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Steam独立游戏均价不足5美元,低价的独立游戏该如何定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Steam独立游戏均价不足5美元,低价的独立游戏该如何定价?

一款游戏的定价,也可以是多种定价策略的综合选择。在这些定价策略之外,开发者还应该想方设法的通过捆绑销售、推出DLC等方式,在为玩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游戏内容的同时,为游戏产品创造更大的盈利空间。

近日,Steam数据追踪和分析网站SteamSpy创始人加林金(Sergey Galyonkin)透露,在Steam平台,独立游戏的平均售价为8.72美元(相当于人民币58.3元),而这项数据在Steam夏季促销期间会下降到4.63美元(相当于人民币31元)。面对这一价格,加林金认为,独立开发者对游戏作品的定价太低了。他建议,独立开发者应当考虑提高游戏定价,从基数相对较小的玩家手中赚更多钱。那么,Steam上的独立游戏的定价到底如何呢?

说起Steam平台,最吸引玩家们前赴后继不断剁手的莫过于其价格,尤其是时不时的降价促销、捆绑销售,猛降的价格引得玩家纷纷剁手,买买买根本停不下来。但同时,Steam上的游戏价格也是让人琢磨不透的存在,即便是同款游戏在全球不同地区售价也有所不同,甚至有时候相差巨大。

但是,与3A游戏不同的是,独立游戏在各地区的售价差别还是相对较小的。从Steam国区独立游戏价格来看,除去免费独立游戏外,定价最高者为270元的《Torment: Tides of Numenera》,最低定价为折扣后的3元游戏产品,这类产品占据绝大多数。那么,对于国产独立游戏来说,是如何进行定价的呢?

国区独立游戏的定价偏低,为何?

对于独立游戏来说,由于没有专门的发行商或者母公司,从设计、制作、发行等方方面面都需要独立游戏制作团队一手操办,这也就导致很多独立游戏的定价往往是基于独立发行商的个人感觉做出判断。那么,国内玩家对游戏产品的价格的态度如何呢?

一直以来,免费游戏在国内是最热销的。而随着Steam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玩家也已经逐渐习惯付费游戏,但是,即便如此,大多数国内玩家仍然不愿意为游戏支付太多的钱,这也就造成了国区价格相对较低的局面。

此种情况下,在美国,一款3A游戏的售价大约为60美元左右,而对于国内来说,多数为199元左右,相当于29美元左右,是美国售价的一半。这样一来,独立游戏的价格就通常会减半,也就是在7—15美元之间。而为了吸引玩家,一些开发商则经常用9(如29元、39元)作为结尾来定价,当然,这是一种古老的心理陷阱,因为研究发现以9结尾的定价会让消费者感觉比整数更便宜,进而可以提高购买率。

当然,这是一种最为理想的状态。但是一旦独立游戏没有发行商,又不巧撞上了Steam夏促,却想要在Steam上争取更多的曝光机会,就需要来自Steam的推荐。而这种推荐往往是首页推荐、低于40元推荐、鉴赏家推荐和近期热销推荐四种类型。但是,由于首页与鉴赏家推荐往往需要的级别较高,所以,低于40元推荐区成为不少国产独立游戏发行者的首选,这也就造成了许多独立开发者将游戏价格定在了38元,其价格处于平均价格与促销价格之间,有一定的波动空间。

国区独立游戏定价,还得看产品定位及开发者的目标

一般来说,当游戏开发者对游戏进行定价之时,都会参考同类游戏的定价水准。如果是与大量其他游戏相似的作品,开发者的定价往往只能由当前市场价格决定;而如果是属于独一无二的独创游戏,游戏开发者需要对游戏产品未来在玩家心目中的地位进行适当预估再进行定价。那么,为了避免太低或太高,独立游戏开发者到底应该如何给游戏定价呢?

对于Steam平台来说,常见的定价策略有:第一,高定价、常促销,这是大多数的Steam独立游戏和3A游戏的常见策略,从初期买入者实现收入最大化,从后期低价收获大多数玩家;第二,定价公平、从不促销,这种往往需要有很大的底气,如任天堂的第一方游戏;第三,去掉价格壁垒,低价出售,这种往往是以低价博口碑,以期与玩家建立起长期积极的关系,常见于很多小的独立游戏和免费游戏;第四,先进行Early Access、后提高价格,这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定价策略,通过这种模式,开发者以较低的价格,满足游戏测试的需求,一旦游戏质量提升,游戏价格也可以随之增加,但这也是对游戏开发者及产品的一种考验。

当然,一款游戏的定价,也可以是多种定价策略的综合选择。在这些定价策略之外,开发者还应该想方设法的通过捆绑销售、推出DLC等方式,在为玩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游戏内容的同时,为游戏产品创造更大的盈利空间。

对于某一款独立游戏的定价策略的选择,文创资讯认为,这取决于定价者对自己游戏产品的定位及策略目标,如游戏产品的定位如何?目标玩家是谁?玩家对价格的预期是多少?定价是为了快速收回成本还是为了打造用户群并形成品牌的长线效应?所以,定价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开发者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根据不同的游戏产品及发展方向进行不同的游戏定价,毕竟,游戏的定价会直接影响到一款游戏的生命周期、用户感受等。

对独立游戏开发者而言,在定价之外,还需要考虑如何利用游戏发行、国内独特的社交文化环境(如百度帖吧、微信公众号、微博、QQ等)、直播平台与主播等,做到对目标玩家的及时、广泛的覆盖,更需要游戏开发者用高质量、好玩的游戏产品在合理的游戏定价之上,与玩家建立起长久稳定关系,毕竟这也是开发者除了挣钱之外的、能够实现长远发展的基础所在。

作者 | 文创资讯记者 樊佩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创资讯(http://news.vsochina.co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Steam独立游戏均价不足5美元,低价的独立游戏该如何定价?

一款游戏的定价,也可以是多种定价策略的综合选择。在这些定价策略之外,开发者还应该想方设法的通过捆绑销售、推出DLC等方式,在为玩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游戏内容的同时,为游戏产品创造更大的盈利空间。

近日,Steam数据追踪和分析网站SteamSpy创始人加林金(Sergey Galyonkin)透露,在Steam平台,独立游戏的平均售价为8.72美元(相当于人民币58.3元),而这项数据在Steam夏季促销期间会下降到4.63美元(相当于人民币31元)。面对这一价格,加林金认为,独立开发者对游戏作品的定价太低了。他建议,独立开发者应当考虑提高游戏定价,从基数相对较小的玩家手中赚更多钱。那么,Steam上的独立游戏的定价到底如何呢?

说起Steam平台,最吸引玩家们前赴后继不断剁手的莫过于其价格,尤其是时不时的降价促销、捆绑销售,猛降的价格引得玩家纷纷剁手,买买买根本停不下来。但同时,Steam上的游戏价格也是让人琢磨不透的存在,即便是同款游戏在全球不同地区售价也有所不同,甚至有时候相差巨大。

但是,与3A游戏不同的是,独立游戏在各地区的售价差别还是相对较小的。从Steam国区独立游戏价格来看,除去免费独立游戏外,定价最高者为270元的《Torment: Tides of Numenera》,最低定价为折扣后的3元游戏产品,这类产品占据绝大多数。那么,对于国产独立游戏来说,是如何进行定价的呢?

国区独立游戏的定价偏低,为何?

对于独立游戏来说,由于没有专门的发行商或者母公司,从设计、制作、发行等方方面面都需要独立游戏制作团队一手操办,这也就导致很多独立游戏的定价往往是基于独立发行商的个人感觉做出判断。那么,国内玩家对游戏产品的价格的态度如何呢?

一直以来,免费游戏在国内是最热销的。而随着Steam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玩家也已经逐渐习惯付费游戏,但是,即便如此,大多数国内玩家仍然不愿意为游戏支付太多的钱,这也就造成了国区价格相对较低的局面。

此种情况下,在美国,一款3A游戏的售价大约为60美元左右,而对于国内来说,多数为199元左右,相当于29美元左右,是美国售价的一半。这样一来,独立游戏的价格就通常会减半,也就是在7—15美元之间。而为了吸引玩家,一些开发商则经常用9(如29元、39元)作为结尾来定价,当然,这是一种古老的心理陷阱,因为研究发现以9结尾的定价会让消费者感觉比整数更便宜,进而可以提高购买率。

当然,这是一种最为理想的状态。但是一旦独立游戏没有发行商,又不巧撞上了Steam夏促,却想要在Steam上争取更多的曝光机会,就需要来自Steam的推荐。而这种推荐往往是首页推荐、低于40元推荐、鉴赏家推荐和近期热销推荐四种类型。但是,由于首页与鉴赏家推荐往往需要的级别较高,所以,低于40元推荐区成为不少国产独立游戏发行者的首选,这也就造成了许多独立开发者将游戏价格定在了38元,其价格处于平均价格与促销价格之间,有一定的波动空间。

国区独立游戏定价,还得看产品定位及开发者的目标

一般来说,当游戏开发者对游戏进行定价之时,都会参考同类游戏的定价水准。如果是与大量其他游戏相似的作品,开发者的定价往往只能由当前市场价格决定;而如果是属于独一无二的独创游戏,游戏开发者需要对游戏产品未来在玩家心目中的地位进行适当预估再进行定价。那么,为了避免太低或太高,独立游戏开发者到底应该如何给游戏定价呢?

对于Steam平台来说,常见的定价策略有:第一,高定价、常促销,这是大多数的Steam独立游戏和3A游戏的常见策略,从初期买入者实现收入最大化,从后期低价收获大多数玩家;第二,定价公平、从不促销,这种往往需要有很大的底气,如任天堂的第一方游戏;第三,去掉价格壁垒,低价出售,这种往往是以低价博口碑,以期与玩家建立起长期积极的关系,常见于很多小的独立游戏和免费游戏;第四,先进行Early Access、后提高价格,这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定价策略,通过这种模式,开发者以较低的价格,满足游戏测试的需求,一旦游戏质量提升,游戏价格也可以随之增加,但这也是对游戏开发者及产品的一种考验。

当然,一款游戏的定价,也可以是多种定价策略的综合选择。在这些定价策略之外,开发者还应该想方设法的通过捆绑销售、推出DLC等方式,在为玩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游戏内容的同时,为游戏产品创造更大的盈利空间。

对于某一款独立游戏的定价策略的选择,文创资讯认为,这取决于定价者对自己游戏产品的定位及策略目标,如游戏产品的定位如何?目标玩家是谁?玩家对价格的预期是多少?定价是为了快速收回成本还是为了打造用户群并形成品牌的长线效应?所以,定价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开发者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根据不同的游戏产品及发展方向进行不同的游戏定价,毕竟,游戏的定价会直接影响到一款游戏的生命周期、用户感受等。

对独立游戏开发者而言,在定价之外,还需要考虑如何利用游戏发行、国内独特的社交文化环境(如百度帖吧、微信公众号、微博、QQ等)、直播平台与主播等,做到对目标玩家的及时、广泛的覆盖,更需要游戏开发者用高质量、好玩的游戏产品在合理的游戏定价之上,与玩家建立起长久稳定关系,毕竟这也是开发者除了挣钱之外的、能够实现长远发展的基础所在。

作者 | 文创资讯记者 樊佩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创资讯(http://news.vsochina.co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