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木屋烧烤王乐武:零售老兵教你用零售思维和撸串的人打交道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木屋烧烤王乐武:零售老兵教你用零售思维和撸串的人打交道

从2003年创立,十几年来,木屋烧烤做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地摊的食物搬到店堂里。

文丨尹磊

木屋烧烤的三个创始人,两个来自三洋,一个来自松下,没有一个是做过餐饮的,选择做烧烤,按联合创始人王乐武的话就是,纯粹误打误撞。

“也是运气好,如果当时我们选择开一家粤菜馆或者湘菜馆,早就倒闭了!”

为什么会倒闭?因为主导权在别人手里——得听大厨的。但烧烤是个可标准化的品类,对于三个出身零售的创始人来说,这就完全不同,标准化的餐饮品类和零售业是一脉相承的。

木屋烧烤目前的业务模式包含三种:直营实体店、半成品电商、Go串(移动烧烤车)。2016年,木屋烧烤总营收达6亿元,其中5亿多来自直营实体店,由遍布北上广深,重庆、天津的6座城市、总计83家门店贡献,而电商和Go串业务,去年分别有千万元和数百万元的收入进账,占比很少。在北京和深圳,分别有占地15亩和10亩的两个中央厨房作为支撑,对应木屋烧烤的三条不同业务线。

王乐武对品途说,“像这三种业态,是木屋烧烤再过10年也改变不了的,基本上也就是这点事。”

▲ Go串业务,木屋烧烤重金买下擎天柱原型车——美国彼得比尔特389,专门服务于大型的企业类聚会。木屋烧烤已经把车子改装成烧烤自助车,申请了几十项专利。

撸个串为什么也要搞品牌?

从2003年创立,十几年来,木屋烧烤做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地摊的食物搬到店堂里。

然而,在那个阶段,这种竞争方式是没有问题的,但接下来的十年,很多场景都会发生变化,竞争对手也从不同方向涌来,这时候再用产品比较产品的逻辑,就不再行得通了。

这些年,木屋烧烤也在给自己的品牌划定一个区间,它既不像坐满赤膊大汉的中国传统串店,也不像日式的居酒屋,“木屋烧烤实际上营造的是一种氛围,到了这儿就是放松,不管从物件还是环境,给人零压力,点菜时候的价格就更没有压力,大家可以在这个场景里面待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长。”王乐武解释道。

简单来说,就是让烤串品类的消费诉求不变,但体验和性价比要提升。

任何一个商业模式,都有高、中、低档之分,木屋烧烤打的就是中间的部分。“散兵游勇的小店,食品安全上可能没有保障,完全是基于老板个人的信任来做这件事。那我成本上我肯定拼不过它。我有员工,要上保险,得保护品牌;另外,所谓高端的这一部分,我也不做,你比如说这种要把场景装修的非常豪华,可能烤的这个食材要A9的牛肉。”

所以木屋烧烤的装修也不是带主题特色的,一旦餐饮产品带上主题的标签,就会趋向于小众群体,从而与大众群体渐行渐远。

而夫妻店所涵盖的绝大多数市场份额,也不是任何连锁品牌想吞就能吞下的,如王乐武所说,这个品类的市场太大了,远没到整合的时候。

零售思维 VS 后厨思维

在2014年获得天图资本风投时,可以查询到当时木屋烧烤的百城千店的计划,这种语境下,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资本+扩张的创投逻辑。而三年之后,木屋烧烤的83家门店和自营模式,显然与百城千店的期望相差甚远。

“这实际是我们给自己的一个目标,从设立目标到实现目标要有路径和工具,开餐饮更是这样,我们做的直营连锁和其他品牌的加盟连锁是不太一样的,这里边涉及到团队的孵化,线下的选址,开店的资金,现在开店资金可能不是问题了;线下选址虽然有点难,但我们有自己的一套选址的模型,这也不是问题;最关紧的是团队的孵化,没有那么容易。”

据王乐武透露,在木屋烧烤,从入职到能当上门店经理,再到能独当一面支撑起一个店面的运营,至少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开一个直营连锁经营的企业和开一个赚钱的餐馆,完全是两码事。开直营的连锁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单店盈利,要把这个模型搭建起来。第二步就是区域型的连锁,你在这个区域上,首先得是老大。”

就像在北京区域,提到老北京火锅,东来顺稳坐首席,但开到全国连锁,难度就又大不一样。目前国内能跨区域打通南北的餐饮连锁,少之又少。

呷哺算是其中一例,其创始人也是做零售出身,所以在做餐饮的时候,从一开始就考虑到坪效、人效、客户的动线……这也是呷哺能成为为数不多几个餐饮上市公司的原因。这样的零售思维,与一些传统餐饮老板的后厨思维,是大相径庭的。

“别看在中国餐饮市场巨大,你一定是要有这么一个散乱杂的过程,然后逐渐通过10年的过程,才能跑出来一些人,这些人是品类好、定位精准、老板自身厉害、股权没什么杂七杂八的问题、个人信用也能过关、短期之内不‘离婚’的,还得有团队,然后这个模式还能简单易复制。你要是这么想,实际上真正能跑出来的并不多。即使用我们自己的那套单店盈利模型来考核筛选,市面上一半的项目可能都看不了。”

木屋烧烤的每一个新店面,要求在18个月之内收回成本,这在目前的餐饮行业属中上水平。在木屋烧烤的这套模型中,涉及到人效、坪效等20几项内容。这也是王乐武不便向外透露的木屋烧烤杀手锏。

从2000年开始,王乐武就在日本三洋北京公司担任CEO,在17年前,就开始研究零售连锁,最近8年,又在研究服务类连锁。这意味着,很多人看见的木屋烧烤可能只是看见了表面,但是不知道背后十几年的经验和理论支撑。

线下流量池

“‘520’的时候,我们帮电影《小情书》做的线下的推广。就是客人只要现场举着520的一个牌子表白,马上就送两人电影票。是不是情侣都行,俩男的都行。当时电影公司跟我说,先给我1000张票,尝试一下。结果第一天就送出去1000张。实际现在你在社交网站上推广都不太容易,即便在线下,比如说北京的蓝港,咱们截住人流量,让人家表白一下,发一张电影票,人们也都不太愿意配合。在木屋烧烤的这个场景里面,实际上我想说的就是,它是可以让大家表达这种亲密关系的。”

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都在找王乐武,包括社交,汽车产业的,电影行业……对于木屋烧烤来说,虽然这部分收入还很小,只是刚刚开始,但将来可能成为主营业务外的一个新型收入渠道。

中国的商业地产里边,餐饮的数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过去的商业地产,餐饮、早教、超市、影院支撑着人流量,但现在,餐饮的比例越来越大,泡沫一涌而上。

“这个商场每天来多少人流量?每个店里面能获取多少人流?大家都要交租金,都要面对着同样竞争的时候,那不就剩下拼价格了吗。”

这种恶性竞争来的时候,木屋烧烤该怎么办?广告服务的概念,就是他们的其中一种防御体系。

“我们的现金流还是来自于实体店,但销售半成品食材的电商,这个通道,只要中国的冷链运输发达了以后,我可以把羊肉串直接卖到新疆。因为我的价格和成本有优势,可能我可以把它卖给全中国的地摊,甚至是那些小的烧烤店。因为它可能人工合下来,产品原材料合下来,还不如我便宜,这就是规模优势带来的效应,包括我可以跟其他的餐饮店合作,日料店合作。这个可能增长的速度就会快。”

现在这个阶段,对王乐武团队来说,首要的还是闷头做事,毕竟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不管从理论层面,还是趋势发展,亦或是风口,对王乐武来说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把串儿烤好了,价钱别整贵了,然后让我们的客户能够在消费时感受到服务附加值,这个对我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把客人伺候好了,才有流量,才有重塑甚至颠覆。

对话王乐武:餐饮这行,缺的太多

品途:现在还受资本的影响吗?

王乐武:实际上,最后我们是没有拿天图这笔钱的。资本也对我们有一定的背书。而且对我们这个尽职尽调做的也非常好,对我们来说,相当于体检一次。光做尽职调查,做了大概9个月。但讲实话,我们还是不放弃跟任何一家资本合作。但我们要的不是钱,而是这家公司背后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东西?比如说你是全中国商业地产的第一品牌,那我认为有价值。如果说你只能给我带来钱,就不太重要了,因为我现在自己账上的钱可能比一般的小的基金都有钱。这个毫不夸张的讲,我们也对这个事相对来说看的比较开。

品途:海底捞现在对你们有什么影响?

王乐武:有一次在深圳跟朋友在我们的店里吃饭,我记得很清楚,旁边有一个小伙子,我说你帮我拿两根牙签,那个小伙子一会儿两只手捧着五、六根牙签,双手递给我!当时说实话,我觉得自己挺没面子的。当时我想说那个小伙子两句,后来不能说,这事怨我自己。就这个小伙子,他从大山里边出来的,他就没见过牙签,我问他,你没见过吗?他说没见过,他也更不知道应该给客人怎么拿牙签,所以他从筒儿里边掉出来五六根,他觉得他拿给你,双手递给你,这是一种尊重。他不了解这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培训好。

但作为我们来讲,却认为这个是天经地义,这个还用培训吗?但对于餐饮的从业人员来讲,真的是要培训的,这是我们要向海底捞这样的传统餐饮老板学习的。

品途:现在餐饮业人才培养都是靠自身去培训、孵化吗?

王乐武:到目前为止,中国的餐饮行业,第一没有专门的餐饮大学,大部分都是技校毕业,餐饮的平均学历可能连高中不到,这个事是和我们的价值观有关系,认为做餐饮是相对来说劳动密集型、低端的服务行业。但是,餐饮未来一定会是中国经济转型中,重要的支撑产业。中国今年餐饮市场总额是3.5万亿,明年就会是4万亿,后年就会是5万亿。国内能达到这样量级的行业少之又少。

而一个行业里边在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一定是各种专业的服务商都进来的时候。餐饮行业过去就没有专业的公关公司和大数据公司。另外,你看房地产的融资就知道了。有70多种融资方式,一个餐饮我现在怎么融?我跟人说我开了一个店,生意挺好的,我想要开下一个店,没钱了,融资。来了一帮天使投资人,这个一顿贬,那个一顿说,这个估值,估的也一塌糊涂。老板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做个股权质押,没人给你质押。你说我给银行找贷款,人家说你这个店是租的,没有抵押物,问你有没有车,有没有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木屋烧烤王乐武:零售老兵教你用零售思维和撸串的人打交道

从2003年创立,十几年来,木屋烧烤做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地摊的食物搬到店堂里。

文丨尹磊

木屋烧烤的三个创始人,两个来自三洋,一个来自松下,没有一个是做过餐饮的,选择做烧烤,按联合创始人王乐武的话就是,纯粹误打误撞。

“也是运气好,如果当时我们选择开一家粤菜馆或者湘菜馆,早就倒闭了!”

为什么会倒闭?因为主导权在别人手里——得听大厨的。但烧烤是个可标准化的品类,对于三个出身零售的创始人来说,这就完全不同,标准化的餐饮品类和零售业是一脉相承的。

木屋烧烤目前的业务模式包含三种:直营实体店、半成品电商、Go串(移动烧烤车)。2016年,木屋烧烤总营收达6亿元,其中5亿多来自直营实体店,由遍布北上广深,重庆、天津的6座城市、总计83家门店贡献,而电商和Go串业务,去年分别有千万元和数百万元的收入进账,占比很少。在北京和深圳,分别有占地15亩和10亩的两个中央厨房作为支撑,对应木屋烧烤的三条不同业务线。

王乐武对品途说,“像这三种业态,是木屋烧烤再过10年也改变不了的,基本上也就是这点事。”

▲ Go串业务,木屋烧烤重金买下擎天柱原型车——美国彼得比尔特389,专门服务于大型的企业类聚会。木屋烧烤已经把车子改装成烧烤自助车,申请了几十项专利。

撸个串为什么也要搞品牌?

从2003年创立,十几年来,木屋烧烤做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地摊的食物搬到店堂里。

然而,在那个阶段,这种竞争方式是没有问题的,但接下来的十年,很多场景都会发生变化,竞争对手也从不同方向涌来,这时候再用产品比较产品的逻辑,就不再行得通了。

这些年,木屋烧烤也在给自己的品牌划定一个区间,它既不像坐满赤膊大汉的中国传统串店,也不像日式的居酒屋,“木屋烧烤实际上营造的是一种氛围,到了这儿就是放松,不管从物件还是环境,给人零压力,点菜时候的价格就更没有压力,大家可以在这个场景里面待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长。”王乐武解释道。

简单来说,就是让烤串品类的消费诉求不变,但体验和性价比要提升。

任何一个商业模式,都有高、中、低档之分,木屋烧烤打的就是中间的部分。“散兵游勇的小店,食品安全上可能没有保障,完全是基于老板个人的信任来做这件事。那我成本上我肯定拼不过它。我有员工,要上保险,得保护品牌;另外,所谓高端的这一部分,我也不做,你比如说这种要把场景装修的非常豪华,可能烤的这个食材要A9的牛肉。”

所以木屋烧烤的装修也不是带主题特色的,一旦餐饮产品带上主题的标签,就会趋向于小众群体,从而与大众群体渐行渐远。

而夫妻店所涵盖的绝大多数市场份额,也不是任何连锁品牌想吞就能吞下的,如王乐武所说,这个品类的市场太大了,远没到整合的时候。

零售思维 VS 后厨思维

在2014年获得天图资本风投时,可以查询到当时木屋烧烤的百城千店的计划,这种语境下,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资本+扩张的创投逻辑。而三年之后,木屋烧烤的83家门店和自营模式,显然与百城千店的期望相差甚远。

“这实际是我们给自己的一个目标,从设立目标到实现目标要有路径和工具,开餐饮更是这样,我们做的直营连锁和其他品牌的加盟连锁是不太一样的,这里边涉及到团队的孵化,线下的选址,开店的资金,现在开店资金可能不是问题了;线下选址虽然有点难,但我们有自己的一套选址的模型,这也不是问题;最关紧的是团队的孵化,没有那么容易。”

据王乐武透露,在木屋烧烤,从入职到能当上门店经理,再到能独当一面支撑起一个店面的运营,至少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开一个直营连锁经营的企业和开一个赚钱的餐馆,完全是两码事。开直营的连锁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单店盈利,要把这个模型搭建起来。第二步就是区域型的连锁,你在这个区域上,首先得是老大。”

就像在北京区域,提到老北京火锅,东来顺稳坐首席,但开到全国连锁,难度就又大不一样。目前国内能跨区域打通南北的餐饮连锁,少之又少。

呷哺算是其中一例,其创始人也是做零售出身,所以在做餐饮的时候,从一开始就考虑到坪效、人效、客户的动线……这也是呷哺能成为为数不多几个餐饮上市公司的原因。这样的零售思维,与一些传统餐饮老板的后厨思维,是大相径庭的。

“别看在中国餐饮市场巨大,你一定是要有这么一个散乱杂的过程,然后逐渐通过10年的过程,才能跑出来一些人,这些人是品类好、定位精准、老板自身厉害、股权没什么杂七杂八的问题、个人信用也能过关、短期之内不‘离婚’的,还得有团队,然后这个模式还能简单易复制。你要是这么想,实际上真正能跑出来的并不多。即使用我们自己的那套单店盈利模型来考核筛选,市面上一半的项目可能都看不了。”

木屋烧烤的每一个新店面,要求在18个月之内收回成本,这在目前的餐饮行业属中上水平。在木屋烧烤的这套模型中,涉及到人效、坪效等20几项内容。这也是王乐武不便向外透露的木屋烧烤杀手锏。

从2000年开始,王乐武就在日本三洋北京公司担任CEO,在17年前,就开始研究零售连锁,最近8年,又在研究服务类连锁。这意味着,很多人看见的木屋烧烤可能只是看见了表面,但是不知道背后十几年的经验和理论支撑。

线下流量池

“‘520’的时候,我们帮电影《小情书》做的线下的推广。就是客人只要现场举着520的一个牌子表白,马上就送两人电影票。是不是情侣都行,俩男的都行。当时电影公司跟我说,先给我1000张票,尝试一下。结果第一天就送出去1000张。实际现在你在社交网站上推广都不太容易,即便在线下,比如说北京的蓝港,咱们截住人流量,让人家表白一下,发一张电影票,人们也都不太愿意配合。在木屋烧烤的这个场景里面,实际上我想说的就是,它是可以让大家表达这种亲密关系的。”

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都在找王乐武,包括社交,汽车产业的,电影行业……对于木屋烧烤来说,虽然这部分收入还很小,只是刚刚开始,但将来可能成为主营业务外的一个新型收入渠道。

中国的商业地产里边,餐饮的数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过去的商业地产,餐饮、早教、超市、影院支撑着人流量,但现在,餐饮的比例越来越大,泡沫一涌而上。

“这个商场每天来多少人流量?每个店里面能获取多少人流?大家都要交租金,都要面对着同样竞争的时候,那不就剩下拼价格了吗。”

这种恶性竞争来的时候,木屋烧烤该怎么办?广告服务的概念,就是他们的其中一种防御体系。

“我们的现金流还是来自于实体店,但销售半成品食材的电商,这个通道,只要中国的冷链运输发达了以后,我可以把羊肉串直接卖到新疆。因为我的价格和成本有优势,可能我可以把它卖给全中国的地摊,甚至是那些小的烧烤店。因为它可能人工合下来,产品原材料合下来,还不如我便宜,这就是规模优势带来的效应,包括我可以跟其他的餐饮店合作,日料店合作。这个可能增长的速度就会快。”

现在这个阶段,对王乐武团队来说,首要的还是闷头做事,毕竟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不管从理论层面,还是趋势发展,亦或是风口,对王乐武来说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把串儿烤好了,价钱别整贵了,然后让我们的客户能够在消费时感受到服务附加值,这个对我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把客人伺候好了,才有流量,才有重塑甚至颠覆。

对话王乐武:餐饮这行,缺的太多

品途:现在还受资本的影响吗?

王乐武:实际上,最后我们是没有拿天图这笔钱的。资本也对我们有一定的背书。而且对我们这个尽职尽调做的也非常好,对我们来说,相当于体检一次。光做尽职调查,做了大概9个月。但讲实话,我们还是不放弃跟任何一家资本合作。但我们要的不是钱,而是这家公司背后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东西?比如说你是全中国商业地产的第一品牌,那我认为有价值。如果说你只能给我带来钱,就不太重要了,因为我现在自己账上的钱可能比一般的小的基金都有钱。这个毫不夸张的讲,我们也对这个事相对来说看的比较开。

品途:海底捞现在对你们有什么影响?

王乐武:有一次在深圳跟朋友在我们的店里吃饭,我记得很清楚,旁边有一个小伙子,我说你帮我拿两根牙签,那个小伙子一会儿两只手捧着五、六根牙签,双手递给我!当时说实话,我觉得自己挺没面子的。当时我想说那个小伙子两句,后来不能说,这事怨我自己。就这个小伙子,他从大山里边出来的,他就没见过牙签,我问他,你没见过吗?他说没见过,他也更不知道应该给客人怎么拿牙签,所以他从筒儿里边掉出来五六根,他觉得他拿给你,双手递给你,这是一种尊重。他不了解这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培训好。

但作为我们来讲,却认为这个是天经地义,这个还用培训吗?但对于餐饮的从业人员来讲,真的是要培训的,这是我们要向海底捞这样的传统餐饮老板学习的。

品途:现在餐饮业人才培养都是靠自身去培训、孵化吗?

王乐武:到目前为止,中国的餐饮行业,第一没有专门的餐饮大学,大部分都是技校毕业,餐饮的平均学历可能连高中不到,这个事是和我们的价值观有关系,认为做餐饮是相对来说劳动密集型、低端的服务行业。但是,餐饮未来一定会是中国经济转型中,重要的支撑产业。中国今年餐饮市场总额是3.5万亿,明年就会是4万亿,后年就会是5万亿。国内能达到这样量级的行业少之又少。

而一个行业里边在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一定是各种专业的服务商都进来的时候。餐饮行业过去就没有专业的公关公司和大数据公司。另外,你看房地产的融资就知道了。有70多种融资方式,一个餐饮我现在怎么融?我跟人说我开了一个店,生意挺好的,我想要开下一个店,没钱了,融资。来了一帮天使投资人,这个一顿贬,那个一顿说,这个估值,估的也一塌糊涂。老板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做个股权质押,没人给你质押。你说我给银行找贷款,人家说你这个店是租的,没有抵押物,问你有没有车,有没有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