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虎牙王者荣耀主播嗨氏加盟斗鱼,原来一切都是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虎牙王者荣耀主播嗨氏加盟斗鱼,原来一切都是戏

这是一起三者皆输的跳槽。

曾经说过永远不离开虎牙的嗨氏打了自己的脸。

8月27日下午,嗨氏在微博发表声明,“今晚在斗鱼开播”,这个声明给了从企鹅电竞的张大仙跳槽斗鱼时就开始的舆论风波,画上了一个句号。

然而,这似乎又是另外一个开始,伴随着嗨氏的跳槽,这是一起众人皆伤的局面,只是伤大伤小的问题。

丧失一切信用的嗨氏

回顾这次嗨氏跳槽事件,有几个节点不能不提,第一个节点是张大仙从企鹅电竞加盟斗鱼。

当时的张大仙,同样是在身负企鹅电竞合约的情况下,选择加盟斗鱼直播,在这个消息被正式发布之后,网络上一时之间充斥着各种指责张大仙没有合约精神的声音。

而根据后来发生的事情已经网络上所发布的一些爆料,这一切指向于嗨氏在背后做了动作。

从初衷来看,本质上嗨氏在背后对这件事情的动机在于,其感到自身的行业地位,将受到张大仙的挑战。

此后,事件开始向第二个阶段发展,嗨氏和虎牙主机区一哥楚河之间的矛盾。

这件事情到底谁对谁错,你很难去定义,但可以肯定的是,从一开始的小打小闹,到后期发展到双方粉丝互相将两位主播如地址等信息人肉,以及两位主播纷纷放出狠话,事态开始逐渐的不可控。

而从虎牙在之后发布的微博显示,似乎有人在推波助澜,直接将两位主播推向一个无法在调和的对立态势。

最后,事件开始走向最后一个阶段,嗨氏选择加盟斗鱼。而嗨氏在选择跳槽的时候的声明当中,明确的提到了一点,对虎牙在事件当中的不满,“前期多次敷衍的处理方式,是否也是态度,那么我明白了!”

根据相关信源的爆料,实际上这件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一开始斗鱼同时接触了嗨氏和张大仙,希望将这两位王者荣耀的顶级主播带到斗鱼,而嗨氏一边和斗鱼谈判,一边又告知虎牙这件事,希望虎牙涨薪。然而,伴随着张大仙很快决定加盟斗鱼,嗨氏的溢价空间被无限下压,所以嗨氏做出了反击。

一方面抨击张大仙违背契约精神,一方面继续施压虎牙要求涨薪以及和斗鱼谈判。而当和斗鱼的谈判出了结果后,嗨氏和楚河之间的战争开始爆发,这是一个必然的事件,只是楚河不幸成为了主角,如果没有楚河,主角可能会是虎牙其它的大主播,如Miss、骚男等当中的任何一位。

同为虎牙的两位大主播,作为平台方的虎牙不可能也不会表态到底去帮谁,只能尽可能的将事态往下压。

最后,嗨氏发表声明,表态对虎牙敷衍、不作为的失望,加盟斗鱼。

对于嗨氏来说,他在这件事情当中,无论他以后的发展如何,无法摆脱的是,他在这件事情当中所表现的不成熟。

第一:不应该在张大仙加盟斗鱼的时候肆意的评论他人,更不应该要挟平台出面,让平台施压其他主播,给自己发声,抨击张大仙。

第二:即便要加盟斗鱼也不应该前脚刚评论他人违约,没有底线和原则之后,后脚自己做出同样的事情。最好的选择如果真的要加盟,也应该等一段时间。

第三:不应该让他人成为自己的垫脚石,以和楚河的矛盾作为缘由作为借口。即便要加盟也应该直接面对自己违约的本质,而不是把自己洗成一个小白兔,一点错都没有。

被带了一波节奏的虎牙,失去嗨氏会有多痛?

早在2016年上半年,欢聚时代前CFO何震宇强调,虎牙的战略是坚持以游戏直播作为头部内容,抓住2016年开始的手游爆发期,以获得手游直播爆发的用户红利。

这样的动作看上去卓有成效,根据欢聚时代2017年Q1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在该季度,虎牙直播的MAU(月活跃用户人数)第一次超过YY live,前者的MAU达到3250万,后者为2950万。

而在付费用户方面,虎牙直播也开始逼近YY live,数据显示欢聚时代付费总用户数量为640万,其中YYlive和虎牙直播占据其中的580万,而在这580万当中,60%来自YYlive,40%来自虎牙。

而在发布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上,欢聚时代表示,未来的虎牙将会把重心放在手游直播上,另外在Q1虎牙营收3.82亿元的基础上,全年的营收目标为16亿元。

而正是得益于提早在手游领域进行深耕,今年以来,虎牙直播已经逐渐的有了超越斗鱼的趋势。

来自百度指数的数据显示,在PC端,虎牙依旧落后于斗鱼,但是在移动趋势上,虎牙已经全面的超越了斗鱼。

而来自猎豹全球智库发布的《2017上半年中国直播app白皮书》显示,仅就移动端的数据而言虎牙已经开始领先斗鱼。

这当中重要的节点是去年8月,而这背后就是《王者荣耀》在去年8月开始了大爆发的事实。来自游久直播7月主播榜的数据显示,王者荣耀正成为直播平台全新的流量发动机。

在游戏开播数的占比上,王者荣耀已经遥遥领先其它游戏。而在这一品类上,虎牙在Top10主播当中占据了4位主播,成为名副其实的手游第一直播平台。

随着嗨氏的离开,对于虎牙在王者荣耀这个项目的优势将造成巨大的打击,但是对于虎牙而言,实际上它的主播生态已经建立,嗨氏离开所带来的影响也只会是阵痛。其实Gamewoer早在张大仙加盟斗鱼时就表示,现在对于有资源的直播平台来说,挖人已经不是主要的竞争方式,因为顶级主播从来不会缺,缺的是资源的总量,因为这直接决定可以推起多少顶级的主播,平台能够做多大。

同样是游久7月的数据,仅《王者荣耀》这样项目,虎牙的开播数占比,一直领先其它平台。

斗鱼强在客户端,移动端的缺失使得它需要去挖人,对于虎牙而言,嗨氏的离开使得它可以有资源去推另外一个主播,只要有时间就会有下一个虎牙王者一哥的出现。但是嗨氏加盟了竞争对手,还得罪了楚河的粉丝,同样是一个输家。

斗鱼的赌博

而有了嗨氏的斗鱼,看上去是最大的赢家,毕竟随着嗨氏的加盟,斗鱼似乎也有了足够的资本进行下一轮的融资。

今年年中以来,斗鱼开始了频繁挖主播,而多《王者荣耀》领域,虎牙的大主播游戈、九日,触手TV的大主播孤影,企鹅电竞的一哥张大仙纷纷在短时间内加盟斗鱼。

按理来说,无论是斗鱼,还是其它所有的平台,在长达几年的竞争之后都应该意识到,当下的游戏直播产业,正在逐步的迈入成熟的阶段,挖主播这样野蛮成长式的流量已经不再适合,以自身的成熟机制去培养大神主播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

但是,当一个人着急的时候,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判断。斗鱼为什么着急?这个答案或许要从斗鱼最近的发展说起。

正如上述的数据所显示的那样,这个背后是斗鱼在移动端的缺失,寄望于依靠头部主播的签约,来带动流量的上涨。

而这一切的背后指向在于,斗鱼正在进行下一轮融资,所以要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疯狂的挖主播,希望带来流量的上涨,以此获得资本市场的支持。

但是这样的急功急利,正在埋下隐患,一个最直接的问题是,张大仙和嗨氏的关系到底如何去处理。

看看张大仙最近所发的微博,很显然他对于嗨氏这个人是很不满的,而在8月26日直播的时候,他曾公开表态,很讨厌嗨氏这个人和他的粉丝。

主播之间的关系问题,随时可能会成为一颗炸弹引爆,到时候留给斗鱼的将是一堆的问题。

另外,斗鱼这一次挖人,实际上同样在中立的粉丝那里得到了不好的反馈,很多斗鱼的王者荣耀用户均纷纷在直播间发布抵制嗨氏的言论,对于这样一个因为信用、做法从而丧失了全部中立用户,没有了未来再增长可能的主播,斗鱼高价挖人是否值得?

嗨氏的加盟,到底是助力还是负面效果,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总结而言,这是一起三者皆输的跳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斗鱼

3.5k
  • 热门中概股涨跌不一,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18%
  • 拆解斗鱼2024年财报:多元化策略见效,创新业务贡献持续走高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虎牙王者荣耀主播嗨氏加盟斗鱼,原来一切都是戏

这是一起三者皆输的跳槽。

曾经说过永远不离开虎牙的嗨氏打了自己的脸。

8月27日下午,嗨氏在微博发表声明,“今晚在斗鱼开播”,这个声明给了从企鹅电竞的张大仙跳槽斗鱼时就开始的舆论风波,画上了一个句号。

然而,这似乎又是另外一个开始,伴随着嗨氏的跳槽,这是一起众人皆伤的局面,只是伤大伤小的问题。

丧失一切信用的嗨氏

回顾这次嗨氏跳槽事件,有几个节点不能不提,第一个节点是张大仙从企鹅电竞加盟斗鱼。

当时的张大仙,同样是在身负企鹅电竞合约的情况下,选择加盟斗鱼直播,在这个消息被正式发布之后,网络上一时之间充斥着各种指责张大仙没有合约精神的声音。

而根据后来发生的事情已经网络上所发布的一些爆料,这一切指向于嗨氏在背后做了动作。

从初衷来看,本质上嗨氏在背后对这件事情的动机在于,其感到自身的行业地位,将受到张大仙的挑战。

此后,事件开始向第二个阶段发展,嗨氏和虎牙主机区一哥楚河之间的矛盾。

这件事情到底谁对谁错,你很难去定义,但可以肯定的是,从一开始的小打小闹,到后期发展到双方粉丝互相将两位主播如地址等信息人肉,以及两位主播纷纷放出狠话,事态开始逐渐的不可控。

而从虎牙在之后发布的微博显示,似乎有人在推波助澜,直接将两位主播推向一个无法在调和的对立态势。

最后,事件开始走向最后一个阶段,嗨氏选择加盟斗鱼。而嗨氏在选择跳槽的时候的声明当中,明确的提到了一点,对虎牙在事件当中的不满,“前期多次敷衍的处理方式,是否也是态度,那么我明白了!”

根据相关信源的爆料,实际上这件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一开始斗鱼同时接触了嗨氏和张大仙,希望将这两位王者荣耀的顶级主播带到斗鱼,而嗨氏一边和斗鱼谈判,一边又告知虎牙这件事,希望虎牙涨薪。然而,伴随着张大仙很快决定加盟斗鱼,嗨氏的溢价空间被无限下压,所以嗨氏做出了反击。

一方面抨击张大仙违背契约精神,一方面继续施压虎牙要求涨薪以及和斗鱼谈判。而当和斗鱼的谈判出了结果后,嗨氏和楚河之间的战争开始爆发,这是一个必然的事件,只是楚河不幸成为了主角,如果没有楚河,主角可能会是虎牙其它的大主播,如Miss、骚男等当中的任何一位。

同为虎牙的两位大主播,作为平台方的虎牙不可能也不会表态到底去帮谁,只能尽可能的将事态往下压。

最后,嗨氏发表声明,表态对虎牙敷衍、不作为的失望,加盟斗鱼。

对于嗨氏来说,他在这件事情当中,无论他以后的发展如何,无法摆脱的是,他在这件事情当中所表现的不成熟。

第一:不应该在张大仙加盟斗鱼的时候肆意的评论他人,更不应该要挟平台出面,让平台施压其他主播,给自己发声,抨击张大仙。

第二:即便要加盟斗鱼也不应该前脚刚评论他人违约,没有底线和原则之后,后脚自己做出同样的事情。最好的选择如果真的要加盟,也应该等一段时间。

第三:不应该让他人成为自己的垫脚石,以和楚河的矛盾作为缘由作为借口。即便要加盟也应该直接面对自己违约的本质,而不是把自己洗成一个小白兔,一点错都没有。

被带了一波节奏的虎牙,失去嗨氏会有多痛?

早在2016年上半年,欢聚时代前CFO何震宇强调,虎牙的战略是坚持以游戏直播作为头部内容,抓住2016年开始的手游爆发期,以获得手游直播爆发的用户红利。

这样的动作看上去卓有成效,根据欢聚时代2017年Q1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在该季度,虎牙直播的MAU(月活跃用户人数)第一次超过YY live,前者的MAU达到3250万,后者为2950万。

而在付费用户方面,虎牙直播也开始逼近YY live,数据显示欢聚时代付费总用户数量为640万,其中YYlive和虎牙直播占据其中的580万,而在这580万当中,60%来自YYlive,40%来自虎牙。

而在发布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上,欢聚时代表示,未来的虎牙将会把重心放在手游直播上,另外在Q1虎牙营收3.82亿元的基础上,全年的营收目标为16亿元。

而正是得益于提早在手游领域进行深耕,今年以来,虎牙直播已经逐渐的有了超越斗鱼的趋势。

来自百度指数的数据显示,在PC端,虎牙依旧落后于斗鱼,但是在移动趋势上,虎牙已经全面的超越了斗鱼。

而来自猎豹全球智库发布的《2017上半年中国直播app白皮书》显示,仅就移动端的数据而言虎牙已经开始领先斗鱼。

这当中重要的节点是去年8月,而这背后就是《王者荣耀》在去年8月开始了大爆发的事实。来自游久直播7月主播榜的数据显示,王者荣耀正成为直播平台全新的流量发动机。

在游戏开播数的占比上,王者荣耀已经遥遥领先其它游戏。而在这一品类上,虎牙在Top10主播当中占据了4位主播,成为名副其实的手游第一直播平台。

随着嗨氏的离开,对于虎牙在王者荣耀这个项目的优势将造成巨大的打击,但是对于虎牙而言,实际上它的主播生态已经建立,嗨氏离开所带来的影响也只会是阵痛。其实Gamewoer早在张大仙加盟斗鱼时就表示,现在对于有资源的直播平台来说,挖人已经不是主要的竞争方式,因为顶级主播从来不会缺,缺的是资源的总量,因为这直接决定可以推起多少顶级的主播,平台能够做多大。

同样是游久7月的数据,仅《王者荣耀》这样项目,虎牙的开播数占比,一直领先其它平台。

斗鱼强在客户端,移动端的缺失使得它需要去挖人,对于虎牙而言,嗨氏的离开使得它可以有资源去推另外一个主播,只要有时间就会有下一个虎牙王者一哥的出现。但是嗨氏加盟了竞争对手,还得罪了楚河的粉丝,同样是一个输家。

斗鱼的赌博

而有了嗨氏的斗鱼,看上去是最大的赢家,毕竟随着嗨氏的加盟,斗鱼似乎也有了足够的资本进行下一轮的融资。

今年年中以来,斗鱼开始了频繁挖主播,而多《王者荣耀》领域,虎牙的大主播游戈、九日,触手TV的大主播孤影,企鹅电竞的一哥张大仙纷纷在短时间内加盟斗鱼。

按理来说,无论是斗鱼,还是其它所有的平台,在长达几年的竞争之后都应该意识到,当下的游戏直播产业,正在逐步的迈入成熟的阶段,挖主播这样野蛮成长式的流量已经不再适合,以自身的成熟机制去培养大神主播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

但是,当一个人着急的时候,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判断。斗鱼为什么着急?这个答案或许要从斗鱼最近的发展说起。

正如上述的数据所显示的那样,这个背后是斗鱼在移动端的缺失,寄望于依靠头部主播的签约,来带动流量的上涨。

而这一切的背后指向在于,斗鱼正在进行下一轮融资,所以要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疯狂的挖主播,希望带来流量的上涨,以此获得资本市场的支持。

但是这样的急功急利,正在埋下隐患,一个最直接的问题是,张大仙和嗨氏的关系到底如何去处理。

看看张大仙最近所发的微博,很显然他对于嗨氏这个人是很不满的,而在8月26日直播的时候,他曾公开表态,很讨厌嗨氏这个人和他的粉丝。

主播之间的关系问题,随时可能会成为一颗炸弹引爆,到时候留给斗鱼的将是一堆的问题。

另外,斗鱼这一次挖人,实际上同样在中立的粉丝那里得到了不好的反馈,很多斗鱼的王者荣耀用户均纷纷在直播间发布抵制嗨氏的言论,对于这样一个因为信用、做法从而丧失了全部中立用户,没有了未来再增长可能的主播,斗鱼高价挖人是否值得?

嗨氏的加盟,到底是助力还是负面效果,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总结而言,这是一起三者皆输的跳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