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知乎300勇士与斯巴达300大V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知乎300勇士与斯巴达300大V

谢邀,实名反对一切反对。

前几天,一个知乎大V在朋友圈里称,今日头条以高于一般白领的价格买断了300个知乎大V。之后消息流出,在网上引起了不少讨论。

作为一名出身高贵的微信人,我向来是不屑于关注这些小平台的打闹的。但300这个数字,却着实引起了我的兴趣。

上一次看到这个数字,还是在扎导的知名历史传记电影《斯巴达300》里,里面300条赤裸裸的斯巴达胴体至今我依然记忆犹新。

因此我忍不住把300大V和斯巴达300勇士做了一个对比,发现历史竟如此相似。

在我看来,知乎就好像希波战争时期的古希腊。这不是我在黑古希腊,而是两者确实有诸多相似点。

众所周知,历史上的古希腊创造和传播了大量的知识文化,是西方文明的起源。

而互联网上的知乎也编造和传播了大量的知识和故事,是许多平台的复制来源。

历史上,古希腊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奴隶主,一种是奴隶。

而今天的知乎er,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知乎大V,一种是普通用户。

在古希腊,大多数文化成果都出自奴隶主之手,他们是文化的创造者,代表着希腊文化的主流。

而在知乎,大多数高赞答案也出自大V之手,他们是内容的生产者,代表着知乎的整体气质。

虽然古希腊出名的都是奴隶主,但真正支撑起整个古希腊经济,为古希腊文化提供物质支持的,却是底下的奴隶。

同样,知乎虽然出名的是大V,但真正支撑起知乎流量,并为大V和知乎提供收入的,也是底下的普通用户。

古希腊以城邦制著称,林立着大大小小的城邦,城邦之间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

而知乎虽然没啥制度,但大V也抱团形成了各种圈子,圈子之间也有着一言难尽的恩怨纠葛。

古希腊,城邦可以大致分成两种:雅典式和斯巴达式。

雅典式的城邦实行民主制,工商业发达,重视学术研究、文化创造和人文教育,富有理想主义气质。

相对而言,斯巴达式城邦则更为功利主义,追求实际利益,重视军事发展和对内剥削,以残暴专制闻名。

而知乎,大V也可以分成两种:张家玮式和恶魔的奶爸式。

张家玮式的大V也富有理想主义气质,喜欢传播更具有“务虚”性质的知识,有外部收入而不急于变现,对普通用户更为友好。

而恶魔的奶爸式大V则以喜欢骂人著称,变现欲望极强,输出大多是有实际作用的“干货”,充满了功利主义色彩。

在古希腊,雅典和斯巴达互相看不上,在雅典眼里,斯巴达是蛮人;在斯巴达眼里,雅典则是娘炮。

而在知乎,张家玮式大V和恶魔的奶爸式大V也互相鄙夷,前者认为后者是贪婪小人;后者则视前者为伪君子。

在古希腊,雅典式城邦和斯巴达式城邦之间经常发生斗争,大名鼎鼎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便是由此而来。

而知乎里,张家玮式的大V和恶魔的奶爸式大V也经常互相“评价”和“看待”对方,明里暗里争夺粉丝和流量。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我把知乎管理层放到哪里去了?

在我看来,知乎管理层是非常特殊的存在,只有一个位置适合他们,那就是“希腊诸神”。

在希腊神话里,诸神掌控着希腊人的一切,可以随意施加恩宠于人,也可以随意对人类进行惩戒。

而知乎管理层,也暗中控制着知乎的一切,可以给一部分用户带去推广和流量,也可以对另一部分用户限流甚至删帖封号。

希腊诸神接受着来自城邦的供奉,但对人类却保持着警惕和敌视的态度,经常把灾难带给人间。

知乎管理层也从知乎用户的流量和内容中获利,但却始终对知乎用户视同敌寇,小心翼翼的防范他们壮大和自立门户。

另外,希腊神话的诸神富有人性,没事喜欢到人类世界游玩,和人类英雄关系密切。

而知乎管理层自己也在知乎上面有账号,经常到知乎上答题,也和不少大V私交甚笃。

公元前550年左右,波斯帝国在西亚伊朗高原地区成立并迅速扩张,形成了一个世界古代史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而2012年,今日头条创立,在短短几年间飞速壮大,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一个坐拥1.2亿日活用户、估值超200亿美元的新晋巨头。

可以说,今日头条对于知乎,就像当年的波斯对于希腊。

当年,希腊对于波斯人充满了鄙夷,把波斯人视为野蛮人,没有璀璨的文明,输出的全是杀戮和奴役。

而今天的知乎同样看不起今日头条,在他们眼里,今日头条推送的都是胡编乱造的标题党垃圾信息,面向的也是三四线低素质的用户群体。

与此同时,希腊又对强大的波斯充满了畏惧,毕竟波斯的扩张速度令人咋舌,迟早有一天必然兵临希腊城下。

同样,今日头条也还在疯狂的烧钱扩张当中,悟空问答直接威胁到了知乎的领土,知乎很难坐视不理。

在知乎,你能看到许多关于今日头条的问题:“你觉得今日头条能做得下去吗?”“如何看待今日头条最新估值达到 110 亿美元?”

可以想象,希腊的公民们每天也在不停的讨论:“你觉得波斯帝国能维持下去吗?”“如何看待波斯帝国刚刚消灭吕底亚?”

最终,希腊人终于迎来了波斯人的强势入侵,这就是著名的希波战争。

而知乎也等到了今日头条的正面进攻,我将其命名为知今之战。

希波战争里,以“温泉关之战”最为出名。面对波斯数万大军,300名斯巴达勇士以血肉之躯力守温泉关,并最终壮烈牺牲。

而在知今战争里,300名奶爸式大V临阵倒戈,助今日头条取得了领先优势。这就是今天倍受关注的“金钱关之战。”

你可能会说,这300名大V明明是叛变了,一点都不斯巴达啊。

实际上,历史上的斯巴达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忠实,反而经常与波斯眉来眼去。

在希波战争之后,斯巴达将领保萨尼埃反而私通波斯,希望借助波斯之力,成为希腊总督。

后来伯罗奔尼撒战争,斯巴达也是在波斯的帮助下,战胜雅典,成为希腊霸主。

可以说,斯巴达迟早有一天会倒向波斯。知乎300大V其实非常的斯巴达,甚至比斯巴达更斯巴达。

历史上,波斯最终败给了希腊,这与温泉关之战不无关系。

那么斯巴达300勇士的倒戈,是否会改变战争的走向呢?

对此,知乎联合创始人张亮表示不以为意,甚至鼓掌欢送:“太好了,赶紧让他走”、“他以为中国就300个写作的人?”

张亮的说法其实不无道理,历史上斯巴达300勇士的贡献其实是被夸大的,毕竟温泉关之战的胜利,还有另外6400名希腊盟军。

而决定希波战争胜负的,是之后的萨拉米斯海战。在那场战役里,希腊依靠雅典海军,以少胜多大败波斯,扭转了战局。

从这个角度看,坐拥雅典大V和千万水军的知乎之神张亮完全有理由表示轻蔑。

但从长远来看,知乎的命运依然难以预料,毕竟在历史上,雅典最终让位于斯巴达,而希腊也在混乱和内耗中走向了堕落。

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在喀罗尼亚大败希腊联军,赢取希腊。前331年,马其顿攻下巴比伦,波斯帝国灭亡。

这或许预示着,无论知乎还是今日头条,最终结局都是输给姓马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欢迎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非正常事件研究中心”(fzcsjyjzx),对这个神奇的世界说“呵呵”。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知乎

4.1k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幅扩大至3%
  • 首次实现单季度全面盈利后,AI浪潮下的知乎迎来更多商业想象空间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知乎300勇士与斯巴达300大V

谢邀,实名反对一切反对。

前几天,一个知乎大V在朋友圈里称,今日头条以高于一般白领的价格买断了300个知乎大V。之后消息流出,在网上引起了不少讨论。

作为一名出身高贵的微信人,我向来是不屑于关注这些小平台的打闹的。但300这个数字,却着实引起了我的兴趣。

上一次看到这个数字,还是在扎导的知名历史传记电影《斯巴达300》里,里面300条赤裸裸的斯巴达胴体至今我依然记忆犹新。

因此我忍不住把300大V和斯巴达300勇士做了一个对比,发现历史竟如此相似。

在我看来,知乎就好像希波战争时期的古希腊。这不是我在黑古希腊,而是两者确实有诸多相似点。

众所周知,历史上的古希腊创造和传播了大量的知识文化,是西方文明的起源。

而互联网上的知乎也编造和传播了大量的知识和故事,是许多平台的复制来源。

历史上,古希腊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奴隶主,一种是奴隶。

而今天的知乎er,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知乎大V,一种是普通用户。

在古希腊,大多数文化成果都出自奴隶主之手,他们是文化的创造者,代表着希腊文化的主流。

而在知乎,大多数高赞答案也出自大V之手,他们是内容的生产者,代表着知乎的整体气质。

虽然古希腊出名的都是奴隶主,但真正支撑起整个古希腊经济,为古希腊文化提供物质支持的,却是底下的奴隶。

同样,知乎虽然出名的是大V,但真正支撑起知乎流量,并为大V和知乎提供收入的,也是底下的普通用户。

古希腊以城邦制著称,林立着大大小小的城邦,城邦之间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

而知乎虽然没啥制度,但大V也抱团形成了各种圈子,圈子之间也有着一言难尽的恩怨纠葛。

古希腊,城邦可以大致分成两种:雅典式和斯巴达式。

雅典式的城邦实行民主制,工商业发达,重视学术研究、文化创造和人文教育,富有理想主义气质。

相对而言,斯巴达式城邦则更为功利主义,追求实际利益,重视军事发展和对内剥削,以残暴专制闻名。

而知乎,大V也可以分成两种:张家玮式和恶魔的奶爸式。

张家玮式的大V也富有理想主义气质,喜欢传播更具有“务虚”性质的知识,有外部收入而不急于变现,对普通用户更为友好。

而恶魔的奶爸式大V则以喜欢骂人著称,变现欲望极强,输出大多是有实际作用的“干货”,充满了功利主义色彩。

在古希腊,雅典和斯巴达互相看不上,在雅典眼里,斯巴达是蛮人;在斯巴达眼里,雅典则是娘炮。

而在知乎,张家玮式大V和恶魔的奶爸式大V也互相鄙夷,前者认为后者是贪婪小人;后者则视前者为伪君子。

在古希腊,雅典式城邦和斯巴达式城邦之间经常发生斗争,大名鼎鼎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便是由此而来。

而知乎里,张家玮式的大V和恶魔的奶爸式大V也经常互相“评价”和“看待”对方,明里暗里争夺粉丝和流量。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我把知乎管理层放到哪里去了?

在我看来,知乎管理层是非常特殊的存在,只有一个位置适合他们,那就是“希腊诸神”。

在希腊神话里,诸神掌控着希腊人的一切,可以随意施加恩宠于人,也可以随意对人类进行惩戒。

而知乎管理层,也暗中控制着知乎的一切,可以给一部分用户带去推广和流量,也可以对另一部分用户限流甚至删帖封号。

希腊诸神接受着来自城邦的供奉,但对人类却保持着警惕和敌视的态度,经常把灾难带给人间。

知乎管理层也从知乎用户的流量和内容中获利,但却始终对知乎用户视同敌寇,小心翼翼的防范他们壮大和自立门户。

另外,希腊神话的诸神富有人性,没事喜欢到人类世界游玩,和人类英雄关系密切。

而知乎管理层自己也在知乎上面有账号,经常到知乎上答题,也和不少大V私交甚笃。

公元前550年左右,波斯帝国在西亚伊朗高原地区成立并迅速扩张,形成了一个世界古代史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而2012年,今日头条创立,在短短几年间飞速壮大,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一个坐拥1.2亿日活用户、估值超200亿美元的新晋巨头。

可以说,今日头条对于知乎,就像当年的波斯对于希腊。

当年,希腊对于波斯人充满了鄙夷,把波斯人视为野蛮人,没有璀璨的文明,输出的全是杀戮和奴役。

而今天的知乎同样看不起今日头条,在他们眼里,今日头条推送的都是胡编乱造的标题党垃圾信息,面向的也是三四线低素质的用户群体。

与此同时,希腊又对强大的波斯充满了畏惧,毕竟波斯的扩张速度令人咋舌,迟早有一天必然兵临希腊城下。

同样,今日头条也还在疯狂的烧钱扩张当中,悟空问答直接威胁到了知乎的领土,知乎很难坐视不理。

在知乎,你能看到许多关于今日头条的问题:“你觉得今日头条能做得下去吗?”“如何看待今日头条最新估值达到 110 亿美元?”

可以想象,希腊的公民们每天也在不停的讨论:“你觉得波斯帝国能维持下去吗?”“如何看待波斯帝国刚刚消灭吕底亚?”

最终,希腊人终于迎来了波斯人的强势入侵,这就是著名的希波战争。

而知乎也等到了今日头条的正面进攻,我将其命名为知今之战。

希波战争里,以“温泉关之战”最为出名。面对波斯数万大军,300名斯巴达勇士以血肉之躯力守温泉关,并最终壮烈牺牲。

而在知今战争里,300名奶爸式大V临阵倒戈,助今日头条取得了领先优势。这就是今天倍受关注的“金钱关之战。”

你可能会说,这300名大V明明是叛变了,一点都不斯巴达啊。

实际上,历史上的斯巴达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忠实,反而经常与波斯眉来眼去。

在希波战争之后,斯巴达将领保萨尼埃反而私通波斯,希望借助波斯之力,成为希腊总督。

后来伯罗奔尼撒战争,斯巴达也是在波斯的帮助下,战胜雅典,成为希腊霸主。

可以说,斯巴达迟早有一天会倒向波斯。知乎300大V其实非常的斯巴达,甚至比斯巴达更斯巴达。

历史上,波斯最终败给了希腊,这与温泉关之战不无关系。

那么斯巴达300勇士的倒戈,是否会改变战争的走向呢?

对此,知乎联合创始人张亮表示不以为意,甚至鼓掌欢送:“太好了,赶紧让他走”、“他以为中国就300个写作的人?”

张亮的说法其实不无道理,历史上斯巴达300勇士的贡献其实是被夸大的,毕竟温泉关之战的胜利,还有另外6400名希腊盟军。

而决定希波战争胜负的,是之后的萨拉米斯海战。在那场战役里,希腊依靠雅典海军,以少胜多大败波斯,扭转了战局。

从这个角度看,坐拥雅典大V和千万水军的知乎之神张亮完全有理由表示轻蔑。

但从长远来看,知乎的命运依然难以预料,毕竟在历史上,雅典最终让位于斯巴达,而希腊也在混乱和内耗中走向了堕落。

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在喀罗尼亚大败希腊联军,赢取希腊。前331年,马其顿攻下巴比伦,波斯帝国灭亡。

这或许预示着,无论知乎还是今日头条,最终结局都是输给姓马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欢迎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非正常事件研究中心”(fzcsjyjzx),对这个神奇的世界说“呵呵”。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