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最出名的狐狸精,叫妲己。《封神演义》里面说,妲己魅惑纣王,残害忠臣,只是这些事情只是小说演义,而且妲己并不是最早的狐狸精。
温碧霞饰演的妲己
狐狸,在上古时期,其实是一种神灵的形象。
上古时期,没有国家,只有部落,每个部落都有自己崇拜的神灵,这些神灵大多数是以动物的形象出现在该部落的图腾上。比如,崇拜玄鸟的,就是商族,《史记》上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而当时的涂山氏,纯狐氏,有苏氏等,都是以狐狸为图腾的。
红山文化中的玉狐狸
据说大禹为了治水,年近三十还没有成婚。一天他带领施工队路过涂山,遇到了一只长着九个尾巴的白狐,并且听到了涂山氏族的祝歌:硕大的白狐啊!九条尾巴细又长,愿你早日脱单啊!子孙繁荣盛昌!后来大禹就娶了涂山氏,并有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那么为什么狐狸竟变成了一种勾引男人的妖怪呢?仅仅是因为聊斋志异吗?
蒲松龄表示,这个锅,他一个人是背不动的。
最早关于狐狸与性的描写,其实是在诗经中。下面请欣赏,中国最早的小情歌之一:
《卫风·有狐》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
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
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
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大概意思就是:有只狐狸在淇水边上逛荡,它也想找个对象啊!我心里非常担心,担心远方的情郎没有衣裳。
有人说这是描写思念远方情郎的诗。也有人说,这是寡妇思春,想要择偶的诗。但是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诗。
从这首《卫风·有狐》开始,狐狸的形象就和主动表达爱意的女子有了交集。
到了唐代,《朝野佥载》中这样记载:百姓多事狐神房中祭祀以乞恩,饮食与人间同之,事者非一主。时有彦曰:无狐媚,不成村。
截止这一时期,狐狸还是作为一种神明出现的,虽然管的还是男女之事,但是大小也是个神仙不是。
到了明清的时候,逐渐就有了各种志怪小说,把狐狸写成魅惑人的妖精。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从来没有说狐狸精是女妖怪。这些小说里的狐狸,就是一个有着强大魅惑能力的妖怪的,男女通吃。
在《聊斋志异》里面,有很多女狐狸精,但是男狐狸精也不少。
代表作品就是《聊斋志异·黄九郎》,这部作品讲的是一个正直狐仙和一个贪恋美色的男子之间的感情故事,这个故事里,黄九郎是年轻的男狐仙,何子萧是贪恋美色的负心汉,两人的情感一波三折,碍于篇幅,在这里就不赘述了,感兴趣的读者百度一下,就可以看到这个故事。
同样描写男狐狸精的故事,还有《聊斋志异·雨钱》,这个故事讲的是,穷学生李汝明巧遇了前来投诉的狐仙老汉,老狐仙化名胡养真。李汝明在得知狐仙会点石成金的法术之后,贪得无厌,不懂适可而止,最终落得人财两空的故事。
世界范围的狐狸精
如果你有关注世界民俗文化的话,你会发现,狐狸这种小动物,相当的“受欢迎”。
首先说我们的邻国日本,当年一大批遣唐使来华,把各种文化和技术带到了日本。这当中,当然也包含了各种神话传说。
日本游戏中的玉藻前
在日本的神话中,有一只妖狐,名叫玉藻前。
她全身都是金色的,还有七条尾巴,蛊惑了日本的皇帝,鸟羽上皇,后来被阴阳师安倍晴明封印成了杀生石。
江户时代后期的传说里,玉藻前变成了有九条尾巴的妖狐,并且人们传说她其实就是秽乱商朝的妖狐妲己的化身。在商朝灭亡后,辗转到了印度,最后和遣唐使一起到了日本。
在日本,关于狐狸的神话除了玉藻前,还有稻荷神。
伏见稻荷大社的稻荷神
稻荷神,是日本人敬奉的一种狐狸形象的神明,是主管谷物和丰收的食物神。有时会以男人形象出现,有时会以女人形象出现。
日本人还相信,如果在太阳下山的时候,穿上新的草鞋出门,就会变成狐狸。所以在傍晚时分,一般不会穿新鞋出门。
然后再看希腊神话。
传说古希腊底比斯城的人民做了一件亵渎神灵的事情,酒神狄俄尼索斯就派了一只大狐狸Alopekos Teumesios到人间,在夜里偷偷吃掉底比斯城里的小孩。
天神派下来的狐狸,那可不是一般的狐狸。这只狐狸不仅狡猾,而且自带一个被动技能:永远无法被捕获。
底比斯城的城主不忍心看着小孩子们一天天减少,于是跑到雅典求助,借来了一条能抓住任何猎物的猎犬Lailaps。
这下热闹大了,永远不会被抓住的狐狸遇上了不放过任何猎物的猎犬。是不是有点像我们中国自相矛盾的故事?
当然,最后的狐犬大战的场面并没有出现,因为宙斯听到这件事情后十分生气,把狐狸和猎犬都变成了天上的星星,这就是大犬座和小犬座的神话来源之一。
不是狐狸,胜似狐狸
在中国,勾引有妇之夫的妖怪是狐狸精,那么在外国呢?他们也有狐狸精吗?
外国的狐狸虽然也是妖精,但是并不能变成人形,最多就是会说说话,抖个机灵罢了。
在英语中Vixen这个单词,本意是雌狐狸,当它做形容词的时候,则有泼妇、刁蛮、心眼多的女人的意思。可见外国人对狐狸也没有太多的好印象。
至于勾引男人的妖怪,西方也有,只不过不是狐狸变的。
希腊神话中的塞壬
希腊神话中的女妖塞壬,就是有着美女的身材和脸庞,但是也长着一对翅膀。她们住在一个海岛上,用美妙的歌喉唱歌,歌声会吸引来往的水手们上岸。
上岸之后,女妖们就会现身把水手们吃掉。
丹麦神话里的美人鱼,被改编成了儿童文学,但是最早传说的美人鱼可不是那么单纯可爱。
美人鱼其实是吃人的海妖
她们会用歌声和美貌吸引水手在大海上停留,然后弄沉水手的船,将水手拖入海底吃掉。而防范这种伎俩其实也很简单,有经验的水手,在经过有美人鱼出没的海域时,撕下衣角,堵住自己的耳朵。
在欧洲神话里,引诱男人的女妖是魅魔。
这些性感美丽的恶魔,能够潜入男人的梦里,引诱男人和自己发生性关系,吸取男人的精力。欧洲的传统宗教认为,在梦中多次和魅魔啪啪啪,会直接导致男性死亡。而且魅魔最喜欢拜访僧侣和传教士,因为他们有神灵的庇佑,所以格外的美味。这就和《西游记》里的妖怪对唐僧垂涎三尺一样,得道高僧,格外有营养吧。
很多时候,男人出轨了,女方第一个怼的,往往都是小三。在封建的婚姻观念里,她们觉得是狐狸精破坏了自己的家庭,导致了自己的不幸;也是狐狸精勾引了自己的男人,导致了男人的出轨。
其实你想想,当年写这些书生破庙遇狐仙故事的人,可不都是那些男人吗?
穷书生进京赶考,遇见路边的野花,心痒难耐,把远在老家的结发妻子忘得一干二净。但是又不想背上负心汉的骂名,就编了狐仙的故事,把妓女换成狐仙,求个心安理得。
只是可怜了这些小狐狸,没招谁没惹谁,最大的犯罪行为就是跑到鸡圈里偷只鸡。莫名其妙地,就替中国的男人们背了几千年的骂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