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君小时候看过这样一部日剧,内容大概是几个假面超人打怪兽守护正义之类的,画风如下。
后来极客君长大了,也知道这世上没有怪兽可以打。但这帮人依然没闲着,依然穿着战服穿梭于城市之间......送起了外卖。
是的,有着假面超人「外壳」的美团、百度、饿了么,近几年已在国内外卖界成三足鼎立之势。然而在此期间,频频有百度外卖被收购的消息不断传出;三大金刚中「红衣骑士」的身影也日益稀少。谁来接手或者拯救百度外卖,不禁引起人们的眷注。
而在近日,百度外卖的接盘者终于浮出水面。饿了么的消息人士已确认,公司将以 5 亿美元左右的成交金额,完成对百度外卖的收购,最快将于本周宣布具体消息。
三人行,必有人出局
据悉,饿了么对百度外卖的收购消息将于本周内正式宣布,而在交易完成后,百度外卖将独立运营一年左右。据 21 世纪经济报道称,5 已美元的成交金额,这一价格较之去年的 20 亿美金报价,可是大打了一番折扣。
在不少人看来,百度外卖的没落,主要在于相对其他两家入场较晚。毕竟火锅就这么大,晚来的只能吃火锅底料,再晚一点,估计底料都吃不上。
当然对于这一点,百度也是知道的,跟早已入场的饿了么、美团外卖硬碰硬,显然没有优势。于是乎,百度外卖早期把市场定位在了消费能力更高的白领市场。一方面,避开与其他两家的正面交锋,另一方面,相比美团饿了么主打的高校领域,学生的消费能力总体上不及都市白领。
由于白领领域在整个外卖市场占的份额比重较高,另外上头对百度外卖在资金等方面照顾有佳,百度外卖这位「第三者」的订单并不亚于其他两家。据了解,2015 年第三季度,百度外卖在北京的专送订单数是美团外卖的 10 倍。
看到外卖行业前景如此大好,国内大小企业无不眼红。但这三家都是有口碑有威望的行业龙头,跟它们抢底料,无非卵与石斗。如果向外卖行业融资,能跟百度比砸钱的企业,又能有几家呢?
15 年 10 月,美团与大众点评合作,之后又获得腾讯融资。
15 年年底,阿里巴巴与饿了么达成合作。两家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又开始了新一轮外卖大战。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拿到融资的美团跟饿了么,不仅在平台上给用户一定的优惠,同时也给骑手更多的奖金和补贴。一时间,美团和饿了么的用户和骑手迅增。比较尴尬的是,百度外卖的配送员 招 不 到 人 了!
看着竞争对手平步青云,自己的市场份额却未见增长。为了提高盈利,吸引潜在投资,百度外卖开始了「变相自救」。先是提高了对商户的佣金,二是提高了配送费。换句话说,百度外卖 2B、2C 所能提供的收益和优惠都减少了。
不可否认,这样的做法在短期内确实提高了盈利。但对用户而言,点外卖不是谈恋爱,不可能对某个平台一直专一的。但用户也是专一的,只专一给自己优惠更大的那家。
短期的盈利之后,一落千丈的订单量,商家的不再合作,让百度外卖的身影在红黄蓝三骑手中愈发鲜见。TrustData 在 2017 年 5 月发布的报告,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分别以 1.23%、0.97% 和 0.20% 的月度覆盖率居行业前三。此次的收购,或许让饿了么在于美团的外卖大战中,有了更足的底气。
美团不美,顺丰不顺,既然如此,All in AI
此前关于百度外卖的接盘侠一直有不少传言,在饿了么之前,美团也曾对百度外卖蠢蠢欲动,后来顺丰也打过百度外卖的算盘,但最终都是不了了之。
先后与美团、顺丰的谈判失败,此前有不少媒体报道过,究其原因,无外乎价格,再说详细些,其实是百度糯米的价格。百度一直试图的是将百度外卖、糯米打包出售。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两年前,百度的战略是 连接 ,所以糯米定义为 O2O,佣金模式可以向 B 端供应链渗透;但现在百度的战略是 AI 赋能 ,广告信息流的商业模式更符合集团方向,也避开与美团点评的直接对抗。
从战略角度上看,百度外卖收入饿了么麾下也并非憾事。全身而退可以有更多精力投身至人工智能领域。在百度一年前对自身的定位,以及百度公司第二季度财报来看,百度公司定下了转型 AI 的新战略目标。
换句话说,百度把更多的赌注押在了 B 端市场,或许是在 O2O 市场上与腾
讯和阿里打得太过疲乏。相信在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后,O2O 行业将会迎来更加激烈的肉搏。
GEEK君有话说
尽管入场较晚,但百度外卖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并没有错。可惜在发展策略上,考虑还不够周全。 或许为了「All in AI」那句口号,百度也需要把 O2O 市场先放一放。
至少在未来的一年内,我们还能看到美团、百度、饿了么这三个品牌同时存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