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哈利波特背后是这两个炸裂的组织在暗中操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哈利波特背后是这两个炸裂的组织在暗中操控

哈利波特的演员阵容里,魔法师也好麻瓜也罢,凤凰社也好食死徒也罢,在出演戏剧这个问题上到没有什么分别。在这一切的背后,是两个牛X到炸裂的组织在暗中操控:NT和RSC。

专栏:非正常戏剧学院

专栏作者:大雪

刚刚过去的7月31日,是一个人的生日——哈利波特。当然,这是由作者jk罗琳决定的,她自己就是那天生的。

在我们的印象里,哈利波特似乎一直没长大。其实你也知道他从一年级上到了七年级,结婚、工作、还有了娃。但是,提到哈利波特,脑海里第一瞬间反应出来的,永远是那个可爱的男孩子。

好吧,这个男孩子如今已经长这样了。

而哈利波特本尊,生于1980年。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叫他哈利波特大叔。

哈利波特在全世界走红,真的要感谢电影。特效、布景、道具什么的都是绝对的壕,演员也没的说,找不出一个演技掉线的。出品哈利波特系列的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有执念:哈利波特是英国的故事,演员就得用英国的。感谢这个执念,哈利波特的八部电影,动用了英国演艺圈的半壁江山。

英国演员的舞台情节,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出名的。演再多电影、电视剧,总不及舞台上一部立得住的戏剧分量重。饰演哈利波特的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甚至豁出去全裸出演了《恋马者》,就在舞台上大段大段演裸体性爱戏。

顺便说一句,“脱”,好像是英国演员进阶的必修课。你们大爱的卷福,演《弗兰肯斯坦》的时候也脱了。恩,腐国特色。

不好意思,这种图,当然是没有的啊

哈利波特的演员阵容里,魔法师也好麻瓜也罢,凤凰社也好食死徒也罢,在出演戏剧这个问题上到没有什么分别。在这一切的背后,是两个牛X到炸裂的组织在暗中操控:NT和RSC。

英国国家剧院

National THEATRE

比起英国悠久的戏剧历史,英国国家剧院的历史并不算长,2013年它才举办了50周年庆典。但其实往前追溯,英国国家剧院是在始建于1818年的老维克剧院的基础上建立的,而且建立时由劳伦斯·奥利弗勋爵出任艺术总监。

这个名字看着眼熟么?对,就是奥利弗奖。所以,你应该能懂这个剧院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英国国家剧院位于泰晤士南岸,有大小不一的三个剧场。分工明确:1100人的奥利弗剧场演大制作,历史剧、音乐剧什么的;890人的利特莱顿剧场演出英国及欧美当代剧作大师的作品;最小的道夫曼剧场400人,演小制作或者实验新戏。

50周年庆典的时候,剧院总监曾经很含蓄地表示:我们有800多个剧目可供展演。演员阵容也很强大,朱迪丹奇啊,爵爷啊他们都曾是国家剧院剧团成员。可以的,这个表态很NT。

在NT演出过的,有以下这些位:

▲ 哈利波特,不解释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罗森格兰兹与吉尔登斯吞死了》

丹尼尔很努力,这些年来电影、舞台剧作品都不少,但恐怕这一辈子也摆脱不了“哈利波特”这个身份标签了。这些年来,他给中国观众的最深印象,大概也只有“长残了”这一条。不过好演员得经得起时间打磨,丹尼尔的未来还很长。

▲ 邓布利多(第三部及以后),不解释

▲ 迈克尔·甘本《无人之境》

在1.2部里饰演邓布利多的理查德·哈里斯,于2002年不幸逝世。作为好友,迈克尔·甘本接棒,并最终完成了哈利波特系列。说实话,脸盲的我很多年以后才知道邓布利多是中途换过演员的。

甘本老爷子也是爵爷,虽然他出生在爱尔兰。他最初的职业是工程师,直到21岁,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梦想是做一个演员。于是他进入了国家剧院,并有幸得到了劳伦斯·奥利弗本人的指导。

▲ 米勒娃·麦格,不解释

▲ 玛吉·史密斯《花粉过敏》

读图可知:玛吉奶奶年轻时真是倾国倾城啊。

除了哈利波特系列,中国观众最熟悉玛吉奶奶的角色应该是《唐顿庄园》里的伯爵老夫人。

《唐顿庄园》的编剧给出的评价是这样的:她的表演是冷幽默,她的这种情感力量,隐藏在她的一颦一笑里。

哦对了,玛吉奶奶刚出道时被称为“小费雯丽”,她也是奥利弗奖的创立人之一。后来,她跟劳伦斯·奥利弗交恶,转到美国发展。再然后……她就拿了2座奥斯卡(1主1配),1座托尼,4座艾美。

▲ 马克西姆夫人,就第四部里跟海格差点搞到一起的那个布斯巴顿院长

▲ 弗朗西斯·德·拉·图瓦《文艺趣向》

尽管曾经拿过一次托尼奖和三次奥利弗奖,但如果不是《极品基老伴》,你可能也记不住她。戏骨往往都是这样,你不见得叫得出她的名字,她也不见得演主角,但一旦回想细节,她保证能给你留下绝对的印象。

皇家莎士比亚剧院

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

但凡有“皇家”冠名,那一定就是不差钱的象征。皇莎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组织最健全、经费最足、演出水准最高的职业剧团之一。它在莎剧演出的历史及权威性,也是举世公认的。皇莎的前身是莎士比亚纪念剧院,1961年受皇家封号,更名为皇家莎士比亚剧院。

皇莎的主阵地是莎士比亚的出生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管理的剧场也是三个,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天鹅。

特别说明:皇莎不只演莎剧。虽然,以莎剧37部之多,完全够支撑一个剧院了。

RSC网罗的人,有这些:

▲ 西弗勒斯·斯内普,不解释

▲ 艾伦·里克曼《危险关系》

我至今都记得“斯内普教授”去世的消息出来那天,整个朋友圈以一种绝望的姿态沦陷了。

其实,除了“斯内普教授”,艾伦·里克曼有太多太多的经典角色。他是演员,也是导演,还是经理人、编剧和配音演员,大大小小的奖项拿了无数。只说在皇家莎士比亚剧院工作期间,他就演出过《暴风雨》、《爱的徒劳》、《安东尼与克莉奥帕特拉》、《危险关系》等8部作品。然而最戳我们心的,还是斯内普。

一个演员,能够以一个角色,带给远在千里之外的一代人感动,实在是一种伟大。

▲ 吉德罗·洛哈特,屡获最迷人微笑奖的不靠谱著名巫师

▲ 肯尼斯·布拉纳《亨利五世》

肯尼斯·布拉纳进入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院时只有23岁。25岁时,他主演了《亨利五世》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很快成为英国剧坛王子。然而不久,他觉得皇莎并不适合自己发展,于是决定:自己开公司!

肯尼斯·布拉纳后来长期活跃于电影圈,漫威的《雷神》和前几年大火的真人版《灰姑娘》都出自他的执导。

▲ 小巴蒂·克劳奇,著名食死徒

▲ 大卫·田纳特 《理查二世》

毫无疑问,如果你喜欢上大提提,最先征服你的一定是他的美貌。

其次,可能是他的苏格兰口音。

电影和电视剧什么的,粉丝们一定如数家珍,这里就不多说了。大提提的几部舞台剧作品,都是莎剧:《哈姆雷特》、《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罗密欧与朱丽叶》。强烈推荐图片里的《理查二世》,大提提真是美如画啊。

▲ 多洛雷斯·简·乌姆里奇,粉红色的癞蛤蟆

▲ 艾美达·斯丹顿《第十二夜》

由于乌姆里奇的绝对不讨喜,艾美达·斯丹顿似乎也没在中国观众中留下太好的印象。不过试想一下,能把这样的一个角色演绎得入木三分,也是真演技啊。

艾美达·斯丹顿其实是以演出莎剧和简奥斯汀小说改编剧出名的,那还是在1995、1996年。更早的时候,她作为女主角出演过皇莎出品的电影《绿野仙踪》,并且由此赢得了奥斯卡提名。

还有很多人,由于演出年代太过久远,实在找不到图。

比如:鼻涕虫俱乐部的霍拉斯·斯拉格霍恩教授,扮演者吉姆·布劳德本特。1949年出生,1972年毕业后即在在皇家国家剧团(Royal National Theatre)和皇家莎士比亚剧院(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开始了舞台表演的职业。

再如:小矮星彼得扮演者蒂莫西·斯波。1979年加入皇家莎士比亚戏剧公司,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演出,剧目包括《温莎公爵的婚礼》等。

今年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说问世20周年。从《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上映到今天,也已经过去16年了。

20年,很多事情都变了。你不会拿着筷子当魔杖比划了,不会盯着自家的扫帚想入非非了,也不会在暑假里望眼欲穿地等一只永远不会到来的猫头鹰。

那些年一起看哈利波特的小伙伴,如今也已多半没有了联系。偷偷记录魔咒的小本子,也早就不知道扔到了哪个角落。

然而,我们知道哈利波特在我们的记忆里划出过怎样的轨迹。

感谢哈利波特。在那个看不到神探夏洛克、唐顿庄园和神秘博士的年代,这是我们对于英国演艺圈乃至整个英国的最初启蒙。

感谢哈利波特。在那个还爱做梦、敢做梦的年代,这是我们对于一切神秘奇幻未知所能有的全部想象。

感谢哈利波特。它告诉我们,在我们的生命中,会有罗恩、赫敏这样真正的好朋友,会有小天狼星、卢平这样亦师亦友的指引者,会有伏地魔这样强大的对手,但也会有斯内普教授这样忍辱负重的英雄。

愿你出走半生,

归来,

仍是那个相信哈利波特的少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哈利波特背后是这两个炸裂的组织在暗中操控

哈利波特的演员阵容里,魔法师也好麻瓜也罢,凤凰社也好食死徒也罢,在出演戏剧这个问题上到没有什么分别。在这一切的背后,是两个牛X到炸裂的组织在暗中操控:NT和RSC。

专栏:非正常戏剧学院

专栏作者:大雪

刚刚过去的7月31日,是一个人的生日——哈利波特。当然,这是由作者jk罗琳决定的,她自己就是那天生的。

在我们的印象里,哈利波特似乎一直没长大。其实你也知道他从一年级上到了七年级,结婚、工作、还有了娃。但是,提到哈利波特,脑海里第一瞬间反应出来的,永远是那个可爱的男孩子。

好吧,这个男孩子如今已经长这样了。

而哈利波特本尊,生于1980年。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叫他哈利波特大叔。

哈利波特在全世界走红,真的要感谢电影。特效、布景、道具什么的都是绝对的壕,演员也没的说,找不出一个演技掉线的。出品哈利波特系列的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有执念:哈利波特是英国的故事,演员就得用英国的。感谢这个执念,哈利波特的八部电影,动用了英国演艺圈的半壁江山。

英国演员的舞台情节,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出名的。演再多电影、电视剧,总不及舞台上一部立得住的戏剧分量重。饰演哈利波特的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甚至豁出去全裸出演了《恋马者》,就在舞台上大段大段演裸体性爱戏。

顺便说一句,“脱”,好像是英国演员进阶的必修课。你们大爱的卷福,演《弗兰肯斯坦》的时候也脱了。恩,腐国特色。

不好意思,这种图,当然是没有的啊

哈利波特的演员阵容里,魔法师也好麻瓜也罢,凤凰社也好食死徒也罢,在出演戏剧这个问题上到没有什么分别。在这一切的背后,是两个牛X到炸裂的组织在暗中操控:NT和RSC。

英国国家剧院

National THEATRE

比起英国悠久的戏剧历史,英国国家剧院的历史并不算长,2013年它才举办了50周年庆典。但其实往前追溯,英国国家剧院是在始建于1818年的老维克剧院的基础上建立的,而且建立时由劳伦斯·奥利弗勋爵出任艺术总监。

这个名字看着眼熟么?对,就是奥利弗奖。所以,你应该能懂这个剧院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英国国家剧院位于泰晤士南岸,有大小不一的三个剧场。分工明确:1100人的奥利弗剧场演大制作,历史剧、音乐剧什么的;890人的利特莱顿剧场演出英国及欧美当代剧作大师的作品;最小的道夫曼剧场400人,演小制作或者实验新戏。

50周年庆典的时候,剧院总监曾经很含蓄地表示:我们有800多个剧目可供展演。演员阵容也很强大,朱迪丹奇啊,爵爷啊他们都曾是国家剧院剧团成员。可以的,这个表态很NT。

在NT演出过的,有以下这些位:

▲ 哈利波特,不解释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罗森格兰兹与吉尔登斯吞死了》

丹尼尔很努力,这些年来电影、舞台剧作品都不少,但恐怕这一辈子也摆脱不了“哈利波特”这个身份标签了。这些年来,他给中国观众的最深印象,大概也只有“长残了”这一条。不过好演员得经得起时间打磨,丹尼尔的未来还很长。

▲ 邓布利多(第三部及以后),不解释

▲ 迈克尔·甘本《无人之境》

在1.2部里饰演邓布利多的理查德·哈里斯,于2002年不幸逝世。作为好友,迈克尔·甘本接棒,并最终完成了哈利波特系列。说实话,脸盲的我很多年以后才知道邓布利多是中途换过演员的。

甘本老爷子也是爵爷,虽然他出生在爱尔兰。他最初的职业是工程师,直到21岁,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梦想是做一个演员。于是他进入了国家剧院,并有幸得到了劳伦斯·奥利弗本人的指导。

▲ 米勒娃·麦格,不解释

▲ 玛吉·史密斯《花粉过敏》

读图可知:玛吉奶奶年轻时真是倾国倾城啊。

除了哈利波特系列,中国观众最熟悉玛吉奶奶的角色应该是《唐顿庄园》里的伯爵老夫人。

《唐顿庄园》的编剧给出的评价是这样的:她的表演是冷幽默,她的这种情感力量,隐藏在她的一颦一笑里。

哦对了,玛吉奶奶刚出道时被称为“小费雯丽”,她也是奥利弗奖的创立人之一。后来,她跟劳伦斯·奥利弗交恶,转到美国发展。再然后……她就拿了2座奥斯卡(1主1配),1座托尼,4座艾美。

▲ 马克西姆夫人,就第四部里跟海格差点搞到一起的那个布斯巴顿院长

▲ 弗朗西斯·德·拉·图瓦《文艺趣向》

尽管曾经拿过一次托尼奖和三次奥利弗奖,但如果不是《极品基老伴》,你可能也记不住她。戏骨往往都是这样,你不见得叫得出她的名字,她也不见得演主角,但一旦回想细节,她保证能给你留下绝对的印象。

皇家莎士比亚剧院

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

但凡有“皇家”冠名,那一定就是不差钱的象征。皇莎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组织最健全、经费最足、演出水准最高的职业剧团之一。它在莎剧演出的历史及权威性,也是举世公认的。皇莎的前身是莎士比亚纪念剧院,1961年受皇家封号,更名为皇家莎士比亚剧院。

皇莎的主阵地是莎士比亚的出生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管理的剧场也是三个,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天鹅。

特别说明:皇莎不只演莎剧。虽然,以莎剧37部之多,完全够支撑一个剧院了。

RSC网罗的人,有这些:

▲ 西弗勒斯·斯内普,不解释

▲ 艾伦·里克曼《危险关系》

我至今都记得“斯内普教授”去世的消息出来那天,整个朋友圈以一种绝望的姿态沦陷了。

其实,除了“斯内普教授”,艾伦·里克曼有太多太多的经典角色。他是演员,也是导演,还是经理人、编剧和配音演员,大大小小的奖项拿了无数。只说在皇家莎士比亚剧院工作期间,他就演出过《暴风雨》、《爱的徒劳》、《安东尼与克莉奥帕特拉》、《危险关系》等8部作品。然而最戳我们心的,还是斯内普。

一个演员,能够以一个角色,带给远在千里之外的一代人感动,实在是一种伟大。

▲ 吉德罗·洛哈特,屡获最迷人微笑奖的不靠谱著名巫师

▲ 肯尼斯·布拉纳《亨利五世》

肯尼斯·布拉纳进入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院时只有23岁。25岁时,他主演了《亨利五世》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很快成为英国剧坛王子。然而不久,他觉得皇莎并不适合自己发展,于是决定:自己开公司!

肯尼斯·布拉纳后来长期活跃于电影圈,漫威的《雷神》和前几年大火的真人版《灰姑娘》都出自他的执导。

▲ 小巴蒂·克劳奇,著名食死徒

▲ 大卫·田纳特 《理查二世》

毫无疑问,如果你喜欢上大提提,最先征服你的一定是他的美貌。

其次,可能是他的苏格兰口音。

电影和电视剧什么的,粉丝们一定如数家珍,这里就不多说了。大提提的几部舞台剧作品,都是莎剧:《哈姆雷特》、《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罗密欧与朱丽叶》。强烈推荐图片里的《理查二世》,大提提真是美如画啊。

▲ 多洛雷斯·简·乌姆里奇,粉红色的癞蛤蟆

▲ 艾美达·斯丹顿《第十二夜》

由于乌姆里奇的绝对不讨喜,艾美达·斯丹顿似乎也没在中国观众中留下太好的印象。不过试想一下,能把这样的一个角色演绎得入木三分,也是真演技啊。

艾美达·斯丹顿其实是以演出莎剧和简奥斯汀小说改编剧出名的,那还是在1995、1996年。更早的时候,她作为女主角出演过皇莎出品的电影《绿野仙踪》,并且由此赢得了奥斯卡提名。

还有很多人,由于演出年代太过久远,实在找不到图。

比如:鼻涕虫俱乐部的霍拉斯·斯拉格霍恩教授,扮演者吉姆·布劳德本特。1949年出生,1972年毕业后即在在皇家国家剧团(Royal National Theatre)和皇家莎士比亚剧院(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开始了舞台表演的职业。

再如:小矮星彼得扮演者蒂莫西·斯波。1979年加入皇家莎士比亚戏剧公司,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演出,剧目包括《温莎公爵的婚礼》等。

今年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说问世20周年。从《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上映到今天,也已经过去16年了。

20年,很多事情都变了。你不会拿着筷子当魔杖比划了,不会盯着自家的扫帚想入非非了,也不会在暑假里望眼欲穿地等一只永远不会到来的猫头鹰。

那些年一起看哈利波特的小伙伴,如今也已多半没有了联系。偷偷记录魔咒的小本子,也早就不知道扔到了哪个角落。

然而,我们知道哈利波特在我们的记忆里划出过怎样的轨迹。

感谢哈利波特。在那个看不到神探夏洛克、唐顿庄园和神秘博士的年代,这是我们对于英国演艺圈乃至整个英国的最初启蒙。

感谢哈利波特。在那个还爱做梦、敢做梦的年代,这是我们对于一切神秘奇幻未知所能有的全部想象。

感谢哈利波特。它告诉我们,在我们的生命中,会有罗恩、赫敏这样真正的好朋友,会有小天狼星、卢平这样亦师亦友的指引者,会有伏地魔这样强大的对手,但也会有斯内普教授这样忍辱负重的英雄。

愿你出走半生,

归来,

仍是那个相信哈利波特的少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