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被授予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而正如他今年5月在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CFA Institute)年会的一次演讲中所说:“(行为经济学)最大的影响可能是改变养老计划的运行方式”,塞勒的研究成果可能会让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退休人士拿到更多钱。
以美国为例,过去十几年,许多私企为其雇员提供401(k)养老金计划,这是一种由雇员和雇主共同缴费建立起来的养老金制度,雇员每月将其薪水的一部分储蓄到其退休金账户,直至退休或离职,储蓄金额由雇员自行决定。
这些自愿缴纳的养老金账户理论上说应该会顺利运行,因为按照标准经济学理论,人会做出理性决策:公司的雇员会自动储蓄和投资,以满足他们的长期目标。
但塞勒和其他行为经济学家指出,由于缺乏自我控制,进行养老金储蓄的雇员面对的最大敌人正是他们自己。在没有外力帮助的情况下,他们可能永远也无法退休。
《彭博社》的报道称,塞勒等行为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会改变401(k)的运作方式。
数年来,塞勒一直推广一个观点——雇员应该被“助推”(nudge)加入养老计划,这一概念被称为自动加入(automatic enrollment),即不是等雇员自己去填401(k)表,而是雇主自动为他们的雇员签署这一养老金计划。如果不感兴趣,雇员也可以选择退出。
美国计划赞助委员会(Plan Sponsor Council of America,简称PSCA)的一份调查显示,目前58%的退休金计划是雇主自动为其雇员签署,比2000年8.1%的比例大幅攀升。
尽管自动加入的概念并不是塞勒率先提出,但他与白宫前顾问、哈佛大学法学教授桑斯坦(Cass Sunstein)2008年合著的畅销书《助推》(Nudge: Improving Decisions About Health, Wealth, and Happiness)使这一概念得到普及。
书中塞勒解释了影响人类行为的一些缺陷和偏见,并由此得出结论:可以利用适当的“助推”来鼓励人们做出更好的决策,尤其在进行储蓄和养老等长期规划时。
此外,塞勒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行为经济学家贝纳茨(Shlomo Benartzi)还提出了自动升级(automatic escalation),这一概念也被称为“明天储蓄更多”(save more tomorrow)。
自动升级的目标是为了增加雇员的养老金储蓄额。对于许多中产阶级和高等收入者来说,将工资的15%作为养老金储蓄虽然是一个合适的比例,但他们却感到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而自动升级帮助实现了这个目标,因为它促使工人同意逐步提高养老金储蓄率,通常情况下是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根据PSCA的调查,绝大部分雇主目前都提供某种形式的自动升级养老金计划,虽然通常情况下这需要雇员签字才能生效。
根据晨星投资管理公司(Morningstar Investment Management)研究退休业务的主管戴维·布兰切特(David Blanchett)近期所做的分析,自动升级会对养老金储蓄率产生很大影响。
美国雇员福利研究所(Employee Benefit Research Institute)范德黑(Jack VanDerhei)的研究也显示,将自动加入和自动升级结合起来会极大提高美国工人退休后能拿到足够收入的几率。
但是,假如员工的薪水不够高,即便设计最好的“助推”也无法帮助他们为退休储蓄足够多的钱。此外,塞勒的“助推”理论也无法惠及数百万迄今仍未参与养老金计划的美国人。
这种情况可能会改变。目前,美国数个州正在设立自动个人退休账户(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s ,简称IRAs),该计划针对的是无法加入401(k)的那三分之一美国工人。
作为首个启动IRAs的州,俄勒冈州本月将开始试验让雇员将工资的5%划拨为养老金储蓄,除非他们自己反对这样做。而储蓄金率每年也将自动提高1个百分点,直到达到10%为止。与俄勒冈州类似的许多养老金计划似乎正是借鉴了塞勒的研究。
不仅美国,全球很多其他国家的养老金等公共政策也受到“助推”理论的影响。英国经济和社会研究委员会(Economic & Social Research Council)2014年的一份研究发现,包括中国在内的51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助推式政策”( nudge-type policies)。
除了缺乏自我控制外,塞勒等行为经济学家认为,以下这些缺点和偏见也会阻碍人类作出理性决策。
计划者vs行动者(planner vs doer)
我们都曾经历过,在能为将来做好准备的理性决策与能提供更多即时满足感的决策之间挣扎,这就是塞勒等人所描述的,你的计划与你的行动之间的内在矛盾。避免这种冲突的途径之一,是消除短期行为。
“助推”正适用于此。塞勒和桑斯坦认为,可以利用“助推”来创造其他行动选项,以促使人进行有利的长期决策,但同时保留其选择的自由。一种简单的方式是改变默认选项(default option)。以美国养老金计划为例,企业可以让雇员选择加入其养老金计划,但雇员也可以选择退出。
损失厌恶和锚定(loss aversion and anchoring)
人们会因为塞勒所称的“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而作出坏的经济决策。“禀赋效应”是指人们认为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价值更高,换句话说,你卖出自己拥有的一件东西时的要价,会高出你购买它时愿意付出的价钱。
“禀赋效应”又与另外一个理论相关——损失厌恶。人们失去一件东西时所感受到的负面情绪要比拥有这种东西时产生的正面情绪更加强烈。这也受到锚定影响:如果你出售一样东西,你很可能参考买它时花了多少钱。即便这个东西目前的价值明显低于它原来的价值,你的要价也会锚定它原来的买价,这部分原因是,你不希望产生失去感。
现状偏差(status quo bias)
尽管进行某种改变的成本很低,并可能会让人大大受益,但大部分人可能仍会选择维持现状。这样的行为受损失厌恶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塞勒等人所说的“助推”(比如在合约中改变默认选项)会奏效的原因。塞勒关于养老金计划的研究显示,虽然雇员可以选择退出企业制定的养老金计划,但现状偏差意味着一旦选择加入企业的养老金计划,他们实际上更可能会维持现状,而不会选择退出。
可得性启发(availability heuristic)
人们通常倾向于基于自己可获得的信息来做决定。如果你能很容易地回忆起某件事,你可能会更多依赖这一信息,而不是其他事实或者观察。这意味着,人的判断倾向于严重依赖所接收到的最新信息,或者能回忆起来的最简单的事情。
举例来说,顾客会回忆起一些商品价格低廉,这可能是因为广告效应或者促销,这时他们会不顾其他的证据而认为这家商店的商品普遍便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