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钟表界的武林:品牌并购的北冥神功与吸星大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钟表界的武林:品牌并购的北冥神功与吸星大法

花钱买来的品牌历史与技术实力,最终是否能融合成为一股真正的内力,又或者会真气乱窜、走火入魔?

一直觉得,表坛就像武林。

首先,这是一个封闭的世界,制表师大多互相认识(武林中人);这里有名门正派(百达翡丽是少林派?)也有独行侠(独立制表);有开山祖师(宝玑是达摩?);有独门心法(各品牌的专利技术);每年还会有一场又热闹又好看的武林大会(两大表展)。而那些展现在手表上的炫目复杂功能,例如大自鸣、三问报时、万年历、计时码表、陀飞轮等等,则是一门又一门的厉害武功了。

各大门派的武功(手表复杂功能)大家可能已经耳熟能详。所以,这次我想介绍一项特别厉害的功夫:能够吸取别人内力的“北冥神功”。

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能吸取别人内力的武功有两种,一种是出现在《天龙八部》的“ 北冥神功”,另一种则是《笑傲江湖》里的“吸星大法”。熟悉金庸武侠小说的人,必然知道这两种武功的不同:“北冥神功”引世人之内力而为己有,除了吸取别人的内力,还可以把各种不同内力转化为统一的性质,成为“北冥真气”;而“吸星大法”吸来的内力存在体内真气乱窜,若没有经过适当的压制或导引,终有一日会突然反噬,毒火焚身。

(绘图取自李志清水墨画)。

所谓钟表业的“北冥神功”,指的就是钟表品牌之间的相互并购。钟表产业的并购与其他产业非常不同,那不光是财务报表或市占数字的合并而已。因为钟表业是一个相当注重历史、技术与文化传承的传统产业。当品牌并购了品牌,花钱买来的历史与技术实力,最终是否能融合成为一股真正的内力,又或是真气乱窜、走火入魔?才是这笔并购案最终成功与否的关键。

借外力,做内用

今日瑞士高级表坛流行各种炫目的机械复杂功能,然而除了真正有制表技术的大机芯厂,哪有这么多品牌能够养一批自己的工程师与生产线?所以品牌都有秘密的技术供应商,而大集团里的品牌也很自然能获得姐妹品牌的相助。例如卡地亚在创建自己的机芯厂之前,与积家有悠久的合作关系;梵克雅宝许多表款都采用PIAGET的机芯;而LV、Dior则采用同集团ZENITH的技术。以上这些都还是可以拿出来宣传的,更多合作关系则属于台面下,必须签下保密协定。但有时仔细观察机芯结构,会发现与某品牌极为相似,就像是高手过招之后,发现对方的真气竟然隐藏着某一派的内功那样。

(卡地亚CPCP系列是品牌自建表厂前搭载集团内优质机芯的代表)

马具起家、以皮件与丝巾称霸世界的爱马仕,开始制造机械手表初期便深谙"借力出拳"的招式,初期搭载的机芯包括了积家、万国、爱彼等,近代则搭载通用机芯,也因为产业变化而调整了机芯搭载策略,自2003年开始与山度士集团下知名高阶机芯厂Vaucher合作,几年后爱马仕直接投资Vaucher机芯厂持股25%,掌握了Vaucher技术与生产的合作使用优势。

(Vaucher机芯厂是知名生产高品质、高阶的机芯厂)

爱马仕有Vaucher机芯厂的技术加持,成为拥有“自制”机芯的品牌,目前爱马仕的三大支柱为H1837自动上链、H1912自动上链以及H1950超薄自动上链机芯,都是Vaucher专为爱马仕研发生产,这几枚基础机芯提供了爱马仕表款系列上推出更多附加模组功能的绝佳基础,如这几年全新的超薄Slim系列万年历以及今年最新款Slim d'Hermès L'heure impatiente守候时光腕表等高阶表款。

(爱马仕旗下Slim系列万年历腕表的机芯是Vaucher专为爱马仕研发的H1950超薄基础自动机芯加上独立制表大师Jean-Marc Wiederrecht专门研发的万年历模组)

事实上,这种“以内力相助”的事情,在瑞士表界实在是司空见惯,过去是如此,今日仍是。香奈儿2016年时推出了品牌旗下第一枚搭载“自制机芯”Calibre 1的Monsieur de Chanel表款,2017年紧接着再推出美丽如花绽放的第二枚自制机芯,虽然说是自制机芯,但其实是香奈儿投资了独立制表品牌Romain Gauthier的部分股权,两方策略联盟发展出来的成果。

(香奈儿的自制机芯由独立品牌Romain Gauthier技术支援打造而成)

并购易,融合难

知名品牌之间的合并,则是比起这种技术支援更为复杂也更加困难的任务。近年来表坛最重要的品牌合并,要属宝格丽与两个制表大师品牌Gérald Genta与Daniel Roth的融合案例。你要问这个案子算成功了吗?我至今都还不能给你一个肯定的答案。宝格丽于2000年买下这两个由制表大师创建的品牌,最重要目的就在于增强自己的制表实力。

(宝格丽并购了实力坚强的Gérald Genta与Daniel品牌,以及其位于Le Sentier的表厂)

最初,三个品牌采用技术合作但是各自独立发展的模式进行,2010年,宝格丽为了集中资源把品牌的力量发挥到最大,最终决定让Gérald Genta与Daniel Roth两个品牌消失。

(2010年开始宝格丽将Gérald Genta与Daniel整合为旗下系列,最初面盘上仍印有两个品牌的标志)

要完全融合三股内容与特质完全不同的内力于一身,却是另一番苦功。初期,宝格丽采用“双品牌制”,面盘上同时保留两个品牌的logo,但很显然这是行不通的。2012年,宝格丽推出全新设计的Octo系列,总算把Gérald Genta的DNA完全融入品牌之中。

(2012年宝格丽推出融入Gérald Genta壳型的全新Octo系列,此为OctoMaserati腕表)

Octo系列融合了Gérald Genta招牌的多切面锐利的壳型,并延伸出超薄的Octo Finissimo,以及最新Octo Roma系列,今日已经成为宝格丽男表的当家主力系列。Daniel Roth的表款特色则仍保留在宝格丽旗下高复杂系列为居多。

(延伸自Octo系列的Octo Finissimo系列以超薄为特色)

(在宝格丽高复杂系列中仍保留以Daniel Roth为名的表款,其壳型亦来自Daniel Roth原有的设计)

吸取他人之内力化为己用的另一个重要例子就是万宝龙。以制笔创业的万宝龙,制表事业一直要到1997年才真正启动,在表坛其实相当年轻。为了弥补制表工艺与历史内涵上的不足,2007年时,万宝龙并购了创立于1858年,以制作精美绝伦的计时机芯而闻名的古老表厂Minerva,一举为自己增加了上百年的历史。

(拥有超过百年历史的Minerva表厂并入万宝龙旗下,成为万宝龙制表实力后盾之一)

万宝龙与Minerva之间的融合过程也显得相当艰辛。一开始,万宝龙旗下在Le Locle的表厂负责生产平价表款系列,而位于Villeret的Minerva表厂则生产高价表款与复杂功能,泾渭分明,但这显然也是行不通的。万宝龙前总裁Jér me Lambert在2013年上任之后,首要之务就是打破两家机芯厂之间的界线,目的就是希望一举打通品牌的任督二脉。

(万宝龙前总裁Jér me Lambert先生)

若要问,为什么品牌要被并购?会消失?只能说,这就是商业世界的现实。另一方面,新注入的资金与集团行销能力,则有助于其技术能够继续发展与保存。今日,你想拥有一枚Minerva单按把计时码表,可以从二手市场或拍卖会去找古董货,或是直接买一枚挂有MONTBLANC logo的全新品。孰优孰劣,各有见解了。

(万宝龙推出的1858系列限量版测速计时码表,其机芯便来自原Minerva表厂)

本文由台湾地区《镜周刊》钟表主编陈哲民撰写,由引想力工作室编辑发表于“大寫的蘿菈”公众号(ID:lauralauralan)。

本号所有文章皆为原创作品,作者与本号保有文章所有著作权,欢迎朋友圈转发文章。如需全文转载请后台留言或联系本号进行授权。禁止任何第三方平台未经许可之擅自转载及任何自行撷取篇章或删减文句刊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钟表界的武林:品牌并购的北冥神功与吸星大法

花钱买来的品牌历史与技术实力,最终是否能融合成为一股真正的内力,又或者会真气乱窜、走火入魔?

一直觉得,表坛就像武林。

首先,这是一个封闭的世界,制表师大多互相认识(武林中人);这里有名门正派(百达翡丽是少林派?)也有独行侠(独立制表);有开山祖师(宝玑是达摩?);有独门心法(各品牌的专利技术);每年还会有一场又热闹又好看的武林大会(两大表展)。而那些展现在手表上的炫目复杂功能,例如大自鸣、三问报时、万年历、计时码表、陀飞轮等等,则是一门又一门的厉害武功了。

各大门派的武功(手表复杂功能)大家可能已经耳熟能详。所以,这次我想介绍一项特别厉害的功夫:能够吸取别人内力的“北冥神功”。

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能吸取别人内力的武功有两种,一种是出现在《天龙八部》的“ 北冥神功”,另一种则是《笑傲江湖》里的“吸星大法”。熟悉金庸武侠小说的人,必然知道这两种武功的不同:“北冥神功”引世人之内力而为己有,除了吸取别人的内力,还可以把各种不同内力转化为统一的性质,成为“北冥真气”;而“吸星大法”吸来的内力存在体内真气乱窜,若没有经过适当的压制或导引,终有一日会突然反噬,毒火焚身。

(绘图取自李志清水墨画)。

所谓钟表业的“北冥神功”,指的就是钟表品牌之间的相互并购。钟表产业的并购与其他产业非常不同,那不光是财务报表或市占数字的合并而已。因为钟表业是一个相当注重历史、技术与文化传承的传统产业。当品牌并购了品牌,花钱买来的历史与技术实力,最终是否能融合成为一股真正的内力,又或是真气乱窜、走火入魔?才是这笔并购案最终成功与否的关键。

借外力,做内用

今日瑞士高级表坛流行各种炫目的机械复杂功能,然而除了真正有制表技术的大机芯厂,哪有这么多品牌能够养一批自己的工程师与生产线?所以品牌都有秘密的技术供应商,而大集团里的品牌也很自然能获得姐妹品牌的相助。例如卡地亚在创建自己的机芯厂之前,与积家有悠久的合作关系;梵克雅宝许多表款都采用PIAGET的机芯;而LV、Dior则采用同集团ZENITH的技术。以上这些都还是可以拿出来宣传的,更多合作关系则属于台面下,必须签下保密协定。但有时仔细观察机芯结构,会发现与某品牌极为相似,就像是高手过招之后,发现对方的真气竟然隐藏着某一派的内功那样。

(卡地亚CPCP系列是品牌自建表厂前搭载集团内优质机芯的代表)

马具起家、以皮件与丝巾称霸世界的爱马仕,开始制造机械手表初期便深谙"借力出拳"的招式,初期搭载的机芯包括了积家、万国、爱彼等,近代则搭载通用机芯,也因为产业变化而调整了机芯搭载策略,自2003年开始与山度士集团下知名高阶机芯厂Vaucher合作,几年后爱马仕直接投资Vaucher机芯厂持股25%,掌握了Vaucher技术与生产的合作使用优势。

(Vaucher机芯厂是知名生产高品质、高阶的机芯厂)

爱马仕有Vaucher机芯厂的技术加持,成为拥有“自制”机芯的品牌,目前爱马仕的三大支柱为H1837自动上链、H1912自动上链以及H1950超薄自动上链机芯,都是Vaucher专为爱马仕研发生产,这几枚基础机芯提供了爱马仕表款系列上推出更多附加模组功能的绝佳基础,如这几年全新的超薄Slim系列万年历以及今年最新款Slim d'Hermès L'heure impatiente守候时光腕表等高阶表款。

(爱马仕旗下Slim系列万年历腕表的机芯是Vaucher专为爱马仕研发的H1950超薄基础自动机芯加上独立制表大师Jean-Marc Wiederrecht专门研发的万年历模组)

事实上,这种“以内力相助”的事情,在瑞士表界实在是司空见惯,过去是如此,今日仍是。香奈儿2016年时推出了品牌旗下第一枚搭载“自制机芯”Calibre 1的Monsieur de Chanel表款,2017年紧接着再推出美丽如花绽放的第二枚自制机芯,虽然说是自制机芯,但其实是香奈儿投资了独立制表品牌Romain Gauthier的部分股权,两方策略联盟发展出来的成果。

(香奈儿的自制机芯由独立品牌Romain Gauthier技术支援打造而成)

并购易,融合难

知名品牌之间的合并,则是比起这种技术支援更为复杂也更加困难的任务。近年来表坛最重要的品牌合并,要属宝格丽与两个制表大师品牌Gérald Genta与Daniel Roth的融合案例。你要问这个案子算成功了吗?我至今都还不能给你一个肯定的答案。宝格丽于2000年买下这两个由制表大师创建的品牌,最重要目的就在于增强自己的制表实力。

(宝格丽并购了实力坚强的Gérald Genta与Daniel品牌,以及其位于Le Sentier的表厂)

最初,三个品牌采用技术合作但是各自独立发展的模式进行,2010年,宝格丽为了集中资源把品牌的力量发挥到最大,最终决定让Gérald Genta与Daniel Roth两个品牌消失。

(2010年开始宝格丽将Gérald Genta与Daniel整合为旗下系列,最初面盘上仍印有两个品牌的标志)

要完全融合三股内容与特质完全不同的内力于一身,却是另一番苦功。初期,宝格丽采用“双品牌制”,面盘上同时保留两个品牌的logo,但很显然这是行不通的。2012年,宝格丽推出全新设计的Octo系列,总算把Gérald Genta的DNA完全融入品牌之中。

(2012年宝格丽推出融入Gérald Genta壳型的全新Octo系列,此为OctoMaserati腕表)

Octo系列融合了Gérald Genta招牌的多切面锐利的壳型,并延伸出超薄的Octo Finissimo,以及最新Octo Roma系列,今日已经成为宝格丽男表的当家主力系列。Daniel Roth的表款特色则仍保留在宝格丽旗下高复杂系列为居多。

(延伸自Octo系列的Octo Finissimo系列以超薄为特色)

(在宝格丽高复杂系列中仍保留以Daniel Roth为名的表款,其壳型亦来自Daniel Roth原有的设计)

吸取他人之内力化为己用的另一个重要例子就是万宝龙。以制笔创业的万宝龙,制表事业一直要到1997年才真正启动,在表坛其实相当年轻。为了弥补制表工艺与历史内涵上的不足,2007年时,万宝龙并购了创立于1858年,以制作精美绝伦的计时机芯而闻名的古老表厂Minerva,一举为自己增加了上百年的历史。

(拥有超过百年历史的Minerva表厂并入万宝龙旗下,成为万宝龙制表实力后盾之一)

万宝龙与Minerva之间的融合过程也显得相当艰辛。一开始,万宝龙旗下在Le Locle的表厂负责生产平价表款系列,而位于Villeret的Minerva表厂则生产高价表款与复杂功能,泾渭分明,但这显然也是行不通的。万宝龙前总裁Jér me Lambert在2013年上任之后,首要之务就是打破两家机芯厂之间的界线,目的就是希望一举打通品牌的任督二脉。

(万宝龙前总裁Jér me Lambert先生)

若要问,为什么品牌要被并购?会消失?只能说,这就是商业世界的现实。另一方面,新注入的资金与集团行销能力,则有助于其技术能够继续发展与保存。今日,你想拥有一枚Minerva单按把计时码表,可以从二手市场或拍卖会去找古董货,或是直接买一枚挂有MONTBLANC logo的全新品。孰优孰劣,各有见解了。

(万宝龙推出的1858系列限量版测速计时码表,其机芯便来自原Minerva表厂)

本文由台湾地区《镜周刊》钟表主编陈哲民撰写,由引想力工作室编辑发表于“大寫的蘿菈”公众号(ID:lauralauralan)。

本号所有文章皆为原创作品,作者与本号保有文章所有著作权,欢迎朋友圈转发文章。如需全文转载请后台留言或联系本号进行授权。禁止任何第三方平台未经许可之擅自转载及任何自行撷取篇章或删减文句刊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