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香港卖,欧洲买,李嘉诚的进退之道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香港卖,欧洲买,李嘉诚的进退之道

李嘉诚的一个习惯是,如果预感到两年后会有不妙,一般都会现在就采取办法。原因是,等不妙真正到来时,再采取办法已经是来不及了。

作者:云掌财经 财心

和电国际的并购案,是近来香港富豪家庭纷纷出售旗下公司,剥离资产当中的最新举措。

香港首富李嘉诚同意以145亿港币(约合18.6亿美元)的价格出售和记电讯国际有限公司。近来香港富豪家庭纷纷出售旗下公司,剥离资产。

在和电国际的竞标过程中,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的基础设施私募基金I Squared Capital击败其他私募对手,其中包括由TPG Capital和韩国亿万富翁Michael Kim的MBK Partners组成的联盟。

和电国际旗下的固话光纤网络连接逾14000座楼宇,同时还是香港的主要WiFi服务供应商。

和电国际是和记电讯香港控股(HKG:0215)的全资子公司。和记电讯香港控股股价7月31日高开,涨幅11.74%。

145亿港币出售和记电讯

和记电讯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在2009年5月8日从和记电讯国际以介绍形式分拆上市,并接管和记电讯国际的香港及澳门业务。从事香港及澳门以获特许授权使用之“3”品牌经营GSM双频及3G流动电讯服务,以及在香港以获特许授权使用之“HGC”品牌在香港提供固网电讯服务。是和记黄埔的子公司。目前,长和拥有和记电讯已发行股份中约66.09%的股权。

由于此次出售的是固网业务,和记电讯2016年年报中显示,负责其固网业务的公司名为和记环球电讯,该公司拥有并运营覆盖广泛的光线网路,以及与中国内地三家一级电讯商网路互联的四条跨境路由。其网路覆盖香港逾180万住户。

财报显示,2016年和记电讯固网服务营收为41.27亿港元,同比增长了4%。此增幅主要是由于企业及商业市场,以及国际及本地网路商市场的收益上升。此外,该板块营收占和记电讯总营收(76.4亿港元)的一半以上。

截至2016年,和记电讯固网业务的资产总额为104.17亿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的49.17%。而本次出售固网业务的价格144.97亿港元,高出其资产总和不少。相比之下,和记电讯目前的总市值也才135.4亿港元。

大致梳理了最近4年来,李嘉诚出售资产的情况:

有卖就有买,李嘉诚继续加仓欧洲市场。就在三天前的7月27日晚间,长实地产(01113.HK)、长江基建集团(01038.HK)发布联合公告,拟成立合资公司以收购德国能源管理综合服务供应商ista Luxemburg GmbH(简称依斯塔)及其附属公司。收购价格合计45亿欧元(约合412亿港元)。

香港富豪纷纷剥离资产

和电国际的并购案,是近来香港富豪家庭纷纷出售旗下公司,剥离资产当中的最新举措。

7月初,中国国有航运集团中国远洋海运以64亿美元收购其竞争对手东方海外国际(OOIL)。香港第一任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的家族创办了OOIL,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之一。

去年,吴光正麾下的九龙仓集团以12亿美元的价格将其电信部门出售给了TPG Capital和MBK Partners。

剥离亚洲资产的同时,李嘉诚还在加码欧洲市场。7月27日晚间,长实地产、长江基建集团发布联合公告,拟成立合资公司以收购德国能源管理综合服务供应商ista Luxemburg GmbH(简称依斯塔)及其附属公司。收购价格合计45亿欧元(约合412亿港元)。

目前为止,李嘉诚和其长子李泽钜及信托目前直接或间接持有长实地产约31.47%股权,持有长和约30.16%的股权。若该项目最终通过,长实地产及长江基建将分别持有依斯塔65%及35%股权,依斯塔将由李家100%控股。

公开资料显示,依斯塔的业务包括供热和用水辅助计量和管理。其业务范围已经拓展至中国、俄罗斯、阿联酋和大多数欧洲市场在内的24个国家。

就在今年1月,长实地产、长江基建及电能实业宣布合组财团,以约424.5亿港元的价格收购澳洲能源公司DUET集团。该交易已通过公司股东,以及澳大利亚政府的外国投资审批。

DUET为澳洲主要的能源资产拥有人及营运商。业务包括电力、燃气、管道等。DUET在2016财年营业额同比增长150%,达到1.95亿澳元(约合17.8亿港元),而利润同比增长35%。

如若此次对Ista的收购成功,长实系今年在收购两家海外能源公司上将花费超过800亿港元。

外资的心头好:收息股

在全球低利率时代,浮游资金范滥成海,不少资金都在寻找拥有稳定回报的投资。于是乎港股市场的收息股如: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或公用股等往往是外资的首选。不过为何是外资,而不是中资呢?

港股的REITS并不属于港股通的股票,所以南下资金未能投资,而和记电讯等其他属于港股通的公用收息股,南下资金其实亦不甚喜好。

目前南下资金持仓比例比较高的最主集中于金融股、汽车股、地产股及资源股。

由此看来,相比于保守的外资,南下资金更勇于面对风险,投资于与经济周期高度相关的公司。

而外资当中,又以退休基金及追求稳定回报型基金所占的规模最大,所以普遍外资更喜欢投资于收息股。

收息股通常都是低风险,处于缺乏成长的市场,但其业务都是现金牛,每年能提供稳定的现金收入。

以和记电讯为例,虽然香港的电讯市场增长空间已经不大,但电讯业务能提供稳定的现金流,2016年派发的股息更相当于股东应占溢利的75%,其派息比率不是其他地产股及资源股所能比拟。

加上这类型的收息股业务简单,收入稳定及容易估算,外资都会用贴现现金流的定价模式(Discounted Cash Flow)来对其作出评估。简单来说,收息股的价值就是等于公司计及通通胀后未来收入的总和。

稳定的现金流加上容易估算的价值,保守的外资通常都喜欢投资于这类型的公司。

回看市场最近一年有关资产出售的消息,有和记电讯、冠君产业、汤臣集团(0258.HK)、九龙仓集团(0004.HK)和传出标售20个商场的领展,由此看来,很多港资已经在布局出售旗下资产。

加上香港早一辈的创业者均已年事已高,李嘉诚90岁、罗杜莉君97岁(鹰君集团(0041.HK)创办人之一)、李兆基90岁(恒基地产(0012.HK)创办人之一)。

同时老牌家族为确保顺利完成分家产这一重大难题,沽售资产以现金分配不失为其中一个好方法。

李嘉诚撤资的报导不时可见,港资退、沽资产已在陆续发生,而这是大部份保守的外资基金除了收息以外所不会考虑的事情。

李嘉诚“告别”地产

长实地产更名去掉“地产”,集团布局全球多远投资

7月14日,长实地产公布,建议改名为长江实业集团,以通过地产业务和全球收益稳定的投资,包括基础设施和飞机租赁,更好地反映其“实现长期可持续的业务增长和创造价值”的战略。

2015年1月,长江事业集团旗下长实集团与和记黄埔有限公司集团进行“世纪重组”。根据重组方案,新成立的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简称“长和”)将持有原长江实业集团及和记黄埔集团的所有非房地产业务,包括港口及相关服务、电讯、零售、基建、能源和动产租赁业务(飞机租赁)。而长江实业集团及和记黄埔集团在香港、内地及海外的房地产业务则整合入新公司“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并分拆上市,这就是长实地产的起点。

很明显“长实地产”被分拆上市的目的是为了使公司主营业务和发展方向更加明确,然而,长实地产于2015年6月3日挂牌,不过短短一年半后,坐拥大笔现金的长实地产即公布向长和收购飞机租赁业务。

同时,李嘉诚频频抛售内地与香港两地的资产,转而钟情于海外投资,除开投资地区发生变化,地产业务方面也越发的谨慎,2016年年报中仅仅提及一宗土地购买事项(沙田市614号新界沙田九肚丽坪路的地块),鲜少拿地、土地储备有减无增,土地储备扩充谨慎。

虽然当时长实副董事总经理叶德铨解释,地产业务仍为长实发展主调,只是飞机租赁团队来自长实,为统一管理,加上飞机租赁业务未必能真正融合于长和业务,才决定将之收归入长实。但长实地产也声称只要是能长期增加稳固收入,提升集团整体利润的项目也会收购,这显然已经将“主营地产业务”的初衷抛诸脑后。

“毕竟香港房地产市场过去两年变化太大,土地市场竞争在中资加入后更趋激烈,长实成功买地的难度愈来愈高,同时长实卖楼又不断套现大量现金,所以与其将资金闲置,不如投资一定可以有高单位数甚至双位数回报的固定收入业务。”外资分析员称。

这一次长实地产更是直接将公司的名字去掉了“地产”二字,虽然长实一再公开强调:“地产业务仍然是公司的主要业务”。但短短半年800亿港元海外能源投资等一系列的行为却彰显出公司“去地产化”的意图。

更名的完成也意味着,2015年的“世纪重组”时退出历史舞台的“长实集团”将再次回归。长实集团对李嘉诚是有着特殊意义的存在,1972年,“长江实业集团”(00001.HK)有限公司于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这成为李嘉诚事业上历史性的时刻,此后这只大蓝屹立港股五代近43年。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长实地产更名去掉地产,李嘉诚“抛弃”地产消息频频,但长实地产上半年的销售已经创了历史新高。

截至7月底,长实地产销售金额已经达到360多亿港元,超过了年初预计的250亿港元和年中调整到的350亿港元,合计销售超过2500个单位,平均每个单位总价超过1000万港元。下半年还有一些楼盘没退出,还有存货没有卖,可以预见年度整体销售情况将比较理想。

“可以看到,除开原有的地产业务,公司将积极发展固定收入业务的态度,以期推动业务长期持续发生及增长,并为长实地产股东缔造长远价值之策略方针,可见,‘长实地产’的去地产化改名,可以说是去除了公司业务发展的挡板,公司业务风格更加趋向于多元化,但相信长实也不会放弃地产业务。”外资分析员认为。

结语

李嘉诚的一个习惯是,如果预感到两年后会有不妙,一般都会现在就采取办法。原因是,等不妙真正到来时,再采取办法已经是来不及了。

就好比炒股,如果你觉得这个股票明天就要大跌,最好是今天就要走掉,而不是等明天跌了再走,因为明天你可能走不出去。

因为有一种跌叫跌停,开盘就跌停,封死跌停。要想跑,会议室都是玻璃杯子碎地的声音。

版权声明:

本资讯号除注明来源的文章外,均为云掌财经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引用请注明本公众号【云掌财经】

ID:yunzhangcaijing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李嘉诚

  • 李家超回应李嘉诚拟卖港口
  • “胡润富豪”炒股巨亏,李嘉诚“旧爱”长园集团又双叒遭索赔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香港卖,欧洲买,李嘉诚的进退之道

李嘉诚的一个习惯是,如果预感到两年后会有不妙,一般都会现在就采取办法。原因是,等不妙真正到来时,再采取办法已经是来不及了。

作者:云掌财经 财心

和电国际的并购案,是近来香港富豪家庭纷纷出售旗下公司,剥离资产当中的最新举措。

香港首富李嘉诚同意以145亿港币(约合18.6亿美元)的价格出售和记电讯国际有限公司。近来香港富豪家庭纷纷出售旗下公司,剥离资产。

在和电国际的竞标过程中,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的基础设施私募基金I Squared Capital击败其他私募对手,其中包括由TPG Capital和韩国亿万富翁Michael Kim的MBK Partners组成的联盟。

和电国际旗下的固话光纤网络连接逾14000座楼宇,同时还是香港的主要WiFi服务供应商。

和电国际是和记电讯香港控股(HKG:0215)的全资子公司。和记电讯香港控股股价7月31日高开,涨幅11.74%。

145亿港币出售和记电讯

和记电讯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在2009年5月8日从和记电讯国际以介绍形式分拆上市,并接管和记电讯国际的香港及澳门业务。从事香港及澳门以获特许授权使用之“3”品牌经营GSM双频及3G流动电讯服务,以及在香港以获特许授权使用之“HGC”品牌在香港提供固网电讯服务。是和记黄埔的子公司。目前,长和拥有和记电讯已发行股份中约66.09%的股权。

由于此次出售的是固网业务,和记电讯2016年年报中显示,负责其固网业务的公司名为和记环球电讯,该公司拥有并运营覆盖广泛的光线网路,以及与中国内地三家一级电讯商网路互联的四条跨境路由。其网路覆盖香港逾180万住户。

财报显示,2016年和记电讯固网服务营收为41.27亿港元,同比增长了4%。此增幅主要是由于企业及商业市场,以及国际及本地网路商市场的收益上升。此外,该板块营收占和记电讯总营收(76.4亿港元)的一半以上。

截至2016年,和记电讯固网业务的资产总额为104.17亿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的49.17%。而本次出售固网业务的价格144.97亿港元,高出其资产总和不少。相比之下,和记电讯目前的总市值也才135.4亿港元。

大致梳理了最近4年来,李嘉诚出售资产的情况:

有卖就有买,李嘉诚继续加仓欧洲市场。就在三天前的7月27日晚间,长实地产(01113.HK)、长江基建集团(01038.HK)发布联合公告,拟成立合资公司以收购德国能源管理综合服务供应商ista Luxemburg GmbH(简称依斯塔)及其附属公司。收购价格合计45亿欧元(约合412亿港元)。

香港富豪纷纷剥离资产

和电国际的并购案,是近来香港富豪家庭纷纷出售旗下公司,剥离资产当中的最新举措。

7月初,中国国有航运集团中国远洋海运以64亿美元收购其竞争对手东方海外国际(OOIL)。香港第一任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的家族创办了OOIL,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之一。

去年,吴光正麾下的九龙仓集团以12亿美元的价格将其电信部门出售给了TPG Capital和MBK Partners。

剥离亚洲资产的同时,李嘉诚还在加码欧洲市场。7月27日晚间,长实地产、长江基建集团发布联合公告,拟成立合资公司以收购德国能源管理综合服务供应商ista Luxemburg GmbH(简称依斯塔)及其附属公司。收购价格合计45亿欧元(约合412亿港元)。

目前为止,李嘉诚和其长子李泽钜及信托目前直接或间接持有长实地产约31.47%股权,持有长和约30.16%的股权。若该项目最终通过,长实地产及长江基建将分别持有依斯塔65%及35%股权,依斯塔将由李家100%控股。

公开资料显示,依斯塔的业务包括供热和用水辅助计量和管理。其业务范围已经拓展至中国、俄罗斯、阿联酋和大多数欧洲市场在内的24个国家。

就在今年1月,长实地产、长江基建及电能实业宣布合组财团,以约424.5亿港元的价格收购澳洲能源公司DUET集团。该交易已通过公司股东,以及澳大利亚政府的外国投资审批。

DUET为澳洲主要的能源资产拥有人及营运商。业务包括电力、燃气、管道等。DUET在2016财年营业额同比增长150%,达到1.95亿澳元(约合17.8亿港元),而利润同比增长35%。

如若此次对Ista的收购成功,长实系今年在收购两家海外能源公司上将花费超过800亿港元。

外资的心头好:收息股

在全球低利率时代,浮游资金范滥成海,不少资金都在寻找拥有稳定回报的投资。于是乎港股市场的收息股如: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或公用股等往往是外资的首选。不过为何是外资,而不是中资呢?

港股的REITS并不属于港股通的股票,所以南下资金未能投资,而和记电讯等其他属于港股通的公用收息股,南下资金其实亦不甚喜好。

目前南下资金持仓比例比较高的最主集中于金融股、汽车股、地产股及资源股。

由此看来,相比于保守的外资,南下资金更勇于面对风险,投资于与经济周期高度相关的公司。

而外资当中,又以退休基金及追求稳定回报型基金所占的规模最大,所以普遍外资更喜欢投资于收息股。

收息股通常都是低风险,处于缺乏成长的市场,但其业务都是现金牛,每年能提供稳定的现金收入。

以和记电讯为例,虽然香港的电讯市场增长空间已经不大,但电讯业务能提供稳定的现金流,2016年派发的股息更相当于股东应占溢利的75%,其派息比率不是其他地产股及资源股所能比拟。

加上这类型的收息股业务简单,收入稳定及容易估算,外资都会用贴现现金流的定价模式(Discounted Cash Flow)来对其作出评估。简单来说,收息股的价值就是等于公司计及通通胀后未来收入的总和。

稳定的现金流加上容易估算的价值,保守的外资通常都喜欢投资于这类型的公司。

回看市场最近一年有关资产出售的消息,有和记电讯、冠君产业、汤臣集团(0258.HK)、九龙仓集团(0004.HK)和传出标售20个商场的领展,由此看来,很多港资已经在布局出售旗下资产。

加上香港早一辈的创业者均已年事已高,李嘉诚90岁、罗杜莉君97岁(鹰君集团(0041.HK)创办人之一)、李兆基90岁(恒基地产(0012.HK)创办人之一)。

同时老牌家族为确保顺利完成分家产这一重大难题,沽售资产以现金分配不失为其中一个好方法。

李嘉诚撤资的报导不时可见,港资退、沽资产已在陆续发生,而这是大部份保守的外资基金除了收息以外所不会考虑的事情。

李嘉诚“告别”地产

长实地产更名去掉“地产”,集团布局全球多远投资

7月14日,长实地产公布,建议改名为长江实业集团,以通过地产业务和全球收益稳定的投资,包括基础设施和飞机租赁,更好地反映其“实现长期可持续的业务增长和创造价值”的战略。

2015年1月,长江事业集团旗下长实集团与和记黄埔有限公司集团进行“世纪重组”。根据重组方案,新成立的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简称“长和”)将持有原长江实业集团及和记黄埔集团的所有非房地产业务,包括港口及相关服务、电讯、零售、基建、能源和动产租赁业务(飞机租赁)。而长江实业集团及和记黄埔集团在香港、内地及海外的房地产业务则整合入新公司“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并分拆上市,这就是长实地产的起点。

很明显“长实地产”被分拆上市的目的是为了使公司主营业务和发展方向更加明确,然而,长实地产于2015年6月3日挂牌,不过短短一年半后,坐拥大笔现金的长实地产即公布向长和收购飞机租赁业务。

同时,李嘉诚频频抛售内地与香港两地的资产,转而钟情于海外投资,除开投资地区发生变化,地产业务方面也越发的谨慎,2016年年报中仅仅提及一宗土地购买事项(沙田市614号新界沙田九肚丽坪路的地块),鲜少拿地、土地储备有减无增,土地储备扩充谨慎。

虽然当时长实副董事总经理叶德铨解释,地产业务仍为长实发展主调,只是飞机租赁团队来自长实,为统一管理,加上飞机租赁业务未必能真正融合于长和业务,才决定将之收归入长实。但长实地产也声称只要是能长期增加稳固收入,提升集团整体利润的项目也会收购,这显然已经将“主营地产业务”的初衷抛诸脑后。

“毕竟香港房地产市场过去两年变化太大,土地市场竞争在中资加入后更趋激烈,长实成功买地的难度愈来愈高,同时长实卖楼又不断套现大量现金,所以与其将资金闲置,不如投资一定可以有高单位数甚至双位数回报的固定收入业务。”外资分析员称。

这一次长实地产更是直接将公司的名字去掉了“地产”二字,虽然长实一再公开强调:“地产业务仍然是公司的主要业务”。但短短半年800亿港元海外能源投资等一系列的行为却彰显出公司“去地产化”的意图。

更名的完成也意味着,2015年的“世纪重组”时退出历史舞台的“长实集团”将再次回归。长实集团对李嘉诚是有着特殊意义的存在,1972年,“长江实业集团”(00001.HK)有限公司于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这成为李嘉诚事业上历史性的时刻,此后这只大蓝屹立港股五代近43年。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长实地产更名去掉地产,李嘉诚“抛弃”地产消息频频,但长实地产上半年的销售已经创了历史新高。

截至7月底,长实地产销售金额已经达到360多亿港元,超过了年初预计的250亿港元和年中调整到的350亿港元,合计销售超过2500个单位,平均每个单位总价超过1000万港元。下半年还有一些楼盘没退出,还有存货没有卖,可以预见年度整体销售情况将比较理想。

“可以看到,除开原有的地产业务,公司将积极发展固定收入业务的态度,以期推动业务长期持续发生及增长,并为长实地产股东缔造长远价值之策略方针,可见,‘长实地产’的去地产化改名,可以说是去除了公司业务发展的挡板,公司业务风格更加趋向于多元化,但相信长实也不会放弃地产业务。”外资分析员认为。

结语

李嘉诚的一个习惯是,如果预感到两年后会有不妙,一般都会现在就采取办法。原因是,等不妙真正到来时,再采取办法已经是来不及了。

就好比炒股,如果你觉得这个股票明天就要大跌,最好是今天就要走掉,而不是等明天跌了再走,因为明天你可能走不出去。

因为有一种跌叫跌停,开盘就跌停,封死跌停。要想跑,会议室都是玻璃杯子碎地的声音。

版权声明:

本资讯号除注明来源的文章外,均为云掌财经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引用请注明本公众号【云掌财经】

ID:yunzhangcaijing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