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全面屏火了,雷军笑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全面屏火了,雷军笑了

其实,在智能手机同质化趋势明显的今天,人们已经对智能手机的外观产生了审美疲劳,而小米MIX所拥有高屏占比所带来的视觉效果,让大部分人愿意相信这就是全面屏,小米MIX的一炮而红不无道理。

几百年前,安徒生创作了童话故事《国王的新衣》,其笔下的皇帝爱慕虚荣,穿上了一件“精致”的新衣,告诉世人,只有贤者看得见,愚人看不见。就这样,所有人都选择了视而不见。

这是一个世人皆知的寓言故事,而类似的剧情却在当下的手机界上演。

2016年10月25日小米新品发布会上,雷军拿出一款名为小米MIX的手机,骄傲地说,这是一款来自未来的手机,它几乎全部是屏幕,“握住它就等于握住全世界”。所以,这是一款全面屏手机。

这是雷军首次提出全面屏这一概念,也是从那时起,全面屏就像是被打破的潘多拉魔盒,如瘟疫般在整个手机界蔓延,各大手机商家开始疯狂的咀嚼全面屏,因为他们都敏锐地察觉到,“全面屏”的风口已经吹起,小米已经率先登陆,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毕竟一家手机公司一旦错失风口,往往就兵败如山倒,诺基亚就是最好的例子。

诺基亚,人们过去很喜欢用它们…

一年后的今天,小米MIX 2上市,华为、OPPO、vivo、金立相继拿出了自己的全面屏手机。

甚至素有“科技界春晚”之称的苹果秋季发布会,也在它十周年之际拿出了全面屏手机——iPhone X。而已经推出半年之久的三星Galaxy S8也没有落后,将引以为傲的双边曲面屏更新为全视曲面屏,即便两者就是同一技术。

iPhone X

全面屏火了,各大手机商家们也顺势站上了这个风口,他们总算可以松口气了。

全面屏,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手机的正面全部都是屏幕,手机的四个边框位置都是采用无边框设计,换句话说就是100%的屏占比。

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手机

可是,当我们回过头去看现在的全面屏,看着这些一个个号称全面屏的手机,可以发现,无论哪个商家,他们推出的全面屏手机,要么存在一条黑色的“刘海”,要么有一条黑色的“下巴”,或者既有“刘海”又有“下巴”。笔者不由的开始怀疑自己的文字理解能力。

“这就是全面屏么?”。

小米MIX 2(左)的“下巴”以及iPhone X(右)的“刘海”

其实,已经用惯智能手机的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刘海”还是“下巴”,它们集成着的是听筒、前置镜头、传感器、指纹识别等元件,这些元件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功能,但这也成了占据在“全面屏”上的最后疆域,是当前无法解决的技术难关。

就拿前置镜头来说,因为自拍、视频通话的需要,没有那个手机厂家会去舍弃,而镜头又无法包裹在屏幕里,所以即便如绣花针般细小的前置镜头,手机屏幕依然要开一个孔来安放。事实上,对于这个问题目前来说是无解的,不过如果能够利用屏幕直接投影,或许可以成为一种解决方案。不过该技术目前也只出现在科幻电影中。

电影《碟中谍4》所展现的投影技术

同样需要开孔的还有听筒,而为了实现全面屏,这些孔都被手机厂家安置在“刘海”、“下巴”里。

不过小米曾想把听筒这个孔去掉,去年推出的小米MIX采用了悬臂梁式压电陶瓷声学系统,大致原理是通过中框部分的振动,让用户听到声音。不过这一改进也是用户比较诟病的地方,特别在嘈杂的环境里,用户几乎无法实现通话,还不如传统的振膜式听筒来的实在。

所以到了小米MIX 2,曾经“令人惊叹”的黑科技悬臂梁式压电陶瓷声学系统被弃用,改回传统的振膜式听筒,于是那个孔又回到了屏幕上方。

小米MIX 2听筒示意图

而像指纹识别,目前厂家们清一色的把它放置在屏幕后方,这样一来,屏幕的确更大了,而相对于的是用户需要将用大拇指来解锁的习惯改成用食指来解锁。不过这一改动也暴露了一个问题,用户在使用指纹解锁的时候容易误触到背后的镜头。但对于用惯的用户来说,这是完全可以克服的问题,毕竟当年iPhone刚推出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人不习惯屏幕只有一个Home键。

三星Galaxy s8的指纹解锁与后置镜头

当然也有“霸气”如苹果的iPhone X,直接就抛弃了指纹解锁,而是采用全新的Face ID实现面部解锁,不过这并不是只拥有“黑科技”的某些国内厂商能够做到的。毕竟他们刚刚才把指纹解锁这个技术给摸透。

可以看出,为了“全面屏”,各大品牌都费尽了心思。

可是,无论现在的手机厂商如何去解决,“刘海”和“下巴”依然顽固的留在屏幕中不离不弃。即便如此,各大厂商依然在广告中敲出”全面屏“这三个字。可这怎么就能叫全面屏了呢?难道他们就看不到这些“刘海”、“下巴”是怎么打他们的脸的么?

如果他们说整个玻璃屏幕覆盖就是全面屏,那么早在2011年,诺基亚就已经推出了整块玻璃屏幕覆盖的N9。而要说侧边“无边框”就是全面屏,那么早在2013年,夏普AQUOS Crystal就已实现。

/诺基亚N9/

3.9英寸电容屏幕

弧面玻璃

机身正面没任按键

上市时间:2011年

/夏普AQUOS Crystal/

5英寸720p显示屏

屏幕斜面切割

视觉上隐藏边框效果

上市时间:2013年

那为何几年前就已经实现的技术,现在就成了全面屏呢?笔者看来,全面屏概念就是“小米的新衣”罢了。

雷军与小米MIX 设计师菲利普·斯塔克

2016年小米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水逆”,小米手机销量大幅下滑,研发和供应链层面,联合创始人周光平被撤换,副总裁郭俊离职。这个时候所有人意识到,小米出问题了,这个纯粹的互联网品牌今后该如何落地,成了那年摆在雷军面前的重大课题。

雷军曾作为一个错过互联网大势的人,从创办小米前就得出最大的结论就是顺势而为,“与其站在盐碱地种庄稼,不如在台风口放风筝,只要站在台风口,猪也能上天。”

随着技术发展,屏幕边框越来越小,因此到技术到达商业化要求后,谁能率先喊出“全面屏”,谁就是赢家。智能手机的“势”让小米在短短几年内成为估值百亿的初创公司,全面屏这个“势”拯救了岌岌可危的小米。

“在你们最困难的时候,居然出了小米MIX,这款产品对你们的销量没有任何帮助;你们一家一家去开小米之家,很费劲,对你们的销量帮助也不大,这不是一家已经泄气的公司会做的事。”这是一位中国移动负责人在小米经历“水逆”后对众多小米高管说的话。

经历了2016年的阵痛,时间回到2017年,小米推出了新一代全面屏手机小米MIX 2,手机销量重回世界前五,小米涅槃成功了,小米也毫不客气的成为首个推出“全面屏”的手机厂家。

其实,在智能手机同质化趋势明显的今天,人们已经对智能手机的外观产生了审美疲劳,而小米MIX所拥有高屏占比所带来的视觉效果,让大部分人愿意相信这就是全面屏,小米MIX的一炮而红不无道理。

但实际上,当下的全面屏手机只是是手机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近几年无论是夏普AQUOS Crystal无边框,还是三星Galaxy S6的双边曲面,都是在逐步消化手机屏幕的黑边,这是“势”,而小米能够抓住时机,率先推出小米MIX,告诉世人,这是全面屏手机,这就是“顺势而为”。

“全面屏”成了一种营销工具,雷军依然在践行他的风口论。

笔者估计,在今后的这段时间,各大厂家将会推出更多的全面屏手机,听筒、前置镜头、传感器、指纹识别等在手机屏幕所占领的疆域将会越来越小,乃至到最后真的实现100%屏占比。

到那个时候,笔者才愿意承认,这就是全面屏手机,而不是像现在,为了营销,强行喊出“全面屏”概念;为了跟风,强行打造出各种异形全面屏。如此“全面屏”,无疑是产品理念的倒退。

【文】投稿来自:Spock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雷军

  • 小米汽车首次参展,雷军免费送棒球帽冲上热搜|2025上海车展
  • 雷军老搭档,美国爆火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全面屏火了,雷军笑了

其实,在智能手机同质化趋势明显的今天,人们已经对智能手机的外观产生了审美疲劳,而小米MIX所拥有高屏占比所带来的视觉效果,让大部分人愿意相信这就是全面屏,小米MIX的一炮而红不无道理。

几百年前,安徒生创作了童话故事《国王的新衣》,其笔下的皇帝爱慕虚荣,穿上了一件“精致”的新衣,告诉世人,只有贤者看得见,愚人看不见。就这样,所有人都选择了视而不见。

这是一个世人皆知的寓言故事,而类似的剧情却在当下的手机界上演。

2016年10月25日小米新品发布会上,雷军拿出一款名为小米MIX的手机,骄傲地说,这是一款来自未来的手机,它几乎全部是屏幕,“握住它就等于握住全世界”。所以,这是一款全面屏手机。

这是雷军首次提出全面屏这一概念,也是从那时起,全面屏就像是被打破的潘多拉魔盒,如瘟疫般在整个手机界蔓延,各大手机商家开始疯狂的咀嚼全面屏,因为他们都敏锐地察觉到,“全面屏”的风口已经吹起,小米已经率先登陆,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毕竟一家手机公司一旦错失风口,往往就兵败如山倒,诺基亚就是最好的例子。

诺基亚,人们过去很喜欢用它们…

一年后的今天,小米MIX 2上市,华为、OPPO、vivo、金立相继拿出了自己的全面屏手机。

甚至素有“科技界春晚”之称的苹果秋季发布会,也在它十周年之际拿出了全面屏手机——iPhone X。而已经推出半年之久的三星Galaxy S8也没有落后,将引以为傲的双边曲面屏更新为全视曲面屏,即便两者就是同一技术。

iPhone X

全面屏火了,各大手机商家们也顺势站上了这个风口,他们总算可以松口气了。

全面屏,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手机的正面全部都是屏幕,手机的四个边框位置都是采用无边框设计,换句话说就是100%的屏占比。

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手机

可是,当我们回过头去看现在的全面屏,看着这些一个个号称全面屏的手机,可以发现,无论哪个商家,他们推出的全面屏手机,要么存在一条黑色的“刘海”,要么有一条黑色的“下巴”,或者既有“刘海”又有“下巴”。笔者不由的开始怀疑自己的文字理解能力。

“这就是全面屏么?”。

小米MIX 2(左)的“下巴”以及iPhone X(右)的“刘海”

其实,已经用惯智能手机的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刘海”还是“下巴”,它们集成着的是听筒、前置镜头、传感器、指纹识别等元件,这些元件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功能,但这也成了占据在“全面屏”上的最后疆域,是当前无法解决的技术难关。

就拿前置镜头来说,因为自拍、视频通话的需要,没有那个手机厂家会去舍弃,而镜头又无法包裹在屏幕里,所以即便如绣花针般细小的前置镜头,手机屏幕依然要开一个孔来安放。事实上,对于这个问题目前来说是无解的,不过如果能够利用屏幕直接投影,或许可以成为一种解决方案。不过该技术目前也只出现在科幻电影中。

电影《碟中谍4》所展现的投影技术

同样需要开孔的还有听筒,而为了实现全面屏,这些孔都被手机厂家安置在“刘海”、“下巴”里。

不过小米曾想把听筒这个孔去掉,去年推出的小米MIX采用了悬臂梁式压电陶瓷声学系统,大致原理是通过中框部分的振动,让用户听到声音。不过这一改进也是用户比较诟病的地方,特别在嘈杂的环境里,用户几乎无法实现通话,还不如传统的振膜式听筒来的实在。

所以到了小米MIX 2,曾经“令人惊叹”的黑科技悬臂梁式压电陶瓷声学系统被弃用,改回传统的振膜式听筒,于是那个孔又回到了屏幕上方。

小米MIX 2听筒示意图

而像指纹识别,目前厂家们清一色的把它放置在屏幕后方,这样一来,屏幕的确更大了,而相对于的是用户需要将用大拇指来解锁的习惯改成用食指来解锁。不过这一改动也暴露了一个问题,用户在使用指纹解锁的时候容易误触到背后的镜头。但对于用惯的用户来说,这是完全可以克服的问题,毕竟当年iPhone刚推出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人不习惯屏幕只有一个Home键。

三星Galaxy s8的指纹解锁与后置镜头

当然也有“霸气”如苹果的iPhone X,直接就抛弃了指纹解锁,而是采用全新的Face ID实现面部解锁,不过这并不是只拥有“黑科技”的某些国内厂商能够做到的。毕竟他们刚刚才把指纹解锁这个技术给摸透。

可以看出,为了“全面屏”,各大品牌都费尽了心思。

可是,无论现在的手机厂商如何去解决,“刘海”和“下巴”依然顽固的留在屏幕中不离不弃。即便如此,各大厂商依然在广告中敲出”全面屏“这三个字。可这怎么就能叫全面屏了呢?难道他们就看不到这些“刘海”、“下巴”是怎么打他们的脸的么?

如果他们说整个玻璃屏幕覆盖就是全面屏,那么早在2011年,诺基亚就已经推出了整块玻璃屏幕覆盖的N9。而要说侧边“无边框”就是全面屏,那么早在2013年,夏普AQUOS Crystal就已实现。

/诺基亚N9/

3.9英寸电容屏幕

弧面玻璃

机身正面没任按键

上市时间:2011年

/夏普AQUOS Crystal/

5英寸720p显示屏

屏幕斜面切割

视觉上隐藏边框效果

上市时间:2013年

那为何几年前就已经实现的技术,现在就成了全面屏呢?笔者看来,全面屏概念就是“小米的新衣”罢了。

雷军与小米MIX 设计师菲利普·斯塔克

2016年小米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水逆”,小米手机销量大幅下滑,研发和供应链层面,联合创始人周光平被撤换,副总裁郭俊离职。这个时候所有人意识到,小米出问题了,这个纯粹的互联网品牌今后该如何落地,成了那年摆在雷军面前的重大课题。

雷军曾作为一个错过互联网大势的人,从创办小米前就得出最大的结论就是顺势而为,“与其站在盐碱地种庄稼,不如在台风口放风筝,只要站在台风口,猪也能上天。”

随着技术发展,屏幕边框越来越小,因此到技术到达商业化要求后,谁能率先喊出“全面屏”,谁就是赢家。智能手机的“势”让小米在短短几年内成为估值百亿的初创公司,全面屏这个“势”拯救了岌岌可危的小米。

“在你们最困难的时候,居然出了小米MIX,这款产品对你们的销量没有任何帮助;你们一家一家去开小米之家,很费劲,对你们的销量帮助也不大,这不是一家已经泄气的公司会做的事。”这是一位中国移动负责人在小米经历“水逆”后对众多小米高管说的话。

经历了2016年的阵痛,时间回到2017年,小米推出了新一代全面屏手机小米MIX 2,手机销量重回世界前五,小米涅槃成功了,小米也毫不客气的成为首个推出“全面屏”的手机厂家。

其实,在智能手机同质化趋势明显的今天,人们已经对智能手机的外观产生了审美疲劳,而小米MIX所拥有高屏占比所带来的视觉效果,让大部分人愿意相信这就是全面屏,小米MIX的一炮而红不无道理。

但实际上,当下的全面屏手机只是是手机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近几年无论是夏普AQUOS Crystal无边框,还是三星Galaxy S6的双边曲面,都是在逐步消化手机屏幕的黑边,这是“势”,而小米能够抓住时机,率先推出小米MIX,告诉世人,这是全面屏手机,这就是“顺势而为”。

“全面屏”成了一种营销工具,雷军依然在践行他的风口论。

笔者估计,在今后的这段时间,各大厂家将会推出更多的全面屏手机,听筒、前置镜头、传感器、指纹识别等在手机屏幕所占领的疆域将会越来越小,乃至到最后真的实现100%屏占比。

到那个时候,笔者才愿意承认,这就是全面屏手机,而不是像现在,为了营销,强行喊出“全面屏”概念;为了跟风,强行打造出各种异形全面屏。如此“全面屏”,无疑是产品理念的倒退。

【文】投稿来自:Spock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