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掌财经 财艾笨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应用,支付宝已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各大城市的地铁、火车站、飞机场,支付宝逐渐成为人们购票通行的必备工具。在国际海外市场,支付宝也日益成为人们首选的移动支付方式。
如今,支付宝已经拥有了数十亿的用户群体,支付宝买单成为屡见不鲜的生活场景。13年前的这颗叫“支付宝”的种子早已长成参天大树。此时,13年前拒绝同马云合作的四大银行真真正正地开始慌了。
现在支付宝旗下拥有众多金融产品:
1、蚂蚁花呗,类似于网络信用卡,很多支付宝用户都有开通。
2、蚂蚁借呗,这个就是纯粹的互联网金融贷款,支付宝用户借款后按期归还即可,直接秒杀了银行贷款和线下金融公司。
3、金融贷,这个关注微信平台爱卡指南可以申请,对于芝麻分要求需要500分以上才可以,额度比花呗高,最低是两万,最高是十五万。
4、网商贷,可以下载app,也可以自己登陆支付宝查看。
在2010年底之前,支付宝的资金渠道是网银,充值消费转账还款都是通过网银,结果发现成功只有60%-65%,这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显然不利。于是乎支付宝研发了快捷支付,打通了一条直连银行的专线,这条专线不涉及网银的很多重业务,只攻支付,这也是为什么大量小银行没有网银,却也能开通快捷支付的原因。
随后,支付宝在银行、医疗、公交、保险、通信等各大行业,纷纷介入。人们不需要去银行,慢慢排队办理业务了,一个支付宝可以解决很多;人们不需要再在医院门口死等了,支付宝“一条龙”服务,预约、挂号、就诊咨询、付诊等一个支付宝就搞定;人们不需要每到一个城市就办理一张公交卡了,有支付宝轻松解决、扫扫更健康……
快捷支付上线后,支付成功率达到95%,用户喜欢,商户喜欢,银行,其实也喜欢。2010年底上线,2011年6月,支付宝快捷支付就接通了120多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其实快捷支付对银行是没什么损伤的,对于银行来说,有钱赚不说,还减少了柜台压力。银行主要是看不惯的是让他们资金成本抬高了的余额宝。
支付宝推出余额宝后相当于银行的肉等于被马云抢了,不少人直接就将每个月的工资存在余额宝里面,虽然利息不是特别多,很多时候就只有4%左右,比起银行不到2%的活期利息,可想而知大家选择谁了。不久前,余额宝刚刚成为全球第一大货币基金,超过1万亿美元的规模,而这些钱本应该都存在银行里面的。
银联为了挽回在移动支付市场的颓势,相继联合苹果和三星,推出云闪付试图拉回支付宝中的高端客户。可事实是,支付宝的地位已经无法撼动。十多年的发展,支付宝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很多习惯。虽然银行打压支付宝的势头汹汹,但可以断言的是支付宝市场地位未来3年是无法被撼动的,哪怕银行以及银联联合苹果、三星、移动、联通、电信等等也无法改变局面!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造成三大冲击:
首先是客户的冲击,阿里巴巴、淘宝本身就有大量的客户,这些客户既包含他们平台上的电商,也包含网购用户,这些客户是阿里集团做互联网金融的基础,而传统银行即使转型做互联网也没有一个具备这样的优势。
其次是生活方式的冲击,互联网金融不是技术导向,而是消费者导向,现在互联网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电子商务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智能手机也伴随着我们穿行于大街小巷,时时刻刻为我们进行网络社交服务。消费者的习惯就是市场,都是互联网金融的基础。面对这样的变化,银行已经逐渐或者已经不能够满足未来客户需求,现在人们更喜欢的是足不出户,一切事情在网上完成,互联网金融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在这强大的互联网金融面前,传统金融靠改变盈利模式、调整业务结构、改变客户基础、改善服务水平、建立和引入新的信息管理系统等并不完全有效。现在需要的是全新的模式,而非旧有模式的延伸。
第三是大数据,大网络的优势,数据显示,阿里小微信贷的贷款不良率低于我国银行业的水平。有报道称,供应商利用京东供应链金融平台获得融资的资金成本远低于同类银行贷款产品的年利率。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就是其大数据,大网络的科技优势。有了金融大数据的支持,就可以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他们需要的产品,无论是百度金融中心理财平台支持推出的两款金融产品,还是支付宝的余额宝都是对用户需求的一种应对。他们根据海量网民的搜索,捕捉大众用户的金融需求,以定制化产品深入80%的蓝海理财用户,而传统金融业主要赚得是20%富人的钱,因为很多传统金融的理财都有一个不低的门槛约束着用户的参与机会。
另外,通过互联网技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去识别风险,管理风险,能更有针对性、更好的为小微企业以及消费者的金融需求服务,而传统金融企业却不具备这样的数据优势。
韩贤旺:支付宝微信猛烈冲击银行业务央行怎么限制都没用
7月15日,新供给2017年第二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在上海举行,本次会议聚焦“深化供给侧改革,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 ”,由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长江养老保险承办,作为特邀媒体全程直播。
汇添富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韩贤旺在演讲中指出,未来银行对公业务的占比可能会降下来,应该大力加强零售业务。
他透露了一家给支付宝和微信做结算的公司的数据,其中一个客户是全国性大型超市,现在支付比例中现金占51%,支付宝和微信占22%,银行卡只占27%。“这非常可怕,因为以前支付宝和微信是0,这给银行造成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央行怎么限制都没用,这是大势所趋,再过五年到十年可能更明显。”韩贤旺分析。
以下为实录:
韩贤旺:金融改革如何服务实体经济
我主要讲三方面:
一、目前实体经济面临的焦点问题
二、目前金融领域的挑战
三、对金融改革支持实体经济的几个建议
实体经济这块,目前大家关注的比较多的是存量供给侧改革和产业升级。虽然现在从地方到中央一直都在强调调结构,但是到目前为止效果还不是特别理想,中国依然面临很大挑战。我们可以通过一带一路把一些过剩产业带到海外去,但是并不是所有产业都可以。
金融角度看,过去30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80到90年代基本上是金融深化或者货币深化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看到实际GDP增长和CPI增长总和没有货币增速快;第二阶段从1998年开始,表现为房地产货币化对货币的吸纳,货币深化和金融深化过程基本告一段落,也因此没有引起严重通货膨胀。2016年年初的时候提到居民部门加杠杆,结果是进一步开放房地产行业,房地产这一块从现在来看应该是货币政策有点问题。最后的结果是一年多时间里,房价又涨了很多,同时储蓄率下降也很多,这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一个蓄水池,提早动用了储备粮。
当前金融领域的第一个挑战是分业监管,这几天金融工作会议正在召开,有可能会做监管调整。
第二个挑战是信贷配给问题,主要表现每次收紧流动性都导致民营企业受到挤压,我们可以发现银行信贷按照所有制性质分配的特征依然比较明显,中小民营企业有很多挑战。
第三个挑战是资产膨胀以后的风险,因为有可能通过资产负债表抵押,跌了以后,银行信贷可能会收缩,也就是费雪说的债务紧缩风险。中国可能没有这样的情况,但是万一有这样的情况会出现恶性循环。中国因为财政还可以,短期内见不到,但是风险是存在的。
第四个挑战是资本市场的问题,过去创新过度带来的回归,有些矫枉过正之处也是非常痛苦的。
最后浅谈一下金融改革怎样支持实体经济。第一是统一监管,第二是脱虚入实,未来银行对公业务的占比可能会降下来,应该大力加强零售业务。我昨天接待了一个上市公司,这家公司是给支付宝和微信做结算的,它其中一个客户是全国性大型超市,现在支付比例中51%是现金,支付宝和微信占22%,银行卡只占27%。这非常可怕,因为以前支付宝和微信是0,这给银行造成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央行怎么限制都没用,这是大势所趋,再过五年到十年可能更明显。保险要回归保障的本质,资本市场应该为新兴经济和产业服务,而不是过度保护传统产业。第三个是加强风险定价能力。第四希望权益市场还是要寻找优秀的公司来上市,提高权益资产的竞争力,不能一直在IPO发行和重组间摇摆。现在来看目前有比较好的趋势,也看到两三个重量级公司在准备A股投资,在未来两三年会上市,这方面比较乐观。
如果说支付宝的网络支付让传统银行业领教到什么叫“冲击”的话,那么余额宝的网络理财则让传统银行业领教到什么叫“危机”,这种冲击就是金融脱媒,也就是隔绝着客户与银行的联系,如余额宝正好卡住了银行资金来源的咽喉,正好切断、截流了银行活期存款来源的渠道,正在动摇传统银行的基础和根本。网络信贷也必将分掉银行很大一部分信贷份额,总之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是革命性的,而现在这种影响才刚刚开始。
版权声明:
本资讯号除注明来源的文章外,均为云掌财经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引用请注明本公众号【云掌财经】
ID:yunzhangcaijing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