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中国国航2017年中报披露完毕,报告期内,中国国航实现营业收入581.55亿元,同比增长8.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26亿元,同比下降3.7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2.59 亿元,同比增长6.32%,基本每股收益0.25元,同比下降10.71%,截止8月31日,收盘价为9.27元/股。
业绩分析:
1、坚定票价优先策略,票价和客座率双升
报告期内,中国国航坚持价格优先策略,在国内旅游市场景气的背景下,主动缩减新增运力,提高票价,获得了良好的效果:2017年上半年,客运收入517.8亿元,同比增长8.0%,上年同期仅为5.3%。RPK同比增长6.5%(国内6.3%、国际8.47%);客座率达81.02%,同比增长1.2pts。(其中,国内83.17%,同比增长1.1pts;国际78.1%,同比增长1.5pts),与此同时,票价优先策略有效的将高客座率转化为收益,客公里收益0.54元,同比增长1.43%,(其中,国内线客公里收益0.59元,同比上涨 3.7%,国际客公里收益0.41元,收窄至3.2%)。
2017年上半年,公商务出行逐渐恢复,国航国内干线大幅增投宽体机,国内流量稳步增长;国航践行价格优先策略,收益水平优势进一步稳固。优化国内两舱价格梯度,拓展国际两舱客源广度,国内、国际两舱收入同比分别上升22%和7%。“凤凰知音”会员总数达到4628万人,会员活跃度明显提升,贡献收入同比增加23%。
2、货运业务显着改善,国航货运扭亏为盈
报告期内,公司投放可用货运吨公里64.0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9%,收入货运吨公里35.31 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2%,载运率55.09%,同比增长2.23 pct,实现货邮运输收入44.87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65%,收入货运吨公里收益1.27元,同比增长12.66%。
截止目前,国航货运共有飞机15架,投入可用货运吨公里58.42亿,同比增长0.50%,收入货运吨公里32.36 亿,同比增长6.43%,载运率达55.40%,实现营业收入49.51 亿元,同比增长22.25%,归母净利润2.82亿元,比去年同期亏损2.45亿元。
3、燃油成本侵蚀业绩,汇兑贡献利润最大
由于国际油价上升,中国国航燃油成本同比增长40.1%,成为本期业绩略降的主要原因。剔除燃油成本,其他成本同比上涨8.3%,略低于营收增速。在其他成本项中,员工薪酬和维修成本增速较快,分别同比增长11.0%和23.7%,起降和停机费受到机场提价影响,同比上升8.0%,高于航班数目增速,不过由于国航国际航线占比较高,负面影响与其他航司相比较小。另外,报告期末中国国航带息美元债务占比进一步下降至44.4%,但人民币升值仍带来汇兑收益12.7亿元,大幅改善29.7 亿元。
4、收益品质领先,扣非归母净利润小幅增长
中国国航继续全球网络的持续优化,报告期内,公司巩固北京枢纽,推进上海国际门户,成都、深圳区域枢纽建设,新开(含复航)国内、国际航线15条。截至17第一季度,中国国航经营的客运航线条数达到408条,覆盖全球六大洲,其中国内航线287条,国际航线106 条,地区航线15条,通航国家(地区)39 个,通航城市184个,其中国内115个,国际66个,地区3个,透过星空联盟,公司航线网络可覆盖191个国家的1307个目的地。至此,中国国航国际航线布局完备, 配以价格优先策略,收益品质继续领先,在各项成本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实现毛利率18%,明显高于其他几大公司,并且扣非归母净利润小幅增长6.3%。
5、下半年供给预计加快,票价水平或迎压力
2017 年上半年,中国国航净增5 架飞机,速度较慢。为匹配三季度航空旺季需求,下半年预计净增33架飞机,运力供给增速将加快,进入四季度航空传统淡季后,客座率及票价水平或将迎来压力。
国际原油上涨,四大航企多数增收不增利
人民币汇率持续上升无疑提振了市场对民航业的信心,但原油上涨似乎让航企承受了更大的成本压力,导致2017年上半年业绩不太乐观。半年报显示,四大航企中,南方航空、海航控股、中国国航上半年均呈现“增收不增利”的现象。
先来看看四大航企的2017年半年报告相关数据:
南方航空:实现营收603.19亿元,同比上升11.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7.68亿元,同比下降11.62%,基本每股收益为0.28元,同比下降12.5%。
中国国航: 实现营业收入581.55亿元,同比增长8.65%;净利润33.26亿元,同比下降3.79%,基本每股收益为0.25元,同比下降10.71%。
海航控股:实现营收285.26亿元,同比上年增长50.17%,净利润为11.47亿元,同比上年下降31.43%,基本每股收益为0.0683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0.15%。
东方航空:实现营业收入480.20亿元,同比增长3.64%;利润总额为57.79亿元,同比增长26.3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47亿元,同比增长34.46%。
数据显示,四大航企中,只有东方航空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
业内专家对执惠表示,作为对人民币汇率变动最为敏感的行业之一,我国民航业与人民币汇率变动相关的逻辑在于,一方面航企因采购及维修需要大量的美元负债,故而人民币升值会产生汇兑收益,另一方面人民币的升值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带来出境游的增长,而今年人民币的升值显然令民航业受益,多家航企在中报其也提到了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公司的汇兑产生了影响。
8月29日,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较前一日上调了60个基点,升破6.63关口,创去年8月19日以来新高。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市场普遍认为航空股受益最大。8月30日早盘,以南方航空为首的民航股集体上攻,南方航空一度上涨近9%,但随后大幅回落,至收盘,四大航企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海航控股分别上涨了3.06%、1.14%、4.98%和0.9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