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赛雷加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大绿
每次看世界杯时,巴西球队的登场总是各种抢眼。除了五星桑巴军团的强大气场和他们那经典闪亮的黄配蓝球衣之外,球员们深深浅浅的各种肤色和截然不同的外貌特征,也会让你怀疑他们是不是真的来自同一个地方。
画风不是很统一的巴西队
所以说“千万不要以外貌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巴西人”这句话不无道理,而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巴西确实是个多民族高度融合的国家。
那这个国家的人种分布究竟有着怎样的套路和历史呢?今天这篇文章给你讲清楚。
人种大熔炉
在巴西这片世界第五大的国土上,一共生活着2亿人。
其中白色人种所占比例最多,约为总人口的一半,分布于全国各个地方,但更集中于南部和东南部。
巴西的人口和经济重心
也集中在东南沿海
其次是棕色人种,即我们所说的“混血儿”,是各种民族大融合的结果,约占总人口的四成,更多分布于偏北的地区。
之后分别是黑色人种,黄色人种和印第安人种,是人口中的“少数种族”。
左为白色人种分布图,中为棕色,右为黑色
但其实这种统计结果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在巴西社会,黄种人被普遍定义为具有亚洲血统。然而在有些州,有很多并没有半点亚洲血统的人也自称为是黄种人。
通过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巴西的人种分布很有规律。总体上来看,是呈现自南向北人口肤色逐渐变深的趋势。
所以在巴西有一个常识便是,越往北天气越热,肤色越黑,人越热情,文化越近非洲;越往南天气越冷,肤色越浅,人越高冷,文化越近欧洲。
巴西的大城市也倾向于远离赤道
这种说法虽说看起来有点片面,背后的历史原因却并不简单。
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抵达巴西。面对这片气候优越、资源富饶的的新大陆,他凭着“先到先得”的优势马上将其宣布为葡萄牙属地。
最早到达巴西的欧洲人:佩德罗
于是自巴西东北部开始, 葡萄牙殖民者展开了对巴西三百多年的殖民统治历程。
在殖民统治初期,由于葡萄牙地小人少,派来至巴西的人数远远不够满足砍伐红木和种植甘蔗所需要的劳动力,殖民者便强迫捕捉来的印第安人从事奴役性的繁重劳动。
15、16世纪,
巴西红木(brazilwood)是当时世界上
制造红色染料的唯一原料
葡萄牙人在新大陆发现大量红木
便大举砍伐、运回欧洲,
久而久之大家都忘了当初的命名,
而将这个国家称为巴西(Brazil)
大批印第安奴隶由于承受不了过重的劳务、殖民者的虐待和欧洲人携带而来的病毒而死亡,有些则逃离荒郊野外。这样一来,开发新大陆所需要的劳动力又严重短缺了。
被猎取和卖作奴隶的印第安人
在此基础上,十六世纪末,黑奴贸易兴起,大批黑奴从非洲被送往巴西,大大地填满了巴西劳动力缺口。
在奴隶制存在的350年之间,约有四百万的非洲黑奴被运往巴西,不仅成为开发巴西的主要力量,更为巴西带了不同的文化。
《贩卖奴隶》,
奥古斯特·弗朗西斯·比亚尔,1840年
通过与欧洲人,甚至印第安人的通婚,巴西大陆上的混血儿越来越多,人种也趋于多样化。
有没认识下图所有人物的同学
留言区见~
而巴西南部则不同。
当年殖民者们流连于东北部甘蔗和咖啡等热带作物种植业,没什么心思去顾忌南部。但是这块地方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西班牙人虎视眈眈,对葡萄牙的殖民大业终究是一个威胁。
当葡萄牙人扩张至巴西南部时
就和西班牙人势力发生了严重冲突
双方在此展开了长期的拉锯争夺
葡萄牙国王于是鼓励亚速尔群岛的人移民去占领巴西南部。从1748年到1756年,六千多移民亚速尔人构成了18世纪以前巴西南部的主要人口。
当年的美丽新世界
而之后,由于巴西政策的鼓励,这里又迎来了德国和意大利的移民潮。白人和欧洲文化,于是成为了这里的主导文明。
里约奥运会开幕式
惊艳全场的超级名模
吉赛尔·卡洛琳·邦辰
就来自巴西最南部的南大河州
种族美白政策
每个巴西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来自欧洲,非洲和美洲印第安人血统的融合。
身上拥有超过10%非洲基因的巴西人所占比例高达86%。很多即使是看起来“很纯”的白种人,也拥有着超过10%的非洲血统;而对比美国,只有5%的白人有非洲或印第安基因。
(所以说为什么无论是哪种肤色的巴西人跳起舞来都把臀抖得像电动小马达一样,这是人家的种族天赋啊!)
emmmmm
好吧,这张没找到会动的
巴西人身上的这种血统大融合和当年实行的“种族美白”政策有关。
“种族美白”这一观念在巴西出现于 1889 年到1914年之间,那正是优生学大行其道的年代,种族改良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被广泛接受。
支持者认为,通过这个政策,黑种人在几代人之内通过与其他种族(主要为白种人)的融合,会逐渐被稀释以至于最终消失。
这种思潮在巴西的兴起与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的出版有着直接的关系。法国驻巴西大使阿瑟·德·戈平瑙深受社会达尔文主义影响,坚信白种人基因远远较其他有色人种更为优越。
达尔文的棺材盖
我局成员一起压住了!
因此,他向他的皇帝好友,唐-佩德罗二世提出了在巴西实行“种族美白政策”来“稀释”黑色人种,以降低其所占人口比例。皇帝也大为赞同,便马上出台政策来大力吸引雅利安人移民至巴西。
来自佩德罗皇帝的时代局限性
于是大批移民从德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家相继涌入了巴西这片广袤的国土。这些人成为继1888年奴隶制废除后建设巴西国家的主要力量,同时也为“种族美白”以及巴西社会文明化进程提供原动力。来自其他非雅利安地区的移民者则被拒绝入境。
也许是思考的角度不同,同样的进化论和优生学,并没有在欧洲引发同样的改良狂潮。对于欧洲人而言,白种人与有色人种繁衍出后代会使得白种人基因一代代退化,“玷污”了其“纯种性”;而美国则实行种族隔离制度,严格地控制了不同种族融合的可能性。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同样是种族主义的延伸,巴西的操作方式显然更为高明。通过种族大融合来渐渐抹掉的不仅仅是有色人种的基因、外貌特征,更是其民族的社会习俗与文化印记。
这到了当代却也反而形成一种独特的效果,那就是巴西社会对于种族与文化的高度包容性与开放性。
这种当代种族高度融合的大和谐状态,却源于历史上以种族歧视为出发点的“种族美白”,历史总是叫人啼笑皆非。
种族歧视链
巴西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包容开放的国家之一。在这里无论是什么肤色、信仰、民族的人都可以较容易地融入当地社会,找到归属感。
至少,他是这么承诺的
然而,尽管这样,巴西社会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隐性的种族歧视链。
在巴西,人人都是平等的,只是浅肤色的人比其他种族更平等。社会金字塔的上层都会被浅肤色的人占领,他们往往掌握的更多的财富和资源,享受着优越的社会地位。
来自动物农场的预言
所以直到今天,一些巴西人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强调自己身上的欧洲血统,有些可能是真的,有些则可能是自己瞎推测的。
例如,足球明星罗纳尔多就自称是白种人,然而巴西人并不买账,有多于一半的人认为他是棕色人种或黑人。
难道我不像白人么?
而如果自己身上找不出半点欧洲后裔的印记,例如欧洲姓氏或欧洲人的外貌特征,巴西人则会倾向于把自己定位为印第安人后裔。
也就是说,同样作为深肤色人种,他们会觉得印第安人后裔比承认自己是黑人后裔更有面子。
一个巴西的印第安人家庭
这是由于印第安人形象在巴西独立后被美化,印第安人的形象地位在巴西社会还是比较高的。很多人认为印第安人是“巴西民族的象征”、“巴西大地之母”。
相反,黑人则没那么幸运了,他们不但不曾被美化过,还经常被与种种暴力、犯罪因素联系起来。
这和其他黑人在历史上存在较少的拉美国家形成对比。在这些国家中,成为印第安人的后裔反而被人们认为是一种耻辱,这也许与印第安人在其国土上的惨烈遭遇有关。
鄙视链
不过巴西的下层确实绝大部分是深肤色的人。他们住在布满贫民窟的山上,每天都能眺望到山下富人区的别墅、高级公寓、豪车;他们有些安分守己地干着底层工作,靠着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有些则通过抢劫甚至贩毒来发财致富,有些则从小梦想着踢球来走出贫民窟,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等我买得起隔壁的房子
或将成为“人生赢家”?
但面对这么多不同的种族和相差悬殊的贫富之别,巴西仍然保持着一个统一国家的形态和国力。你绝少听说这个国家会发生因种族或宗教矛盾而引发的内部冲突,更不用说严重到破坏国家团结的事件。
种族是要融合还是要割裂,巴西是一个好参考。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