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的最后一天,搜狐发布了 2017 年第二季度财报,同时宣布旗下子公司搜狗将向 SEC 提交文件,计划在美 IPO。
为这一天,王小川等了12年。
而他和搜狗的故事,则可以从大学时代说起。
最牛实习生是怎样炼成的
从小王小川就自带学霸光环,从接触书本到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高性能所研究生毕业,一路上几乎都是保送或特招,唯一一次考试进考场是1990年的小升初,成绩是成都第一名。
1996年,因获得国际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金牌,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提前录取的王小川
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提前录取的王小川在大学里不是一开始就开挂的。
因为痴迷游戏,有一次考试只考了班里第28名,成绩又是张贴的公示,王小川第一次在学业上尝到了落于人后的滋味。而自己喜欢的女生成为了别人家的女朋友则在情感维度上打击了小川看上去很美的向往。
两件事合在一起,王小川开始潜心在专业能力维度打磨自己,也回到了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在强手如云的校园里散发着更耀眼的光芒。
1999年,大三在宿舍敲代码的王小川,被机会找上了门。
给他机会的人是陈一舟,项目是国内第一个社交网站ChinaRen,待遇是一个月8000元的实习工资。
拿着高的离谱的实习工资,王小川负责网站的新闻模块,带领全职员工开始攻坚,开发出网站内容管理系统(CMS)。
这套系统意味着什么?
让王小川设计这套系统的陈一舟都不知道要如何着手,也没有接触过类似系统。
产品上线后各种荣誉也接踵而来:第一个所见即所得的编辑系统、第一个可以在新闻后面添加评论的编辑系统、第一家能通过机器自动生成相关新闻内容的网站。
日均网页浏览量达到4400万,一跃成为中国第四大网站。
更重要的是,这套系统给了王小川一个进入更大平台的入口。
2000年10月31日,在互联网的寒冬期,难以支撑的ChinaRen被张朝阳的搜狐收购,其CMS系统被搜狐全线采用。当然了,跟系统一起去搜狐的,也有陈一舟和它的缔造者王小川。
ChinaRen实习时期作为团队负责人的王小川
张朝阳成就王小川 王小川造就搜狗
在可以顺顺利利走向人生巅峰的路上,王小川告诉张朝阳他要读研,理由是觉得ChinaRen实习期间逃了太多课。张朝阳没有犹豫,“你要去我就等,你要多少钱,我给你准备着。”
就这样,2003年,研究生刚毕业的王小川就在张朝阳的催促下成为了搜狐内部新组建的研发中心的高级技术经理。
吃饭睡觉“打”百度 股价翻了近百倍
正式上班后的第1个项目,就是搜索引擎,按照老板张朝阳的说法,就是“把百度灭掉”。
张朝阳给了王小川6个名额的团队,但为了把事情做好王小川决定让团队都自降一半薪水,又自己出力去清华招人。
王小川对人才的热爱丝毫不逊于张朝阳对其的偏爱,靠在清华校园论坛的刷帖,挨个宿舍的挖人、毕业季帮忙搬家终于感动了12名清华计算机系国家集训队的成员。
开发搜索引擎的难度有多大?互联网圈子里流传着能开发搜索引擎的国家只有4个,比能开发核武器的国家还少1个。
但王小川愣是带领着团队不舍昼夜地攻坚,一天只睡4个小时换来的是“仅仅”耗时11个月就开发出搜狗搜索引擎,用不足其他先行者1/20的人力和资源,做到了他们2到3年才能触及的里程碑。
一次测试即通过的消息一出,搜狐股价疯涨,2年翻了近100倍!
鉴于在开发搜狗搜索引擎上的成功,2005年27岁的王小川成为搜狐首席技术官,搜狐最年轻的副总裁。
伯乐张朝阳给了王小川许多技术人员一辈子梦寐以求的地位和荣誉。
百度谷歌齐发力 搜狗发展遇挑战
2005年8月,不断强大的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价大涨。另一边全球搜索引擎巨头Google于2005年7月宣布设立中国研发中心,并宣布其全球中文名为“谷歌”,取义“丰收之歌”。
一时间,要丰收的谷歌和开了荤的百度让刚进入青春期的搜狗面临营养不良的生存困境。
2005年也不都是令搜狗沮丧的消息。王小川幸运地把送到百度口里都不吃的肉接了下来,为搜狗的业务注入了新的动力。那块送肉的人是在当时使用输入法时发现优化使用体验的马占凯。
在北漂马占凯屡次将自己利用搜索技术解决词库问题的思路发给百度无果后,王小川任命马占凯成为了搜狗输入法的产品经理,也拉开了搜狗在输入法领域成为“爆款”的序幕。
为搜狗“送上大礼”的马占凯
2006年6月,搜狗输入法上线,虽然搜狗搜索引擎的市场份额有限,但凭着大量词库与关键词的积累优势,搜狗输入法在1年时间内达到了20%的占有率,到2008年更是在推广发力下瓜分了40%的市场,占有率连续两年市场第一。
然而,也是这一年,搜狗的问题也开始愈发强烈的显现。
一方面控制欲极强的张朝阳认为花精力做搜狗输入法即使市场占有率再高也起不到对搜狗盈利能力的提升。
另一方面,当坚持着做输入法的王小川发现百度开始用金钱让自家的搜索框占领浏览器的地址栏时,他开始意识到搜索不止是品质的问题,搜索市场的归属与浏览器的市场占有率息息相关。
百度上市前重金收购hao123(中文上网导航)为其带来大把流量就是证明。浏览器作为上网最主要的流量入口,被百度最大限度的利用了。
不仅如此,王小川也对用户使用浏览器的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只有1/5的用户会使用两个搜索引擎,“这意味着当第一个搜索引擎满足不了用户需求的时候,有20%的用户才会去使用第二个。”
但在当时,搜狗搜索引擎份额仅有2%。即使有用户愿意去尝试第二款搜索引擎,也很难轮到搜狗。
于是,一个决定将他带到了谷底:开发搜狗浏览器。
张朝阳一票否决 王小川暗度陈仓
因搜索表现不佳边缘化搜狗的张朝阳本来就心存不满,一听到王小川要做浏览器更是一气之下解除了王小川搜狗搜索负责人的职能。
面对王小川坚称产品本身没问题,归咎于搜狐没有自己的浏览器的真心话,张朝阳反对的声音也很有力,“微软的IE浏览器有60%的份额也没能让其Bing搜索引擎在与Google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更何况王小川本人以前在ChinaRen做浏览器的经历并不成功。
被打入冷宫之后的王小川并没有退缩放弃。在同事都觉得王小川会离开搜狐的氛围下,在没有控制权、没有资源投入的情况下,王小川选择了留下来,打游击。
一方面按公司要求进行视频P2P项目,另一边却从各个项目组拉人做浏览器。尽管在浏览器的研发过程中因先天不足暴露了许多问题,战略、技术积累方面也困难重重,“浏览器成功,搜索就能成功,反之也一样”的信念让王小川和“团队”一直坚持着。
终于,熬到了搜狗浏览器第一版于2008年12月上线。
首创多任务异步浏览技术,有效防止网页假死;首创教育网加速,显著提升教育网访问公网速度的搜狗浏览器开始打开局面,两年拿下了10%的份额,为搜索带去60%的流量。
王小川之前坚持的搜索引擎必须通过浏览器做桥梁的「输入法-浏览器-搜索」三级火箭的模式得到证明。学霸王小川凭借硬邦邦的实力回击了张朝阳以及内部的其他质疑,在搜狐站稳了脚跟。
360一直想买 王小川就是不卖
随着搜狗的发展,搜狗的技术基因与搜狐的媒体属性之间的冲突越来越明显。
而搜狗的三级火箭模式冲出江湖以后,大佬们终于坐不住了。
与张朝阳私交甚密的360掌舵周鸿祎与百度李彦宏都开始与张朝阳谈收购搜狗事宜。
于李彦宏,王小川本人是最理想的CTO人选;于周鸿祎,搜狗的份额和三级火箭模式的巨大前景以及现有框架是他想要与百度一较高低的重要拼图。
权衡了个人以及企业利弊之后,张朝阳接受了周鸿祎给出的条件,即搜狗浏览器归到360,搜狗搜索成为360浏览器的默认搜索。360与搜狐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共同运作搜狗;360以流量入股,占合资公司30%股份。
张朝阳认为,与360联姻能解决搜狗的资金和渠道问题。20天,是他给王小川下的期限 — 把与360的合作谈下来。
“搜狗不能失去自己的有生力量。”王小川非常清楚浏览器的重要性。如果没了浏览器,搜狐就会失去对流量的控制,进而丧失在合资公司中的话语权。
不想失去搜狗这个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的王小川,以出差杭州为借口跑杭州找马云救火了。
2010年8月,阿里巴巴、云锋基金及张朝阳共同出资4800万美元战略投资搜狗,搜狗成为搜狐独立子公司,时任搜狐CTO的王小川兼任搜狗CEO。
搜狗摆脱研发中心的帽子,独立运营的想法终于平稳落地。
独立发展的搜狗蒸蒸日上。2011年全年,搜狗实现营收6300万美元,同比增长238%。在谷歌退出中国以后,搜狗成了百度最强有力的对手。
阿里巴巴与搜狗的联姻,只持续了20个月。
2012年7月,搜狗内部邮件流出,王小川写到:“随着搜狗的战略升级,预期阿里集团难以在战略层面继续加强对搜狗的支持。经协商,搜狐将回购阿里所持有搜狗股份。 ”
2013年,360再一次与张朝阳谈收购搜狗。当时360安全卫士在PC端装机量和360浏览器的市场份额扶摇直上,如果对搜狗收购成功,360就能拿下搜索市场的30%以上的市场份额,与百度相互抗衡!
画面很美好,价格很有利,张朝阳再一次动心了。
王小川还是不妥协,这次拉来了腾讯。
2013 年 9 月,诚意实足的腾讯以 4.48 亿美元投资搜狐旗下子公司搜狗,腾讯由此获得搜狗 36.5% 的股份,搜狐仍然是大股东,并且在重大决策上拥有一票否决权。
业务层面,腾讯搜搜的通用搜索、问问和百科相关团队以及QQ输入法团队与搜狗原有团队进行融合,共同组建新的搜狗团队,这一团队则由以王小川为CEO的搜狗管理层领导。
马化腾还表示,双方将在技术、产品、流量和数据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在搜索和移动互联网等互联网主战场揭开全新的篇章。
执腾讯之手,差异化暴走
与腾讯合作的时代初期,虽然有巨大流量的扶持,搜狗搜索依然难以撼动百度。
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潮的洗礼,搜狗开始进入暴走模式。
搜狗搜索在微信的神助攻下打出了漂亮的翻身仗。作为唯一一家可以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信息搜索的搜索引擎,搜狗倚靠着微信的9亿月活用户和海量的公众号文章,第一次体验到了如入无人之境的感觉。
赶着热乎劲儿的搜狗携手腾讯一起投资了知乎。
借用知乎用户的回答,“知乎向搜狗开放数据端口,即知乎上产生的所有问题,以及问题背后的用户体验,将实时推送到搜狗,同时搜狗搜索还新开启了一个知乎搜索的频道,会把知乎里面的一系列优质内容整合出来。”
从此,移动端内容领域APP的内容彼此封闭和隔离,无法被搜索引擎抓取的“问题”被搜狗打破。搜狗在移动端建立了一种新的搜索模式,一种差异化暴走的模式。
利用百度失足 优化医疗搜索
因“魏则西事件”被民众口诛笔伐的百度让大众看到了搜索引擎的利益导向和监管缺失,在百度开始失去人心的同时,搜狗及时推出了名医搜索。
不同于满是医疗广告的百度,搜狗名医的搜索信息则来源于相对靠谱的维基百科、知乎社区、学术期刊、丁香园等网站的权威内容,对接正规大型医院、疾控中心、世卫组织及科研机构的专业内容,并与国外知名搜索公司合作提供国际前沿的英文学术论文。
在另一个竞争对手360放弃医疗搜索的印衬下,本着“唯有让真实、权威的医疗信息触手可得,才能够真正帮助到用户”的搜狗,通过这次正面回应,俘获了大批曾经的百度用户,也让搜狗的印象在网民中又一次得到了强化。
天道酬勤 终迎IPO
根据搜狐最新财报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搜狗移动端搜索流量增长超过50%,搜狗搜索整体流量比一年前增长24%,二季度实现总收入人民币1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其中移动搜索收入对整体搜索收入的贡献从去年同期的49%升至76%。
而搜狗也从2014年就开始发力人工智能领域,运作着搜索领域的颠覆,在“自然交互+知识计算”的技术路线图上持续探索,研究知识的表达、提取、推理计算技术,研发未来交互问答式的下一代搜索引擎新形态。
这一次,华尔街的投资者们准备好了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