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双台风“桑卡”“洛克”齐来袭,你对台风知多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双台风“桑卡”“洛克”齐来袭,你对台风知多少?

台风是暖性低压,因而台风范围内的地面流场是气旋式辐合流场。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山夕团队 唐媛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近期,西北太平洋正迎来今年首个台风活跃期,从21日凌晨至22日下午的短短34个小时内,今年第5、6、7、8号台风相继生成。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7月23日9时50分,今年第7号台风“洛克”(热带风暴级)于香港东部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2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95百帕。7月24日06时继续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今年第8号台风“桑卡”(热带风暴级)的中心24日早晨5点钟,仍位于海南三亚东偏南方约230公里的南海中西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98百帕,七级风圈半径80公里。

“桑卡”未来48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

台风来袭虽然频繁,但是你真的了解它吗?

台风的结构

台风是暖性低压,因而台风范围内的地面流场是气旋式辐合流场。按辐合气流速度的大小,一个发展成熟的台风,其低层沿经向方向可分为三个区域:

(1)外圈:自台风边缘到最大风速区外缘,风速向中心急增,风力在6级以上,半径约200-300公里;

(2)中圈:从最大风速区外缘到台风眼壁,是台风中对流和风雨最强烈的区域,半径为100公里;(3)内圈:即台风眼区,风速迅速减小,半径约5-30公里。

台风横向结构图

台风流场的垂直分布,大致分为三层:

(1)从地面到3公里(主要是从500-1000米的摩擦层)为低层气流流入层,气流有显著向中心辐合的经向分量。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内流气流呈气旋式旋转,并在向内流入过程中,愈接近台风中心,旋转半径愈短,等压线曲率愈大,离心力也相应增大。在地转偏向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内流气流并不能到达台风中心,在台风眼壁附近环绕台风眼壁作强烈地螺旋上升。这一层对台风的发生、发展、消亡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2)3-8公里左右是中层过渡层,气流的经向分量已经很小,主要沿切线方向环绕台风眼壁螺旋上升,上升速度在700-300毫巴之间达到最大;

(3)从8公里左右到对流层顶(约12一16公里)为高层气流流出层,这层上升气流带有很大的切向风速,同时气流在上升过程中释放出大量潜热,造成台风中部气温高于周围,以及台风中的水平气压梯度力随着高度升高而逐渐减小的状况,当上升气流达到一定高度(约10-12公里)时,水平气压梯度力小于离心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时,就出现向四周外流的气流。空气外流的量与流入层的流入量大体相当。

台风垂直分布图侵袭我国的台风路径

台风路径尽管是千变万化的,但是在相似形势和条件的影响下,还是有其共同的特征。根据它们的主要特点,可以将西太平洋台风的基本路径概括为以下三类:

西太平洋台风三大基本路径图

第Ⅰ类为西移路径:台风从菲律宾以东海面一直向西移动,经我国南海,在华南沿海和海南岛、越南沿海一带登陆。这条路径的台风对我国华南地区影响较大。

第Ⅱ类为西北移路径:台风自菲律宾以东海面向西北方向移动,横穿我国台湾和台湾海峡,在闽、粤一带登陆;或者穿过琉球群岛,在江、浙沿海登陆。这条路径的台风常常侵袭我国大陆,对华东、华南均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有人称之为”登陆型台风路径"。

第Ⅲ类为转向路径:台风在菲律宾以东海面先向西北方向移动,以后转向东北,呈抛物线状,是最多见的路径,如台风在远海转向,主要袭击日本或在海上消失;如台风在近海转向,大多向东北方向移动,影响朝鲜,但有一小部分在北上的后期会折向西北行,登陆于我国辽鲁沿海。冬季这类台风的转向点很偏南,有可能影响菲律宾和我国台湾一带。

台风移动路径随季节而异。一般说来,夏季台风多属路径Ⅱ,其它季节则多属路径I、Ⅲ,其中从东向西的西进型路径,自冬至夏是从低纬向高纬慢慢迁移,自夏至冬又返回低纬。据统计,1-4月台风多在10°N以南西移,5-6月多在10-15°N之间西移,7-8月主要路径显著北移,在15-25°N之间西移影响我国。9-10月开始南退,多在15-20°N之间西移,11-12月台风路径南退到10-15°N之间西移。至于转向台风,各月平均转向点亦随季节变化,自冬至夏很有规律地从低纬向高纬移,盛夏达到最北,而且转向点从东向西移;自夏至冬则转向点从高纬移向低纬,从西移向东。

如何防范台风

台风登陆地点一定是不能掉以轻心的了,而登陆地北边以及较远的区域则需要密切的防范台风倒槽与冷空气共同作用引发的连续性强降水。需要密切关注政府部门发布的防灾信息以及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情况及时规划行程,不要让降水干扰了将来的计划。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双台风“桑卡”“洛克”齐来袭,你对台风知多少?

台风是暖性低压,因而台风范围内的地面流场是气旋式辐合流场。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山夕团队 唐媛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近期,西北太平洋正迎来今年首个台风活跃期,从21日凌晨至22日下午的短短34个小时内,今年第5、6、7、8号台风相继生成。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7月23日9时50分,今年第7号台风“洛克”(热带风暴级)于香港东部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2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95百帕。7月24日06时继续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今年第8号台风“桑卡”(热带风暴级)的中心24日早晨5点钟,仍位于海南三亚东偏南方约230公里的南海中西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98百帕,七级风圈半径80公里。

“桑卡”未来48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

台风来袭虽然频繁,但是你真的了解它吗?

台风的结构

台风是暖性低压,因而台风范围内的地面流场是气旋式辐合流场。按辐合气流速度的大小,一个发展成熟的台风,其低层沿经向方向可分为三个区域:

(1)外圈:自台风边缘到最大风速区外缘,风速向中心急增,风力在6级以上,半径约200-300公里;

(2)中圈:从最大风速区外缘到台风眼壁,是台风中对流和风雨最强烈的区域,半径为100公里;(3)内圈:即台风眼区,风速迅速减小,半径约5-30公里。

台风横向结构图

台风流场的垂直分布,大致分为三层:

(1)从地面到3公里(主要是从500-1000米的摩擦层)为低层气流流入层,气流有显著向中心辐合的经向分量。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内流气流呈气旋式旋转,并在向内流入过程中,愈接近台风中心,旋转半径愈短,等压线曲率愈大,离心力也相应增大。在地转偏向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内流气流并不能到达台风中心,在台风眼壁附近环绕台风眼壁作强烈地螺旋上升。这一层对台风的发生、发展、消亡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2)3-8公里左右是中层过渡层,气流的经向分量已经很小,主要沿切线方向环绕台风眼壁螺旋上升,上升速度在700-300毫巴之间达到最大;

(3)从8公里左右到对流层顶(约12一16公里)为高层气流流出层,这层上升气流带有很大的切向风速,同时气流在上升过程中释放出大量潜热,造成台风中部气温高于周围,以及台风中的水平气压梯度力随着高度升高而逐渐减小的状况,当上升气流达到一定高度(约10-12公里)时,水平气压梯度力小于离心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时,就出现向四周外流的气流。空气外流的量与流入层的流入量大体相当。

台风垂直分布图侵袭我国的台风路径

台风路径尽管是千变万化的,但是在相似形势和条件的影响下,还是有其共同的特征。根据它们的主要特点,可以将西太平洋台风的基本路径概括为以下三类:

西太平洋台风三大基本路径图

第Ⅰ类为西移路径:台风从菲律宾以东海面一直向西移动,经我国南海,在华南沿海和海南岛、越南沿海一带登陆。这条路径的台风对我国华南地区影响较大。

第Ⅱ类为西北移路径:台风自菲律宾以东海面向西北方向移动,横穿我国台湾和台湾海峡,在闽、粤一带登陆;或者穿过琉球群岛,在江、浙沿海登陆。这条路径的台风常常侵袭我国大陆,对华东、华南均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有人称之为”登陆型台风路径"。

第Ⅲ类为转向路径:台风在菲律宾以东海面先向西北方向移动,以后转向东北,呈抛物线状,是最多见的路径,如台风在远海转向,主要袭击日本或在海上消失;如台风在近海转向,大多向东北方向移动,影响朝鲜,但有一小部分在北上的后期会折向西北行,登陆于我国辽鲁沿海。冬季这类台风的转向点很偏南,有可能影响菲律宾和我国台湾一带。

台风移动路径随季节而异。一般说来,夏季台风多属路径Ⅱ,其它季节则多属路径I、Ⅲ,其中从东向西的西进型路径,自冬至夏是从低纬向高纬慢慢迁移,自夏至冬又返回低纬。据统计,1-4月台风多在10°N以南西移,5-6月多在10-15°N之间西移,7-8月主要路径显著北移,在15-25°N之间西移影响我国。9-10月开始南退,多在15-20°N之间西移,11-12月台风路径南退到10-15°N之间西移。至于转向台风,各月平均转向点亦随季节变化,自冬至夏很有规律地从低纬向高纬移,盛夏达到最北,而且转向点从东向西移;自夏至冬则转向点从高纬移向低纬,从西移向东。

如何防范台风

台风登陆地点一定是不能掉以轻心的了,而登陆地北边以及较远的区域则需要密切的防范台风倒槽与冷空气共同作用引发的连续性强降水。需要密切关注政府部门发布的防灾信息以及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情况及时规划行程,不要让降水干扰了将来的计划。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