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低调、隐蔽的匡特家族:财富守护之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低调、隐蔽的匡特家族:财富守护之路

匡特家族百年跌宕起伏的命运是德国近代史的缩影。

作者:周慧齐

百年间的经济变迁、产业兴衰、战争肆虐,家族财富的传承路上充满险境,守承难,创富更难。作为德国最富有的家族之一,匡特家族一直很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内,这让匡特家族看起来非常神秘。实际上,低调正是这个家族的显著特征。从家族的奠基者埃尔米·匡特开始,低调就贯彻在家族的每一个成员的教育之中,他们从不使用家族姓氏作为产品商标或企业名称,也尽量避免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媒体上。

但低调的匡特家族产业却是遍地开花,远不止宝马集团,匡特家族的商业触角已经伸及多个产业,曾同时是宝马、戴姆勒-奔驰、化学品集团阿尔塔纳、生产毛瑟步枪的德意志武器和弹药厂、瓦尔塔电池等公司的股东。作为操控者,匡特家族在名和利之间架构了微妙的平衡,成为德国最成功的商业家族之一。

商业起源:战争财最好发

匡特家族的繁荣史可以追溯到第一代创始人埃米尔·匡特(Emil Quandt,1849-1925)。1865年,在柏林西北的普利茨瓦尔克小镇,16岁的埃米尔从一间名为帝国毛织的纺织厂学徒开始,逐渐升职到店员及业务经理人。工厂主人德雷格去世一年后,埃米尔正式接管工厂,并与德雷格的女儿海德薇结婚。他联合妻弟,以3.5万塔勒买下工厂,从此开创了匡特家族的传奇之路。

因为和当地其他制造商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纺织厂的产品销路一直不错。在埃米尔·匡特的管理下,公司的效益也蒸蒸日上。渐渐地,匡特家族控制了三家实力强大的纺织厂,实现了行业垄断。匡特家族的事业版图自此开始开拓。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对军服的需求猛涨导致纺织厂生意大增。由于拥有北德联邦海军这样的大客户,埃米尔的纺织厂在19世纪70年代的德国资本萧条中存活了下来。

京特·匡特

匡特家族的第二代成员京特·匡特(Günther Quandt,1881-1954)拥有与生俱来的商业天赋,能准确地预测市场趋势,并擅长与政府打交道。他从小就被父亲作为继承人培养。与保守稳健的父亲不同,京特认为企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扩张,他花费110万德国马克买下亲戚的织布厂,自己独立管理了6年,并对工厂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在德国二次工业化浪潮期间,京特向父亲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了这个野心勃勃的商人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当时德国仓促参战,战备物资严重不足。为保证满足军需,德国政府规定某些原料和重要物资的生产由国防部领导,一些经济界人士从旁协助。京特·匡特因提供军服成为其中一员,他在战争中寻找发财的机会。戈洛·曼曾说:“战争使强者更强,使已经开始衰退的弱者更弱,这是一个老经验。”这句话用在京特身上非常贴切。

一名AFA技工正在修理type IX潜艇上的蓄电池(1942年)

德国战败后经济一蹶不振,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居高不下,马克疯狂贬值,但对于企业家来说却是天赐良机,通货膨胀使他们能轻松地还清债务。京特不仅利用货币大幅贬值摆脱了原有债务,更利用投机大捞一笔——成功收购了蓄电池厂股份有限公司,家族完成了从纺织业转入重工业的第一步,第一次买下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公司。此后,京特逐步成为有影响力的投资家,持有多家重工、化工、制药、机械企业的股票,并当选德意志武器和弹药厂监事会主席,第二次世界大战将给家族带来想象不到的超额利润。

继承道路:一波三折终开新篇章

京特育有赫尔穆特(Helmut,1908-1927)、赫伯特(Herbert,1910-1982)和哈拉尔德(Harald,1921-1967)三个儿子。赫尔穆特刚出生便作为继承人培养,送到国外学习语言、增长见识。赫伯特从小视力不好,完全不能看书,只能通过听力来学习。

赫伯特 匡特和哈拉尔德 匡特

对于命运多舛的匡特家族而言,家族继承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京特接连遇上诸多不幸,37岁时,第一任妻子安东妮病故,不久后,京特与其第二任妻子玛格达成婚,生下了哈拉尔德。1927年,在一次盲肠炎医疗事故悲剧中,年仅19岁的长子赫尔穆特撒手人寰,这给京特带来了沉重打击。从此以后,京特将希望寄托在赫伯特身上,希望他能够成为匡特家族的继承人。

无论是经济环境,还是企业运营,二战之后对匡特家族来讲都是一个新的阶段。京特拼命工作,想把战后被禁锢而失去的几年时间重新补回来。他在67岁时重新担任AFA监事长,但身体已经大不如前,每隔几个月就得住院一两周。

1954年,京特安详地去世了,他的离去毫无预兆,但家族继承的问题却早已安排妥当。就股权而言,家族资产将平均分配给两个儿子,赫伯特管理蓄电池、汽车和钾矿业的股份,哈拉尔德负责其他公司,包括现今名为卡尔斯鲁厄工厂的德意志武器和弹药厂。

二子赫伯特在过去20年协助父亲管理的时间里,深获管理企业的真传,而三子哈拉尔德则缺乏这些经验。不过,两人之间一直都维持着亲密的兄弟感情,赫伯特不希望家中出现当时另一位知名企业家罗伯特·格尔林的惨剧—其三名儿子为了争夺遗产而反目为仇,闹得满城风雨。他写道:“我们发誓,在匡特家族内不应该发生一场兄弟阋墙……我们珍惜兄弟情谊。我们所有的生意都对半分。在德国企业界,我们兄弟的和睦传为佳话。”

此后,匡特家族通过股权投资,押注奔驰以及宝马的股权,直到1969年实现对宝马的绝对控股。

财富分割:两种风格的财富传承模式

1967年,哈拉尔德·匡特在从法兰克福飞往法国尼斯的途中不幸遇难,留下了妻子英格和5名女儿。哈拉尔德去世不久,他的遗孀英格与赫伯特之间在家族利益上产生了差异,最终双方分割了家族资产:哈拉尔德的遗孀英格和5名女儿获得了家族持有奔驰股票的80%;赫伯特获得了宝马及瓦尔塔的全部股权。

对于哈拉尔德的5个女儿而言,父亲的早逝给家族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母亲与伯父赫伯特之间的分家也耗尽了双方的精力。五姐妹在经历过这种痛苦之后,反而拥有了更加强大的家族观念,她们决定联合起来,不让这种情况再次发生。五姐妹无意继续经营奔驰公司,于是出售了家族持有的全部奔驰股权,获得了约15亿德国马克。在分割家产还是集中管理的问题上,五姐妹成立了家族办公室——哈拉尔德·匡特控股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家族财富,通过建立投资组合分散投资,完成了产业资本到金融资本的转移。

和大众背后的皮耶希家族以及标致集团背后的标致家族不同,汽车仅仅是匡特家族涉猎的众多产业之一,1982年赫伯特去世时,匡特家族经营着200多家公司,员工超过7万名。赫伯特的女儿苏珊 克莱滕说:“匡特家族有一条原则,我父亲把它传授给了我们,就是公司的拥有者和管理者没有必要什么都管,有些事最好让第三者去做,这个人要有特别的素质,能用他自己的方式去经营。当然,他们需要一定的自主权,我们应该给他们这种权力。匡特家族的特点在于,我们能够支持有事业心的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如今哈拉尔德·匡特控股有限公司及旗下公司共管理170多亿美元资产,与30多年前创办之初的15亿德国马克相比,五姐妹无疑为出售企业之后的家族提供了一个绝佳案例。当初为了推广成功经验及节省成本而成立的多家族办公室哈拉尔德·匡特信托也成为了匡特家族的事业新平台。在满足家族税务法律、继承接班、家族治理等需求的同时,父辈所留下的遗产——脱离企业后的金融资本在家族办公室的管理下业绩辉煌。

赫伯特遗孀约翰娜 匡特(中)与苏珊 克莱滕(右)和斯特凡 匡特(左)

匡特家族百年跌宕起伏的命运是德国近代史的缩影。他们成功跨越了两次世界大战,在商业上的杰出成就塑造了德国强大经济的基石。但匡特家族始终仍然保持着从19世纪中叶以来的家族传统—谦逊、低调、自信与坚韧。在匡特家族四代之中,每一代人都与时俱进,以敏锐的视野引领着时代发展,以惊人的速度扩张企业,经过百余年发展,匡特家族已成为德国最富有的家族之一,在几代匡特人的努力下才拥有了如今庞大的经济帝国。

原创稿件,受法律保护,转载请联系后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低调、隐蔽的匡特家族:财富守护之路

匡特家族百年跌宕起伏的命运是德国近代史的缩影。

作者:周慧齐

百年间的经济变迁、产业兴衰、战争肆虐,家族财富的传承路上充满险境,守承难,创富更难。作为德国最富有的家族之一,匡特家族一直很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内,这让匡特家族看起来非常神秘。实际上,低调正是这个家族的显著特征。从家族的奠基者埃尔米·匡特开始,低调就贯彻在家族的每一个成员的教育之中,他们从不使用家族姓氏作为产品商标或企业名称,也尽量避免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媒体上。

但低调的匡特家族产业却是遍地开花,远不止宝马集团,匡特家族的商业触角已经伸及多个产业,曾同时是宝马、戴姆勒-奔驰、化学品集团阿尔塔纳、生产毛瑟步枪的德意志武器和弹药厂、瓦尔塔电池等公司的股东。作为操控者,匡特家族在名和利之间架构了微妙的平衡,成为德国最成功的商业家族之一。

商业起源:战争财最好发

匡特家族的繁荣史可以追溯到第一代创始人埃米尔·匡特(Emil Quandt,1849-1925)。1865年,在柏林西北的普利茨瓦尔克小镇,16岁的埃米尔从一间名为帝国毛织的纺织厂学徒开始,逐渐升职到店员及业务经理人。工厂主人德雷格去世一年后,埃米尔正式接管工厂,并与德雷格的女儿海德薇结婚。他联合妻弟,以3.5万塔勒买下工厂,从此开创了匡特家族的传奇之路。

因为和当地其他制造商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纺织厂的产品销路一直不错。在埃米尔·匡特的管理下,公司的效益也蒸蒸日上。渐渐地,匡特家族控制了三家实力强大的纺织厂,实现了行业垄断。匡特家族的事业版图自此开始开拓。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对军服的需求猛涨导致纺织厂生意大增。由于拥有北德联邦海军这样的大客户,埃米尔的纺织厂在19世纪70年代的德国资本萧条中存活了下来。

京特·匡特

匡特家族的第二代成员京特·匡特(Günther Quandt,1881-1954)拥有与生俱来的商业天赋,能准确地预测市场趋势,并擅长与政府打交道。他从小就被父亲作为继承人培养。与保守稳健的父亲不同,京特认为企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扩张,他花费110万德国马克买下亲戚的织布厂,自己独立管理了6年,并对工厂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在德国二次工业化浪潮期间,京特向父亲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了这个野心勃勃的商人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当时德国仓促参战,战备物资严重不足。为保证满足军需,德国政府规定某些原料和重要物资的生产由国防部领导,一些经济界人士从旁协助。京特·匡特因提供军服成为其中一员,他在战争中寻找发财的机会。戈洛·曼曾说:“战争使强者更强,使已经开始衰退的弱者更弱,这是一个老经验。”这句话用在京特身上非常贴切。

一名AFA技工正在修理type IX潜艇上的蓄电池(1942年)

德国战败后经济一蹶不振,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居高不下,马克疯狂贬值,但对于企业家来说却是天赐良机,通货膨胀使他们能轻松地还清债务。京特不仅利用货币大幅贬值摆脱了原有债务,更利用投机大捞一笔——成功收购了蓄电池厂股份有限公司,家族完成了从纺织业转入重工业的第一步,第一次买下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公司。此后,京特逐步成为有影响力的投资家,持有多家重工、化工、制药、机械企业的股票,并当选德意志武器和弹药厂监事会主席,第二次世界大战将给家族带来想象不到的超额利润。

继承道路:一波三折终开新篇章

京特育有赫尔穆特(Helmut,1908-1927)、赫伯特(Herbert,1910-1982)和哈拉尔德(Harald,1921-1967)三个儿子。赫尔穆特刚出生便作为继承人培养,送到国外学习语言、增长见识。赫伯特从小视力不好,完全不能看书,只能通过听力来学习。

赫伯特 匡特和哈拉尔德 匡特

对于命运多舛的匡特家族而言,家族继承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京特接连遇上诸多不幸,37岁时,第一任妻子安东妮病故,不久后,京特与其第二任妻子玛格达成婚,生下了哈拉尔德。1927年,在一次盲肠炎医疗事故悲剧中,年仅19岁的长子赫尔穆特撒手人寰,这给京特带来了沉重打击。从此以后,京特将希望寄托在赫伯特身上,希望他能够成为匡特家族的继承人。

无论是经济环境,还是企业运营,二战之后对匡特家族来讲都是一个新的阶段。京特拼命工作,想把战后被禁锢而失去的几年时间重新补回来。他在67岁时重新担任AFA监事长,但身体已经大不如前,每隔几个月就得住院一两周。

1954年,京特安详地去世了,他的离去毫无预兆,但家族继承的问题却早已安排妥当。就股权而言,家族资产将平均分配给两个儿子,赫伯特管理蓄电池、汽车和钾矿业的股份,哈拉尔德负责其他公司,包括现今名为卡尔斯鲁厄工厂的德意志武器和弹药厂。

二子赫伯特在过去20年协助父亲管理的时间里,深获管理企业的真传,而三子哈拉尔德则缺乏这些经验。不过,两人之间一直都维持着亲密的兄弟感情,赫伯特不希望家中出现当时另一位知名企业家罗伯特·格尔林的惨剧—其三名儿子为了争夺遗产而反目为仇,闹得满城风雨。他写道:“我们发誓,在匡特家族内不应该发生一场兄弟阋墙……我们珍惜兄弟情谊。我们所有的生意都对半分。在德国企业界,我们兄弟的和睦传为佳话。”

此后,匡特家族通过股权投资,押注奔驰以及宝马的股权,直到1969年实现对宝马的绝对控股。

财富分割:两种风格的财富传承模式

1967年,哈拉尔德·匡特在从法兰克福飞往法国尼斯的途中不幸遇难,留下了妻子英格和5名女儿。哈拉尔德去世不久,他的遗孀英格与赫伯特之间在家族利益上产生了差异,最终双方分割了家族资产:哈拉尔德的遗孀英格和5名女儿获得了家族持有奔驰股票的80%;赫伯特获得了宝马及瓦尔塔的全部股权。

对于哈拉尔德的5个女儿而言,父亲的早逝给家族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母亲与伯父赫伯特之间的分家也耗尽了双方的精力。五姐妹在经历过这种痛苦之后,反而拥有了更加强大的家族观念,她们决定联合起来,不让这种情况再次发生。五姐妹无意继续经营奔驰公司,于是出售了家族持有的全部奔驰股权,获得了约15亿德国马克。在分割家产还是集中管理的问题上,五姐妹成立了家族办公室——哈拉尔德·匡特控股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家族财富,通过建立投资组合分散投资,完成了产业资本到金融资本的转移。

和大众背后的皮耶希家族以及标致集团背后的标致家族不同,汽车仅仅是匡特家族涉猎的众多产业之一,1982年赫伯特去世时,匡特家族经营着200多家公司,员工超过7万名。赫伯特的女儿苏珊 克莱滕说:“匡特家族有一条原则,我父亲把它传授给了我们,就是公司的拥有者和管理者没有必要什么都管,有些事最好让第三者去做,这个人要有特别的素质,能用他自己的方式去经营。当然,他们需要一定的自主权,我们应该给他们这种权力。匡特家族的特点在于,我们能够支持有事业心的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如今哈拉尔德·匡特控股有限公司及旗下公司共管理170多亿美元资产,与30多年前创办之初的15亿德国马克相比,五姐妹无疑为出售企业之后的家族提供了一个绝佳案例。当初为了推广成功经验及节省成本而成立的多家族办公室哈拉尔德·匡特信托也成为了匡特家族的事业新平台。在满足家族税务法律、继承接班、家族治理等需求的同时,父辈所留下的遗产——脱离企业后的金融资本在家族办公室的管理下业绩辉煌。

赫伯特遗孀约翰娜 匡特(中)与苏珊 克莱滕(右)和斯特凡 匡特(左)

匡特家族百年跌宕起伏的命运是德国近代史的缩影。他们成功跨越了两次世界大战,在商业上的杰出成就塑造了德国强大经济的基石。但匡特家族始终仍然保持着从19世纪中叶以来的家族传统—谦逊、低调、自信与坚韧。在匡特家族四代之中,每一代人都与时俱进,以敏锐的视野引领着时代发展,以惊人的速度扩张企业,经过百余年发展,匡特家族已成为德国最富有的家族之一,在几代匡特人的努力下才拥有了如今庞大的经济帝国。

原创稿件,受法律保护,转载请联系后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