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冷笑话2》上周五开画,上映首日票房破2000万,上映四天票房破6000万,预计最终票房破亿不在话下,这对今年的国产动画来说,显然是个不错的成绩。
事实上,两年前《十万个冷笑话》还只是有妖气上一部以吐槽搞笑短篇为主的漫画作品,后来机缘巧合之下被改编成了大电影,谁知最终竟以一千多万元的低成本投资,揽下了1.2亿票房,成为中国第一部票房过亿的国产非低幼向动画电影。
从默默无闻到成长为二次元标志性IP,《十万个冷笑话》的成功有很多不可复制的因素——市场同类二次元IP类型影片的稀缺性、动画番剧热度正在巅峰、档期好、受众群转化率高,天时地利人和下创造了票房奇迹。但这些优势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已经很难再现。
毕竟,在两部电影间隔的两年多里,《十冷2》所处境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冷1》上映后半年,有妖气被奥飞娱乐以9.04亿元全资收购,而《十冷2》大电影作为收购完成后第一个面世的项目,注定承载了更多产业与资本的愿景。
相比《十冷1》电影项目还需要依靠众筹成功才能启动,资金早已不是横亘在《十冷2》项目前最大的难题。眼下,最大的难题在于市场。
要知道,当年《十冷1》大电影诞生之时,《十冷》动画番剧刚刚掀起网络动画的热潮,《十冷》IP正如日中天。但如今,国产动画竞品越来越多,《十冷》再要以“二次元”的名义吸引粉丝信仰充值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于是,《十冷2》注定需要突破和创新。相较于《十冷1》low到无力吐槽的制作水准,《十冷2》算是诚意之作:制作团队扩容了好几倍,制作层面也告别了层层外包变得更加可控,加上更充分的制作周期与人力、资金投入都让《十冷2》更像一部合格的现代化流程下的电影产品。
然而即便如此,比起暑期档其他国产动画电影,比如《阿唐奇遇》《小门神》的美术效果,依然不在一个重量级。业内人士甚至不愿把《十冷》看作动画片,而只是flash而已。相比于那些以动画技术见长的作品,“十冷”会被看作是很Low的动画。
但事实上,《十冷》最大的核心不是动画,而是喜剧,这是它跟其它普通动画不一样的地方。
所以,《十冷》没有细致到毛发的逼真质感,也没有很强带入的3D效果,更没有酷炫迷离的特效场景,它把所有的精力和经费都花在了制作“梗”上。可以说,《十冷》系列最大的竞争力,正是它的脑洞,以及它的“梗”,正如影片中表达的一样,是脑洞和梗构成了《十冷》的世界观。
靠“梗”取胜,笑点密集超出想象
《十冷2》延续了“十冷”系列的“冷幽默”和“热吐槽”,在无节操、自黑的路上越走越远。主角时不时跳出次元壁进行官方吐槽,看似正经严肃的场合突然一个梗冷到冰点,笑点更是几分钟一个应接不暇。
作为《十冷1》的前传,影片讲述了凡人少年小金刚联合三位天神雅典娜、雷神托尔、河神共同寻找宇宙至宝创世神杖并拯救世界的故事,依然采用了第一部中的拯救世界的情节,也是一群八竿子打不着、画风不一的人物聚集到一块冒险。
就拿这几个主角来说,人物的反差满满地都是官方的吐槽和自黑:智慧与战争女神雅典娜,实则是个恨嫁的暴躁女孩和“飙车司机”;雷神托尔听起来就霸气威武,却不料到电影里成了最佳萌物;河神是最具东方气质的神仙,却是一个磨磨唧唧啰啰嗦嗦的“唐僧”;至于我们的主角小金刚,额,他不是神。
这样的风格更是贯穿于四个小伙伴的日常,对话中的彼此吐槽和互相伤害,中二、无节操,对于观众来说却很受用,毕竟大家都是微信群中动不动就“斗图”的人,“互相伤害”其实是增加感情的一种方式,这让《十冷2》更具娱乐性。
《十冷2》除了延续了十冷系列一贯的人设,槽点之外,还有更多新的配角与设定出现,在主题上格局也更大,最重要的是,笑点密集,梗也很多,而且很多梗都是网友们喜闻乐见的,如“没时间解释了,快上车”,一听就是“老司机”要发车了,心领神会的观众此时微微一笑,表示get到了梗。还有些梗是第一部的经典梗,如时光鸡的一口闽南语“少年郎,我跟你港”等,看过的人自然懂。
除了《十冷》系列自身设定的梗之外,动漫梗也是影片一大特色,出现了喜羊羊、灰太狼、名侦探柯南、海贼王、超级赛亚人、大白等一大波经典动漫形象。新梗旧梗网络梗,可谓万梗齐发。
而配合“梗”的是清奇的脑回路和开到宇宙的脑洞,在世界观的设定上,《十冷2》就大胆以东西南北诸神为架构,将希腊神话的宙斯、中国神话的女娲、北欧神话的奥丁、埃及神话的“拉”四大神置于一个宇宙体系中,既幽默恶搞又巧妙融合,好玩又有趣。
可以,好不夸张的说,《十冷2》是一部靠梗撑起来的电影,笑点密集的程度超出正常认知,全片平均每分钟至少两处,高能段落一分钟可多达十处,当然了解的更多获取的信息也会更多,创造的笑点也会更多,甚至一个画面中就埋了两三处。这样大面积的铺陈抖包袱更容易让观众发笑,也就达到了消费“梗”的目的。
《十冷2》在豆瓣评分高达7.8分,位于暑期档动画电影高分行列,这也证明了《十冷2》在观众缘还不错,尤其是对国产动画日渐挑剔的观众群,一部看得开心、轻松愉悦的电影是相当难得的。
精准定位,抢占成人向动画市场先机
“低幼”的标签让动画电影的境地一度十分尴尬,直到《疯狂动物城》《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动画电影的出现,才让市场注意到了成人向动画的可能性。今年暑期档上映的《大护法》就是典型的成人向动画,并且是国内首部自主分级PG-13的动画电影,虽然8000万的票房成绩无法与《大圣归来》《大鱼海棠》这样的爆款相提并论,但依然给人惊喜,让人看到了国产动画在成人受众上的更多可能性。
其实,明晰的成人向的受众定位,也是《十冷》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十冷1》之前,只有《喜羊羊》《熊出没》两部动画影片破亿,市场上动画电影大多呈现出低幼向,而很少有适合成年人看的电影,成人市场的空缺,为《十冷1》的成功提供了条件。《十冷2》也是如此,凭借系列IP的影响力,加上网生内容的包容性与创新,精准定位成人观众,为《十冷2》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不得不说,刻板印象的消融,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都为成人向的动漫提供了生长空间,而《大护法》《十冷》这样的动画电影都是受众定位明晰,主打成人观众,它们为中国的动画电影做出了新的尝试的同时,也为“小众”文化找到了市场。
越来越多的例子证明,尽管是小众类型片,只要是好作品,就永远不缺观众。
创意,是国产动画新的生存之路
从《十冷1》到《十冷2》,这个系列始终跳脱不出low的定位,但这丝毫不影响它受市场追捧。从眼下《十冷2》的票房表现就可见一斑。截止8月21日17:30分,上映4天的《十冷2》票房已达6484.7万。
要知道,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破亿的不多,6000万体量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毕竟更多的国产动画电影甚至都没有来得及在市场激起水花就已经被淘汰了。按照眼前的趋势,《十冷2》破亿应该不成问题,这也为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
而相比较“十冷”系列,《阿唐奇遇》《小门神》《豆福传》等等一系列的动画作品从制作上到内容上,不可谓不优秀,但是从市场角度来说,它们却是失败的。美术,后期制作上成本太高,但是票房依然没有达到预期,这里存在一个投资性价比的问题。
就拿《阿唐奇遇》来说,投资成本高达8500万,票房不过区区3036万,市场显然没有预期的那样乐观。比《阿唐奇遇》更惨的是《豆福传》,这部制作费用高达2亿元,号称达到好莱坞级别制作水准的“大制作”,最终票房竟只有1583万,难逃亏损厄运。
相比较来说,《十冷2》投资成本则低得多,官方口径为1800万,但是由于创意加IP影响,最终可以达到过亿的体量,不出意外的话最终票房有可能达到《阿唐奇遇》《豆福传》《小门神》的票房之和。
国产动画电影整体来看,爆款并不算多,《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等的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但是背后还有更多折戟的作品没有为人知晓。眼下国产动画电影的路还有很长,市场也没有成熟到将动画作为一种面向大众的类型片。这种时候,成本限制下,创意或许才是国产动画新的生存之路。
《十冷》已经用自己的表现证明了这条道路的可行性。
作者 | 文创资讯记者 黄梅梅
好文推荐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