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少林小子当刑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少林小子当刑警

从“少林小子”到学霸,再到一名优秀的刑警,马源泽这神奇的“三级跳”是如何完成的?

马源泽被评为单位的研判之星。  资料图

马源泽是拿过国家奖学金的学霸,可没人想到,他15岁才走进校园,并用5年的时间,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的所有课程,最终以高出一本线66分的优异成绩考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作者:法治周末特约撰稿 胡杰

亲手抓获3名逃犯,其中一名被定为四川省A级逃犯的系列盗窃案主犯、一名涉案价值达400多万元的内蒙古诈骗案逃犯,以及一名在西安隐姓埋名躲藏7年的安徽盗窃案逃犯——这就是马源泽今年一季度利用了全息作战平台的各种信息比对、关联与碰撞,结合传统侦查手段落地排查,交出的“成绩单”。

今年29岁的马源泽是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刑侦局三处五大队的民警。他拿过国家奖学金,可没人想到,他15岁才走进校园——在此之前,他一直在武术学院和少林寺习武。之后他用5年的时间,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的所有课程,最终以高出一本线66分的优异成绩考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从“少林小子”到学霸,再到一名优秀的刑警,这神奇的“三级跳”,是如何炼成的呢?

七岁习武

马源泽家在西安阎良,那里是西安的飞机城。父亲马永昇是个中医,但喜欢练武、摔跤。马源泽还有一个妹妹。马永昇觉得,男孩子打小吃些苦,以后才能有出息。听说当地赵长军武术学院既能练武、又能学文化,于是,7岁时,同龄孩子上小学,马永昇就把儿子送到了那儿。

那会儿,赵长军在全国可是太有名儿了。上世纪80年代,电影《少林寺》和《武当》等武打片的上映,一时间武术热席卷全国。《少林寺》成就了李连杰,而《武当》的男一号就是赵长军。如今当红的武打明星甄子丹,也曾专门从美国来到西安,跟着赵长军练了一年多。

在武术学院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穿好运动衣下楼跑步。上武术课,也要先跑步热身的。第一堂课,都是从武德讲起。站在操场上,教练告诉学生,练武不是为了打架,而是为了强身健体、救助弱者,往大了说,就是传承中华武术文化。

初学武术,教练首先教他们拳怎么握、掌怎么伸。接下来,学手法、五种步法,再学腿法。

刚开始,马源泽和所有刚去的孩子一样,想家想得要命。学校规定,家长两周才能接一次孩子,平时,见都不让见。第一次接了马源泽,他们爷儿俩在陕西师范大学换车之前,在路边饭铺一人吃了碗油泼面。端起碗,马源泽就跟父亲说,他不想练武了。他的父亲扫了一眼,就俩字:不行!好容易盼到了放寒假,回家后,马源泽又跟他说,不想练了。父亲还是那俩个字:不行!

练武的人,受点儿伤简直就是家常饭,尤其是脚扭伤、手扭伤之类。一次,马源泽的右手小姆指扭伤,特别想回家。可是别说回家,连给家里打电话都不成。晚上睡觉时,马源泽只好躺在床上默默地掉眼泪儿。

另外一次,练空翻,马源泽练得不扎实,教练拿教棍帮他挑。教练用劲儿有点儿大,结果翻下去,马源泽的左胳膊摔骨折了。虽然胳膊疼,但马源泽心里挺高兴,因为这下,他可以回家住了。

果然,马源泽被父亲接了回去。哪想到,打了石膏,在家就住了两宿,居然又把他送回了武校。虽说受了伤,马源泽也得和别的同学一样作息,只不过,别人跑步,马源泽不用跑;别人训练,教练让吊着胳膊的他站在旁边看。

马源泽的第一个教练是赵长军的亲妹妹。赵教练一向不苟言笑,大家都怕她。她的女儿比马源泽还要小,也跟着一起练功。有一次,小姑娘练朝天蹬时,脚有些打晃,赵教练生气,上去一脚就把女儿踢倒。小家伙爬起来,想哭又不敢哭。蹲马步,时间一久,他们的腿都开始发抖。赵教练边走边看说道:“现在才是出功的时候!”

打断一捆白蜡杆

论习武,如果说名气比赵长军武术学院还要大,那就只有少林寺了。马永昇希望儿子再上个台阶,决定带他去少林寺看看。

当时,释永帝在少林寺对面山坡上办了个少林武僧团文武学校。释永帝是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的师弟,兼着少林寺理事会的秘书长。马永昇老家有个远房亲戚和释永帝沾亲,就这么自报家门找到了释永帝。跟马永昇聊着天,穿着僧袍的释永帝叫来了两个孩子,小的表演了少林童子功,大的来了套地趟拳。马源泽眼前一亮,立即表示,愿意留到这儿。

少林寺这边,遍地是武校。最大的武校,是经常上央视春晚的塔沟武校;其次就是武打明星释小龙的父亲开的,原先叫嵩山少林武校,现在叫释小龙武术学校。少林寺武僧团文武学校有500多学员,算是第三大武校。沟里的武校学员,都剃光头。外人不知道,可能还以为是小和尚呢。

到了少林寺,才知道原来在西安练武时吃的那点苦,根本提不上串儿。刚去不久,有一次练集体踢腿,因为大家动作不整齐,教练罚他们所有人撅着屁股头顶地,摆个三角形。这动作本来就难受,何况地是砖地,又不平。

可是,谁要是一晃,教练的棍子就抽上来了。就这样,他们顶了半小时。那半小时都是一秒一秒数着的,马源泽都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起来之后,他的脖子都动不了了。过了几天,光头上的皮开始一揭掉一层。

他们的教练,多是当地武校毕业的学员,比他们也大不了几岁。论功夫,个个十分了得;论文化,却顶多识几个字。在这里,学员学过的东西都要定期测试,教练要求非常严格。有一次测试,教练对他们班的情况很不满意。晚上九十点钟,他把他们集合到训练场地:“你把门后那捆白蜡杆全给我抱来。”教练吩咐他们班长去宿舍门后取棍子。

那捆白蜡杆儿一人一根,透明胶带贴着每个人的名字。班长抱来交给他,教练说:“今天晚上,一人要开一根!”马源泽还以为要加练棍术,谁知却让他们站成三排,全都双手撑地。

接下来,教练开始用白蜡杆儿挨个猛抽他们的屁股。那白蜡杆儿韧性好,不容易折断。于是,运气好,他一棍下去打断一根拉倒;运气不好的,屁股上就得挨四五下。且不说当晚大家屁股有多疼,第二天早上出操,看着一地白花花的木头茬儿,都让人觉得头皮发麻。

要论生活条件,也比西安可就苦多了。夏天没电扇、冬天没暖气,二十多号人睡一个大通铺。冬天,冻得受不了,马源泽和“小东北”俩人钻一个被窝,两床被子盖在一起。最别扭的,是没有自来水用。生活用的井水,都是从山坡下抬上来的。

厕所当然是旱厕,设在学校的一个角落。晚上起夜,得摸黑下一段台阶。那会儿,马源泽也还是个孩子,夜里四周漆黑一片,上厕所别提有多怵。尤其是遇到雨雪天,有时脚底一滑,没准儿就一身泥水回来。

学成少林拳术

武校只有寒假、没有暑假。每周只休一天,其中半天是留给他们洗衣裳的。每天摸爬滚打,一周下来,衣裳多脏啊!可洗衣裳抬井水划不来,得下到沟底的小河里洗。冬天,河里结了冰,就得先小心地把冰凿开,再用脸盆下去舀水。

有些同学干脆把脏衣裳叠一叠,放在枕头下压一压,下周继续穿。马源泽爱干净,非洗不可。于是,每年冬季,他的手上总是出皴得尽是小口子。他们训练时,还不允许戴手套。

班上的同学,有些家境非常贫寒。和他们相比,马源泽的家庭情况好多了,起码不会短生活费。每年四五月份,马源泽的父亲会来看他一次。除了带些他爱吃的零食,还会带些钙片、奶粉以及当年流行的“红桃K”“生命一号”之类的营养品。父母却不知道,马源泽都是跟同学们分着吃这些东西。

有个湖北黄石的孩子,每年的学费都是家里好不容易凑齐的。他的伙食费经常断顿。没饭吃,马源泽就管他吃。他们一起吃白菜、萝卜之类的便宜菜。最长一次,马源泽管他吃过两个多月。

有个河南郸城的孩子,他爸是个收废品的,家里穷。有一次,马源泽也管他吃过一个月。他爸来看他,连自己吃饭都没钱。于是,马源泽连他爸的饭一起管。学校对买饭票有限制,一周最多不能超过50元。

吃到最后,马源泽的饭票吃光了。赶上学校开运动会,那两天不用训练。马源泽就在宿舍里躺了两天,硬饿着,直到有个同学从家里回来,递给他两个鸡蛋。那鸡蛋还是双黄蛋,马源泽平生第一次见到。俩鸡蛋塞进嘴里,就跟化了一样,三两口就让马源泽吞下了肚儿。

在这里,马源泽学了传统的少林拳术,比如少林拳、罗汉拳、通背拳、少林小红拳、少林十三枪等。马源泽的自选项目是南拳、双刀、自选拳、自选棍和自选刀等。

练了两年后,马源泽就进了校队。2000年,马源泽在全校运动会上,拿了五项全能第二名;参加洛阳市青少年武术锦标赛,马源泽拿过五项全能第六名;参加河南省传统武术大赛,马源泽也拿到过第八名。

泪别少林武校

2002年年初,马源泽被父亲接回家。因为这个时候,他的父亲开始发愁他今后的出路了。

在赵长军武术学院,虽然每天有两小时文化课,但一有表演活动,文化课就会取消;而到了少林寺这边,文化课就更别提了。因为上文化课要另外掏学费,学校三分之二的学生压根就不上文化课。

就是上课,老师也是从附近村子里随便找来的,教学质量根本谈不上。在教练的眼里,上文化课,就跟偷懒差不多。等马源泽进了校队,一有集训,文化课就得停下来。和在西安时一样,这里也只教语文和数学。直到离开的时候,马源泽连英文的26个字母都认不全。

一开始,马源泽梗着脖子跟父亲犟,死活不肯走。这里虽然很苦,但马源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另外,马源泽心里清楚,文化课回去以后根本跟不上。最后,还是教练搂着他的肩膀头劝了半天,马源泽才勉强点了头。

“再看一眼这里吧。以后,你可能很久都不会再来了。”汽车开动之后,父亲提醒了马源泽一句。车窗外,灰蒙蒙的景物开始在马源泽眼里向后退去。马源泽这才觉着,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亲切。这条宽些的道儿,能够通到沟底小河边;那条窄些的道儿,能通到另外一个山头。

常常教练一发话,他们就一起往那个小山头上跑,一路上从嘻嘻哈哈,到气喘吁吁;还有,那个小饭铺,不是他们吃炒米的地方吗?这几年中,从坡上下来吃一盘两块钱一份的炒米,对马源泽来说曾经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呀!这时候,马源泽再也忍不住,眼泪唰地流了下来。

一路上,马源泽很久都没跟他父亲说一句话。右脚上训练中留下的伤在隐隐作痛,马源泽的情绪沮丧之极。以后怎么办?考体院?以他的文化课基础,能考得上吗?

从初二开始上学

“干脆,咱就老老实实从小学上起。”父亲跟马源泽商量。马源泽当然也清楚,他的文化底子有多薄。可是,马源泽已经长得跟父亲一般高了,却去上小学,马源泽坚决不同意。这样一来,他父亲只好答应让他上初中。可是,马源泽没有小升初成绩,也没有学籍证明,初一没法接收。最后,他的父亲找关系,让马源泽直接插班上西飞二中的初二。

因为插班,得见校长。一位认识校长的阿姨领马源泽去时,马源泽把各种获奖证书背了一大袋子,去给校长看,想给人家留个好印象。校长一翻,可能吓了一跳。来了个练武的,还从少林寺出来的,能是盏省油灯吗?马源泽被放在了初二年级组长的班里。

西飞二中虽然是个重点学校,但每个班也都有些类似马源泽这样的插班生。马源泽的同桌就是个不爱学习的主儿,常常上课睡觉。班主任怕马源泽影响班上其他同学,便把他放在了最后一排,与那哥们儿坐同桌。小哥们儿人倒热心,第一次英语老师听写,他就翻着书让抄。第二天,英语老师把马源泽叫去,跟他说:“你写的单词倒都对着呢,但是,都不是我听写的。”

英语老师五十多岁了,做事认真。有一天,她问马源泽:“你到底会不会?”马源泽告诉她,真的不会,从小没学过。于是,她给家长打了电话,让家人给马源泽在外面报个班,从国际音标学起。

马源泽就真的上了个英语课外辅导班。班上七八个孩子,都没马源泽肩膀高。马源泽也就顾不上“害臊”,开始瞪大眼珠学国际音标。

不过,也不是什么课都像学英语这么吃力,比如初二才开的几何课。在他看来,几何其实跟武术有相通之处,都需要想象,都要有空间感。另外,凡是能死记硬背的,马源泽都下了类似习武的功夫。

初二年终考试,除了英语不及格,马源泽几何、历史得了两个满分;生物、地理、政治这些科目,也都90多分。结果,马源泽考了全班第八,男生中排第一名。

在体育方面,马源泽可是给他们班露了脸。学校开运动会,年级400米、800米的第一名都让他都包了;冬季越野赛,又拿了第二名。班主任喜欢他,让班上学习好的女生轮流跟他坐同桌,帮他。

不过,马源泽的英语仍是个严重的短板,每次都不及格。中考之前,他的父亲告诉他说,阎良的高中,也就西飞一中这一所重点学校。别的学校他也打听了,正经考上大学的,没几个。他父亲说,如果能考上西飞一中,咱就继续上;考不上,干脆就别上了,咱早点儿干点儿别的吧。马源泽知道他父亲这个人,说到做到。

这一激,马源泽更拚命了。结果,中考英语72分及格,马源泽考了76分。最后,马源泽以超过学校录取线50多分的成绩,顺利地被西飞一中录取。

圆梦公安大学

高中阶段,虽然学习成绩也能保持在班上的中上游,但英语老在及格线上徘徊。为了学好英语,高考前,马源泽每天雷打不动要做15篇阅读理解。结果,2007年高考,英语满分150分,马源泽考了120多;一本线527,马源泽考了593分。

因为骨子里有尚武精神,报志愿时,马源泽决定报军校或者公安院校。马源泽的成绩够上第四军医大学,但他觉得,军医虽说也是军人,但总是少那么一点意思。这样,马源泽就报了公安大学,被公大侦查专业录取。

中秋节,中队开联欢会,马源泽表演了一套南拳,这下大家才知道马源泽练过武,推举他当上了学生会的体育部长;大二、大三,马源泽当了区队长,还兼任了学校的散打队长,参加过首都跆拳道比赛。此间,马源泽跟同学一起,当过奥运会的志愿者,参加过2009年国庆安保工作,生活相当丰富。

大学四年,马源泽一共拿到过一万多元奖学金。那会儿,学校每学期一等奖学金六百元、二等四百元、三等二百元;国家奖学金则有五千元。拿到国家奖学金那个学期,马源泽的生活费完全自理,没向家里要一分钱。

因为马源泽的综合成绩名列区队前三,在校期间还入了党,大四时,马源泽本来有保研的机会。但是,认真考虑了一下之后,马源泽决定放弃读研究生。论年龄,他比同班同学要大一两岁,马源泽还是想早点工作。再说,学的是侦查,光说不练,也是假把式嘛!

其实,工作之后,马源泽也得不断地学习。马源泽一直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冲刺,过去课外书很少涉猎。前两年,马源泽借调公安部工作过一年多。受办公室一位老前辈的启发,他才开始读些经典作品。他读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是《白鹿塬》。从此,他的床头枕边,永远会有一本闲书。马源泽觉得,这是他的另外一个世界。

责任编辑:孟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少林小子当刑警

从“少林小子”到学霸,再到一名优秀的刑警,马源泽这神奇的“三级跳”是如何完成的?

马源泽被评为单位的研判之星。  资料图

马源泽是拿过国家奖学金的学霸,可没人想到,他15岁才走进校园,并用5年的时间,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的所有课程,最终以高出一本线66分的优异成绩考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作者:法治周末特约撰稿 胡杰

亲手抓获3名逃犯,其中一名被定为四川省A级逃犯的系列盗窃案主犯、一名涉案价值达400多万元的内蒙古诈骗案逃犯,以及一名在西安隐姓埋名躲藏7年的安徽盗窃案逃犯——这就是马源泽今年一季度利用了全息作战平台的各种信息比对、关联与碰撞,结合传统侦查手段落地排查,交出的“成绩单”。

今年29岁的马源泽是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刑侦局三处五大队的民警。他拿过国家奖学金,可没人想到,他15岁才走进校园——在此之前,他一直在武术学院和少林寺习武。之后他用5年的时间,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的所有课程,最终以高出一本线66分的优异成绩考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从“少林小子”到学霸,再到一名优秀的刑警,这神奇的“三级跳”,是如何炼成的呢?

七岁习武

马源泽家在西安阎良,那里是西安的飞机城。父亲马永昇是个中医,但喜欢练武、摔跤。马源泽还有一个妹妹。马永昇觉得,男孩子打小吃些苦,以后才能有出息。听说当地赵长军武术学院既能练武、又能学文化,于是,7岁时,同龄孩子上小学,马永昇就把儿子送到了那儿。

那会儿,赵长军在全国可是太有名儿了。上世纪80年代,电影《少林寺》和《武当》等武打片的上映,一时间武术热席卷全国。《少林寺》成就了李连杰,而《武当》的男一号就是赵长军。如今当红的武打明星甄子丹,也曾专门从美国来到西安,跟着赵长军练了一年多。

在武术学院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穿好运动衣下楼跑步。上武术课,也要先跑步热身的。第一堂课,都是从武德讲起。站在操场上,教练告诉学生,练武不是为了打架,而是为了强身健体、救助弱者,往大了说,就是传承中华武术文化。

初学武术,教练首先教他们拳怎么握、掌怎么伸。接下来,学手法、五种步法,再学腿法。

刚开始,马源泽和所有刚去的孩子一样,想家想得要命。学校规定,家长两周才能接一次孩子,平时,见都不让见。第一次接了马源泽,他们爷儿俩在陕西师范大学换车之前,在路边饭铺一人吃了碗油泼面。端起碗,马源泽就跟父亲说,他不想练武了。他的父亲扫了一眼,就俩字:不行!好容易盼到了放寒假,回家后,马源泽又跟他说,不想练了。父亲还是那俩个字:不行!

练武的人,受点儿伤简直就是家常饭,尤其是脚扭伤、手扭伤之类。一次,马源泽的右手小姆指扭伤,特别想回家。可是别说回家,连给家里打电话都不成。晚上睡觉时,马源泽只好躺在床上默默地掉眼泪儿。

另外一次,练空翻,马源泽练得不扎实,教练拿教棍帮他挑。教练用劲儿有点儿大,结果翻下去,马源泽的左胳膊摔骨折了。虽然胳膊疼,但马源泽心里挺高兴,因为这下,他可以回家住了。

果然,马源泽被父亲接了回去。哪想到,打了石膏,在家就住了两宿,居然又把他送回了武校。虽说受了伤,马源泽也得和别的同学一样作息,只不过,别人跑步,马源泽不用跑;别人训练,教练让吊着胳膊的他站在旁边看。

马源泽的第一个教练是赵长军的亲妹妹。赵教练一向不苟言笑,大家都怕她。她的女儿比马源泽还要小,也跟着一起练功。有一次,小姑娘练朝天蹬时,脚有些打晃,赵教练生气,上去一脚就把女儿踢倒。小家伙爬起来,想哭又不敢哭。蹲马步,时间一久,他们的腿都开始发抖。赵教练边走边看说道:“现在才是出功的时候!”

打断一捆白蜡杆

论习武,如果说名气比赵长军武术学院还要大,那就只有少林寺了。马永昇希望儿子再上个台阶,决定带他去少林寺看看。

当时,释永帝在少林寺对面山坡上办了个少林武僧团文武学校。释永帝是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的师弟,兼着少林寺理事会的秘书长。马永昇老家有个远房亲戚和释永帝沾亲,就这么自报家门找到了释永帝。跟马永昇聊着天,穿着僧袍的释永帝叫来了两个孩子,小的表演了少林童子功,大的来了套地趟拳。马源泽眼前一亮,立即表示,愿意留到这儿。

少林寺这边,遍地是武校。最大的武校,是经常上央视春晚的塔沟武校;其次就是武打明星释小龙的父亲开的,原先叫嵩山少林武校,现在叫释小龙武术学校。少林寺武僧团文武学校有500多学员,算是第三大武校。沟里的武校学员,都剃光头。外人不知道,可能还以为是小和尚呢。

到了少林寺,才知道原来在西安练武时吃的那点苦,根本提不上串儿。刚去不久,有一次练集体踢腿,因为大家动作不整齐,教练罚他们所有人撅着屁股头顶地,摆个三角形。这动作本来就难受,何况地是砖地,又不平。

可是,谁要是一晃,教练的棍子就抽上来了。就这样,他们顶了半小时。那半小时都是一秒一秒数着的,马源泽都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起来之后,他的脖子都动不了了。过了几天,光头上的皮开始一揭掉一层。

他们的教练,多是当地武校毕业的学员,比他们也大不了几岁。论功夫,个个十分了得;论文化,却顶多识几个字。在这里,学员学过的东西都要定期测试,教练要求非常严格。有一次测试,教练对他们班的情况很不满意。晚上九十点钟,他把他们集合到训练场地:“你把门后那捆白蜡杆全给我抱来。”教练吩咐他们班长去宿舍门后取棍子。

那捆白蜡杆儿一人一根,透明胶带贴着每个人的名字。班长抱来交给他,教练说:“今天晚上,一人要开一根!”马源泽还以为要加练棍术,谁知却让他们站成三排,全都双手撑地。

接下来,教练开始用白蜡杆儿挨个猛抽他们的屁股。那白蜡杆儿韧性好,不容易折断。于是,运气好,他一棍下去打断一根拉倒;运气不好的,屁股上就得挨四五下。且不说当晚大家屁股有多疼,第二天早上出操,看着一地白花花的木头茬儿,都让人觉得头皮发麻。

要论生活条件,也比西安可就苦多了。夏天没电扇、冬天没暖气,二十多号人睡一个大通铺。冬天,冻得受不了,马源泽和“小东北”俩人钻一个被窝,两床被子盖在一起。最别扭的,是没有自来水用。生活用的井水,都是从山坡下抬上来的。

厕所当然是旱厕,设在学校的一个角落。晚上起夜,得摸黑下一段台阶。那会儿,马源泽也还是个孩子,夜里四周漆黑一片,上厕所别提有多怵。尤其是遇到雨雪天,有时脚底一滑,没准儿就一身泥水回来。

学成少林拳术

武校只有寒假、没有暑假。每周只休一天,其中半天是留给他们洗衣裳的。每天摸爬滚打,一周下来,衣裳多脏啊!可洗衣裳抬井水划不来,得下到沟底的小河里洗。冬天,河里结了冰,就得先小心地把冰凿开,再用脸盆下去舀水。

有些同学干脆把脏衣裳叠一叠,放在枕头下压一压,下周继续穿。马源泽爱干净,非洗不可。于是,每年冬季,他的手上总是出皴得尽是小口子。他们训练时,还不允许戴手套。

班上的同学,有些家境非常贫寒。和他们相比,马源泽的家庭情况好多了,起码不会短生活费。每年四五月份,马源泽的父亲会来看他一次。除了带些他爱吃的零食,还会带些钙片、奶粉以及当年流行的“红桃K”“生命一号”之类的营养品。父母却不知道,马源泽都是跟同学们分着吃这些东西。

有个湖北黄石的孩子,每年的学费都是家里好不容易凑齐的。他的伙食费经常断顿。没饭吃,马源泽就管他吃。他们一起吃白菜、萝卜之类的便宜菜。最长一次,马源泽管他吃过两个多月。

有个河南郸城的孩子,他爸是个收废品的,家里穷。有一次,马源泽也管他吃过一个月。他爸来看他,连自己吃饭都没钱。于是,马源泽连他爸的饭一起管。学校对买饭票有限制,一周最多不能超过50元。

吃到最后,马源泽的饭票吃光了。赶上学校开运动会,那两天不用训练。马源泽就在宿舍里躺了两天,硬饿着,直到有个同学从家里回来,递给他两个鸡蛋。那鸡蛋还是双黄蛋,马源泽平生第一次见到。俩鸡蛋塞进嘴里,就跟化了一样,三两口就让马源泽吞下了肚儿。

在这里,马源泽学了传统的少林拳术,比如少林拳、罗汉拳、通背拳、少林小红拳、少林十三枪等。马源泽的自选项目是南拳、双刀、自选拳、自选棍和自选刀等。

练了两年后,马源泽就进了校队。2000年,马源泽在全校运动会上,拿了五项全能第二名;参加洛阳市青少年武术锦标赛,马源泽拿过五项全能第六名;参加河南省传统武术大赛,马源泽也拿到过第八名。

泪别少林武校

2002年年初,马源泽被父亲接回家。因为这个时候,他的父亲开始发愁他今后的出路了。

在赵长军武术学院,虽然每天有两小时文化课,但一有表演活动,文化课就会取消;而到了少林寺这边,文化课就更别提了。因为上文化课要另外掏学费,学校三分之二的学生压根就不上文化课。

就是上课,老师也是从附近村子里随便找来的,教学质量根本谈不上。在教练的眼里,上文化课,就跟偷懒差不多。等马源泽进了校队,一有集训,文化课就得停下来。和在西安时一样,这里也只教语文和数学。直到离开的时候,马源泽连英文的26个字母都认不全。

一开始,马源泽梗着脖子跟父亲犟,死活不肯走。这里虽然很苦,但马源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另外,马源泽心里清楚,文化课回去以后根本跟不上。最后,还是教练搂着他的肩膀头劝了半天,马源泽才勉强点了头。

“再看一眼这里吧。以后,你可能很久都不会再来了。”汽车开动之后,父亲提醒了马源泽一句。车窗外,灰蒙蒙的景物开始在马源泽眼里向后退去。马源泽这才觉着,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亲切。这条宽些的道儿,能够通到沟底小河边;那条窄些的道儿,能通到另外一个山头。

常常教练一发话,他们就一起往那个小山头上跑,一路上从嘻嘻哈哈,到气喘吁吁;还有,那个小饭铺,不是他们吃炒米的地方吗?这几年中,从坡上下来吃一盘两块钱一份的炒米,对马源泽来说曾经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呀!这时候,马源泽再也忍不住,眼泪唰地流了下来。

一路上,马源泽很久都没跟他父亲说一句话。右脚上训练中留下的伤在隐隐作痛,马源泽的情绪沮丧之极。以后怎么办?考体院?以他的文化课基础,能考得上吗?

从初二开始上学

“干脆,咱就老老实实从小学上起。”父亲跟马源泽商量。马源泽当然也清楚,他的文化底子有多薄。可是,马源泽已经长得跟父亲一般高了,却去上小学,马源泽坚决不同意。这样一来,他父亲只好答应让他上初中。可是,马源泽没有小升初成绩,也没有学籍证明,初一没法接收。最后,他的父亲找关系,让马源泽直接插班上西飞二中的初二。

因为插班,得见校长。一位认识校长的阿姨领马源泽去时,马源泽把各种获奖证书背了一大袋子,去给校长看,想给人家留个好印象。校长一翻,可能吓了一跳。来了个练武的,还从少林寺出来的,能是盏省油灯吗?马源泽被放在了初二年级组长的班里。

西飞二中虽然是个重点学校,但每个班也都有些类似马源泽这样的插班生。马源泽的同桌就是个不爱学习的主儿,常常上课睡觉。班主任怕马源泽影响班上其他同学,便把他放在了最后一排,与那哥们儿坐同桌。小哥们儿人倒热心,第一次英语老师听写,他就翻着书让抄。第二天,英语老师把马源泽叫去,跟他说:“你写的单词倒都对着呢,但是,都不是我听写的。”

英语老师五十多岁了,做事认真。有一天,她问马源泽:“你到底会不会?”马源泽告诉她,真的不会,从小没学过。于是,她给家长打了电话,让家人给马源泽在外面报个班,从国际音标学起。

马源泽就真的上了个英语课外辅导班。班上七八个孩子,都没马源泽肩膀高。马源泽也就顾不上“害臊”,开始瞪大眼珠学国际音标。

不过,也不是什么课都像学英语这么吃力,比如初二才开的几何课。在他看来,几何其实跟武术有相通之处,都需要想象,都要有空间感。另外,凡是能死记硬背的,马源泽都下了类似习武的功夫。

初二年终考试,除了英语不及格,马源泽几何、历史得了两个满分;生物、地理、政治这些科目,也都90多分。结果,马源泽考了全班第八,男生中排第一名。

在体育方面,马源泽可是给他们班露了脸。学校开运动会,年级400米、800米的第一名都让他都包了;冬季越野赛,又拿了第二名。班主任喜欢他,让班上学习好的女生轮流跟他坐同桌,帮他。

不过,马源泽的英语仍是个严重的短板,每次都不及格。中考之前,他的父亲告诉他说,阎良的高中,也就西飞一中这一所重点学校。别的学校他也打听了,正经考上大学的,没几个。他父亲说,如果能考上西飞一中,咱就继续上;考不上,干脆就别上了,咱早点儿干点儿别的吧。马源泽知道他父亲这个人,说到做到。

这一激,马源泽更拚命了。结果,中考英语72分及格,马源泽考了76分。最后,马源泽以超过学校录取线50多分的成绩,顺利地被西飞一中录取。

圆梦公安大学

高中阶段,虽然学习成绩也能保持在班上的中上游,但英语老在及格线上徘徊。为了学好英语,高考前,马源泽每天雷打不动要做15篇阅读理解。结果,2007年高考,英语满分150分,马源泽考了120多;一本线527,马源泽考了593分。

因为骨子里有尚武精神,报志愿时,马源泽决定报军校或者公安院校。马源泽的成绩够上第四军医大学,但他觉得,军医虽说也是军人,但总是少那么一点意思。这样,马源泽就报了公安大学,被公大侦查专业录取。

中秋节,中队开联欢会,马源泽表演了一套南拳,这下大家才知道马源泽练过武,推举他当上了学生会的体育部长;大二、大三,马源泽当了区队长,还兼任了学校的散打队长,参加过首都跆拳道比赛。此间,马源泽跟同学一起,当过奥运会的志愿者,参加过2009年国庆安保工作,生活相当丰富。

大学四年,马源泽一共拿到过一万多元奖学金。那会儿,学校每学期一等奖学金六百元、二等四百元、三等二百元;国家奖学金则有五千元。拿到国家奖学金那个学期,马源泽的生活费完全自理,没向家里要一分钱。

因为马源泽的综合成绩名列区队前三,在校期间还入了党,大四时,马源泽本来有保研的机会。但是,认真考虑了一下之后,马源泽决定放弃读研究生。论年龄,他比同班同学要大一两岁,马源泽还是想早点工作。再说,学的是侦查,光说不练,也是假把式嘛!

其实,工作之后,马源泽也得不断地学习。马源泽一直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冲刺,过去课外书很少涉猎。前两年,马源泽借调公安部工作过一年多。受办公室一位老前辈的启发,他才开始读些经典作品。他读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是《白鹿塬》。从此,他的床头枕边,永远会有一本闲书。马源泽觉得,这是他的另外一个世界。

责任编辑:孟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