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深圳人有多拼?
看看早上7点白石洲的地铁站
几百米的长队
看看晚上12点后鹅厂(腾讯大厦)
灯火通明的大楼
看看科技园人满为患的咖啡厅里
唾沫横飞的项目推介
看看每天飞往全世界航班上
开疆拓土的华为人
看看一年一度百公里
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龙
看看罗湖春风路
凌晨3点后的车水马龙
看看节假日
遍布全国的粤B车牌
深圳人,他们在拼命工作,拼命赚钱,拼命娱乐,拼命旅游。
因为他们不拼命,就交不起动辄10万+/每平米房子的首付,3万+/每月的月供,或者5千+每月的房租。
因为他们不拼命,就只能做一个没车没房没女人的单身汪。
深圳的写字楼,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曾经创造三天一层楼深圳速度的国贸大厦,也不过50层,早就被69层的地王大厦超越,而地王独领风骚没十年,就被100层的京基100超越;京基100没蹦跶几年,就被118层超过660平的平安大厦超越。
深圳的GDP,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创造出近2万亿的GDP,平均每平方公里近10亿,人均GDP超过10万。
对比一下,你拉后腿了吗?
2
然鹅,深圳不只是有高档写字楼云集的福田中心区、创新乐土科技园片区、10万+每平豪宅的后海、华侨城、香蜜湖片区,还有神一样存在的三和(景乐南北)片区,和神一样存在的三和大神(挂逼)。
深圳人:屌丝想着如何逆袭,先实现一个小目标;高富帅想着如何更高、更富、更帅;白富美想着如何更白、更富、更美;
三和神:屌丝想着如何挂逼,作一个无忧无虑无钱无女人无身份证的三和大神;
深圳人:房奴、车奴、孩奴,奴隶向上;
三和神:没房、没车、没女人,一心挂逼;
深圳人:我没钱也要装逼;
三和神:我都挂逼了,还用装吗?
深圳人:一个人如果不拼搏,那跟咸鱼有什么差别?
三和神:我都已经是咸鱼了,还用得着拼搏吗?
深圳人:我努力是为了我能留在深圳;
三和神:我不努力是为了我能留在三和;
深圳人:深圳是我梦想启航的福地。
三和神:三和是我梦想终结的墓地。
3
三和,到底是怎样一个神一样的存在?
故事还要从二十多年前说起。
其实,三和(景乐南北)就是深圳龙华(原宝安区)一个普普通通的城中村,这个城中村叫景乐南北,由119栋农民房组成,别看在关外,这119栋农民房倒还错落有致,整齐划一,比关内城中村的握手楼要好多了。
92年,这里有了大名鼎鼎三和职介所,与关内职介所不同,三和职介所主要给类似富士康这样的加工类企业介绍普工,随后,在三和职介所周边,又连续设立了十多家职介所,形成名符其实的职介一条街。
这十多家职介所是持照经营的,更有一些临时用工单位或个人,比如抬个尸体、搬个家什么的,在三和举个牌就能迅速招到想要的人,要多少有多少。
久而久之,三和就成了招普工、招日工、甚至招小时工的代名词,全国各地不少企业要招普工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三和。
所以,三和的普工早已走出深圳,走向全国。
而有一些黑职介和黑工厂勾结,名为招工,实为赚介绍费、培训费、服装费,送到黑工厂没两天就被解聘,有地甚至连身份证也被扣押了。
本来就身无分文的求职者,被黑中介黑工厂这么一黑,连回家的路费都成问题了,变成了彻底了无产者,也就是所谓“挂逼”了。
这些被“挂逼”的有些人不想回家,被黑后就这么留下来打点短工啥的,慢慢地,这个群体越来越多,就形成了“三和大神”群落的雏形。
4
时至今日,情况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变,在当地政府、警方的强力打击下,黑中介、黑工厂已基本绝迹,而深圳及全国各地对普工有强烈需求,用工企业一般会主动给职介所招聘的人头费,求职人员可以免中介费就比较容易找到工作。
国内对普工的需求有多强烈,从大量越南仔从广西越境偷渡到国内打工就知道了。
所以,现在沉淀下来的“三和大神”,基本上都是主动“挂逼”,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不想好好找工作,不想被约束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只想活一天算一天,打一天日结工赚个100-200元就可以在三和逍遥好几天。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三和现存的2000多个“大神”中,已形成了“挂逼”的亚文化和“挂逼”的低端生态产业链。
这种亚文化和低端生态产业链,经过媒体渲染报道后,在网络上的名气越来越大,大到甚至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挂逼”人士投奔三和,把三和演变成“挂逼”者的圣地。
在这里,大家找到了共性、找到了共同语言:那就是都“挂”了,谁也别笑谁,谁也别装逼。
5
一个“三和大神”(挂逼)的日常是这样的。
“三和大神”没有时间概念。什么时候在小网吧、十元店、街边醒过来,就是一天的开始。
醒来后,如果兜里一文不名,那就要想着去抬个尸体搬个家啥的,赚个百十来块钱又可以快活几天。
如果兜里还有点余粮,那就要首先想到当天的挂逼三件套:挂逼水(清蓝矿泉水,一公升2元)、挂逼面(每份4元,偶尔能见到几个肉片和油腥)、挂逼烟(红双喜散烟,每根5毛)。
一个资深的“三和大神”,如果20元不能在三和过一天,那就不配叫“三和大神”。
如果余粮再多点,在以前就可以想着找女神红姐(一个站街女)“修车”(打炮)。
红姐曾经以人靓、活好、价廉成为“三和大神”的公共女神,许多“三和大神”以拥有红姐的手机或微信号为荣,出卖红姐的手机号甚至可以换一碗挂逼面,只可惜,在警方的高压治理下,这里的站街女已消声匿迹,红姐早已不知所终。
“三和大神”之所以能在三和活得这么潇洒,神一样地存在,是因为三和周边的低端产业链就是为他们度身定制的。
第一链就是日结、小时工。
只要愿意出点苦力,在三和片区16家职介所周边转悠转悠,找个日结、小时工不难。
第二链就是行李寄存点。
实在没钱住十元店了,就把随身行李寄存在16家小杂货店或专门的寄存点,3块钱一天,妥妥的,晚上就可以免费住“海信大酒店”(海信职介所门口广场)。
第三链就是小网吧。
在景乐南北片区共有53家小网吧,可娱乐、可打怪、可住宿(睡吧椅),娱乐休息两不误,价格还超级亲民,上网1.5元左右,包夜8元左右(曾经上网只要5毛,包夜只要5块,在警方对网吧环境、每台机平方数强力治理后价格有所提升)。
第四链就是十元店。
在景乐南北119栋农民楼里,开设了83家十元店,有的一栋楼五层就有五家十元店,一个床铺10-15元,再奢侈一点一个单间20-30元,这些“三和大神”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了一点不奇怪,反正比租房要划算多了。
第五链就是快餐店。
挂逼面4元一份,童嫂无欺,长期供应;炒菜5-7元,丰俭由人,绝不加价。
第六链就是杂货店。
一切都是散着卖的,5毛钱的烟,一块钱的花生,一切按你的钱包度身定做。
6
如果故事说到这里,就没有反诈骗的什么事了。
现在开始敲黑板讲重点了。
“三和大神”身上最值钱的东西,不是他这个人,而是能证明他还是个人的身份证。
为毛呢?因为对于“挂逼”的三和大神来说,这个“人证”用处太大了,大到关键的时候可以救这个人。
第一个用处:注册公司做法人。现在注册制改革,只要是个人、有个身份证就可以注册公司。这个“三和大神”都有。所以,一些从一开始就想着如何诈骗的公司(这点连善心汇的张天明都不如,张天明怎么着也是用自己名义当法人),当然不想用自己的身份去注册公司。“三和大神”也有身份呀,注册个公司没啥问题。所以,通过一些注册公司的黑中介,“三和大神”疯狂地被法人,最多的一个人被注册了数十家公司,每次收1500-2000的好处费,至于今后公司出啥事,“三和大神”可以说身份证丢了啥,希望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所以,深圳一些高大上的写字楼里,有这么多诈骗公司,分分钟法人代表就是“三和大神”。
第二个用处:开银行卡转账。有人有身份证,当然就可以开银行卡了。“三和大神”开了银行卡四件套(身份证、银行卡、U盾、关联手机号),转手就卖给诈骗集团作为资金转账的跳板,让那些诈骗得来数百万的款项天女散花一样转到这些“三和大神”的银行卡里,再通过专门的“车手”(取款人)把这些钱取出来,转到“干净”的骗子账号。曾经,有一个来自广西的“忠哥”专门干这档买卖,据说一年收入超过60万。
第三个用处:去各大网购、网贷平台骗贷。蚂蚁花呗、京东白条、腾讯微粒贷、大大小小的P2P平台、分期付款平台是“三和大神”的最爱,“三和大神”只想着借钱,从来没想过还钱。为了骗贷,三和还专门有人开设了一个假的手机店,只有几十元的模型机,老板知道是假的,”三和大神“也知道是假的,买完手机后,通过分期贷款套现,老板拿大头,”三和大神“拿小头。
本来,“三和大神”挂逼后,身份还是相对干净的,但自从当了法人、开了卡、借了贷之后,再想漂白就更难了,一朝被挂逼,就永远被挂逼了。
7
“来了,就是深圳人!”,
这是深圳这个移民城市最温情的口号。
但“来了,就是为了祸害深圳”,这肯定是2000万深圳人和深圳官方所不能容忍的。
实事求是地讲,不能说“三和大神”都是罪犯,但“三和大神”一定是离犯最近的地方。
因此,留给“三和大神”的时间其实不多了。
实际上,龙华街道办、华城派出所一直对三和乱象开展持续的清理整顿,2016年11月,街道办、派出所更是联合进行了一次长时间、大规模的“大清洗”,黑中介被取缔一空、站街女被清理干净、小网吧、十元店的硬件条件大为改善,治安环境明显好转。
2017年中,深圳市公安局、龙华区委再次号召:举全局、全区之力,依托街道办和派出所,再次准备对三和片区动大手术,并拟从产业的规范经营、升级改造入手,从根上改变三和片区的治理结构和治理土壤。
因此,作为2000万深圳人中的一员,我坚信:
三和的明天会更好!
终结诈骗 原创出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仅用于公益传播
联系、投稿邮箱:antifraud@126.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