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81亿港元举牌恒大之前,这位大佬早就让香港企业“闻风丧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81亿港元举牌恒大之前,这位大佬早就让香港企业“闻风丧胆”

华人置业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入手恒大,而且华人置业背后的实力大佬刘銮雄和恒大许老板更是私交甚笃。

作者:陈光  张婵

7月19日,华人置业发布自愿性公告,自2017年4月至今,该公司在公开市场以总代价约81亿港元(包括交易成本)购买中国恒大集团共6亿多股股份,达到举牌线。

据说,在华人置业买入恒大的时间段内,恒大股价翻了3倍多。

众人惊叹华人置业的好眼光,但大多数人不知的是,华人置业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入手恒大,而且华人置业背后的实力大佬刘銮雄和恒大许老板更是私交甚笃。

【从不做亏本买卖】

2008年四五月,在香港,有几位富豪经常聚在一起锄大地。

牌局的主角包括新世界发展的郑裕彤、华人置业的刘銮雄、英皇的杨受成、恒大的许家印、以及中渝置地的张松桥。

其中,郑、刘同盟多年,联手的投资多达几十项。杨受成和内地往来频繁,结识不少民营企业家,常为两地间投资牵线搭桥。

被称为“重庆李嘉诚”的张松桥,和刘銮雄关系甚密,后者私下昵称他为“阿娇”。早年,张松桥先后买下山顶道1号和歌赋山道1号两处豪宅,便是出于刘銮雄的提议和帮助。去年8月,媒体误传马云以15亿买入香港白加道22号豪宅,后辟谣真正买主是张松桥,而不远处的白加道31号,便是大刘的宅邸。

几次牌局,牌桌上的钱很少,但牌桌下牵涉的利益甚广。当时,上市被迫搁浅的恒大四面楚歌,随时可能倒下,许家印急需资金填补缺口。由杨受成引荐,他结识了另外几位“牌友”。

牌局后,众所周知的是,2008年6月,郑裕彤联手科威特投资局、德意志银行和美林银行,斥资5.06亿美元入股恒大,帮许家印渡过难关。

鲜为人知的是,刘銮雄投资恒大的钱,比彤叔还多。

2009年恒大上市前夕,他便和郑裕彤、张松桥分别认购5000万美元的股票,成为恒大的基础投资者。2010年初,他两次认购恒大发行的企业债券,总额高达7.5亿美元。2011年,他旗下的华人置业,又以5亿美元购得恒大江苏启东项目49%的权益。

两年间,仅股票和债券,刘銮雄投资恒大金额就接近50亿人民币。而消息称,在一起“锄大地”之前,他和许家印并不熟悉。如此重注,追求利益回报是固然,另一方面,也符合他对朋友“大方”的作风。

恒大一飞冲天后,几位牌友之间又开始“反向交易”。2015年7月,恒大斥资65亿港元,收购华人置业于四川成都的3栋物业及一笔私募基金。1年后,恒大又以55亿元收购张松桥中渝置地旗下一家附属公司92%股权。

因地块涨价、项目折旧等因素,外界很难解读清楚这几笔交易中的利益关系,但舆论大多认为刘銮雄获益不菲。

因为“大刘从不做亏本买卖”。

【一手金融、一手地产】

在香港商界,作为后生的刘銮雄,比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小半个辈分,但“江湖地位”隐隐与这些前辈平起平坐。

这一方面,自然和大刘的“义气”有关。多年的娱乐新闻中,刘銮雄留下了两个标签:好面子、重情义。用刘銮雄自己的话说就是,“对别人好点,不会吃亏”。

做生意时,他也这样。熟悉的人称,大刘有时候不太看重投资回报,更讲究“有钱齐齐搵,有难齐齐当”(粤语,意思有钱一起挣,有难一起担)。

但从客观角度分析,大刘可以交友如此广阔,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原因是,大刘有眼光、有资本。他的实力,从当年惊动股市的几次狙击操作里可见一斑。

1984年,刘銮雄与其此前公司——爱美高另一创始人产生矛盾,性子刚硬的他直接宣布离开,将股份转让给基金公司,携巨资下野。此举令爱美高股价大跌,从4元跳至0.7元。

刘銮雄并没有走远,股价来到低点,他便在市场上吸纳公司的股份,半年后,他联手基金公司杀了一记回马枪,再度掌握公司控制权,将另一创始人挤出局。

一进一出,大刘不仅牢牢掌控了爱美高,还赚得2亿港币。

此役令他初尝股权游戏的甜头。相比于公司的业务,股市虽然风险大,但是收益来得快,也刺激。于是,大刘调转船头,转身变成令老牌港企闻风丧胆的“股市狙击手”。

所谓“股市狙击”,是符合法令但令上市公司控股方憎恨的一种行为。通常的手法是:当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控制权不稳,而该公司的资产值又很高时,先在市场上吸纳相当股份,然后提出全面收购,迫使对方以高价买回自己手上的股份,或是将整间公司易手,进而从中赚取利润。

1985年到1987年间,刘銮雄狙了四枪,目标分别是能达科技、华人置业、中华煤气,以及香港大酒店,均获胜而终。

其中,中华煤气是“四叔”李兆基的产业,李兆基曾是亚洲首富,有亚洲股神之誉。初出茅庐的刘銮雄“太岁头上动土”,购入800多万股份后卖给基金,获利3400多万港元。

华人置业则是刘銮雄的代表作,一战后,他将这家拥有93年历史的华人老牌企业纳为己有,直到今天,华人置业依旧是其驰骋资本市场的旗舰企业。

不过,将“狙击刘”名头推向顶峰的,是香港大酒店一役。

大酒店集团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酒店企业,旗下拥有半岛酒店、九龙酒店、浅水湾酒店、山顶缆车等多个品牌,历来为老牌英资、财阀嘉道理家族和梁仲豪家族所掌控。

1987年初,刘銮雄联手林百欣从梁仲豪家族手中买下大酒店34.9%股权。但是在管理权问题上,华人受到歧视,他们无法争取到董事席位。

为了出口恶气,刘銮雄寸步不让,和米高-嘉道理从股东会议“打到”香港收购及合并委员会,闹得满城风雨。

最后,嘉道理家族出资收购了股权,刘銮雄获益1.36亿港币后退出。这场“中英会战”,也被写入了香港历史。

在老牌财阀面前,刘銮雄展现的胆略和财力令人刮目相看。赚了嘉道理家族的钱,他还觉得委屈,称自己只是为了合法权益“被迫还击”。

这之后,大刘在股市的风头一时无两,凡是他涉及的股票必然大涨。

期间,市场盛传刘銮雄将收购东亚银行,对方的股票便如脱缰野马般飙升。

上世纪80年代末,刘銮雄又多次出手,气吞万里如虎,控制的上市公司多达5家,被视为香港候补财阀。

但当一众股民紧盯着他时,他却放下狙击枪,开始疯狂“扫楼”。

1987年末,刘銮雄连续买了铜锣湾、湾仔三栋写字楼,此后,他多次在地产低迷期抄底,先后买下了铜锣湾地带、湾仔电脑城、尚翘峰,以及香港最高的购物中心The One等多栋物业,被誉为“铜锣湾铺王”。

如此之后,一手金融、一手地产的刘銮雄稳坐了香港商界实力派大佬之列。

版权声明:版权归华商韬略所有,转载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ID:hstl8888)回复“转载”获取授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81亿港元举牌恒大之前,这位大佬早就让香港企业“闻风丧胆”

华人置业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入手恒大,而且华人置业背后的实力大佬刘銮雄和恒大许老板更是私交甚笃。

作者:陈光  张婵

7月19日,华人置业发布自愿性公告,自2017年4月至今,该公司在公开市场以总代价约81亿港元(包括交易成本)购买中国恒大集团共6亿多股股份,达到举牌线。

据说,在华人置业买入恒大的时间段内,恒大股价翻了3倍多。

众人惊叹华人置业的好眼光,但大多数人不知的是,华人置业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入手恒大,而且华人置业背后的实力大佬刘銮雄和恒大许老板更是私交甚笃。

【从不做亏本买卖】

2008年四五月,在香港,有几位富豪经常聚在一起锄大地。

牌局的主角包括新世界发展的郑裕彤、华人置业的刘銮雄、英皇的杨受成、恒大的许家印、以及中渝置地的张松桥。

其中,郑、刘同盟多年,联手的投资多达几十项。杨受成和内地往来频繁,结识不少民营企业家,常为两地间投资牵线搭桥。

被称为“重庆李嘉诚”的张松桥,和刘銮雄关系甚密,后者私下昵称他为“阿娇”。早年,张松桥先后买下山顶道1号和歌赋山道1号两处豪宅,便是出于刘銮雄的提议和帮助。去年8月,媒体误传马云以15亿买入香港白加道22号豪宅,后辟谣真正买主是张松桥,而不远处的白加道31号,便是大刘的宅邸。

几次牌局,牌桌上的钱很少,但牌桌下牵涉的利益甚广。当时,上市被迫搁浅的恒大四面楚歌,随时可能倒下,许家印急需资金填补缺口。由杨受成引荐,他结识了另外几位“牌友”。

牌局后,众所周知的是,2008年6月,郑裕彤联手科威特投资局、德意志银行和美林银行,斥资5.06亿美元入股恒大,帮许家印渡过难关。

鲜为人知的是,刘銮雄投资恒大的钱,比彤叔还多。

2009年恒大上市前夕,他便和郑裕彤、张松桥分别认购5000万美元的股票,成为恒大的基础投资者。2010年初,他两次认购恒大发行的企业债券,总额高达7.5亿美元。2011年,他旗下的华人置业,又以5亿美元购得恒大江苏启东项目49%的权益。

两年间,仅股票和债券,刘銮雄投资恒大金额就接近50亿人民币。而消息称,在一起“锄大地”之前,他和许家印并不熟悉。如此重注,追求利益回报是固然,另一方面,也符合他对朋友“大方”的作风。

恒大一飞冲天后,几位牌友之间又开始“反向交易”。2015年7月,恒大斥资65亿港元,收购华人置业于四川成都的3栋物业及一笔私募基金。1年后,恒大又以55亿元收购张松桥中渝置地旗下一家附属公司92%股权。

因地块涨价、项目折旧等因素,外界很难解读清楚这几笔交易中的利益关系,但舆论大多认为刘銮雄获益不菲。

因为“大刘从不做亏本买卖”。

【一手金融、一手地产】

在香港商界,作为后生的刘銮雄,比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小半个辈分,但“江湖地位”隐隐与这些前辈平起平坐。

这一方面,自然和大刘的“义气”有关。多年的娱乐新闻中,刘銮雄留下了两个标签:好面子、重情义。用刘銮雄自己的话说就是,“对别人好点,不会吃亏”。

做生意时,他也这样。熟悉的人称,大刘有时候不太看重投资回报,更讲究“有钱齐齐搵,有难齐齐当”(粤语,意思有钱一起挣,有难一起担)。

但从客观角度分析,大刘可以交友如此广阔,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原因是,大刘有眼光、有资本。他的实力,从当年惊动股市的几次狙击操作里可见一斑。

1984年,刘銮雄与其此前公司——爱美高另一创始人产生矛盾,性子刚硬的他直接宣布离开,将股份转让给基金公司,携巨资下野。此举令爱美高股价大跌,从4元跳至0.7元。

刘銮雄并没有走远,股价来到低点,他便在市场上吸纳公司的股份,半年后,他联手基金公司杀了一记回马枪,再度掌握公司控制权,将另一创始人挤出局。

一进一出,大刘不仅牢牢掌控了爱美高,还赚得2亿港币。

此役令他初尝股权游戏的甜头。相比于公司的业务,股市虽然风险大,但是收益来得快,也刺激。于是,大刘调转船头,转身变成令老牌港企闻风丧胆的“股市狙击手”。

所谓“股市狙击”,是符合法令但令上市公司控股方憎恨的一种行为。通常的手法是:当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控制权不稳,而该公司的资产值又很高时,先在市场上吸纳相当股份,然后提出全面收购,迫使对方以高价买回自己手上的股份,或是将整间公司易手,进而从中赚取利润。

1985年到1987年间,刘銮雄狙了四枪,目标分别是能达科技、华人置业、中华煤气,以及香港大酒店,均获胜而终。

其中,中华煤气是“四叔”李兆基的产业,李兆基曾是亚洲首富,有亚洲股神之誉。初出茅庐的刘銮雄“太岁头上动土”,购入800多万股份后卖给基金,获利3400多万港元。

华人置业则是刘銮雄的代表作,一战后,他将这家拥有93年历史的华人老牌企业纳为己有,直到今天,华人置业依旧是其驰骋资本市场的旗舰企业。

不过,将“狙击刘”名头推向顶峰的,是香港大酒店一役。

大酒店集团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酒店企业,旗下拥有半岛酒店、九龙酒店、浅水湾酒店、山顶缆车等多个品牌,历来为老牌英资、财阀嘉道理家族和梁仲豪家族所掌控。

1987年初,刘銮雄联手林百欣从梁仲豪家族手中买下大酒店34.9%股权。但是在管理权问题上,华人受到歧视,他们无法争取到董事席位。

为了出口恶气,刘銮雄寸步不让,和米高-嘉道理从股东会议“打到”香港收购及合并委员会,闹得满城风雨。

最后,嘉道理家族出资收购了股权,刘銮雄获益1.36亿港币后退出。这场“中英会战”,也被写入了香港历史。

在老牌财阀面前,刘銮雄展现的胆略和财力令人刮目相看。赚了嘉道理家族的钱,他还觉得委屈,称自己只是为了合法权益“被迫还击”。

这之后,大刘在股市的风头一时无两,凡是他涉及的股票必然大涨。

期间,市场盛传刘銮雄将收购东亚银行,对方的股票便如脱缰野马般飙升。

上世纪80年代末,刘銮雄又多次出手,气吞万里如虎,控制的上市公司多达5家,被视为香港候补财阀。

但当一众股民紧盯着他时,他却放下狙击枪,开始疯狂“扫楼”。

1987年末,刘銮雄连续买了铜锣湾、湾仔三栋写字楼,此后,他多次在地产低迷期抄底,先后买下了铜锣湾地带、湾仔电脑城、尚翘峰,以及香港最高的购物中心The One等多栋物业,被誉为“铜锣湾铺王”。

如此之后,一手金融、一手地产的刘銮雄稳坐了香港商界实力派大佬之列。

版权声明:版权归华商韬略所有,转载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ID:hstl8888)回复“转载”获取授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