可或缺,高贵的人出现必先有雅致的熏香传来。

李慢慢的香事

《梅枝》卷中那场赛香会精辟地诠释了什么叫“闻香识女人”,源氏大臣的独生女儿明石小女公子要进宫了,大臣的妻妾纷纷送来自己调配的熏香。

源氏随性地请了弟弟萤兵部卿亲王品评这些熏香,萤兵部卿亲王乐得透过这些香物细细测度那些垂帘内的美丽女性,猜测兄长的妻妾容貌如何,品性如何。

香薰虽然已有既定的配方,但各人趣味不同,定分略有异同,或有精于此道者基于原有配方,加入新品,推陈出新,致使香剂与众不同。

源氏和紫姬两人藏在自己的居室里秘密调制的香薰,一个是皇室秘传下来的方法,一个是香剂大师留下的秘方,再加上两人出挑的品味,即使配的同一种香,也各有优劣。

木公子有话说

紫姬是源氏的正夫人,即将入宫的明石女公子的养母。身份重要,尊贵无比,因此她制的熏香品种最多,有“梅花”“黑方”“侍从”三种。萤兵部卿亲王最推崇紫夫人的“梅花”,这是适合春季的熏香,自然受到居住在“春之町”热爱春季的紫夫人的钟爱。

源氏物语中对六种薰物的记录:

源氏独自闭居在离开正屋的一间别室中,悉心调制仁明天皇承和年间秘传下来的两种香剂:“黑方”与“侍从”。

木公子有话说

紫夫人则在正屋与东厢之间的别室深处设一座位,在那里依照八条式部卿亲王的秘方调制香剂。(此为“梅花”)气味爽朗而新鲜,配方分量稍强,故有一种珍奇的香气。

前斋院槿姬送来的“黑方”,毕竟幽雅沉静,与众不同。

住在夏殿里的花散里,闻知各位夫人大家制香,互相竞赛,觉得自己何必挤在里头,与人争长。可见她在制香等事情上也是谦虚退让的。因此她所制的只有一种夏季用的“荷叶”,香气特别幽静,异常芬芳可爱。

住在冬殿里的明石姬,本想调制一种冬季用的“落叶”,但念此香比不上别人,亦甚乏味。因此想起:从前宇多天皇有一种优越的熏衣香调制法,公忠朝臣得其秘传,再加研究精选,制成名香“百步”。她便依照此方调制,香气馥郁,异乎寻常。

一条兼良所著的《尺素往来》之中,记录了这六大熏香的配方以及调配之法:

“沉香,丁子,贝香,薰陆,白檀,麝香等六种,每方捣移而和之。加詹唐,命名梅花;加郁金,命名落叶;加甘松,命名荷叶;加藿香,命名菊花;加零陵,命名侍从;加乳香,命名黑方。此皆发梅檀、沉水之气,吐麝脐、龙涎之熏者也。”

李慢慢的香事

由此可见,六大熏香是在沉香,丁子,贝香,熏陆,白檀和麝香的基础上,添加不同的香料,变化而成具有季节代表性的六种熏香。

随着四季更迭,贵族们所用的熏香也会依次更换。光看这些名字和相应香气的描述,就觉得奇思妙想、幽雅非凡。

黑方、侍从、梅花、荷叶、落叶(未配制)、百步——这些熏香都属于“炼香”,即将磨制成粉末的香材,配以蜂蜜、梅肉、甘葛等“保香”之物,混合、捣制、调配、揉制成大粒的香丸。

保香的材料添加得愈多,留香时间就愈长,如作为熏衣香,便能达到“盈香满袖,隔帘亦可闻”的效果。

其中,“百步”是明石姬在前代源公忠的秘方之上改良而成的一种熏衣香,并不在六大熏香之列。它的胜出,主要在于明石姬出色的自由发挥,使得这种熏香别处心裁,馥郁非常。

而其他人调制的熏香,包括明石姬没有调制的“落叶”和文中没有出现的“菊花”,才是真正的“平安王朝六大熏香”——梅花、荷叶、侍从、菊花、落叶、黑方。

明石姬虽为明石女公子生母,但出身低微却心性高傲,怕与众夫人同列相形见绌,自讨没趣,因而不调制六大名香。她精研了前宇多天皇留下的一种熏衣香,制成名香“百步”。熏衣香最注重制香者个人发挥,萤部卿亲王对明石姬评价是,制此香之人心工最为巧妙。

“侍从”——主要由沉香、丁香、甲香、甘松等香料调配而成,有时也会加入占唐、麝香等香料。侍从的配方可以说是六大熏香中最具变化性的。

传说为乙侍从所制,别名“拾遗补阙”,也被称为“拾遗”。该熏香随调香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是秋季的代表熏香。

“侍从”制法最为复杂,最终确定源氏大臣调制的最为优良,这种香剂制法向来只授予女子,让身为男子的源氏得到这法,笔者认为是一种极其暧昧的暗示。

《源氏物语》中的关于焚香、熏香、调香的描写场景很多。可见,一千多年前的日本皇族、贵族及一些上流社会用香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 END -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