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热点年年有,今年是仁寿。
成都调控,需求挤压,城南天府新区以外的区域纷纷接力占位外溢承接地。然而,仁寿,这个天府新区下属区域,在今年来了个漂亮的“鲤鱼跃龙门”,具体表现为:
1、大量土地上市,单是商住用地就有近20宗,且北辰、保利、川发展等开发商拿地积极;
2、去年12月份,区域地价1000-1300元/㎡左右;今年7月,最高楼面地价已达5500元/㎡,相当于2015年的大源,2016年中上旬的天府新区。
3、区域房价去年约4000元/㎡左右,目前普遍为7000元/㎡左右,放在2015年,三圣乡、北湖、驷马桥等板块的房子有好些都在7000元/㎡左右。
不过,小全全发现,这场仁寿热的背后,最热的区域即保利所在的区域——视高!好多人一定都很纳闷,距离成都市中心好几十公里,仅凭一个天府新区,距离核心区也有10公里以上的距离,视高为什么那么火?今天我们就来抽丝剥茧,分析分析。
1.城市预期
视高的身份有二:仁寿的下属乡镇&天府新区所属区域。从天府新区的建设时间表来看,和过去的高新区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先来看看天府新区的节奏。
2011年9月提出天府新区规划,中间经过近3年的规划筹备期。
2014年6月18日,中国西部国际展览中心开工建设,2015年底,主体工程完成封顶,2017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
2015年启动兴隆湖科学城建设,2015年4月兴隆湖生态项目形象进度完成总量的91.5%。
2016年,天府菁蓉大厦获批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天府菁蓉中心A、B区建成投用,清华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启明星辰西部研发中心、诺基亚全球技术研发中心等一批科技研发企业正式入驻。
基础配套设施方面,2015年4月,天府新区大部分重要路段建设进度超90%,地铁1号线两年前已开通到广都,明年1月试运营到成都科学城;
目前,天府新区规划的石笋街小学、泡桐树小学、龙江路小学、石室中学、成都七中都会在2017年8月完工并投入使用。
6年时间,天府新区从无到有。其带感的建设节奏和进度,给了区域市场带来了更大的空间和可能,快速建设的另一层意思也意味着土地、房产的快速升值。
2.区位交通
视高镇位于成都城市中轴线—天府大道正南方,隶属成都和仁寿半小时经济圈,为天府新区南大门、仁寿北大门。距天府广场45公里,成都新政务中心28公里。也就是说视高到成都核心城区的距离就半小时左右,而且,如今成都的发展是以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双中心”发展,那么,视高离中心所谓的“中心城区”就更近一步。
▲视高与成都各重要地理位置的交通距离以及大体的路网布置
再看近年来仁寿的交通成绩单——5高5铁5横5纵。包括成自泸赤、成都都市圈环线、天府新区轨道1号线至眉山、至仁寿延伸线、环天府新区快速、天府仁寿大道、成都红星路南延线在内的多条交通干线形成了完善便利的交通网络。
从位置图上可以看出,视高的地理位置,正好位于天府大道南延线的延伸线上,可以一条直路直通天府广场,更别说周边5-10公里的范围内还辐射了成自泸高速、六环路等快捷交通,加上新规划道路的贯通,视高可谓四通八达。
特别是距离天府新区中心区“秦皇寺”仅10公里,这刚好等同于世纪城到天府广场的距离,再加上天府新区的建设速度,未来视高的发展着实可期。
3.产业规划
相对于其他区域,视高的产业规划优势实际上并不特别突出。视高作为天府新区12个重点工业园区之一,仁寿首个百亿工业园区和四川省“51025”重点产业园区,未来将主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如今,区域价值随着天府新区的开发进展已得显现,不少开发商已经高溢价进驻,也是一种必然。
4.市场空档
今年成都土拍市场主城区供地较少,天府新区今年至今并无住宅地块拍卖。今年科学城上市的商服用地,溢价率280%以上。对比去年天府新区30宗的供应地块,今年区域内可谓“一地难求”。
供应端的减少自然会造成需求端的“饥渴”,梳理成都市场几家排头开发商发现,万科、龙湖、华润等几乎都没有土地储备。导致很多一二线品牌的房企又都去主城区以外的周边区域布局抢地(郫都地价是如何过万的?),更别说是顶着天府新区“名号”的视高。
传统主城的土地供应减少、抢夺激烈,加上拿地成本的快速攀升,使得开发商拿地不断往成都传统主城外围寻找延伸,进一步推动了二三圈层土地市场。同时,新的人才落户政策已经吸引了16626名(截至8月22日)高学历人才落户天府新区,带来了一定的置业需求,而视高恰好踩准了这个机遇。
5.预防资产贬值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7年7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62.9万亿元,同比增长9.2%。这意味着货币发行依然过多,直接带来的就是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房产仍然扮演者资产避风港的角色,最不济还有一套房,这是大多数老百姓的真实想法。
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也曾表示,投资量太大,企业负债率太高,通胀蛮严重,M2增速,因此货币的贬值是大趋势,货币的超发也是近年房价上涨的核心原因。
买房热催生拿地热,所以,视高的楼市热或是全国经济形势下的一个缩影,但因其自身原因又是一个必然存在的个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