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是现代艺术中的一种吗?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s(MoMA)却身体力行地展示它对这个问题的纠结。它的最新展览——“Items:Is Fashion Modern?(《产品:时尚是现代的吗?》)”一开幕就引得广泛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是博物馆自1944年以来首次举办时尚展。
73年、111样……关于这场展览,这些数字很重要
把时间往回推73年前,也就是1944年,纽约MoMA博物馆曾经举行过一场关于时尚的展览。建筑师Bernard Rudofsky是当时那场展览的策展人。在他的策划下,MoMA希望用一场展览回答“Are Clothes Modern?(衣服够现代吗?)”的问题。
“1944年的那场展览关心的是衣服本身是否是现代的、摩登的,”2017年这场最新时尚展览的策展人、MoMA建筑与设计领域高级策展人Paola Antonelli在接受CNN采访时说,“而现在的这场展览关心整个时尚行业的生态系统,不仅关乎审美,也关心实用性、可持续性等等。”
所以,新展览的主题文字不再使用Clothes,而以Fashion代替。而且除了展示“好看”的衣服,“Items:Is Fashion Modern?”还囊括了宗教及民族特色服装、美甲、珠宝、随身听、内衣、香水等广义上的时尚物件,想将文化、历史、商业、社会等领域与时尚行业串联在一起。
由此,整场的展品种类达到111件。而且因为部分展品会有多个产品帮助展现,实际展出的物件的数量更多,有将近350个。
“我列了一张清单来帮忙找出这100年来记录和影响了世界发展进程的时尚产品,从白T恤、到Levi’s牛仔裤、再到匡威帆布鞋,等等,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Antonell补充说。
展览还展出了爱马仕铂金包、Tiffany订婚戒指这样的高级单品。展品也包括3D打印小黑裙、孕前孕后两穿孕妇装等反映可持续观念也融合了不少科技元素的作品。
这些物件的名字被分成四列铺满了展览入口处一整面高高的白墙。排列遵循单词首字母的英文字母先后顺序。每一件展品都被一一编号。整面墙像极了学术论文的专业词汇检索汇总页面。
作为时隔73年登陆MoMA的这场时尚展,足够特别吗?
看这场展览给人的印象与阅读一篇学术论文真的差不多。展品的布置,导览文字的叙写,都在反复地解释时尚产业的方方面面是否现代这一问题。解释的论证逻辑还很缜密,经得起仔细推敲。在展览的出口,展方甚至用了三面墙的空间描绘所有展品陈列的逻辑点线图。不管是从时代变迁、商业社会的成长,还是社会风俗的转变及人们思想文明开化的程度都能理出一条线。而每一条线又因为一些点而连接在了一起。
但整个展览又不是那么学术的。尽管展品的时间跨度大,想讨论的主题也更宏大,但它没有那么高高在上,是大多数人——不管男女老少,也无所谓收入水平以及教育程度——都能看懂并与之建立情感联系的。就像一家三口去看展,每个人都能发现展览的闪光点。妈妈可能想看看世界上第一只爱马仕铂金包,爸爸感兴趣的则是“NY”字样的洋基队棒球帽以及NBA球队的队服,而孩子也不无聊,因为他脚上穿着的匡威就是展品之一。
这是这场展览和之前颇有影响力的那些时尚设计师个人作品展又或是阶段性主题回顾展不太一样的地方。不少时尚展览为了匹配博物馆以及艺术馆的定位,会强化展出的设计作品中艺术的部分,在呈现上亦会偏好使用更加艺术化的表达,加之策展人或者设计师本人还会在展览中运用最新的声光电技术加码视觉效果,观众往往饱了眼福,却看得一头雾水。
“Items:Is Fashion Modern?”则强调时尚设计是作为设计的一部分这一定位,并以此出发,以功能性代替灵感、美感这样虚幻的概念,拉近观众和展览的距离。
这也难怪Antonell会在展览导语里直接向所有观众发出互动邀请:观众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博物馆调查问卷等途径分享自己心里那些有时代意义,却未被展览选中的时尚产品。“接地气”的特质直接促成了MoMA得以发起这样一个线上线下同时展开的观众互动项目。
这场展览为什么等了73年?
在社交网络时代,“互动”是品牌、机构都格外看重的词。巧妙地互动能提升关注度,带来流量。而流量多寡多数时候直接决定了产生的收益高低。
MoMA想办一个能引起互动的展览,也有为博物馆吸引更多人流,创造更多门票收入的考量。尤其是当近几年博物馆的门票收入逐年下降时:2014年与2015年,MoMA的门票收入均突破3000万美元大关;2016财年时,这一数字尚为3078万美元;但到了2017财年,MoMa全年门票收入萎缩至2800万美金——一种不得不办的迫切感扑面而来。
过往时尚展览的观众数据能给MoMA一剂强心针。已故的英国设计师Alexander McQueen在纽约大都会美术馆及英国V&A美术馆都做过展览,他的个人作品展一共吸引了超过115万人次参观。同样是在大都会美术馆举办的“中国:镜花水月”展览的观展人数也超过50万人次。它们都成了办展博物馆当年最受欢迎的展览,观展人数和话题热度都超过大多数正规的艺术作品展。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为什么全球会有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热衷于举办时尚展览。看起来不管开在哪,什么时候办,时尚展览都会成为最吸引人流的存在。比如,正在上海义仓美术馆进行的Paul Smith个人展就已经成了上海最新的网红打卡地。而川久保玲、三宅一生、Yves Saint Laurent、Christian Dior也都曾经是热门时尚展的主角。
“对于大众来说,看时尚展一定比看纯艺术展来得容易。面对时尚展,每一个观众或多或少都能形成自己的观点,有话可说,至少他们可以说我愿意穿这件衣服,或者我不愿意穿”纽约时装技术学院博物馆主管、策展人Valeire Steele在接受艺术新闻媒体Artnet采访时说,“而且时尚展比起艺术展往往会有更花哨的布置,在这个人人期盼视觉刺激的时代,也肯定更让人兴奋和激动。”
MoMA可以说是终于随了大流。而这么做带来的好处还包括博物馆得以更好地平衡开支。
美国艺术评论家Jason Farago曾在The Degas Wear Prada一文中称,举办一场时尚展览的花销会比租借或者购买世界名画的花销小得多,而且前者由于是阶段性展览,因此也很少牵扯长期储存及保养会带来的开支。同时,他指出时尚展览的纪念品往往能产生更大的销售收入,比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在为川久保玲举办展览时就单辟了一块纪念品销售区,除了海报、画册、磁铁这样的常规纪念品,现场销售得最好的是川久保玲创办的时尚品牌CDG PLAY的T恤、球鞋及购物袋。这些商品的单价也更高。
MoMA自己对于这次的“第一次”也有解释:这是MoMA对长久以来自己忽视时尚设计这一做法的一次更正。
“博物馆成立在1929年,从最初就收藏和展示建筑及设计作品,但出于某些原因时尚设计一直是被排除在外的。我过去一直对此感到很奇怪,因为我没有办法在撇开时尚设计的基础上讲述现代建筑和设计行业的发展历史。时尚就是设计的一个分支。”Antonelli说。
或许是和建筑与设计比,时尚设计的更新换代速度实在有些快,因此要收藏藏品和选择永久展品的难度都高。W杂志曾提到MoMA直到1987年才完成第一件时尚藏品的购买和收藏。那是一条1904年生产的福尔图尼印花裙子。
评论