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苹果iPhone一度被人们追捧在很大程度也是因为其相对的安全性较好。由于iOS是相对封闭的,对于安全的审核和管理都比较苛刻,因此iPhone对于追逐安全的用户来说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一度时间其实这种“功劳”是属于黑莓手机的,不过进入到智能手机时代之后,黑莓失去了自己的用户以及创新的能力,最终铩羽而去。这时候苹果的安全性就非常重要了。不过,随着库克掌舵苹果之后,苹果对市场的妥协也越来越多。一度时间人们把苹果也从卓越归为优秀类的公司,因为苹果不断地迎合市场的改变,让人们对那种特立独行的苹果的定位发生了改变,不是乔布斯时代的苹果注定也只能是优秀了。
近日,有消息称,苹果要放开NFC了,这也意味着iPhone升级iOS11后可能就可以刷公交卡了。对于用户来说,这是一种便利,对于第三方开发者来说又有了新的可以钻研的方向,对于寻求苹果漏洞的开发者来说,或许也是一次剑走偏锋的机会来了?对于部分用户来说,或许也会重新对苹果安全性进行考量。对于苹果来说呢?迎合和改变的切换,或许未来在安全的掌控上将会出现“瑕疵”。而在安全方面苹果一直是引以为傲的,一度时间也是对标黑莓的一种“打法”,但现在或许为了迎合市场而逐渐发生改变了。
对于喜欢“开源”的开发者和用户来说,自然喜欢能够开放更多的资源,而iOS系统的封闭性,iPhone上的蓝牙、NFC功能,都只有苹果自己来自配,因此局限了它们的用途,这也被认为是为何Apple Pay在中国市场一直得不到快速发展的原因所在。于是,对于众多国内iPhone用户来说,最期待的一件事,恐怕就是让手机中的NFC功能,使用场景能够扩大一些,比如公共交通卡刷卡上车,要知道对于Android手机来说,其实这早已是家常便饭了。但是苹果一度时间是不愿意开放的。苹果有自己的考虑,估计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从安全的角度出发的。
不过,随着iOS11的出现,苹果提出了名为“CoreNFC”的新框架,这意味着iPhone未来将能读取更多类型的NFC标签,这样开发者就能够开发出更多支持NFC技术的应用。据悉,iOS系统将在今年秋季迎来升级,届时iPhone将可利用Apple Pay的底层技术实现更多功能,比如充当公共交通卡、安全卡或者是用来扫描产品生产信息。众所周知,新款的iPhone都加上了NFC芯片,但并没有开放NFC的功能给开发者。
这就是苹果的“傲慢”付出的代价,Apple Pay的拓展不力,势必会引起苹果的高度重视,因此未来对于NFC的开放性相信会放宽一些。但是,这样也就会出现潜在的安全风险,要知道iPhone用户多数是商业用户,本身的财富效应要好一些,如果出现了安全漏洞和风险,那么带来的隐患无疑也是巨大的,这也是苹果一度时间不愿意做更多开源的原因所在。
那么当iOS11做出更多的改变和妥协的时候,真的可以带来Apple Pay的流行吗?其实也不尽然,要知道现在中国市场扫二维码支付已经变得非常普遍和流行,尤其是自发的应用场景的长尾效应带来的消费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用户自发的一种应用和场景搭建。因为用户认可了这种简单的支付模式,因此带来的改变尤其是观念的重新搭建是非常重要的。
而苹果恰恰缺乏的就是这样的应用场景,以及对用户的教育关联性,甚至也缺乏使用的硬件场景配置。在中国市场,两大第三方支付巨头对于市场的教育实在是太庞大了,用户也接纳并认可这样的模式。苹果虽然也在不断地推广NFC支付,但是应用场景有限,用户的认可程度并不高,因此应用的拓展有限。未来是不是会带来一种新的改变,相信还是要看第三方开发者能否给iPhone带来一种新的可被接受的应用模式。
因此简单地认为NFC可以给Apple Pay带来一种新的发展机会,或许还为时过早。不过随着新的iPhone的出现,应用的拓展或许会成为一种卖点,这还是要看新兴iPhone的出现能否让用户趋之若鹜,这是关键所在。而从目前市场的各种传闻来看,新iPhone的价格应该是居高不下的,用户是不是认可这样的性价比也是关键。而据巴克莱最新研报显示,只有11%的受访者愿意花1000多美元购买iPhone,更多的人只愿意支付582美元。此外,就算是现有的iPhone用户,也只有18%愿意花1000多美元购买新iPhone。而一度时间,市场传闻新的iPhone 8手机定价将在1200至1400美元之间。
巴克莱也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85%的受访者愿意为最新款智能手机支付更多费用,这也有助于打消新款裸机版智能手机无人问津的担忧。”当然最终的市场定价,以及相应的活动刺激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所在,对于国内用户而言,总有喜欢尝鲜者,也有岿然不动的。当然,更多的人或许会退而求其次的寻找低端一些的iPhone产品。
开发NFC的目标显然还是瞄准了应用层面,尤其是移动支付的机会,在这方面,相信苹果未来在中国市场的破局还会要艰难一些。而且苹果需要考虑的就是开放了更多的NFC底层应用机会,第三方开发者可以开放更多的应用,也可能成为一个漏洞的出口,一旦被人利用,进而“破解”出一些不好的应用机会,那么或许是得不偿失的。毕竟,安全一度时间是苹果可以笑傲Android市场的一个资本,一旦这个口子也被豁开的话,那么可能就不好收拾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