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关于性&其它:这里孩子有权“重口味”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关于性&其它:这里孩子有权“重口味”

据欧洲统计局数字显示,每千名15-19岁的瑞士少女中仅有3.4人有过堕胎经历,与英国的15人、法国的14人、美国10.6人形成鲜明对比;同年龄段女孩儿的生育率也是一样:瑞士不到3‰,美国为24.2‰、英国15.5‰、法国9‰。

作者:郭倢

和年纪尚小的孩子无所顾忌地谈性,真的好吗?其实,孩子们懂的比大人想象的多得多,时间也早得多。(Keystone)

前几日,一篇“南京高铁候车站18岁男子猥亵13岁女童”的新闻引爆社交媒体:中年父母对儿子在大庭广众之下性侵未成年养女视而不见,网友把哥哥双手伸进妹妹衣襟的辣眼照片公之于众,引发众怒… 自此,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时间内坊间各种性侵女童视频被爆料;青年作家李枫趁热声称7年前遭郭敬明性侵,真真假假且不论,满城风雨可是真。人人喊打管用一时,管不了一世。在“不看不听不说”和“大看大听大说”之间,是时候找一个平衡点了,尤其是说到性,尤其是关乎青少年。

“你总是嫌弃性教育太早,强奸犯不会嫌弃你的孩子太小”-一位网民对南京性侵事件的评论引发数以千计的共鸣点赞:“父母总觉得这对孩子不健康,被别人猥亵了,你就知道是错还是对”,“中国进入性解放时代,居然没有性教育”,“我只想说性教育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是的,恶无法抹杀,只能避免。与其让孩子懵懂迷惑中面对“叵测”的人性和社会,是不是及时武装起他们的头脑和意识来得更为实在?在瑞士,小学的性知识课程早已是人之常情,“家长应该从孩子的幼儿园时期起就开始和他们谈及性的话题,”瑞士性教育专家多年前就已指出。

大胆谈性,尽早谈性的结果是:据欧洲统计局数字显示,每千名15-19岁的瑞士少女中仅有3.4人有过堕胎经历,与英国的15人、法国的14人、美国10.6人形成鲜明对比;同年龄段女孩儿的生育率也是一样:瑞士不到3‰,美国为24.2‰、英国15.5‰、法国9‰。

关于性:不忌言

好吧,主动给孩子讲解性知识也许可取。可是,面对家长、面对老师,青少年不能畅所欲言怎么办?让一个15岁的少女脸不红心不跳地向妈妈询问避孕常识,在世界上的大多地方接近幻想。

在很多少男少女摸着黑过河的时候,瑞士孩子们早已有了自己的秘密武器:一个获得联邦及各法语州资金支持的、专供11-20岁的青少年使用的咨询网站ciao.ch。

在这里没有家长,没有老师,甚至没有身份。孩子匿名进入,提问聊天,来去自由,“无所顾忌”:“性交时阴道发出尴尬声响怎么办?(女孩,2001年出生)”,“精液的味道会因为男人吃过某些食物而发生改变吗?(女孩,2003年出生)”… 很难想象,这些“重口味”问题来自十几岁的孩子!

“有些问题提得也许是有点儿早,但这不是我们的关注点,”Ciao.ch网站负责人Anne Dechambre女士向瑞士资讯swissinfo.ch解释:“有的14岁女孩确实已经成熟到有男朋友、尝试初次性行为的程度。我们的职责是给她们提供尽可能中立准确详尽的知识,从而保护她们的健康。”

“瑞士法律将性成熟年龄定为16岁。在这个年龄以下, 只要双方岁数差别在3岁以内就不算违法。而作为信息源泉,我们能做的就是咨询和引导,最后还要青少年自己独力评判思考,作出抉择,” Dechambre语调温和,态度明确。

开诚布公地谈话比用道德砝码禁止、威胁或劝阻更行之有效。“我们从来不会说‘你做得不对’这类话。青少年平时听的大道理足够多了,他们找到我们就说明他们心里知道‘不应该’或‘说不出口’。我们坚守不评判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对话。如果有触犯法律的情况,我们一定得让他们知道法律内容。”

除了“不评判”地回答问题,网站的健康、心理学及教育专业人士还按照不同主题,向青少年提供必要且中立的知识(以下内容摘自ciao.ch网站):

关于性关系、毒品和危险:大脑控制你整个身体,包括你的生殖器和感官。毒品作用于你的大脑,尤其是它的警觉功能。在精神药物的作用下,人们会觉得比平时更酷更不设防,认为使用避孕套并不那么重要:这大大增加了感染性传播疾病和意外怀孕的机率… 有些年轻人为了提高性能力而抽大麻、饮酒或使用其他药物,这样做的风险是形成性行为前习惯性吸毒的状况。

关于性侵:如果一名成人利用儿童或青少年(无论男女)的身体以满足个人的性需求,不管有无暴力行为,不管双方是否达成一致,也无论当事儿童或少年有无快感,该行为一概背视作性侵犯。还要明确的一点是, 性侵不仅涉及身体侵犯,强迫他人观看带有性爱内容的图像也属于性侵。

不止于性

青少年感兴趣的私密话题当然不止于性,ciao.ch网站设有关于压力、自信、饮酒吸烟吸毒、健康、饮食、交际、暴力、求学就业、金钱、宗教信仰和种族歧视等众多板块,让青少年有的放矢地提问或讨论。

“很多涉及情感-比如和家长、朋友、恋人的关系-的问题,没有对错,我们也无法给出答案,”Dechambre举例说,“像‘我信伊斯兰教,我的宗教不允许婚前性行为,我很矛盾怎么办?’这样的问题,我们不能给出‘在瑞士法律没有如此的限制,社会、思想在进步’这样带有倾向性的回答。我们只能说‘你要听从自己的情感和良知’,我们只能带领他们自己思考。”

当然,有时是坚决不能由着孩子去的(以下内容摘自ciao.ch网站):

女孩(2003年出生):“我想死,这个念头已经在我脑子里循环反复了好几个月,我真觉得我快撑不住了。我没有亲密的人,父母离异… 妈妈对我毫不关心,总骂我无能… 我对人类和生活感到厌恶。我的问题是:应该怎样自杀?我不怕疼,但是我不想下半辈子坐着轮椅度过。”

ciao.ch团队:“你给我们写信,做得很对,我们非常为你担忧!我们明白你的痛苦和孤独,明白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但是你去自杀是于事无补的。你身边有没有可以倾诉的大人?或者可以帮得上忙的医生?147是匿名免费的求助电话,那里有专业人士给你提供建议,尽管拨打这个号码!我们随时等待你的消息,鼓起勇气!”

谁也无法永远天衣无缝地保护自己的孩子- 何况处在人格形成期的孩子就是要挣脱父母羽翼,更何况很多孩子的苦恼和问题就是来自家庭。和童年时期不同,青少年不再心甘情愿地待在家长的保护伞下,他们的精神支柱更多来自身边的朋友或虚拟世界。“两年前我们把网站的服务人群年龄从13岁降低到了11岁,因为之前对3000名青少年做的调查问卷显示,很多12岁的孩子表示应该将服务年龄下线下调,这是孩子们的希望。”

和网络一起长大的一代和看电视长大的一代不可同日而语。忙于生存、疲于工作的成人们回望自己的青春恐怕都感到恍如隔世,更不要说走进如今孩子们的世界。“所以我们的沟通平台要跟上孩子们的步伐,不仅是网站、还有脸书和Snapchat等等,”Dechambre女士最后说,“成年人浏览我们的网页也能学到很多。” 

这一点毋庸置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关于性&其它:这里孩子有权“重口味”

据欧洲统计局数字显示,每千名15-19岁的瑞士少女中仅有3.4人有过堕胎经历,与英国的15人、法国的14人、美国10.6人形成鲜明对比;同年龄段女孩儿的生育率也是一样:瑞士不到3‰,美国为24.2‰、英国15.5‰、法国9‰。

作者:郭倢

和年纪尚小的孩子无所顾忌地谈性,真的好吗?其实,孩子们懂的比大人想象的多得多,时间也早得多。(Keystone)

前几日,一篇“南京高铁候车站18岁男子猥亵13岁女童”的新闻引爆社交媒体:中年父母对儿子在大庭广众之下性侵未成年养女视而不见,网友把哥哥双手伸进妹妹衣襟的辣眼照片公之于众,引发众怒… 自此,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时间内坊间各种性侵女童视频被爆料;青年作家李枫趁热声称7年前遭郭敬明性侵,真真假假且不论,满城风雨可是真。人人喊打管用一时,管不了一世。在“不看不听不说”和“大看大听大说”之间,是时候找一个平衡点了,尤其是说到性,尤其是关乎青少年。

“你总是嫌弃性教育太早,强奸犯不会嫌弃你的孩子太小”-一位网民对南京性侵事件的评论引发数以千计的共鸣点赞:“父母总觉得这对孩子不健康,被别人猥亵了,你就知道是错还是对”,“中国进入性解放时代,居然没有性教育”,“我只想说性教育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是的,恶无法抹杀,只能避免。与其让孩子懵懂迷惑中面对“叵测”的人性和社会,是不是及时武装起他们的头脑和意识来得更为实在?在瑞士,小学的性知识课程早已是人之常情,“家长应该从孩子的幼儿园时期起就开始和他们谈及性的话题,”瑞士性教育专家多年前就已指出。

大胆谈性,尽早谈性的结果是:据欧洲统计局数字显示,每千名15-19岁的瑞士少女中仅有3.4人有过堕胎经历,与英国的15人、法国的14人、美国10.6人形成鲜明对比;同年龄段女孩儿的生育率也是一样:瑞士不到3‰,美国为24.2‰、英国15.5‰、法国9‰。

关于性:不忌言

好吧,主动给孩子讲解性知识也许可取。可是,面对家长、面对老师,青少年不能畅所欲言怎么办?让一个15岁的少女脸不红心不跳地向妈妈询问避孕常识,在世界上的大多地方接近幻想。

在很多少男少女摸着黑过河的时候,瑞士孩子们早已有了自己的秘密武器:一个获得联邦及各法语州资金支持的、专供11-20岁的青少年使用的咨询网站ciao.ch。

在这里没有家长,没有老师,甚至没有身份。孩子匿名进入,提问聊天,来去自由,“无所顾忌”:“性交时阴道发出尴尬声响怎么办?(女孩,2001年出生)”,“精液的味道会因为男人吃过某些食物而发生改变吗?(女孩,2003年出生)”… 很难想象,这些“重口味”问题来自十几岁的孩子!

“有些问题提得也许是有点儿早,但这不是我们的关注点,”Ciao.ch网站负责人Anne Dechambre女士向瑞士资讯swissinfo.ch解释:“有的14岁女孩确实已经成熟到有男朋友、尝试初次性行为的程度。我们的职责是给她们提供尽可能中立准确详尽的知识,从而保护她们的健康。”

“瑞士法律将性成熟年龄定为16岁。在这个年龄以下, 只要双方岁数差别在3岁以内就不算违法。而作为信息源泉,我们能做的就是咨询和引导,最后还要青少年自己独力评判思考,作出抉择,” Dechambre语调温和,态度明确。

开诚布公地谈话比用道德砝码禁止、威胁或劝阻更行之有效。“我们从来不会说‘你做得不对’这类话。青少年平时听的大道理足够多了,他们找到我们就说明他们心里知道‘不应该’或‘说不出口’。我们坚守不评判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对话。如果有触犯法律的情况,我们一定得让他们知道法律内容。”

除了“不评判”地回答问题,网站的健康、心理学及教育专业人士还按照不同主题,向青少年提供必要且中立的知识(以下内容摘自ciao.ch网站):

关于性关系、毒品和危险:大脑控制你整个身体,包括你的生殖器和感官。毒品作用于你的大脑,尤其是它的警觉功能。在精神药物的作用下,人们会觉得比平时更酷更不设防,认为使用避孕套并不那么重要:这大大增加了感染性传播疾病和意外怀孕的机率… 有些年轻人为了提高性能力而抽大麻、饮酒或使用其他药物,这样做的风险是形成性行为前习惯性吸毒的状况。

关于性侵:如果一名成人利用儿童或青少年(无论男女)的身体以满足个人的性需求,不管有无暴力行为,不管双方是否达成一致,也无论当事儿童或少年有无快感,该行为一概背视作性侵犯。还要明确的一点是, 性侵不仅涉及身体侵犯,强迫他人观看带有性爱内容的图像也属于性侵。

不止于性

青少年感兴趣的私密话题当然不止于性,ciao.ch网站设有关于压力、自信、饮酒吸烟吸毒、健康、饮食、交际、暴力、求学就业、金钱、宗教信仰和种族歧视等众多板块,让青少年有的放矢地提问或讨论。

“很多涉及情感-比如和家长、朋友、恋人的关系-的问题,没有对错,我们也无法给出答案,”Dechambre举例说,“像‘我信伊斯兰教,我的宗教不允许婚前性行为,我很矛盾怎么办?’这样的问题,我们不能给出‘在瑞士法律没有如此的限制,社会、思想在进步’这样带有倾向性的回答。我们只能说‘你要听从自己的情感和良知’,我们只能带领他们自己思考。”

当然,有时是坚决不能由着孩子去的(以下内容摘自ciao.ch网站):

女孩(2003年出生):“我想死,这个念头已经在我脑子里循环反复了好几个月,我真觉得我快撑不住了。我没有亲密的人,父母离异… 妈妈对我毫不关心,总骂我无能… 我对人类和生活感到厌恶。我的问题是:应该怎样自杀?我不怕疼,但是我不想下半辈子坐着轮椅度过。”

ciao.ch团队:“你给我们写信,做得很对,我们非常为你担忧!我们明白你的痛苦和孤独,明白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但是你去自杀是于事无补的。你身边有没有可以倾诉的大人?或者可以帮得上忙的医生?147是匿名免费的求助电话,那里有专业人士给你提供建议,尽管拨打这个号码!我们随时等待你的消息,鼓起勇气!”

谁也无法永远天衣无缝地保护自己的孩子- 何况处在人格形成期的孩子就是要挣脱父母羽翼,更何况很多孩子的苦恼和问题就是来自家庭。和童年时期不同,青少年不再心甘情愿地待在家长的保护伞下,他们的精神支柱更多来自身边的朋友或虚拟世界。“两年前我们把网站的服务人群年龄从13岁降低到了11岁,因为之前对3000名青少年做的调查问卷显示,很多12岁的孩子表示应该将服务年龄下线下调,这是孩子们的希望。”

和网络一起长大的一代和看电视长大的一代不可同日而语。忙于生存、疲于工作的成人们回望自己的青春恐怕都感到恍如隔世,更不要说走进如今孩子们的世界。“所以我们的沟通平台要跟上孩子们的步伐,不仅是网站、还有脸书和Snapchat等等,”Dechambre女士最后说,“成年人浏览我们的网页也能学到很多。” 

这一点毋庸置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