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千亿级酸奶市场大调查:低温酸奶仍是销售主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千亿级酸奶市场大调查:低温酸奶仍是销售主流

中国酸奶前景巨大,有乳业巨头主导,价格不会下降,甚至有上升的势头。

减肥男孩女孩的日常大抵是…

一顿猛吃之后,满心罪恶感,安慰自己“没关系我吃点青菜,平衡一下营养”。平衡完营养之后,嗯,好像还缺点维生素,又去吃了一顿水果。吃过之后,深深地感觉自己胃里都是垃圾,然后…又默默地去买了一杯酸奶来吸…

没错!今天文章的主角,就是酸奶!

酸奶,作为食品已有4500余年的历史。

相传最早期的酸奶是游牧民族装在羊皮袋里的奶受到依附在袋的细菌自然发酵,而成为奶酪。“牛羊乳捋讫,于铛釜中缓火煎之...良久,以单布盖之,明旦酪成。” 这是《齐民要术》上记载的古老齐地酸奶(古称为酪)的做法。直到二十世纪,酸奶才逐渐成为我们的食物材料。

小时候,日常喝酸奶还不是很普遍(暴露年龄了),哪知道如今已完全“入侵”我们的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在中国已经形成了千!亿!级!市场!!!

酸奶增幅远超牛奶

蒙牛伊利占据半壁江山

酸奶在液态乳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已占液态乳行业三成份额。2016年酸奶市场规模约为1000 亿,2020年更将达到1900 亿,届时在液态乳中占比将超过50%。

我们从市场调研公司欧睿国际统计的「中国市场酸奶和牛奶的销量变化」中看到,酸奶的销售增长在2016年基本赶上牛奶,而牛奶的增长呈现逐年放缓的趋势。

这意味着什么?酸奶在国人中的存在感已经越来越高。市场调研公司英敏特的数据显示 40% 的中国消费者称每天至少食用酸奶(常温或冷藏)一次,17% 喝乳酸菌饮料(常温或冷藏)一次。更别说我这种一天喝好多次的了!

蒙牛和伊利作为乳业中的巨头,酸奶也是他们的重大战场。近年来,两家动作频频。蒙牛收购君乐宝51%的股权,与达能合作,又在今年收购了其奶源供应商之一“现代牧业” 16.7% 股份。伊利在去年收购了其奶源供应商之一“现代牧业” 16.7% 股份,安慕希也属于伊利旗下。

他们在酸奶市场大打营销牌,产品线非常丰富,我们在超市、便利店几乎无处不见他们出品的酸奶。而从市场份额来看,两巨头已经抢占了接近一半的阵地。

常温酸奶增速高

低温酸奶潜力更大

酸奶已经成功引起了消费者和企业们的注意,而在酸奶市场中,常温酸奶和低温酸奶也各有表现。

低温酸奶又称活菌型酸奶,只能储存在2-10℃的环境下,保质期为21天-30天。而常温酸奶则是杀死了活性乳酸菌,使其保质期可以延长至150天左右。最早由光明乳业开创,最典型的就是莫斯利安。

常温酸奶增速最快

莫斯利安、安慕希、纯甄抢占市场

自2009年光明推出莫斯利安之后,伊利和蒙牛分别在2013年推出安慕希和纯甄,进入常温酸奶的市场。

由于常温酸奶突破了“冷链”的限制,渠道下沉,走入了更多的低线城市。2015年常温酸奶70%的增速不仅明显高于液体乳增速,还高于低温酸奶15%的增速,成为乳制品中增长势头最迅猛的细分行业。业内人士预测,到2020年常温酸奶规模将超过400亿元。

低温酸奶仍是销售主流

营养价值最高,拥有巨大潜力

虽常温酸奶增长速度最快,但在酸奶销售中,低温酸奶仍是销售主流,占据67%的份额。

常温酸奶有效延长了产品的保质期,在营养价值方面则不如低温酸奶有优势。如此,其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反而拥有巨大的潜力。

低温酸奶由于自身的产品特性,多聚焦在一二线城市的冷链配送,销量的增速虽不如常温酸奶亮眼,但国内的城镇化率水平提高,加之中国的冷链市场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我们预测,2020年低温酸奶的未来市场规模将超过常温酸奶的400亿。

什么样的人喜欢什么样的酸奶?

是的,作为一个写过各种吃的创投媒体,绝对不会错过测评各种酸奶的机会!

我们看到,与普通牛奶相比,酸奶的平均价格普遍高,包装更出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在喜欢酸奶、消费酸奶?有人认为,是中国的新富阶层。调研公司 Gavekal Dragonomics 定义中国内地家庭收入在每年136000人民币以上就属于新富阶层。

为了看清楚是什么人在消费,并且喜欢什么样的酸奶,我们实地考察了深圳的部分大超市、便利店和进口超市并且强势“骚扰”了周边的朋友之后发现,不同人群对于酸奶的消费场景、消费喜好也不尽相同。

20-28岁的年轻白领更倾向于临时性消费,一次消费1-2瓶,并且愿意选择价格稍高的酸奶。

28-35岁的家庭成员对于酸奶有固定的消费,一次消费一排或以上,会为小孩选择果粒型酸奶,更关注促销和优惠。

总体观察下来,在酸奶柜周围永远不缺顾客,而且对于深圳本地的酸奶诸如晨光、卡士等情有独钟,因为他们会优先选择更有食品运输时效保证的酸奶。

也有受访者反映,自己很喜欢凝固型酸奶,现在深圳本土的酸奶在低温凝固型上没有突出的表现。据说,晨光有主打高端的低温凝固型酸奶的新品要上市,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机遇。

总体来说,中国酸奶前景巨大,有乳业巨头主导,价格不会下降,甚至有上升的势头。常温酸奶后来居上,增长较快,但低温酸奶在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和冷链技术之中,必将爆发不容小觑的能量,特别是在还未有超级单品出现的低温凝固型酸奶领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伊利

4k
  • 伊利股份等在安徽成立健瓴创业投资基金公司 注册资本2亿元
  • 伊利股份:已累计回购3285.94万股,使用资金总额约7.78亿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千亿级酸奶市场大调查:低温酸奶仍是销售主流

中国酸奶前景巨大,有乳业巨头主导,价格不会下降,甚至有上升的势头。

减肥男孩女孩的日常大抵是…

一顿猛吃之后,满心罪恶感,安慰自己“没关系我吃点青菜,平衡一下营养”。平衡完营养之后,嗯,好像还缺点维生素,又去吃了一顿水果。吃过之后,深深地感觉自己胃里都是垃圾,然后…又默默地去买了一杯酸奶来吸…

没错!今天文章的主角,就是酸奶!

酸奶,作为食品已有4500余年的历史。

相传最早期的酸奶是游牧民族装在羊皮袋里的奶受到依附在袋的细菌自然发酵,而成为奶酪。“牛羊乳捋讫,于铛釜中缓火煎之...良久,以单布盖之,明旦酪成。” 这是《齐民要术》上记载的古老齐地酸奶(古称为酪)的做法。直到二十世纪,酸奶才逐渐成为我们的食物材料。

小时候,日常喝酸奶还不是很普遍(暴露年龄了),哪知道如今已完全“入侵”我们的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在中国已经形成了千!亿!级!市场!!!

酸奶增幅远超牛奶

蒙牛伊利占据半壁江山

酸奶在液态乳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已占液态乳行业三成份额。2016年酸奶市场规模约为1000 亿,2020年更将达到1900 亿,届时在液态乳中占比将超过50%。

我们从市场调研公司欧睿国际统计的「中国市场酸奶和牛奶的销量变化」中看到,酸奶的销售增长在2016年基本赶上牛奶,而牛奶的增长呈现逐年放缓的趋势。

这意味着什么?酸奶在国人中的存在感已经越来越高。市场调研公司英敏特的数据显示 40% 的中国消费者称每天至少食用酸奶(常温或冷藏)一次,17% 喝乳酸菌饮料(常温或冷藏)一次。更别说我这种一天喝好多次的了!

蒙牛和伊利作为乳业中的巨头,酸奶也是他们的重大战场。近年来,两家动作频频。蒙牛收购君乐宝51%的股权,与达能合作,又在今年收购了其奶源供应商之一“现代牧业” 16.7% 股份。伊利在去年收购了其奶源供应商之一“现代牧业” 16.7% 股份,安慕希也属于伊利旗下。

他们在酸奶市场大打营销牌,产品线非常丰富,我们在超市、便利店几乎无处不见他们出品的酸奶。而从市场份额来看,两巨头已经抢占了接近一半的阵地。

常温酸奶增速高

低温酸奶潜力更大

酸奶已经成功引起了消费者和企业们的注意,而在酸奶市场中,常温酸奶和低温酸奶也各有表现。

低温酸奶又称活菌型酸奶,只能储存在2-10℃的环境下,保质期为21天-30天。而常温酸奶则是杀死了活性乳酸菌,使其保质期可以延长至150天左右。最早由光明乳业开创,最典型的就是莫斯利安。

常温酸奶增速最快

莫斯利安、安慕希、纯甄抢占市场

自2009年光明推出莫斯利安之后,伊利和蒙牛分别在2013年推出安慕希和纯甄,进入常温酸奶的市场。

由于常温酸奶突破了“冷链”的限制,渠道下沉,走入了更多的低线城市。2015年常温酸奶70%的增速不仅明显高于液体乳增速,还高于低温酸奶15%的增速,成为乳制品中增长势头最迅猛的细分行业。业内人士预测,到2020年常温酸奶规模将超过400亿元。

低温酸奶仍是销售主流

营养价值最高,拥有巨大潜力

虽常温酸奶增长速度最快,但在酸奶销售中,低温酸奶仍是销售主流,占据67%的份额。

常温酸奶有效延长了产品的保质期,在营养价值方面则不如低温酸奶有优势。如此,其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反而拥有巨大的潜力。

低温酸奶由于自身的产品特性,多聚焦在一二线城市的冷链配送,销量的增速虽不如常温酸奶亮眼,但国内的城镇化率水平提高,加之中国的冷链市场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我们预测,2020年低温酸奶的未来市场规模将超过常温酸奶的400亿。

什么样的人喜欢什么样的酸奶?

是的,作为一个写过各种吃的创投媒体,绝对不会错过测评各种酸奶的机会!

我们看到,与普通牛奶相比,酸奶的平均价格普遍高,包装更出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在喜欢酸奶、消费酸奶?有人认为,是中国的新富阶层。调研公司 Gavekal Dragonomics 定义中国内地家庭收入在每年136000人民币以上就属于新富阶层。

为了看清楚是什么人在消费,并且喜欢什么样的酸奶,我们实地考察了深圳的部分大超市、便利店和进口超市并且强势“骚扰”了周边的朋友之后发现,不同人群对于酸奶的消费场景、消费喜好也不尽相同。

20-28岁的年轻白领更倾向于临时性消费,一次消费1-2瓶,并且愿意选择价格稍高的酸奶。

28-35岁的家庭成员对于酸奶有固定的消费,一次消费一排或以上,会为小孩选择果粒型酸奶,更关注促销和优惠。

总体观察下来,在酸奶柜周围永远不缺顾客,而且对于深圳本地的酸奶诸如晨光、卡士等情有独钟,因为他们会优先选择更有食品运输时效保证的酸奶。

也有受访者反映,自己很喜欢凝固型酸奶,现在深圳本土的酸奶在低温凝固型上没有突出的表现。据说,晨光有主打高端的低温凝固型酸奶的新品要上市,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机遇。

总体来说,中国酸奶前景巨大,有乳业巨头主导,价格不会下降,甚至有上升的势头。常温酸奶后来居上,增长较快,但低温酸奶在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和冷链技术之中,必将爆发不容小觑的能量,特别是在还未有超级单品出现的低温凝固型酸奶领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