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明天死了,这将会有一场追悼会。就算如此,在周五的比赛上还是会有十一名球员,这就是生活。没有我的拜仁慕尼黑也许是能够想象的。
是啊,原本那个一直在哈哈大笑,一直在用自己的搞怪让拜仁慕尼黑变得和谐的托马斯-穆勒,到今天也正式地走向28岁的年纪了。职业球员到了这个年纪,是身体、精神、意识三样核心能力的顶峰。按理说,托马斯-穆勒应该会去好好享受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享受自己在德国队中的核心地位;以及,之前看起来也许会永不褪色拜仁时光才对……
现实总是不那么如意的。迄今为止的六场正式比赛中,穆勒只有在联赛第二轮对阵云达不莱梅时,有过一次给莱万多夫斯基的助攻而已,也没有任何进球入账,不是被主帅安切洛蒂经常换下,就是坐在板凳上和队友们大眼瞪小眼,等到局面打不开时才披挂登场。
对阵霍芬海姆,托马斯-穆勒在纳格尔斯曼对莱万的疯狂压制中,找不到可以帮助他或是自己得分的良机;更是在表现出对比赛深深的无力感时,自己想要和莱万、托利索多打些配合时,被安帅令旗一挥,穆勒只得与拉菲尼亚一起,被里贝里和哈梅斯接连换下。且不说上赛季穆勒出场次数出现明显减少的事情,本赛季穆勒从第三队长被提拔为队副,在今晨的欧冠对阵安德莱赫特的比赛中又是一次替补登场,对阵不莱梅时同样也是替补登场。作为队副,不能一直保护着队友们,和他们并肩作战,对于一个开心果式的队长来说,还是难以接受的吧。
“我是天才樱木,而你可能不是我要找的安西教练。”
自从卡尔洛-安切洛蒂在去季接替瓜迪奥拉留下的拜仁帅位,人们似乎就将擅长更衣室和谐的安帅和穆勒看成了天生一对。看起来不论是场上还是场下,两个擅长和谐的人就会像《灌篮高手》里的樱木花道和安西光义一样地将相和,团结而和谐的胜利,似乎应该是拜仁慕尼黑在接下来几个赛季中的主旋律。
现实还是残酷的。安帅入主后的拜仁慕尼黑在打法上直到今天都没能建立成熟,上赛季欧冠淘汰赛惜败于强大的皇家马德里并不是难以接受的结果,德国杯半决赛出局只有沙拉盘送别拉姆、阿隆索、施塔克三位兢兢业业的老将,这一切算是差强人意,没有被过多的苛责,更多的球迷都选择给安帅更多的时间让他来改造着这支球队,穆勒也在德甲仅首发25次的情况下,还是砍下5粒进球12个助攻的数据,拿到了助攻榜的亚军,而这还是自2011-12赛季以来穆勒没能在打满一个赛季的情况下进球没能上双。
哪怕是这样,穆勒都将自己最擅长的前场空间拉扯,给队友创造机会的能力做到了最好,传威胁球的能力也比以前更擅长保姆助攻来说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只是最近的无脑传中流,安帅将自己的帅位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面对霍芬海姆只有19岁才刚刚开始打一线队的防守后腰盖革,安帅的球队居然不能找到十分奏效的中路进攻方法。整支球队的进攻线,到了一个“童子军”的面前居然就开始绕道而行。进攻缩手缩脚,防守漏洞百出,穆勒在不断传中传中的打法中根本无法和配合最默契的莱万连接,更别说自己并不具备一个人带球过人破门得分的能力。
对于一个依赖与队友做出精妙配合的球员来说,这样已经被对方主帅全部肢解,而自家主帅没有丝毫调整和变化的比赛,实在是有点太过无力了。安帅明明就需要穆勒来为莱万分担对手的后防线集火的压力,但是又没能拿到穆勒的使用说明书,到了这个赛季直接变成了不想用,这就足够奇怪了。
内忧外患,风口浪尖,拜仁慕尼黑这一段时间仿佛又回到十年前“绿茵好莱坞”的架势。最近的比赛中,看起来队员们的精气神很难保持,整支球队有一股扑面而来的浓浓压抑感。诚然,拜仁现在正在处于一个内耗、不信任、郁闷的时期。这也不只是安帅的问题:今年夏天雷施克的出走、两位高层大佬鲁梅尼格的“国际化”和赫内斯的“FC德国”方针出现了明显的冲突、莱万和鲁梅尼格之间争执的“雇佣门”、穆勒在战术中不适而表现不佳、战术地位一落千丈的抱怨、里贝里被提前换下怒摔球衣……
一切的负面情绪都集中在这几天爆发出来并不是没有原因,这一切的起因就是拜仁在内卡竞技场被纳格尔斯曼带领的残阵霍芬海姆打得体无完肤,安帅一手可变性极佳的牌组,只被纳帅的莱万锁死战术给全面遏制。用自己出色表现而成为球迷宠儿的穆勒,在安帅带来的新战术中完全没找到容身之处;但是讽刺的是,穆勒在场时,作为战术核心的莱万能够踢得更好,而且穆勒在场上可以带动前场几名突击手和传球手之间的运转,只是切入禁区的次数逐渐减少威胁骤降而已。
已经是28岁的托马斯-穆勒,本应该是他属于拜仁最好的时候,是他带动全队去抢夺所有荣誉的最佳时机。对于他来说,在这个年纪,踢着不属于他的足球,坐着本不该属于他的替补席,在最好的年纪迎来俱乐部最大的危机,对这个乐观而开朗的队副来说,托马斯-穆勒还能够为拜仁慕尼黑带来更多,只是要让他在合适的地方表现自己的能力。
他需要队友的支持。
对阵霍芬海姆,安帅宁可换下鲁迪也不换下灾难级表现的克伦丁-托利索,因为这位夏窗标王的风格就属于插上式中场,托利索能够很好地和穆勒配合起来,填补穆勒跑空后留下来的空间等待队友的传接球,穆勒的存在不仅能够让托利索表现更好,也能让莱万在目前并不好踢的战术中寻找到一点点的配合。但是不久穆勒被换下后托利索也没了发挥,中场身后缺少了一个除了蒂亚戈以外能够在前场传接球的工具。现在的安帅多少有点“为了换下穆勒而换下穆勒,为了让穆勒出场而换上穆勒”的意思,但凡穆勒首发就会被换下,但凡穆勒替补就会被换上,安切洛蒂的体系里没有穆勒这我们都知道,但是现在谁都不知道安帅的体系到底是什么。
他需要空间。
除了安帅对空间禁锢的打法以外(最关键的是将中场球员的向前插上次数往下压),穆勒遇到的历任主帅都将他的插上和空间抓捕的能力用得淋漓尽致。提拔他的范加尔将穆勒放在戈麦斯的身后,穆勒能够在戈麦斯旁边帮助他捕捉战机或者自己来完成得分;在海因克斯手下,穆勒更靠近前腰的位置,活动范围更大的曼朱基奇将他作为战术中锋的边路呼应能力做到了最好,罗贝里两翼齐飞,身后有穆勒捡漏、克罗斯和小猪的插上成就了三冠王的霸业;在瓜帅的4-1-4-1战术中,穆勒时而在边路为莱万输送传中球获得助攻,时而切入禁区接取身后的保姆球射门得分。穆勒需要的仅仅是中锋身后以及两个边路之间的空当而已,历任主帅都未曾将前场衔接和传接球的任务交给这位杀手,前场中锋身后的跑动,与中锋及身边的队友呼应、利用或者帮助队友找到射门的空间这才是穆勒的工作。
他能够让队友更出色。
在勒夫的战术板里,穆勒坐镇球场的右路,他的无球跑位切入禁区,以及和身后补位的基米希配合进攻都是再寻常不过,俱乐部和国家队都能够如此;而前腰位置的哈梅斯与厄齐尔的作用相似,都能够辅助穆勒拉边及策应并且输送致命一传,必要时刻还能用远射和控球辅助身后的后腰进行中场控制,这一系列的打法都能够在拜仁和德国队之间无缝切换,而且球员们的位置职责及比赛风格十分近似。但是,安切洛蒂需要的是能够有效地控球以及将球完美地输送给莱万的罗贝里,不擅长盘带过人以及衔接等任务的穆勒自然无法成为安帅在边锋位置的选择。
他或许不是一个足够气势的领袖,但能够让队友都紧密地团结在身边;他或许不是一个单独改变胜局的Mr.Right,但他是能够让队友变得更出色的超级发动机。他能够带给球迷们笑声,带给球员们笑声,带给足球运动笑声。
所以,请继续让我们开心下去,28岁的托马斯-穆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