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松下幸之助与他的百年松下(上)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松下幸之助与他的百年松下(上)

在这近百年时间里,松下是怎样度过一次次战争、经济危机带来的动荡,怎样成为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松下幸之助怎样摆脱“欠款之王”头衔、获得“经营之神”的桂冠,在此一一呈现。

在1918年3月7日,松下幸之助在大阪创立“松下电气器具制作所”,再过不到一年时间,松下将迎来它的百岁生日。在这近百年时间里,松下是怎样度过一次次战争、经济危机带来的动荡,怎样成为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松下幸之助怎样摆脱“欠款之王”头衔、获得“经营之神”的桂冠,在此一一呈现。

▲ 松下幸之助

松下初创

1894年11月27日,松下幸之助在和歌山市佐村出生了,他父亲叫松下政楠,母亲叫德枝,在8兄弟姐妹中他年纪最小。松下政楠在年轻时就当选村委会的议员,家中农事上交给佃户,自己则投入村委会和村公所的工作当中,在日本全国大米投机热潮兴起后他成为当中一份子。后来松下政楠投机失败,只能变卖祖先留下的土地与房子,在1899年举家搬到和歌市居住。在和歌市,松下政楠靠着剩余不多的资金与朋友门路开了一家木屐店,也失败了,到了1902年松下政楠只身前往大阪盲哑院工作。两年后,时满9岁的松下幸之助收到父亲让他辍学前往大阪市南区八幡筋的宫田火盆店当学徒的家书。

▲ 松下幸之助在佐村的房子边上松树,真不愧是“松下”,该松树已毁于1966年的雷击

松下幸之助在火盘店当学徒只有短短三个月,因为宫田火盆店倒闭了,他只好转到了位于船场堺筋淡路町的五代脚踏车店做学徒,到了1910年进入大阪电灯公司做内线员实习工,开始接触电器设备。凭着出色的工作表现,松下幸之助人进入电灯公司3个月就转为正式技工,在1917年春天时他成为公司里最年轻的检察员,负责监督每个工地的施工质量。

可松下幸之助不满于眼前工作,着手改进电灯插座,但他的行动并没有得到上司的赏识。最终松下幸之助在1917年辞职,与妻子的弟弟井植岁男,前同事林伊三郎、森田延次郎租赁一间小房子,开设家庭作坊式工厂生产松下幸之助改良的电灯插座。不过改良电灯插座没有获得市场认可,两位前同事也纷纷离去,松下幸之助最穷得时甚至连去澡堂的洗澡钱也拿不出来。

幸运的是,在过年之前松下幸之助意外接到制作电风扇陶制绝缘板的订单,订单要求在年内1000块绝缘板,假若质量好的话今后所有绝缘板都在此采购。靠着松下幸之助夫妇与井植岁男日以继夜工作,最后按时按质完成了订单,获得了80日元的利润,到了第二年又获得了2000块绝缘板订单,松下幸之助绝处逢生。在1918年的3月7日,松下幸之助将工厂搬迁到了大阪市北区(现在的福岛区)大开町1丁目的租房中,正式创立了“松下电气器具制作所”。

早期经营

松下电气器具制作所是一座两层式建筑,一层有三间房间与18平方米的院子,被改建为工厂,二层有两间房间,用于住宿。松下幸之助一方面生产绝缘板,一方面继续改良电灯插座,新改进的单头插座与新的双头插座质量良好,价格更是比市场同类产品低三至五成,广受欢迎。为了满足生产需要,1918年公司已经雇佣了20个工人,松下幸之助在短短一年时间内不但翻身还站稳了阵脚。

▲ 松下幸之助改良的电灯插座

在1920年松下幸之助为公司设计了一个商标,在一个宽边钻石型里包裹了一枚向右的箭矢与字母“M”,这是松下首个商标。

在20年20年代里,日本依然是一个电气化程度不高的国家,当时自行车车灯大多采用蜡烛或是油灯照明,抗风能力非常差。松下幸之助看到一个巨大市场,他花费了半年时间,在制作了数十个样品之后,终于制成了一款电池供电、续航达到三四十小时的炮弹造型车灯。

然而,由于电池供电的灯泡在当时消费者心中形象不佳,没有一家销售商愿意采购这款炮弹造型车灯,松下幸之助决定背水一战,免费把大量车灯散发到零售店当中,在消费者体验到新品、感到满意后再谈销售事情。此次实物宣传获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在两三个月后车灯销量就达到了月售2000个水平。后来松下与山本贸易公司签订了3年独家销售协议,松下炮弹造型车灯冠以“Excel”名字销售,但随后松下幸之助与山本贸易公司董事长发生观念上的冲突,后者认为Excel是一款时尚产品、生命周期短,不愿意做长期营销。与此同时松下正在开发一款方形车灯,山本贸易公司认为签订的独家销售协议也涵盖该产品,协商后山本贸易公司以10000日元让松下放弃了方形车灯市场销售权。

与山本贸易公司的分歧最终导致了松下幸之助决定开发一款自主品牌的车灯。有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international”一词,在查字典后他了解到这单词是国际的意思,是在“national”(民族的、国家的)上发展而来。松下幸之助认为national与松下新产品定位非常匹配,从1927年开始“National”成了松下产品的品牌名。直到1988年,松下的AV事业部下的电视、录像机、CD机产品才取消“National”品牌名,改用“Panasonic”,完全停止使用“National”品牌已是2000年以后。

在创立“National”品牌后,松下支付10000日元向山本贸易公司收回车架等销售权,将方形车灯命名为 “National Lamp”,并向零售店投放了10000个样品,结果在第二年末的时候每月车灯销售数量达到了3万个之多。

继车灯之后,松下推出了越来越多物美价廉电器产品,1927年向市场推出了廉价的电熨斗,售价3日元20钱,比市场同类产品便宜1/3;1930年8月松下与一家无线电制造商成立子公司国道电机,生产收音机,可当年出产收音机非常容易出故障,直到第二年研制出三球收音机才获得成功——那时正好赶上东京中央广播电台(NHK的前身)举办的收音机比赛,三球收音机获得了冠军并一举成名……

在1932年,松下已经有1200名员工,生产超过200款产品。但该年对松下最大的事件是松下幸之助在参观寺庙、得到领悟后,在大阪的中央电气俱乐部阐述了松下的真正使命——“产业人的使命在于克服贫穷。为此必须不断推进物质生产,扩大财富。自来水管子里的水虽然是有价的东西,但是过路人喝上几口,谁也不会介意。这是因为水的量多,价格太便宜的缘故。我们产业人的使命就是要把生活物资变成如自来水一般的无限丰富,以价格可以低到几乎等于免费的水平提供给社会。做到这样的地步,就会给人们带来幸福,就会为世界建造乐土。松下电器的真正使命便在于此。” 这一年松下被称为“知命”(知悟使命)元年,从此每年5月5日便成为松下电器的创业纪念日,在这一天会举行庄重的纪念典礼。

▲ 松下幸之助在中央电气俱乐部阐述松下的真正使命

▲ 大阪门真工厂

1933年松下根据松下幸之助的构思实行了事业部制。把公司分为三个事业部,收音机部门为第一事业部,电灯·干电池部门为第二事业部,配线器具·合成树脂·电热器部门为第三事业部,各个部门自主负责,同年7月公司总部、工厂搬进了位于大阪门真的70000平方米厂房。1935年8月,松下设立了松下电器贸易株式会社,1935年12月将松下电器制作所改组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在完成了一系列内部改革后,松下迎来了成立近百年来最艰苦的岁月——二战。

▲ 在20世纪30年代,松下产品线已非常广,涉及电机、电熨斗、电风扇甚至是电视机

欠款之王

在1937年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国内私营企业很快受到影响,1938年颁布的国家总动员令对工业原材料、工业产品进行监管,松下不得不军工产业进行合作。在1943年松下被逼成立造船公司、飞机制造公司,正式进入自己并不熟悉的军工产业。

▲ 在战后日本政府用马车车轮、木制房屋支付松下非自愿扩张的赔偿以及战时生产欠款

在二战结束时,松下员工已经从最高峰的2.6万人跌到15000人,在日本本土32座工厂或办公室损毁,所有海外工厂、销售点被没收,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由于没有轰炸价值,公司总部与主要工厂尚在。

可命运对松下的打击尚未结束,在1945年8月末,麦克阿瑟元帅指挥的盟军进驻日本,成立了GHQ(驻日盟军总司令),颁布了大量非军事化与民主化政策,制定战后日本经济重建方针以及对参与战争的公司进行改组。在此背景下,1946年松下被列为受关注企业,冻结了公司资金,限制了公司生产,期间员工下跌到4438人,甚至一度被要求解散公司,勒令松下幸之助离职。

松下幸之助对CHQ命令表示非常不满,他前后一共前往GHQ游说了50多次,申辩松下并非军工企业,而且对日本战后经济恢复起到非常重要作用。最终在1947年CHQ认同了松下幸之助的说法,恢复了松下普通企业身份。

可1949年政府实行了道奇计划(Dodge Plan),再加上1948年下半年一揽子金融限制,此时松下已经欠下巨大债务、期票、商品税,不得不分期支付工资,那时松下幸之助被称为“欠款之王”。在1950年3月,松下为了维持生存解雇了567名员工。但不用多久,松下将迎来重生,以及进行新一轮全球扩张。(未完待续)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发布评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松下幸之助与他的百年松下(上)

在这近百年时间里,松下是怎样度过一次次战争、经济危机带来的动荡,怎样成为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松下幸之助怎样摆脱“欠款之王”头衔、获得“经营之神”的桂冠,在此一一呈现。

在1918年3月7日,松下幸之助在大阪创立“松下电气器具制作所”,再过不到一年时间,松下将迎来它的百岁生日。在这近百年时间里,松下是怎样度过一次次战争、经济危机带来的动荡,怎样成为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松下幸之助怎样摆脱“欠款之王”头衔、获得“经营之神”的桂冠,在此一一呈现。

▲ 松下幸之助

松下初创

1894年11月27日,松下幸之助在和歌山市佐村出生了,他父亲叫松下政楠,母亲叫德枝,在8兄弟姐妹中他年纪最小。松下政楠在年轻时就当选村委会的议员,家中农事上交给佃户,自己则投入村委会和村公所的工作当中,在日本全国大米投机热潮兴起后他成为当中一份子。后来松下政楠投机失败,只能变卖祖先留下的土地与房子,在1899年举家搬到和歌市居住。在和歌市,松下政楠靠着剩余不多的资金与朋友门路开了一家木屐店,也失败了,到了1902年松下政楠只身前往大阪盲哑院工作。两年后,时满9岁的松下幸之助收到父亲让他辍学前往大阪市南区八幡筋的宫田火盆店当学徒的家书。

▲ 松下幸之助在佐村的房子边上松树,真不愧是“松下”,该松树已毁于1966年的雷击

松下幸之助在火盘店当学徒只有短短三个月,因为宫田火盆店倒闭了,他只好转到了位于船场堺筋淡路町的五代脚踏车店做学徒,到了1910年进入大阪电灯公司做内线员实习工,开始接触电器设备。凭着出色的工作表现,松下幸之助人进入电灯公司3个月就转为正式技工,在1917年春天时他成为公司里最年轻的检察员,负责监督每个工地的施工质量。

可松下幸之助不满于眼前工作,着手改进电灯插座,但他的行动并没有得到上司的赏识。最终松下幸之助在1917年辞职,与妻子的弟弟井植岁男,前同事林伊三郎、森田延次郎租赁一间小房子,开设家庭作坊式工厂生产松下幸之助改良的电灯插座。不过改良电灯插座没有获得市场认可,两位前同事也纷纷离去,松下幸之助最穷得时甚至连去澡堂的洗澡钱也拿不出来。

幸运的是,在过年之前松下幸之助意外接到制作电风扇陶制绝缘板的订单,订单要求在年内1000块绝缘板,假若质量好的话今后所有绝缘板都在此采购。靠着松下幸之助夫妇与井植岁男日以继夜工作,最后按时按质完成了订单,获得了80日元的利润,到了第二年又获得了2000块绝缘板订单,松下幸之助绝处逢生。在1918年的3月7日,松下幸之助将工厂搬迁到了大阪市北区(现在的福岛区)大开町1丁目的租房中,正式创立了“松下电气器具制作所”。

早期经营

松下电气器具制作所是一座两层式建筑,一层有三间房间与18平方米的院子,被改建为工厂,二层有两间房间,用于住宿。松下幸之助一方面生产绝缘板,一方面继续改良电灯插座,新改进的单头插座与新的双头插座质量良好,价格更是比市场同类产品低三至五成,广受欢迎。为了满足生产需要,1918年公司已经雇佣了20个工人,松下幸之助在短短一年时间内不但翻身还站稳了阵脚。

▲ 松下幸之助改良的电灯插座

在1920年松下幸之助为公司设计了一个商标,在一个宽边钻石型里包裹了一枚向右的箭矢与字母“M”,这是松下首个商标。

在20年20年代里,日本依然是一个电气化程度不高的国家,当时自行车车灯大多采用蜡烛或是油灯照明,抗风能力非常差。松下幸之助看到一个巨大市场,他花费了半年时间,在制作了数十个样品之后,终于制成了一款电池供电、续航达到三四十小时的炮弹造型车灯。

然而,由于电池供电的灯泡在当时消费者心中形象不佳,没有一家销售商愿意采购这款炮弹造型车灯,松下幸之助决定背水一战,免费把大量车灯散发到零售店当中,在消费者体验到新品、感到满意后再谈销售事情。此次实物宣传获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在两三个月后车灯销量就达到了月售2000个水平。后来松下与山本贸易公司签订了3年独家销售协议,松下炮弹造型车灯冠以“Excel”名字销售,但随后松下幸之助与山本贸易公司董事长发生观念上的冲突,后者认为Excel是一款时尚产品、生命周期短,不愿意做长期营销。与此同时松下正在开发一款方形车灯,山本贸易公司认为签订的独家销售协议也涵盖该产品,协商后山本贸易公司以10000日元让松下放弃了方形车灯市场销售权。

与山本贸易公司的分歧最终导致了松下幸之助决定开发一款自主品牌的车灯。有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international”一词,在查字典后他了解到这单词是国际的意思,是在“national”(民族的、国家的)上发展而来。松下幸之助认为national与松下新产品定位非常匹配,从1927年开始“National”成了松下产品的品牌名。直到1988年,松下的AV事业部下的电视、录像机、CD机产品才取消“National”品牌名,改用“Panasonic”,完全停止使用“National”品牌已是2000年以后。

在创立“National”品牌后,松下支付10000日元向山本贸易公司收回车架等销售权,将方形车灯命名为 “National Lamp”,并向零售店投放了10000个样品,结果在第二年末的时候每月车灯销售数量达到了3万个之多。

继车灯之后,松下推出了越来越多物美价廉电器产品,1927年向市场推出了廉价的电熨斗,售价3日元20钱,比市场同类产品便宜1/3;1930年8月松下与一家无线电制造商成立子公司国道电机,生产收音机,可当年出产收音机非常容易出故障,直到第二年研制出三球收音机才获得成功——那时正好赶上东京中央广播电台(NHK的前身)举办的收音机比赛,三球收音机获得了冠军并一举成名……

在1932年,松下已经有1200名员工,生产超过200款产品。但该年对松下最大的事件是松下幸之助在参观寺庙、得到领悟后,在大阪的中央电气俱乐部阐述了松下的真正使命——“产业人的使命在于克服贫穷。为此必须不断推进物质生产,扩大财富。自来水管子里的水虽然是有价的东西,但是过路人喝上几口,谁也不会介意。这是因为水的量多,价格太便宜的缘故。我们产业人的使命就是要把生活物资变成如自来水一般的无限丰富,以价格可以低到几乎等于免费的水平提供给社会。做到这样的地步,就会给人们带来幸福,就会为世界建造乐土。松下电器的真正使命便在于此。” 这一年松下被称为“知命”(知悟使命)元年,从此每年5月5日便成为松下电器的创业纪念日,在这一天会举行庄重的纪念典礼。

▲ 松下幸之助在中央电气俱乐部阐述松下的真正使命

▲ 大阪门真工厂

1933年松下根据松下幸之助的构思实行了事业部制。把公司分为三个事业部,收音机部门为第一事业部,电灯·干电池部门为第二事业部,配线器具·合成树脂·电热器部门为第三事业部,各个部门自主负责,同年7月公司总部、工厂搬进了位于大阪门真的70000平方米厂房。1935年8月,松下设立了松下电器贸易株式会社,1935年12月将松下电器制作所改组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在完成了一系列内部改革后,松下迎来了成立近百年来最艰苦的岁月——二战。

▲ 在20世纪30年代,松下产品线已非常广,涉及电机、电熨斗、电风扇甚至是电视机

欠款之王

在1937年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国内私营企业很快受到影响,1938年颁布的国家总动员令对工业原材料、工业产品进行监管,松下不得不军工产业进行合作。在1943年松下被逼成立造船公司、飞机制造公司,正式进入自己并不熟悉的军工产业。

▲ 在战后日本政府用马车车轮、木制房屋支付松下非自愿扩张的赔偿以及战时生产欠款

在二战结束时,松下员工已经从最高峰的2.6万人跌到15000人,在日本本土32座工厂或办公室损毁,所有海外工厂、销售点被没收,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由于没有轰炸价值,公司总部与主要工厂尚在。

可命运对松下的打击尚未结束,在1945年8月末,麦克阿瑟元帅指挥的盟军进驻日本,成立了GHQ(驻日盟军总司令),颁布了大量非军事化与民主化政策,制定战后日本经济重建方针以及对参与战争的公司进行改组。在此背景下,1946年松下被列为受关注企业,冻结了公司资金,限制了公司生产,期间员工下跌到4438人,甚至一度被要求解散公司,勒令松下幸之助离职。

松下幸之助对CHQ命令表示非常不满,他前后一共前往GHQ游说了50多次,申辩松下并非军工企业,而且对日本战后经济恢复起到非常重要作用。最终在1947年CHQ认同了松下幸之助的说法,恢复了松下普通企业身份。

可1949年政府实行了道奇计划(Dodge Plan),再加上1948年下半年一揽子金融限制,此时松下已经欠下巨大债务、期票、商品税,不得不分期支付工资,那时松下幸之助被称为“欠款之王”。在1950年3月,松下为了维持生存解雇了567名员工。但不用多久,松下将迎来重生,以及进行新一轮全球扩张。(未完待续)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