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赵亭人:一路风光任意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赵亭人:一路风光任意成

写生是作者假借以客观物象来抒发自己情感的一个通道,写生如此,艺术创作亦如此。

赵亭人,字子山,号蕖庐。1963年生,1987年毕业于山西大学艺术系,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2004年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绶祥艺术教育工作室研修班。出版有《亭人画册》、《赵亭人国画作品选》、《简静之境·赵亭人作品》、《对流·赵亭人国画作品》、《烟云供养·亭人的画》,《重影·亭人画册》、《因了心意·赵亭人文集》等书画文集数种。

现为山西师范大学书法学院院长,书画文化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

文丨赵亭人

写生,作为从事绘画造型艺术工作者的一门必修课,它有着其它艺术表现形式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如果要给写生加一个说明,我认为应该是这样的,写,简单的说,就是一种技法的运用。再更深入的谈,就是一种如何运用这种技法将复杂的画面效果处理得更符合艺术规律所要求的表现手法。生,谈起来相对复杂一点,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生活、生命状态。但是我们所要表现的是谁的生活,谁的生命状态呢?说白了其实就是艺术工作者通过对物象的观察和体验,假借物象来阐述自己的生命状态以及对自身生活的关照。再说造型,写生本是造型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简而言之,型是造出来的,在造之前你所要表现的型只在你的心中,只有通过你的心手所造,才能展现出你心中所要表现的型。

从艺术角度来讲,写生不是简单的照相式的对客观世界的再现与反映,而是丰富的主观意识的对客观世界的表现和升华,它不是直观的对客观物象如实描述的一种形式,而是作者假借以客观物象来抒发自己情感的一个通道,写生如此,艺术创作亦如此。中国古时候把人像写生叫做传神,后来又叫写真,传神的意思不言而喻,即表象之外更注重内心世界的表达,写真同样也不仅仅是对外形的再现,一个真字便道出了其中的奥秘,它和传神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生活的大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在这个大千世界的人们的内心世界也是丰富多彩的,同时他们的表达方式也是丰富多彩的。就艺术范畴的表达形式而言,作家有作家自我的表现形式,音乐家有音乐家自我的表现形式,画家当然也有画家自我的表现形式,形式各异,殊途同归,都是在借景抒情,以文载道。写生这门课程是绘画艺术创作的重要基础,如果仅仅把它当做一种简单的记录形式,那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从而展现出来的作品内涵也是苍白无力的。

就目前的美术教育培训制度来看,似乎对写生这门基础课程的学习存在一个教育的误区。比如当下如雨后春笋般的美术考前培训班,为了迎合当下的美术高考制度,为了节省成本,不顾美术教育的原则,丢掉美术教育的根本,素描色彩写生课程完全放弃了本来的实物写生,而改为千篇一律的生搬硬套的画册描摹,速写课程更是如此,仅仅成为一种死记硬背的考试套路,完全失去了美术教育的初衷和意义,由此而上,高等艺术院校也同样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艺术创作者如果缺乏个性,缺乏激情,缺乏正确的良好的教育,最终的作品只能成为一种无病呻吟的标本。

我们的美术教育体制目前依然是西洋绘画教育思想占主导地位,辅助以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理念,在这里且不论谁优谁劣,谁高谁低,谁偏客观谁更主观。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习观察,我们忽略了学生对写生这门艺术的学习和教育,出现了一些好多人不知该如何应对的问题。

比如静物写生。相对于人物写生风景写生,静物写生要简单一些,初学者一般都从此入门。刚开始我们画石膏,继而画蔬果器皿来锻炼我们的造型能力,对景写生如实描摹,石膏器皿似乎我们还可以慢慢磨,但蔬果画的时间久了会枯萎变色变形的,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光线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些问题貌似我们已经解决,但是真的解决了吗?

比如人物写生以及动物写生。我们一贯的学习过程是要求被写生者最好是稳如泰山,状似雕塑,这样的状况对于初学者来说,对形体的把握可能有好处。但是这样问题就来了,画人还好办,因为他能听懂人话,如果你想让一只猫或一条鱼别乱动,它会听你发号司令吗?,再假如你要表现一只下山的猛虎,它会给你摆那个POSE吗?再比如画个鬼,你到哪里找MODEL呢?

比如风景写生。这是我们各个大专院校艺术生必修的下乡采风课程,我们浩浩荡荡集聚于各个名山大川,摩拳擦掌,深入不毛,我们成群结队散布于各个风景名胜,信誓旦旦,揽胜掠奇,一派不获全胜绝不班师还朝的架势。但是,有些问题我们能够克服,有些问题我们是没有办法解决的。烈日炎炎我们可以克服,细雨蒙蒙我们也可以克服,暴风骤雨中如何去写生?呵气成冰时如何去写生?如果你要搞一幅大场面的鸟瞰图,既指挥不动飞机自身又不长翅膀怎么办呢?再比如要搞一幅江山万里图该如何下手呢?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呢?写生的意义和价值到底是什么呢?我们生存的世界是瞬息万变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讲,我们只有顺从,但是如果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正确的引导和训练,使我们的观察力逐渐敏锐起来,想象力逐渐丰富起来,写生技法逐渐醇熟起来,再加以自己学养的支撑,这样就完全可以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崭新的世界。就写生而言,历史上从古到今从中到西,历代先贤留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宝藏,他们每个人都是写生的高手,都是一座艺术高峰,鲜明的艺术个性,深厚的艺术造诣,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源泉。

世间的万事万物,在一个文化底蕴深厚勤于思考的画者眼中仅仅是一个媒介,一个参考,一个假托。“水曲山崇神鬼力,花红柳绿地天情;三千世界唯心造,一路风光任意成。”画者只不过是凭着自己的学养和经验,主观的对所面对的物象的理解和剖析,通过眼的观察,心的升华,手的运作,“借尸还魂”,“得意忘形”,“乾坤大挪移”,最后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完全是画者的心声和艺术趋向以及价值取向,“境由心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年范仲淹应滕子敬之请写出了名垂千古的《岳阳楼记》,殊不知范氏当时居官北土,理政朔方,授命为文之前是没有到过岳阳楼的,之所以他能写出如此美文,一是他拥有雄厚的文学素养,二是它凭着走南闯北的经验,通晓地理,阅尽世情,观物而察义,借景以表情,从而说出了自己要说的话。

位于皖南的黄山,是历代文人骚客、诗人画家竞相歌颂的仙山琼阁,单说画家,石涛、梅清、弘仁、黄宾虹等大家都对黄山进行写生创作,但每个人的作品面貌完全不同,他们都是借景抒情的高手,假托同样的物象他们都展现出了自己的性格,发出了自己的心声。

面对同样的一个物象,悲天悯人者表现出来的作品是苦涩的,放荡不羁者表现出来的作品是潇洒的,悠闲自在者表现出来的作品是飘逸的,小富即安者表现出来的作品是悠闲的,装腔作势者表现出来的作品是空虚的,投机取巧者表现出来的作品是肤浅的,张牙舞爪者表现出来的作品是粗俗的,无病呻吟者表现出来的作品是苍白的,标新立异者表现出来的作品是前卫的,因循守旧者表现出来的作品是暮气的,等等等等,诸如此类,枚不胜举。大千世界,百人百性,画者的先天之差别再加上后天的经历之异同,修养之薄厚,艺术之趋向,价值之取向,所展现出来的作品之优劣也会因人而异,各有不同。

其实,写生同其他门类的视觉艺术一样,可以说是一个几乎主观的事情,不管你所选取的题材内容如何,语言表现方式怎样,都是要说自己想要说的话,诉自己想要诉的情。先感动自己,才能有可能感动别人,如果仅仅是停留在客观的对物象的机械的描摹,而不是主观的对物象的灵活的表现,就失去了写生那本来活色生香的味道。虽然说绘画的技法到最后是不重要的,但是如果没有前期的技法训练是无法到达艺术的高峰的,我们说艺术是道,技法是体,“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写生的初级阶段只有通过加强对技术的锤炼,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将来游刃有余地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将来再假以其他综合艺术的修炼,融会贯通,吐故纳新,才能有本钱实现自己的梦想,才能有可能到达自己追求的艺术殿堂。

--- END ---

私享出品

主 编:王成业

微信合作邮箱:sixiangart@126.co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赵亭人:一路风光任意成

写生是作者假借以客观物象来抒发自己情感的一个通道,写生如此,艺术创作亦如此。

赵亭人,字子山,号蕖庐。1963年生,1987年毕业于山西大学艺术系,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2004年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绶祥艺术教育工作室研修班。出版有《亭人画册》、《赵亭人国画作品选》、《简静之境·赵亭人作品》、《对流·赵亭人国画作品》、《烟云供养·亭人的画》,《重影·亭人画册》、《因了心意·赵亭人文集》等书画文集数种。

现为山西师范大学书法学院院长,书画文化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

文丨赵亭人

写生,作为从事绘画造型艺术工作者的一门必修课,它有着其它艺术表现形式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如果要给写生加一个说明,我认为应该是这样的,写,简单的说,就是一种技法的运用。再更深入的谈,就是一种如何运用这种技法将复杂的画面效果处理得更符合艺术规律所要求的表现手法。生,谈起来相对复杂一点,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生活、生命状态。但是我们所要表现的是谁的生活,谁的生命状态呢?说白了其实就是艺术工作者通过对物象的观察和体验,假借物象来阐述自己的生命状态以及对自身生活的关照。再说造型,写生本是造型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简而言之,型是造出来的,在造之前你所要表现的型只在你的心中,只有通过你的心手所造,才能展现出你心中所要表现的型。

从艺术角度来讲,写生不是简单的照相式的对客观世界的再现与反映,而是丰富的主观意识的对客观世界的表现和升华,它不是直观的对客观物象如实描述的一种形式,而是作者假借以客观物象来抒发自己情感的一个通道,写生如此,艺术创作亦如此。中国古时候把人像写生叫做传神,后来又叫写真,传神的意思不言而喻,即表象之外更注重内心世界的表达,写真同样也不仅仅是对外形的再现,一个真字便道出了其中的奥秘,它和传神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生活的大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在这个大千世界的人们的内心世界也是丰富多彩的,同时他们的表达方式也是丰富多彩的。就艺术范畴的表达形式而言,作家有作家自我的表现形式,音乐家有音乐家自我的表现形式,画家当然也有画家自我的表现形式,形式各异,殊途同归,都是在借景抒情,以文载道。写生这门课程是绘画艺术创作的重要基础,如果仅仅把它当做一种简单的记录形式,那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从而展现出来的作品内涵也是苍白无力的。

就目前的美术教育培训制度来看,似乎对写生这门基础课程的学习存在一个教育的误区。比如当下如雨后春笋般的美术考前培训班,为了迎合当下的美术高考制度,为了节省成本,不顾美术教育的原则,丢掉美术教育的根本,素描色彩写生课程完全放弃了本来的实物写生,而改为千篇一律的生搬硬套的画册描摹,速写课程更是如此,仅仅成为一种死记硬背的考试套路,完全失去了美术教育的初衷和意义,由此而上,高等艺术院校也同样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艺术创作者如果缺乏个性,缺乏激情,缺乏正确的良好的教育,最终的作品只能成为一种无病呻吟的标本。

我们的美术教育体制目前依然是西洋绘画教育思想占主导地位,辅助以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理念,在这里且不论谁优谁劣,谁高谁低,谁偏客观谁更主观。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习观察,我们忽略了学生对写生这门艺术的学习和教育,出现了一些好多人不知该如何应对的问题。

比如静物写生。相对于人物写生风景写生,静物写生要简单一些,初学者一般都从此入门。刚开始我们画石膏,继而画蔬果器皿来锻炼我们的造型能力,对景写生如实描摹,石膏器皿似乎我们还可以慢慢磨,但蔬果画的时间久了会枯萎变色变形的,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光线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些问题貌似我们已经解决,但是真的解决了吗?

比如人物写生以及动物写生。我们一贯的学习过程是要求被写生者最好是稳如泰山,状似雕塑,这样的状况对于初学者来说,对形体的把握可能有好处。但是这样问题就来了,画人还好办,因为他能听懂人话,如果你想让一只猫或一条鱼别乱动,它会听你发号司令吗?,再假如你要表现一只下山的猛虎,它会给你摆那个POSE吗?再比如画个鬼,你到哪里找MODEL呢?

比如风景写生。这是我们各个大专院校艺术生必修的下乡采风课程,我们浩浩荡荡集聚于各个名山大川,摩拳擦掌,深入不毛,我们成群结队散布于各个风景名胜,信誓旦旦,揽胜掠奇,一派不获全胜绝不班师还朝的架势。但是,有些问题我们能够克服,有些问题我们是没有办法解决的。烈日炎炎我们可以克服,细雨蒙蒙我们也可以克服,暴风骤雨中如何去写生?呵气成冰时如何去写生?如果你要搞一幅大场面的鸟瞰图,既指挥不动飞机自身又不长翅膀怎么办呢?再比如要搞一幅江山万里图该如何下手呢?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呢?写生的意义和价值到底是什么呢?我们生存的世界是瞬息万变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讲,我们只有顺从,但是如果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正确的引导和训练,使我们的观察力逐渐敏锐起来,想象力逐渐丰富起来,写生技法逐渐醇熟起来,再加以自己学养的支撑,这样就完全可以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崭新的世界。就写生而言,历史上从古到今从中到西,历代先贤留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宝藏,他们每个人都是写生的高手,都是一座艺术高峰,鲜明的艺术个性,深厚的艺术造诣,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源泉。

世间的万事万物,在一个文化底蕴深厚勤于思考的画者眼中仅仅是一个媒介,一个参考,一个假托。“水曲山崇神鬼力,花红柳绿地天情;三千世界唯心造,一路风光任意成。”画者只不过是凭着自己的学养和经验,主观的对所面对的物象的理解和剖析,通过眼的观察,心的升华,手的运作,“借尸还魂”,“得意忘形”,“乾坤大挪移”,最后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完全是画者的心声和艺术趋向以及价值取向,“境由心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年范仲淹应滕子敬之请写出了名垂千古的《岳阳楼记》,殊不知范氏当时居官北土,理政朔方,授命为文之前是没有到过岳阳楼的,之所以他能写出如此美文,一是他拥有雄厚的文学素养,二是它凭着走南闯北的经验,通晓地理,阅尽世情,观物而察义,借景以表情,从而说出了自己要说的话。

位于皖南的黄山,是历代文人骚客、诗人画家竞相歌颂的仙山琼阁,单说画家,石涛、梅清、弘仁、黄宾虹等大家都对黄山进行写生创作,但每个人的作品面貌完全不同,他们都是借景抒情的高手,假托同样的物象他们都展现出了自己的性格,发出了自己的心声。

面对同样的一个物象,悲天悯人者表现出来的作品是苦涩的,放荡不羁者表现出来的作品是潇洒的,悠闲自在者表现出来的作品是飘逸的,小富即安者表现出来的作品是悠闲的,装腔作势者表现出来的作品是空虚的,投机取巧者表现出来的作品是肤浅的,张牙舞爪者表现出来的作品是粗俗的,无病呻吟者表现出来的作品是苍白的,标新立异者表现出来的作品是前卫的,因循守旧者表现出来的作品是暮气的,等等等等,诸如此类,枚不胜举。大千世界,百人百性,画者的先天之差别再加上后天的经历之异同,修养之薄厚,艺术之趋向,价值之取向,所展现出来的作品之优劣也会因人而异,各有不同。

其实,写生同其他门类的视觉艺术一样,可以说是一个几乎主观的事情,不管你所选取的题材内容如何,语言表现方式怎样,都是要说自己想要说的话,诉自己想要诉的情。先感动自己,才能有可能感动别人,如果仅仅是停留在客观的对物象的机械的描摹,而不是主观的对物象的灵活的表现,就失去了写生那本来活色生香的味道。虽然说绘画的技法到最后是不重要的,但是如果没有前期的技法训练是无法到达艺术的高峰的,我们说艺术是道,技法是体,“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写生的初级阶段只有通过加强对技术的锤炼,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将来游刃有余地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将来再假以其他综合艺术的修炼,融会贯通,吐故纳新,才能有本钱实现自己的梦想,才能有可能到达自己追求的艺术殿堂。

--- END ---

私享出品

主 编:王成业

微信合作邮箱:sixiangart@126.co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