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2日,内马尔回到了熟悉的巴塞罗那俱乐部。这一次,他并非参加球队训练,而是当面告知队友他将前往巴黎圣日耳曼,逗留不到30分钟就离开。随后,巴萨官方宣布内马尔得到允许,不再参加当天的训练。尽管转会消息并未官宣,但此举看来,MSN时代似乎已经正式宣告结束。
时间拨回到7月29日,迈阿密花园球场,66014位球迷在这里迎来了35年以来第一次于海外举办的西班牙国家德比。
当整座球场沉迷于巴萨和皇马的赛前热身时,金州勇士前锋德拉蒙德·格林身穿着巴萨球衣坐上了电视转播席,这个夏天,他可能是与世界足坛走得最近的篮球人,借助于多家豪门来到美国集训的机会,格林马不停蹄地与穆里尼奥、皮克、内马尔和拉基蒂奇等人留下了多张合影。在主持人的循循善诱下,格林说出了那一则后来登上ESPN版面的金句——“嗯,C罗应该是勒布朗·詹姆斯,而内马尔就是杜兰特。”
或许在这个时代,“杜兰特”就是转会的代名词。仅仅一周后,已经深陷转会传闻半月之久的内马尔,已经接近完成从巴塞罗那到巴黎圣日耳曼的交易,不过,相较于去年夏天杜兰特在NBA的“抱大腿”,亲手终结“MSN”时代的内马尔并没有加盟击败自己的球队——这一次,他不再是梅西的助手了,他要成为巴黎,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头牌。
如果说菲戈由巴萨加盟皇马的交易开启了足坛转会影响力的新纪元,那么在2017年夏天,内马尔的这桩迁徙大戏绝对配得上“世纪转会”的头衔。毕竟,在此前瑞士“足球研究院”公布的球员市场价值排行榜上,内马尔可是以2.1亿欧元高居榜首,无论是交易金额抑或舆论反响,巴西人的转会肥皂剧都是这个夏天甚至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存在。
据《纽约时报》推测,在成功规避欧足联财政公平政策和法国严禁违约金的条款后,巴黎圣日耳曼为内马尔开出的年薪约为3000万欧元。如果算上“转会费”和付给团队的中介费(4000万欧元),卡塔尔人为此砸出的金额甚至可以达到4.5亿欧元……至少在这桩交易上,此前在政治领域四面楚歌的卡塔尔方面,可算为自己和2022年世界杯挣足了面子。

回溯过去半个月,整个世界都看到了巴黎的出价、巴萨的暧昧以及内马尔让人琢磨不透的态度。当然,还有那些百转千回、一直在真相与谣言之间徘徊的独家新闻。从最初爆料的巴西媒体、随后跟进的西班牙媒体,到参与收尾的卡塔尔媒体以及中国携程,假亦真来真亦假,很显然,球员、经济团队和俱乐部才是这桩重磅交易的主导——没有什么独家消息,只有球员和俱乐部希望让大众看到的线索。
为什么内马尔想要离开巴塞罗那?或许,只有在多年以后的自传或电影里,巴西人才会现身说法,给出外界一个官方答案。而在目前,我们也只能管中窥豹,提出各种假设。没错,内马尔不断被诟病的私生活当然是原因之一,无孔不入的西班牙媒体已经露出不友好的獠牙。但更重要的是,经历了4年的历练,内马尔及其团队迫切地需要得到更多竞技和商业价值的认可,换言之,MSN只要存在一天,巴萨的头牌就永远是刚以天价续约的梅西,区区助手和绿叶的头衔,又岂能满足被称为巴西国家英雄的内马尔?
上赛季欧冠淘汰赛,巴塞罗那在主场6比1大胜巴黎圣日耳曼的比赛堪称经典,欧冠历史上最伟大逆转也应运而生。然而,即便在关键时刻接连送上进球和助攻,内马尔在赛后享受的舆论赞誉却仍然有限——很有趣吧,即便梅西在比赛中颗粒无收,但他站在广告挡板上引领球迷的照片却成为了席卷社交平台的经典瞬间。
巴萨,依然是梅西的球队,诺坎普球场,就是他的地盘。
然而,内马尔已经不是那个自称“希望帮助梅西继续获得金球奖”的新人了,这个20岁就成为巴西收入最高球员的天之骄子,已经走到了向罗马里奥、罗纳尔多、里瓦尔多、罗纳尔迪尼奥和卡卡看齐的十字路口。从1994年到2007年,以上5个巴西人总计拿下了8次金球奖,毫无疑问,内马尔希望加入这一行列。为了达到这一成就,离开梅西似乎就成了难以避免的选择。
“内马尔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皮克的一席话似乎在告诉世人,虽然内马尔希望成为世界最佳,但这次转会大戏却不是他能主导的。此前有消息称,巴黎与巴西人的接触并非起始于俱乐部之间的谈判,内马尔团队的私下暗送秋波,才让巴黎圣日耳曼信心十足、按部就班地推进转会。
作为团队的核心成员,内马尔父亲对儿子的影响不言而喻。多年以来,凡是内马尔准备比赛时,他的父亲都会在赛前打来一通电话,用不着深思熟虑,巴萨11号就会点开通话键,父亲的问候也会随之而来:“Juninho”。《圣经》、祝福和叮嘱,都会出现在这通已经成为惯例的电话中。从桑托斯、巴塞罗那到巴黎圣日耳曼,内马尔的父亲从两次交易中都得到了不菲的中介费,在他看来,巴西队长需要通过转会寻求更大的个人价值。
如今,随着转会大戏接近尾声,巴萨与巴黎都将走进新时代。离开梅西之后,内马尔势必将成为撬动“绝代双骄”的第一候选——不久前,《每日体育报》还透露称,内马尔在季前准备期的多项检测都创造了个人生涯最高纪录(包括奔跑数据、加速度、瞬时速度和20米冲刺速度),没错,他已经为最好的时光做好了准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