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水军”
网络水军即受雇于网络公关公司,为他人发帖回帖造势的网络人员,以注水发帖来获取报酬,有时候也可以指在网上通过大量水贴来制造娱乐搞笑气氛的网友.
网络水军有专职和兼职之分;网络水军的存在是网络营销的进阶,但是网络水军是双刃剑,需要各个网络公司把握好应用角度。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网络水军管理、约束和惩治,网络水军必须为他们的违法乱纪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水军”:早已泛滥网络
有两年“水军”工作经验的小李告诉记者说,为了扩大影响,招揽更多生意,“水军团”往往先自发去攻击一部影片,挑起事端。被攻击的影片为了维护口碑,也去找人拉高评价,这样“水军”市场就不断被拓展,“赚头”也就越来越多了。其实,电影宣传靠“水军”并不是这两年的事。如今,片方不再满足于一味发帖捧红自己的影片,还开始雇佣“水军”给同档期的其他电影打低分。
“水军”市场究竟有多火爆?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水军”,出现了480件宝贝,搜索某网站“推广”,出现了38件宝贝。在某贴吧搜索,直接出现了“10万元就可热炒一部电影”的大胆报价。
业内人士介绍,“水军”也分等级,初级“水军”的主要任务是给影片打低分;也有些高级的“水军”,就是联络、控制一些贴吧、网站的管理员,让他们发帖或者删帖。“水军”传销线最底端的人,发一条评论的收入大概在1毛到5毛之间,具体价格会有浮动。靠公关公司介绍活干的“水军”,他们只能分所有费用的40%。有“水军”自称:只要稍微“上点心”,“水军”的月入1000元到3000元不是问题。
正因有利可图,在“水军”行业有兼职也有专职。对兼职“水军”来说,由于发帖对经常面对电脑工作、并在网上遨游的上班一族来说,并不会耗费多少时间。有空发发帖,还能赚点零花钱,让许多上班一族觉得“何乐而不为”。
(此段来源《光明日报》)
“水军”是如何工作的
不同的人对水军的定义不同,使用方式也大相径庭。那些对自己作品不太自信的电影公司会事先准备水军,以便制造更有利于自己的舆论;有些人“迫”于竞争压力试图用水军黑对手;有些人站出来说,他们为了不让自己被对手黑需要靠水军来“正当防卫”……在他们眼里水军有黑、白之分。而另一边,每一党水军都称自己也有职业操守,分得清黑白,他们只负责满足客户的需求,但客户有时的需求大致又分为“正、反两种观点”。
这些客户之间互相指责,有的占了便宜偷着乐,他们的作品成了大“热门”,炸子鸡般红了起来。而大多数人似乎都成了受害者。保不齐,那些即使现在偷着乐的,未来可能也会成为受害者。
这就是人人作恶,最后失去市场标准的经典故事。现在,一些“热门”影片的票房(收视率)表现无论太好或太坏,都或多或少会被认为是“雇佣了水军”或被“水军”黑了。用户的需求在不断增多——更具体、更细分,因而水军刷评分、刷口碑的手段和技巧也得以与时俱进。这一切是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又如何堕落至此?
网络社区与水军之间的博弈
几乎各大社交平台上都有水军的身影隐藏其中,有时分好几波,有时“敌对”双方会同时出现。现在看电影(电视剧)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却越来越难再获得“真实”的观影(剧)体验交流。
作为国内的两大影迷社区,豆瓣电影和时光网一向被视作广大影迷们最信赖的两块阵地,豆瓣电影的“电影评分”更一度被公认为行业权威,很多人以此作为观影(剧)指南。
然而最近这几年,豆瓣多次被诟病“平台成了水军阵地”。
这些年,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微博、微信、票务电商、自媒体等更公开的平台兴起之后,豆瓣电影之于影迷们的意义已经被逐步分化,豆瓣电影的评分和评论在公证、公允这件事上还能不能保持应有的品牌价值变得很关键。
大多数时候,网络开放平台与水军之间的博弈是势均力敌,甚至后者因为在暗处时常会更占上风,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一位曾经的“水军”行业从业者对《好奇心日报》说,现在刷豆瓣电影评分的门槛的确高了不少,平台方设有防御机制,我们也有新的攻势,只要客户出得起价,依然可以刷。比如他现在还有一些朋友依然承接刷豆瓣的服务,针对“豆瓣电影的评分”的服务,开口要价已经涨到了 60 元一个,一点也不夸张。
战狼也有“水军”?
有刷高分的水军,相对应的也就有刷低分的水军,《战狼2》火的一塌糊涂,必然会招致同行的羡慕...
“水军”并不能决定电影票房
好电影应该有自信,要相信大多数观众都有自己的判断力,不会被网络“水军”之争迷惑。“水军”恶意刷差评或许能一时糊弄部分观众,但从长远来看,没人理会他们。只要无利可图,“水军”就会逐渐偃旗息鼓。
不少电影界人士表示:电影归根结底是光和影的艺术,影片质量才是吸引人们走进影院的关键。采用一些“非常手段”,即便能将观众骗进电影院,也难以改变影片质量不佳的事实。这种“骗到一个观众算一个”的心态,将会阻碍中国电影行业长足发展。
电影票房会受到“水军”的影响,但这并不能成为常态。
分析人士认为,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营销是其宣传的必要手段,但所有营销行为都不能突破商业底线和道德底线,更不能突破法律的底线。
与“水军”恶性营销相比,采用正常创意营销的手法,反而会让影片赢得没有水分的票房与良好的口碑。
有人说,真金不怕火炼,好电影自己会说话,好口碑自己会传播,与其在微博里刷好评,在网上刷高分,不如把电影的质量做好。好的电影从来不愁票房,而“水军”永远不会决定电影的票房。对电影来说,故事、艺术、特效等基本元素才是决定电影票房的重要因素。
发布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